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旱荒漠区不同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土壤呼吸速率的季节变化 被引量:18
1
作者 张丽华 陈亚宁 +1 位作者 李卫红 赵锐锋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A02期68-76,共9页
结合生长季对准噶尔盆地新垦绿洲外围人工防护林(杨树林)和天然荒漠(柽柳+芦苇群落、梭梭群落)土壤呼吸速率及主要环境因子的测定,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覆盖类型间土壤呼吸速率的差异性和土壤呼吸对温度、土壤含水量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 结合生长季对准噶尔盆地新垦绿洲外围人工防护林(杨树林)和天然荒漠(柽柳+芦苇群落、梭梭群落)土壤呼吸速率及主要环境因子的测定,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覆盖类型间土壤呼吸速率的差异性和土壤呼吸对温度、土壤含水量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土壤CO2释放速率随温度逐渐升高,杨树林、柽柳+芦苇群落和梭梭群落的最高值分别出现在18:00,12:00和14:00,最低值皆出现在早晨8:00.5~10月,土壤呼吸速率呈现增加而又降低的趋势,主要与近地面气温的变化一致,在6~7月达到最大值,8月下降.生长季,平均土壤CO2释放速率、季节变化幅度按大小顺序排序为:杨树林>柽柳+芦苇群落>梭梭群落,不同土地利用/覆盖类型间土壤呼吸速率的差异均很显著.杨树林土壤呼吸速率与近地表气温、土壤10cm温度间存在显著的指数函数关系(P<0.01),柽柳+芦苇群落和梭梭群落与近地面气温、地表温度间的线性相关显著(P<0.01).基于近地面气温,计算得出Q10值分别为1.48,1.59,1.63.3种土地利用/覆盖类型的土壤呼吸速率(综合)与0~5,5~15和0~15cm的土壤含水量呈极显著和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0~5cm土壤含水量与土壤呼吸速率间呈显著的二项式函数关系(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呼吸速率 日变化 季节变化 土地利用/覆盖类型 温度 土壤含水量
原文传递
新疆孔雀河流域平原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分析
2
作者 郭健 于礼 董新光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82-85,共4页
在对新疆孔雀河流域1973年(MSS)、1990年(TM)、1999年(ETM)3个时期遥感数据进行解译的基础上,得到了研究区3个时期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变化的基础数据。根据这些数据,进行了土地利用/覆盖类型构成比重、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综... 在对新疆孔雀河流域1973年(MSS)、1990年(TM)、1999年(ETM)3个时期遥感数据进行解译的基础上,得到了研究区3个时期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变化的基础数据。根据这些数据,进行了土地利用/覆盖类型构成比重、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以及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分析。结果表明,1973~1999年间,研究区内土地利用/覆盖类型结构的重心,由草地、林地、盐碱地,转向草地、耕地、盐碱地,草地始终是研究区内面积比重最大的土地利用/覆盖类型;耕地、城乡工矿居民用地、革地面积大幅度增加,林地、水域、盐碱地面积大幅度减少;戈壁、沼泽面积减少幅度相对较小,沙地、裸岩石砾地的面积基本不变;区内各种土地利用/覆盖类型的变化及其相互转化程度非常剧烈;区内土地利用程度逐年提高,土地的开发利用处于发展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雀河流域 遥感 土地利用/覆盖类型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分析
下载PDF
敦煌市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17
3
作者 杨丽娜 牛叔文 +1 位作者 马利邦 李怡欣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66-775,共10页
利用ArcGIS9.2软件,结合野外调查,对敦煌市1987、1996和2007年3期Land-sat5-TM遥感影像进行解译,并分8个类型分析了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特征及成因。结果表明:近20年来敦煌市呈现出植被覆盖程度不断降低、覆盖面积减小的趋势,其中耕作... 利用ArcGIS9.2软件,结合野外调查,对敦煌市1987、1996和2007年3期Land-sat5-TM遥感影像进行解译,并分8个类型分析了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特征及成因。结果表明:近20年来敦煌市呈现出植被覆盖程度不断降低、覆盖面积减小的趋势,其中耕作区、城建用地和无植被区面积净增,其他5类用地面积净减;8类用地类型之间互有转换,转移的主要方向是部分草地和无植被区转变为耕作区,水域湿地和灌木林地转变为草地,草地由高覆盖、中覆盖、低覆盖到无植被区逐次转变;除了耕作区边缘植被覆盖程度有所增加外,其他区域退化趋势明显;引起LUCC的自然因素中气温升高的影响较大,而人文因素中土地开垦、增加灌溉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盖类型 绿洲植被 转移矩阵 敦煌市
原文传递
基于RS和GIS的贵阳市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金建德 周治黔 +2 位作者 孟维亮 罗宇翔 敖芹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42-48,共7页
利用TM、ETM+遥感影像,通过遗传神经网络分类方法提取了1995~2010年贵阳市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变化(LUCC)信息,并分析了LUCC的空间分布特征和近15a来的整体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林地、草地、农作和裸地、建设用地和水体是贵阳市的主要地表... 利用TM、ETM+遥感影像,通过遗传神经网络分类方法提取了1995~2010年贵阳市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变化(LUCC)信息,并分析了LUCC的空间分布特征和近15a来的整体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林地、草地、农作和裸地、建设用地和水体是贵阳市的主要地表类型,其总体变化特征为城市建设用地扩张明显,水体、草地面积保持平稳,农田和裸地面积减少,林地面积稳步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模型 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变化 混淆矩阵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原文传递
基于LandSat的宁波城市化进程对气温的影响评估
5
作者 夏静雯 高爱臻 +1 位作者 王晶 史浩辉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 2022年第1期20-23,共4页
文章利用LandSat系列卫星数据,对宁波市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气象观测站周边探测环境进行评估,并定量分析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类型(LUCC)所表征的城市化进程对城市热岛、气温变化等的影响。分析表明,鄞州国家基本气象站探测环境受城市化... 文章利用LandSat系列卫星数据,对宁波市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气象观测站周边探测环境进行评估,并定量分析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类型(LUCC)所表征的城市化进程对城市热岛、气温变化等的影响。分析表明,鄞州国家基本气象站探测环境受城市化进程影响较大。鄞州和石浦两站气温总体呈增温趋势,鄞州站增温速率高于石浦站,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气温和气温差值都持续偏高。鄞州站周边5 km区域内LUCC对平均气温温差的变化影响显著,城建面积越大温差越大,由此可见宁波城市化进程对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SAT 土地利用/覆盖类型 城市热岛
下载PDF
近15年内蒙古防沙带防风固沙功能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19
6
作者 刘利民 王婷婷 +3 位作者 李秀芬 谢遵博 武金洲 宋立宁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436-3447,共12页
防风固沙是我国北方防沙带主要生态功能,对于筑牢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至关重要。本文以北方防沙带东部的内蒙古防沙带为研究区域,利用修正风蚀模型(RWEQ)量化了2000和2015年内蒙古防沙带土壤风蚀物质量和防风固沙量,明确了内蒙古防沙... 防风固沙是我国北方防沙带主要生态功能,对于筑牢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至关重要。本文以北方防沙带东部的内蒙古防沙带为研究区域,利用修正风蚀模型(RWEQ)量化了2000和2015年内蒙古防沙带土壤风蚀物质量和防风固沙量,明确了内蒙古防沙带防风固沙功能时空演变规律,并探讨了土地利用变化对防风固沙功能的影响,以期为提升我国北方防沙带生态服务功能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 2000年,研究区风蚀物质量介于0.007~48.9 kg·m^(-2),风蚀物质总量为29418.3×10^(8)kg;2015年研究区风蚀物质量介于0.002~48.2 kg·m^(-2),风蚀物质总量为28727.3×10^(8)kg,较2000年减少了691.1×10^(8)kg。2000年,土壤风蚀强度以中度、强烈和剧烈为主,占研究区总面积的71.6%;2015年,土壤风蚀强度以轻度、中度和剧烈为主,占研究区总面积的78.7%,其中土壤风蚀强度为强烈、极强烈和剧烈区域面积减少了101079 km^(2),而土壤风蚀强度轻度和中度区域面积增加了100572 km^(2)。(2) 2000年,研究区防风固沙量介于0~42.4 kg·m^(-2),2015年的防风固沙量介于0~45.4 kg·m^(-2),防风固沙量最高的地区为赤峰市,其次为通辽和鄂尔多斯市,防风固沙量最低的地区为乌海市和石嘴山市。研究区总固沙量较2000年增加了646.0×10^(8)kg。研究区防风固沙功能以"低"、"较低"和"中"为主,占研究区总面积的75%以上。2000—2015年,防风固沙功能"较高"、"高"的区域面积增加1979 km^(2)。(3) 2000—2015年,沙漠的总面积减少,主要转换为草地、耕地类型,转换草地面积为6460.7 km^(2),转换耕地面积为439.2km^(2)。上述结果表明,近15年来,内蒙古防沙带的防风固沙功能得到明显提升,得益于人工植被建设,但不同地区防风固沙功能差异较大。因此,未来应加强分区施策治理与研究区西部防风固沙功能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正风蚀模型 风蚀物质量 土地利用/覆盖类型 林业生态工程
原文传递
Spatial Variability of Soil Organic Carbon and Related Factors in Jiangsu Province,China 被引量:21
7
作者 CHUAI Xiao-Wei HUANG Xian-Jin +3 位作者 WANG Wan-Jing ZHANG Mei LAI Li LIAO Qi-Lin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3期404-414,共11页
Soil organic carbon (SOC) plays a key role in the global carbon cycle.In this study,we used statistical and geostatistical methods to characterize and compare the spatial heterogeneity of SOC in soils of Jiangsu Provi... Soil organic carbon (SOC) plays a key role in the global carbon cycle.In this study,we used statistical and geostatistical methods to characterize and compare the spatial heterogeneity of SOC in soils of Jiangsu Province,China,and investigate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it,such as topography,soil type,and land use.Our study was based on 24 186 soil samples obtained from the surface soil layer (0-0.2 m) and covering the entire area of the province.Interpolated values of SOC density in the surface layer,obtained by kriging based on a spherical model,ranged between 3.25 and 32.43 kg m 3.The highest SOC densities tended to occur in the Taihu Plain,Lixia River Plain,along the Yangtze River,and in high-elevation hilly areas such as those in northern and southwest Jiangsu,while the lowest values were found in the coastal plain.Elevation,slope,soil type,and land use type significantly affected SOC densities.Steeper slope tended to result in SOC decline.Correlation between elevation and SOC densities was positive in the hill areas but negative in the low plain areas,probably due to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land cover types,temperature,and soil fertility.High SOC densities were usually found in limestone and paddy soils and low densities in coastal saline soils and alluvial soils,indicating that high clay and silt contents in the soils could lead to an increase,and high sand content to a decrease in the accumulation of SOC.SOC densities were sensitive to land use and usually increased in towns,woodland,paddy land,and shallow water areas,which were strongly affected by industrial and human activities,covered with highly productive vegetation,or subject to long-term use of organic fertilizers or flooding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dustrial and human activities land cover land use soil type TOPOGRAPHY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