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04篇文章
< 1 2 9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十年来嘉陵江中下游土地利用/覆被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汤庆新 邵怀勇 +1 位作者 仙巍 周万村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6-41,共6页
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以1960年1:5万地形图、1972年、1986年和2000年LandsatTM/MSS影像数据为基础,分析了1960─2000年40年来嘉陵江中下游地区各土地利用类型数量变化和空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60─2000年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总趋... 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以1960年1:5万地形图、1972年、1986年和2000年LandsatTM/MSS影像数据为基础,分析了1960─2000年40年来嘉陵江中下游地区各土地利用类型数量变化和空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60─2000年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总趋势是林地和草地减少,减少量分别为27087.0hm2和37696.5hm2,建设用地和耕地增加,分别增加15252.3hm2和14871.8hm2;但以1986年为界分为两个时期:1960─1986年土地利用的总趋势是林地大面积地转化为草地和耕地,林地面积减少;而1986─2000年间耕地向林地转化加快,导致林地面积有所增加,而耕地面积相对减少。在40年中建筑用地一直在增加。同时结合历史资料分析了自然和人文特别是政策因素在动态变化中所起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陵江中下游 土地利用/覆被动态变化 驱动力
下载PDF
基于RS的重庆市渝北区土地利用/覆被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韩永超 周富春 陈春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8期1939-1942,共4页
渝北区作为重庆五个功能分区中都市功能拓展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直接影响到自身的区划定位。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技术方法,解译重庆市渝北区2007年和2014年2期Landsat遥感影像,获得该地区近7年的土地利用/... 渝北区作为重庆五个功能分区中都市功能拓展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直接影响到自身的区划定位。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技术方法,解译重庆市渝北区2007年和2014年2期Landsat遥感影像,获得该地区近7年的土地利用/覆被动态变化数据。结果表明,2007-2014年近7年间,渝北区耕地数量总体维持平衡但地域变化剧烈;林地不断被开发成建设用地和耕地,地域变化十分明显;建设用地面积持续增加,布局有失衡趋势;湖泊等水体面积锐减,未利用地全部转化为了其他类型的用地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渝北区 土地利用/覆被动态变化
下载PDF
青南高原近20年土地利用/覆被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卓玛措 杨海镇 +4 位作者 王双 高泽兵 杨永梅 李惠梅 邢晓文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83-190,共8页
文章以青藏高原腹地的青南高原作为研究区,基于1990年、2000年和2010年3期研究区的LUCC数据,研究其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过程。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多样,其中,草地所占比例最大,未利用地次之;草地中低覆盖度草地所占比重高,... 文章以青藏高原腹地的青南高原作为研究区,基于1990年、2000年和2010年3期研究区的LUCC数据,研究其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过程。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多样,其中,草地所占比例最大,未利用地次之;草地中低覆盖度草地所占比重高,高覆盖度草地较少。2个研究时段内,耕地、建设用地面积和未利用地面积有所增加,而水域和林地变化复杂,草地近20年趋于减少。草地、未利用地和水域的转化关系密切。变化趋势,1990-2000年耕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朝着规模扩大的方向发展,而草地和水域朝着规模减小的方向发展;转入贡献率中占优势的是未利用地、草地;转出贡献率占优势的主要是草地、未利用地和水域。2000-2010年水域、耕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朝着规模扩大的方向发展,而林地和草地朝着规模减小的方向发展;从转入贡献率来看,占优势的是未利用地、水域和草地;转出贡献率占优势的主要是草地和未利用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南高原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动态变化
下载PDF
基于马尔科夫模型的武功县土地利用/覆被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23
4
作者 朱萌 马孝义 刘雪娇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4-68,共5页
基于对武功县2006年、2009年两期Lansat 5-TM遥感影像解译获得的土地利用/覆被图,求得该区土地利用类型面积转移概率矩阵。应用马尔科夫模型对武功县未来12a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趋势进行模拟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引入模型效应系数检验该模... 基于对武功县2006年、2009年两期Lansat 5-TM遥感影像解译获得的土地利用/覆被图,求得该区土地利用类型面积转移概率矩阵。应用马尔科夫模型对武功县未来12a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趋势进行模拟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引入模型效应系数检验该模型,模型效应系数值为99.99%,用该模型预测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是可靠的;人类活动是武功县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武功县未来土地利用的变化趋势是农业用地逐年减少,其中耕地面积和菜地面积分别减少5.74%,0.74%;而建设用地和交通用地则逐年增加,分别增加6.29%,0.57%;水域和特殊用地面积变化不大。研究结果明晰了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之间的矛盾及其发展趋势,可为区域土地利用规划管理提供相关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土地利用 覆被 马尔科夫模型 武功县
下载PDF
基于GIS的丹江口水库土地利用/覆被动态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小根 段小芳 +3 位作者 付景保 李思瑶 邓梦莹 张子政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0-98,共9页
以丹江口水库所属的湖北省丹江口市和河南省淅川县为研究区域,以2000年、2010年、2020年为研究时间节点,以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全球地表覆盖数据为基础,在ArcGIS平台的支持下,对研究区进行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分析,并引入土地利用动态度... 以丹江口水库所属的湖北省丹江口市和河南省淅川县为研究区域,以2000年、2010年、2020年为研究时间节点,以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全球地表覆盖数据为基础,在ArcGIS平台的支持下,对研究区进行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分析,并引入土地利用动态度、开发度、耗减度等指数,结合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其土地利用/覆被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域的土地覆被类型主要为水体,其次为林地、耕地、草地、人造地表、湿地、未利用地;水体面积在2000年、2010年、2020年占比分别为5.61%、8.66%、12.88%,20年来,水体的面积变化波动最大,2020年水体面积较2000年的增加了428.56 km^(2),人造地表的面积增加了86.91 km^(2),其他土地覆被类型的面积均在减少;水体的土地利用开发度最高,处于快速发展期,丹江口大坝的加高工程是引起水体这一土地覆被类型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掌握丹江口水库周边的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空间分布变化规律,有利于其土地规划与水土资源保护等工作的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江口水库 GIS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下载PDF
新疆甘家湖梭梭林绿洲-荒漠过渡带土地利用/覆被动态变化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马倩 楚新正 +2 位作者 孙慧兰 李艳红 昝梅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1期8-13,37,共7页
文章以新疆甘家湖梭梭林绿洲-荒漠过渡带为研究对象,基于MSS、SPOT和ETM遥感数据资料,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采用土地利用变化分析方法,定量研究了甘家湖梭梭林绿洲-荒漠过渡带1972-2008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特征和趋势,同时分析了土地利... 文章以新疆甘家湖梭梭林绿洲-荒漠过渡带为研究对象,基于MSS、SPOT和ETM遥感数据资料,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采用土地利用变化分析方法,定量研究了甘家湖梭梭林绿洲-荒漠过渡带1972-2008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特征和趋势,同时分析了土地利用类型转入/转出贡献率,并对其变化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72-2008年间,研究区沙地与盐碱地面积大增,且增加速度较快,而草地面积大量减少;林地和盐碱地是研究区最具优势的土地利用类型,沙地的优势度表现为增加的趋势;在转入和转出过程中,林地和沙地、盐碱地及草地和沙地之间的转化较明显,林地表现为内部的转移;转入贡献率中占优势的是林地和沙地,转出贡献率中占优势的为林地和盐碱地,说明林地、沙地和盐碱地在研究区土地利用格局中最活跃。过渡带内生态退化加剧,生态破坏严重,其主要原因与自然环境变化及水资源的利用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覆被 动态变化 转移矩阵 绿洲 -荒漠过渡带
下载PDF
石羊河上游土地利用/覆被动态变化及重心转移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俞永慧 迪丽达尔.艾再提约麦尔 +1 位作者 马静 辛龙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第1期12-20,共9页
文章以石羊河上游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状况为研究对象,应用Envi和Arcgis的技术对研究区1986年、2000年、2014年三期遥感影像进行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信息解译的数据,采用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单一动态度、土地利用/覆被程度综合指数及土地利... 文章以石羊河上游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状况为研究对象,应用Envi和Arcgis的技术对研究区1986年、2000年、2014年三期遥感影像进行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信息解译的数据,采用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单一动态度、土地利用/覆被程度综合指数及土地利用/覆被重心转移等方法,对石羊河上游近30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在1986-2014年间林地和草地一直为研究区内的主导土地利用类型;(2)在1986-2014年间林地、草地、水域的面积变化都经历了先减少后增加的过程,而耕地则经历了先增加后减少的过程,其中水域的变化程度最剧烈;(3)在1986-2014年间,研究区土地利用/覆被程度综合指数变化较小,且1986-2000年土地利用/覆被处于发展期,2000-2014年间处于调整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羊河上游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动态 重心转移
下载PDF
开都河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8
作者 潘梓琪 阿也提古丽·斯迪克 +1 位作者 景富荣 薛柯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第10期64-66,共3页
区域尺度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时空特征及驱动力是研究大尺度变化乃至全球变化演变过程的基础,对于干旱区LUCC对区域水文、生态影响尤为显著,是全球变化研究的重点之一。本研究以开都河流域为研究区,利用1990~2015年的四期土地利用/覆被数... 区域尺度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时空特征及驱动力是研究大尺度变化乃至全球变化演变过程的基础,对于干旱区LUCC对区域水文、生态影响尤为显著,是全球变化研究的重点之一。本研究以开都河流域为研究区,利用1990~2015年的四期土地利用/覆被数据,从LUCC的数量、空间变化等方面分析了开都河流域LUCC的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1990~2015开都孔雀河流域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变化最明显的是耕地和建设用地,年均变化率分别为2.31%和1.79%;草地面积的年均变化率最小,为-0.05%。(2)1990~2000年间,草地转出面积的61.07%和林地转出面积的88.34%转化为耕地;2000~2010年间,草地转出面积的56.29%和林地转出面积的85.49%转化为耕地,由此,耕地转入主要由草地和林地提供。(3)而在1990~2000年间,草地面积主要由湿地转入,使其面积增加;2000~2010年间,林地面积由未利用地提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覆被时空变化 影响因素 开都河流域
下载PDF
基于土地利用/覆被动态变化的粤港澳大湾区碳储量评价与预测
9
作者 郑慧玲 郑辉峰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21-2331,共11页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会增加区域碳储量或引发碳损耗,进而影响全球气候.研究湾区土地利用与碳储量变化的影响机制,对区域生态系统保护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InVEST模型和PLUS模型,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土地利用与碳储量的动...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会增加区域碳储量或引发碳损耗,进而影响全球气候.研究湾区土地利用与碳储量变化的影响机制,对区域生态系统保护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InVEST模型和PLUS模型,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土地利用与碳储量的动态变化特征及影响机制,进一步模拟预测了2030年3种发展情景(自然趋势情景、建设用地优先情景和生态优先情景)下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对碳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2000~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的耕地(减少5.38%)和建设用地(增加8.68%)变化最显著,其余用地类型的变化较小.林地作为大湾区的主要用地类型,同样也是重要的碳库,空间上集中分布于东、北、西三面的台地和丘陵地区,碳储存低值区集中于中部平原,以建设用地为主.(2)受不同用地类型相互转化的影响,粤港澳大湾区的碳损失了20.12×10^(6) Mg.耕地和林地面积的减少以及建设用地面积的增加是碳损耗的主要原因.(3)模拟研究发现生态保护措施将有效提高区域碳储量.具体来说,当耕地、林地和草地向建设用地的转化减少20%,湿地和水体向建设用地的转化减少30%时(生态优先情景),区域碳储量可增加2.58×10^(6) Mg.研究结果可以为土地利用和城市发展规划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被(LULC) 碳储量 InVEST模型 PLUS模型 粤港澳大湾区(GBA)
原文传递
廊坊市土地利用类型及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动态变化研究
10
作者 郜敏娜 胡永翔 +2 位作者 尚国琲 秦占飞 谢宝妮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0期73-79,共7页
廊坊市的土地利用变化对当地土地资源优化布局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明显作用。通过对廊坊市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及2020年5期土地利用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廊坊市土地利用变化相关数据和当地的植被覆盖指数,并利用该数据对研究区... 廊坊市的土地利用变化对当地土地资源优化布局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明显作用。通过对廊坊市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及2020年5期土地利用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廊坊市土地利用变化相关数据和当地的植被覆盖指数,并利用该数据对研究区土地利用的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和结构都在不断地变化和演变。2000—2020年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为0.42%,各土地类型之间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转化。土地利用类型间的多维向转化是引起土地利用时空分布变化的直接表现形式。2000—2020年廊坊市植被覆盖度变化也呈现出了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植被覆盖度 时空动态变化 廊坊市
下载PDF
近30年来绥化市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变化分析
11
作者 刘旋 《自然科学》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本文应用绥化市1990年,2005年,2020年的三期遥感影像,分析了近三十年绥化市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变化情况,分析结果表明:从1990年到2020年,绥化市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可以划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城镇和水体,由于受到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 本文应用绥化市1990年,2005年,2020年的三期遥感影像,分析了近三十年绥化市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变化情况,分析结果表明:从1990年到2020年,绥化市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可以划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城镇和水体,由于受到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绥化市的土地利用类型产生明显动态变化: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林地和水体的面积在近30年内没有大幅变化,且空间分布也未有明显的改变;城镇面积有一个明显的增加趋势,且增加的速度很快;草地的面积有一个小幅度增加。从土地利用类型的相互转移角度来看,绥化市近30年间的土地利用类型也发生了一些转化:耕地的面积明显缩小,城镇面积明显扩大,而且城镇面积扩大的速度很快,其余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也有变动,但变化幅度不大。本研究主要是为了更好地了解绥化市的土地利用现状,从而使土地利用更加合理,节约和整合土地资源,科学制订土地利用布局,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全面优化,进而促进绥化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动态变化 转移矩阵 绥化市 GIS
下载PDF
近40年济南南部山区土地利用/覆被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12
作者 李洪涛 王怡冰 +3 位作者 李成亮 侯蕾 刘仲秋 赵龙 《环境生态学》 2024年第3期15-24,共10页
基于济南南部山区1980、1995、2005、2010、2015、2020年6期土地利用/覆被数据,结合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转移矩阵、单一动态度和综合动态度等指标,研究近40年济南南部山区土地利用/覆被的时空演变特征,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探究了研究区土... 基于济南南部山区1980、1995、2005、2010、2015、2020年6期土地利用/覆被数据,结合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转移矩阵、单一动态度和综合动态度等指标,研究近40年济南南部山区土地利用/覆被的时空演变特征,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探究了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南部山区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耕地、林地和草地,其占比为90%左右,林地、草地主要分布在上游河源区及海拔较大的中部地区,城乡用地及耕地主要分布在河流两岸及下游地区;1980—2010年,由于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城市扩张,耕地逐渐减少,林地、草地、水域有略微的减少,且基本转化为城乡用地,城乡用地逐渐从下游向上游河源地区扩展,其中,2005—2010年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最为剧烈,其综合动态度为0.49%;2010年以来,南部山区禁止一切与水源保护、生态保护无关的建设活动。2010—2015年,只有水域面积存在明显变化。2015—2020年各土地利用类型基本保持稳定,城市扩张速度得到了减缓。经济社会发展是引起城市快速扩张的重要原因,积极的保护政策有利于南部山区生态格局的优化和生态环境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南南部山区 土地利用/覆被时空变化 动态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艾比湖流域近40年来土地利用与覆被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白泽龙 包安明 +2 位作者 赵金 章毅 郭春红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2-177,271,共6页
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LUCC)是全球环境变化的研究焦点,定量评估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选择干旱区典型代表区域———新疆自治区艾比湖流域为研究区,基于1970年和2009年2期的LUCC数据,利用数学模型和ArcGIS... 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LUCC)是全球环境变化的研究焦点,定量评估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选择干旱区典型代表区域———新疆自治区艾比湖流域为研究区,基于1970年和2009年2期的LUCC数据,利用数学模型和ArcGIS分析了艾比湖流域1970—2009年近40 a来土地利用与覆被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在整个研究时段内耕地和城乡建设用地面积在不断增加,其中耕地面积的年平均变化率为5.21%,城乡建设用地为5.62%,其它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均减少;耕地和草地、未利用地与草地之间的转化比较明显;城乡建设用地的动态变化最大,水域的动态变化最小;转入贡献率中占优势的主要是未利用地、草地和耕地,转出贡献率占优势的主要是未利用地和草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比湖流域 土地利用/覆被动态变化 动态
下载PDF
黔中城市群碳储量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响应及脆弱性
14
作者 万海峰 蒙友波 +3 位作者 陈洋 赵祖伦 罗洁琼 张朝睿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3-452,共10页
[目的]探究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区域生态系统碳储量及生态系统脆弱性的影响,以期为区域绿色低碳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000,2010,2020年黔中城市群核心经济区3期土地利用/覆被数据为基础,运用InVEST模型和土地... [目的]探究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区域生态系统碳储量及生态系统脆弱性的影响,以期为区域绿色低碳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000,2010,2020年黔中城市群核心经济区3期土地利用/覆被数据为基础,运用InVEST模型和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定量分析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空间分布格局,并采用潜在影响指数(PI)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脆弱性进行评估。[结果]①2000—2020年,黔中城市群核心经济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总体表现为耕地和林地持续下降,建设用地持续上升。研究区土地利用/覆被转移主要表现为耕地、林地、草地向其他地类的转移,其中,2000—2010,2010—2020年分别有3339.35,3669.15km^(2)土地发生了转移,前者林地转为草地是主要转移类型,后者耕地转为建设用地为主要转移类型。②2000—2020年区域的碳储量表现为减少趋势,由4.42×10^(7)t减小到4.33×10^(7)t,累计减小9.40×10^(5)t,林地转为草地是引起碳储量减少的主要原因。各年度碳储量密度均呈现西部、东部高,中部低的分布态势;20a间,高密度区未发生明显变化,低密度区表现为由中心区域向外围扩散。③2000—2020年黔中城市群核心经济区主要扮演碳源的角色,土地利用程度指数增加了2.83,PI指数分别为-0.04,-0.31,均表现为负面潜在影响,且脆弱性不断增强。[结论]增加林地、控制林地转为其他用地及建设用地扩张是促进区域绿色低碳和生态系统的稳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VEST模型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碳储量 脆弱性 黔中城市群
下载PDF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时空动态变化分析——以岷江上游地区为例 被引量:17
15
作者 李爱农 周万村 +2 位作者 江晓波 孙育秋 曾文蓉 《地球信息科学》 CSCD 2003年第2期100-104,共5页
全面、客观地反映土地动态变化有利于正确认识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能为地区产业结构调整 ,制定可持续发展的土地管理和土地规划提供依据。多时相遥感数据已经被成功运用于研究土地变化 ,评估前期政策对环境和土地利用的影响 [1~ 5... 全面、客观地反映土地动态变化有利于正确认识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能为地区产业结构调整 ,制定可持续发展的土地管理和土地规划提供依据。多时相遥感数据已经被成功运用于研究土地变化 ,评估前期政策对环境和土地利用的影响 [1~ 5]。在遥感和 GIS技术支持下 ,分析了岷江流域上游地区的土地利用 /土地覆被状况及其 1986~ 2 0 0 0年的时空动态变化和驱动力影响。为保护该地区有限的珍贵林业资源 ,恢复长江上游的生态屏障作用和国土资源的有效可持续利用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土地覆被 动态变化 遥感 理信息系统 岷江
下载PDF
遥感和GIS技术支持下的岷江上游15年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20
16
作者 李爱农 周万村 江晓波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53-156,共4页
在遥感和GIS技术支持下,详细研究了岷江上游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状况及其1986~2000年的时空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力影响。作者认为,必须在提高全民的环护意识以及相应政策、法规的制定和执行的前提下,加大产业结构调整,依靠科技创新,寻找... 在遥感和GIS技术支持下,详细研究了岷江上游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状况及其1986~2000年的时空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力影响。作者认为,必须在提高全民的环护意识以及相应政策、法规的制定和执行的前提下,加大产业结构调整,依靠科技创新,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建立区域外补偿机制,保护该地区有限的珍贵林业资源,恢复其长江上游的生态屏障作用,实现国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技术 GIS技术 岷江上游 土地利用 土地覆被 动态变化 地理信息系统 驱动力 补偿机制 科技创新 林业资源保护
下载PDF
铜川市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李慧燕 常庆瑞 +1 位作者 马廷刚 申健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1-214,251,共4页
采用铜川市1987年和2002年两期TM遥感影像对该市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并结合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采用监督分类方法提取土地利用类型信息,分析了铜川市土地利用的数量变化特征和空间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铜川市1987年和2002年两期TM遥感影像对该市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并结合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采用监督分类方法提取土地利用类型信息,分析了铜川市土地利用的数量变化特征和空间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铜川市植被覆盖率(包括乔木林,灌木林,草地)由1987年的54.52%增加为2002年的64.46%,增加了近10%,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在该区获得了显著成效;此外铜川市居民地面积增加了近1倍,主要由耕地转化而来,表明城市扩张占用耕地现象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土地覆被 遥感 监督分类 转移矩阵
下载PDF
区域土地利用/覆被时空动态变化研究——以四川省金堂县为例 被引量:16
18
作者 杨华容 王怀英 +1 位作者 彭文甫 任国业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37-46,共10页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动态监测是掌握土地资源数量、进行土地利用评价的重要依据。基于遥感和GIS技术提取金堂县2001、2007、2010和2013年4期土地利用变化信息,并应用模型对研究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土地利用类型以耕...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动态监测是掌握土地资源数量、进行土地利用评价的重要依据。基于遥感和GIS技术提取金堂县2001、2007、2010和2013年4期土地利用变化信息,并应用模型对研究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和林地为主,建设用地和林地的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为正,面积显著增加;耕地、草地、水体和其他的土地利用动态度为负,面积减少;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由6.12%增加到13.81%,土地利用变化强烈。(2)土地利用空间变化显著,土地利用空间变化主要发生在金堂县城、赵镇、三星镇和淮口镇等地;土地利用转化明显,耕地和建设用地的变化最强烈,建设用地、耕地和林地之间的相互转化尤其显著。(3)地形因子对土地利用变化具有较大影响,土地利用变化随高程、坡度的增加而减少,且表现较强的相关性,符合二次变化曲线的特征;阳坡较阴坡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大。这一研究结果为区域土地利用评价提供重要依据,有利于实现土地利用的合理布局和调控管理,对区域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遥感 地形 金堂县
下载PDF
都匀市新场村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
19
作者 张杭杭 邢颖 +1 位作者 李裕娟 王冰清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3年第1期106-108,共3页
近年来,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研究村级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对于乡村规划的编写具有理论参考价值。本文以都匀市匀东镇新场村为研究对象,利用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分析新场村2010-2020年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期内,新场村土地利用程度不... 近年来,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研究村级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对于乡村规划的编写具有理论参考价值。本文以都匀市匀东镇新场村为研究对象,利用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分析新场村2010-2020年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期内,新场村土地利用程度不断提高,下一步乡村振兴工作要强化规划引领,加强空间优化和资源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动态变化 新场村 都匀市
下载PDF
查干湖区域土地利用现状及水体面积变化分析
20
作者 马艳敏 王颖 +1 位作者 吴迪 王丽伟 《气象灾害防御》 2024年第1期39-43,共5页
利用2000—2022年的MODIS数据、2022年的高分一号(GF-1)卫星数据,采用目视解译的方法提取了吉林省查干湖区域土地利用现状及水体面积数据,对2000年以来水体面积变化规律及气象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查干湖区域内湖泡较多,周边多... 利用2000—2022年的MODIS数据、2022年的高分一号(GF-1)卫星数据,采用目视解译的方法提取了吉林省查干湖区域土地利用现状及水体面积数据,对2000年以来水体面积变化规律及气象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查干湖区域内湖泡较多,周边多以农田和草原植被为主,生态系统类型多样;查干湖水体面积年际变化呈增加趋势,空间上表现出向北部推进的趋势;气候变化对水体面积变化的影响较大,特别是降水、湿润状况的影响较为显著;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进一步减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水体面积 动态变化 遥感监测 查干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