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37篇文章
< 1 2 15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地利用转型背景下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研究:以长江沿岸城市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冰 李阳兵 +1 位作者 夏春华 曾晨岑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36-449,共14页
长江经济带在我国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均处于重要战略地位,其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相协调对区域乃至全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该研究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土地利用隐性功能指数等方法对1990—2020年长江经济带沿岸城市社会经... 长江经济带在我国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均处于重要战略地位,其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相协调对区域乃至全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该研究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土地利用隐性功能指数等方法对1990—2020年长江经济带沿岸城市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的变化及其与土地利用转型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研究区表现出明显的土地利用转型趋势,尤其是下游城市主要表现为耕地占比锐减和建设用地占比猛增;土地利用隐性功能指数则呈整体先下降后上升的“U”字型趋势。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程度整体呈上升趋势,处于失调状态的城市数量波动下降。研究初期耦合协调度与具有生态功能的地类占比呈正相关,与经济功能为主的地类占比呈负相关。根据土地利用隐性功能指数与耦合协调度的增减情况可将城市分为5种类型,处于负-正相关型的城市数量最多,且以下游城市为主,与研究区整体类型一致,各区段类型则主要受到区段内经济较为发达城市的主导。长江经济带要获得长期良性发展,就要从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土地利用格局、关注生态环境问题、增强区域内的联系等方面着手,使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相互促进,进而提高区域内的人居环境和居民生活幸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转型 社会经济 生态环境 耦合协调 长江经济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土地利用与经济-社会-环境耦合协调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范贤贤 周云蕾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70-378,共9页
[目的]测算长江经济带城市土地利用与经济—社会—环境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并考察其时空分异特征及驱动因素,进而为长江经济带土地可持续利用和区域高质量协调发展提供决策参考。[方法]基于2006—2019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 [目的]测算长江经济带城市土地利用与经济—社会—环境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并考察其时空分异特征及驱动因素,进而为长江经济带土地可持续利用和区域高质量协调发展提供决策参考。[方法]基于2006—2019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构建了土地利用与经济—社会—环境系统的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耦合协调度,并借助Dagum基尼系数、莫兰指数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进行时空分异特征及驱动因素分析。[结果]2006—2019年长江经济带土地利用与经济—社会—环境耦合协调度由0.309上升至0.477,从轻度失调转入勉强协调。不同区域间的耦合协调度由下游区域向上游区域逐步递减,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格局。耦合协调度的总体、区域内和区域间差异呈现下降趋势。区域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原因,其贡献率由43.67%上升至46.88%。耦合协调度的Moran's I值由0.095上升至0.134,具有显著的空间正自相关性,“H—H”集聚区主要分布在下游区域,“L—L”集聚区主要分布在中上游区域。地形起伏和坡度呈现负向驱动,城镇化水平和外商直接投资呈现正向驱动,人口密度呈现两级化驱动特征。[结论]长江经济带土地利用与经济—社会—环境的耦合协调度存在时空异质性,应充分考虑区域特征制定差异化的土地利用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协调度 土地利用 经济社会环境 时空演变 区域差异 长江经济
下载PDF
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土地资源保护利用的思考
3
作者 杨惠楠 《南方自然资源》 2024年第4期36-38,共3页
土地资源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北部湾经济区的开发建设离不开土地资源要素的支撑。笔者在分析北部湾经济区土地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服务于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土地资源保障政策进行探讨。
关键词 广西北部湾经济 土地资源保护 保护和开发利用 高质量发展 土地资源要素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土地资源保障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市域生态环境质量空间分异与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三生空间的土地利用转型 被引量:2
4
作者 田成诗 孙瑞欣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73-1184,共12页
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长江经济带土地利用主导功能发生较大转变,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三生空间”)转型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日益增强,从“三生空间”角度研究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质量对于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长江经济带土地利用主导功能发生较大转变,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三生空间”)转型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日益增强,从“三生空间”角度研究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质量对于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基于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数据,通过生态环境质量指数模型、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定量分析长江经济带130个地级市生态环境质量的空间分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00-2020年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质量处于中等以上,其中2000-2010年生态环境质量等级保持不变,主要有中等和较高质量两种类型;2010-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等级发生变化,中等质量区和较高质量区面积减少,高质量区面积增加。(2)生态环境质量空间分布存在明显差异。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质量整体呈“东北部低、西部、中部和东南部高”。2000-2010年生态环境质量空间分布一致。2010-2020年多数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等级上升,主要趋势为中等质量转化为较高质量、较高质量转化为高质量。(3)不同因子对生态环境质量空间分异的影响程度具有显著差异。土地利用程度、人口密度和坡度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占主导地位,对生态环境质量空间分异的解释力q值分别为0.776、0.409、0.406,其他因子对生态环境质量空间分异的影响相对较弱。(4)任意两因子间的交互作用均大于单因子对生态环境质量空间分异的影响,且土地利用程度与其他因子的结合是影响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质量空间分异的最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 生态环境质量 空间分异 地理探测器 三生空间 土地利用转型
下载PDF
三峡库区坡耕地利用转型及其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影响——以奉节县为例 被引量:6
5
作者 夏春华 李阳兵 +4 位作者 曾晨岑 张冰 郑骆珊 陈艳 邵景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688-2702,共15页
探究典型生态脆弱区坡耕地利用转型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影响,对于合理利用山区坡耕地资源、实现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奉节县2000、2010、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采用坡耕地利用形态转型测度、社会... 探究典型生态脆弱区坡耕地利用转型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影响,对于合理利用山区坡耕地资源、实现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奉节县2000、2010、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采用坡耕地利用形态转型测度、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等方法,揭示山区坡耕地利用转型的一般规律,综合定量探究坡耕地利用转型对区域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测量对其耦合变化类型的驱动机理。结果表明:(1)2000—2020年奉节县坡耕地面积整体缩减,以廊道和边缘斑块坡耕地形态减少为主,减少的坡耕地主要向具有生态功能的林地和生态经济功能的园地转换;(2)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整体均呈增长趋势,且区域差异显著,前者呈“长江河谷区高—山区低”的分布格局,后者呈“长江河谷区低—山区高”的空间格局;(3)坡耕地利用转型对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质量耦合响应类型可以归纳为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同步发展型、社会经济发展-生态滞后型、社会经济滞后-生态恢复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偏低型和生态环境质量偏低型5种;(4)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变化的各类型主要受到坡耕地利用强度、土地利用多样性、距县行政中心距离等因子驱动,且整体上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作用大于自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耕地利用转型 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影响 三峡库区
下载PDF
经济增长目标管理对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影响——基于28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经验证据
6
作者 边志强 《中国土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4-64,共11页
研究目的:利用2006—2021年全国28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系统考察经济增长目标管理对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方法:超效率SBM模型,固定效应模型。研究结果:(1)经济增长目标对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呈现明显的负向影响效... 研究目的:利用2006—2021年全国28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系统考察经济增长目标管理对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方法:超效率SBM模型,固定效应模型。研究结果:(1)经济增长目标对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呈现明显的负向影响效应,且这一结论通过了克服内生性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2)正式与非正式环境规制均能够减缓经济增长目标对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负向影响,且后者的调节效应更强。(3)经济增长目标存在明显的自上而下逐级加码现象,且目标加码行为会对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产生抑制作用。(4)当目标约束程度为一般约束和硬约束,以及目标完成情况从未完成、正常完成到超额完成时,经济增长目标对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负向影响显著且逐渐增强。研究结论:进一步淡化GDP增速在官员绩效考核中的重要性,尽量采用“留有余地”的软约束方式设定经济增长目标,重视环境规制的约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目标管理 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 环境规制 目标加码 目标约束
下载PDF
中原城市群“三生”空间模拟及生态效应评估——基于未来土地利用模拟模型和共享社会经济路径情景 被引量:3
7
作者 冯雨柯 翟石艳 +4 位作者 姜昕彤 罗静静 闫培雪 董畅畅 韩嘉惠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8292-8308,共17页
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加强该流域典型城市群“三生”空间(PLES)时空演变和生态效应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以中原城市群为例,基于2010年、2015年和202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耦合未来土地利用变化情景模拟模型(FLUS)、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 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加强该流域典型城市群“三生”空间(PLES)时空演变和生态效应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以中原城市群为例,基于2010年、2015年和202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耦合未来土地利用变化情景模拟模型(FLUS)、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s)和生态环境效应模型,分析了2025—2100年五种SSPs情景下中原城市群"三生"空间的时空演变特征,以及2035年不同情景下的生态环境效应。结果表明:(1)从2025年到2100年,除SSP4情景外,其余4种情景均表现为生产空间面积持续缩减、生活空间面积明显扩张、生态空间面积略有起伏总体缩减。(2)5种SSPs情景下,“三生”空间的空间分布格局相对一致。城镇生活用地较为聚集呈片状分布,农村生活用地呈点状零散分布。农业生产用地较大,分布均匀。林地和牧草生态用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南部,水域生态用地呈东西向带状分布在中原城市群中北部。(3)2035年,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空间分布不均衡,呈现“西南高⁃中部低”特征。中间发展情景(SSP2),生态环境质量略高于其他情景。研究结果对中原城市群的国土空间规划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城市群 三生空间 未来土地利用模拟(FLUS)模型 共享社会经济路径 生态效应
下载PDF
可持续土地利用的社会、资源环境和经济影响评价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5
8
作者 谢俊奇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1998年第3期1-5,共5页
提出了可持续土地利用的概念和目标,研究了进行可持续土地利用的社会、资源环境和经济影响评价的程序及30个评价项目和指标,信息源和综合指标;展望了评价结果的应用。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可持续利用 社会环境 资源环境 评价
下载PDF
哈尔滨市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相关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徐金哲 陶军德 汤永玲 《经济研究导刊》 2010年第36期142-144,共3页
利用哈尔滨市2002—2007年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数据,通过建立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指标体系与权重,计算出哈尔滨市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指标值。建立三种评价模型,分别计算出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的指标值、协调度、协... 利用哈尔滨市2002—2007年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数据,通过建立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指标体系与权重,计算出哈尔滨市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指标值。建立三种评价模型,分别计算出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的指标值、协调度、协调发展度以及耦合度值,得出哈尔滨市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相关性良好,整体呈协调发展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尔滨市 土地利用 社会经济效益 生态环境
下载PDF
福州市土地利用结构与社会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分析
10
作者 李晨欣 陈松林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2期105-113,共9页
运用信息熵和SSM模型分析2010-2018年福州市土地利用结构时空格局差异,结合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福州市土地利用程度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关系,旨在为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福州市土地利用结构信息... 运用信息熵和SSM模型分析2010-2018年福州市土地利用结构时空格局差异,结合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福州市土地利用程度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关系,旨在为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福州市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表明研究期内土地利用结构逐渐由有序向无序方向演化;(2)“三大片区”不同地类竞争力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分别为主城区呈低值区状态,近郊区呈现中高值区—高值区状态,远郊区呈中值区—低值区状态;(3)研究期内土地利用结构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耦合作用强度整体呈现波动增长再稍有回落的趋势;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发展协调度经历了中度失调—轻度失调—濒临失调—勉强协调的转变;(4)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发展协调状况经历了社会经济发展滞后于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利用程度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总体往协调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结构 社会经济发展 SSM模型 耦合协调度模型 福州市
下载PDF
长春市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耦合性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苏麒 刘兆顺 +1 位作者 李淑杰 刘璐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20期5393-5397,共5页
通过采用完整、科学的理论与方法,针对2000-2013年间长春市通过土地利用所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进行合理的计算,同时在二者的耦合度上进行为期14年的动态分析。研究表明,长春市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在2000-2013年间总体处... 通过采用完整、科学的理论与方法,针对2000-2013年间长春市通过土地利用所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进行合理的计算,同时在二者的耦合度上进行为期14年的动态分析。研究表明,长春市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在2000-2013年间总体处于稳步上升状态,在2004-2008年间上升幅度较大,生态环境效益综合值在2000-2013年间整体上处于上升状态,但演化趋势并不稳定。长春市要立足于当前建设用地规模,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型环保科技,加大对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提高生态环境承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社会经济效益 生态环境效益 耦合性分析 长春市
下载PDF
鄂尔多斯市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付德明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09年第4期94-97,共4页
通过鄂尔多斯市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对土地利用的影响的分析研究,探讨区域实际情况对今后发展所产生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对人类的生存关系,如何把握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关键词 自然环境 社会经济环境土地利用的影响
下载PDF
中国社会经济结构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6
13
作者 张海兵 鞠正山 张凤荣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17,共6页
研究目的:从宏观角度研究中国土地利用结构与社会经济结构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方法:采用典型多元相关分析与二元相关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对1991—2001年间的社会经济结构变化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建设用地比重... 研究目的:从宏观角度研究中国土地利用结构与社会经济结构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方法:采用典型多元相关分析与二元相关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对1991—2001年间的社会经济结构变化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建设用地比重与人口密度和经济密度呈正比,与人均粮食和第一产业在GDP中的比重成反比;耕地比重与人均粮食和第二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呈正比;牧草地比重与经济密度和人均粮食成反比,上述相关性均达到了显著甚至极显著水平。研究结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与社会经济结构变化之间存在一种必然的逻辑关系,利用这种相关关系,有助于加强土地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社会经济结构 土地利用结构 变化 相关性
下载PDF
洱海流域环境经济相协调的农林土地利用不确定性系统规划 被引量:16
14
作者 邹锐 郭怀成 刘磊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86-193,共8页
以云南大理洱海流域为例,应用区间数量优化模型对流域的农林土地利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洱海流域目前的土地利用结构需要进行适当调整,具体调整方案因分区不同而不同.决策者可以在模型解的基础上,结合经验和系统新信息对模型解... 以云南大理洱海流域为例,应用区间数量优化模型对流域的农林土地利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洱海流域目前的土地利用结构需要进行适当调整,具体调整方案因分区不同而不同.决策者可以在模型解的基础上,结合经验和系统新信息对模型解作进一步解译以生成合理可行的实施方案,确保在适当的非点源污染贡献的范围内土地利用的经济产出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经济协调 土地利用 不确定性系统 规划 洱海
下载PDF
大洪河水库库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社会经济驱动因素 被引量:8
15
作者 邵景安 李阳兵 +1 位作者 魏朝富 谢德体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98-903,共6页
基于农户访问,结合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指标,分析了大洪河水库邻水库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因子。结果表明,库区土地利用变化主要体现在淹没征占和移民安置征用。前者发生了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化,而后者主要是打破了原有土地权属状况,... 基于农户访问,结合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指标,分析了大洪河水库邻水库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因子。结果表明,库区土地利用变化主要体现在淹没征占和移民安置征用。前者发生了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化,而后者主要是打破了原有土地权属状况,并使地块更加零碎;库区人均耕地0·041hm2,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警戒线。人均粮食和人均收入均较少,有30·25%的农户一年中有3个月缺粮,且35·27%的居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库区生态环境状况较差,健康的和较健康的生态系统所占比重较少,分别由环库区缓冲带及水田和经济林果用地生态系统组成;人口快速增长是导致库区人地关系变革的关键因素,乡村经济低下决定库区移民的生产决策,而移民信仰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库区土地利用格局,是库区土地利用格局保持稳定的诱导性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社会经济驱动因素 生态经济响应 老库区
下载PDF
土地利用变化及社会经济驱动因素——以京津冀地区为例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晨曦 吴克宁 +3 位作者 刘霈珈 宋文 高翔宇 吴嘉惠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79-283,共5页
以京津冀地区为例,利用2010—2013年4期土地利用数据,从土地利用变化幅度、土地利用变化强度(用土地动态度体现)、土地利用转移方向(用土地利用年度变化体现)等方面,分析京津冀地区1998—2013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相关驱动因子。结果... 以京津冀地区为例,利用2010—2013年4期土地利用数据,从土地利用变化幅度、土地利用变化强度(用土地动态度体现)、土地利用转移方向(用土地利用年度变化体现)等方面,分析京津冀地区1998—2013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相关驱动因子。结果表明:(1)2010—2011年、2011—2012年、2012—2013年京津冀地区土地综合动态度分别为1.73%、1.10%、1.39%;(2)不同时间段内,京津冀地区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速度基本呈现一致性;(3)京津冀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社会经济驱动因素主要是人口增长、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率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驱动力 社会经济 京津冀地区 城市土地利用 结构优化
下载PDF
土地利用结构与社会经济结构——基于中国不同用地类型区域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1
17
作者 丰雷 蒋妍 黄晓宇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0-115,共6页
应用简单相关分析、典型相关分析以及聚类分析等方法,选取1999—2007年中国31个省市(除港澳台地区)的面板数据,对全国及不同用地类型区域的土地利用结构与社会经济结构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我国土地利用结构与社会经济结构的... 应用简单相关分析、典型相关分析以及聚类分析等方法,选取1999—2007年中国31个省市(除港澳台地区)的面板数据,对全国及不同用地类型区域的土地利用结构与社会经济结构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我国土地利用结构与社会经济结构的相互影响关系显著,产业结构的升级以及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相互作用,并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显著贡献;土地利用结构与社会经济结构的关系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性,基于不同用地类型区域的分析有助于二者量化关系规律的进一步显化;相应的政策含义是,土地宏观调控政策应与产业政策相协调,并兼具宏观政策和区域政策的双重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结构 社会经济结构 宏观调控 区域差异
下载PDF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社会经济时空耦合协调发展评价——以湖北省12个地级市为例 被引量:25
18
作者 张志 龚健 王利华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96-303,310,共9页
土地集约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发展可有效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湖北省12个地级市的土地集约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两者之间的协调度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2... 土地集约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发展可有效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湖北省12个地级市的土地集约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两者之间的协调度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2003—2013年,湖北省12个主要城市间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且差距总体呈逐年递增态势。其中,武汉、黄石、十堰、宜昌4个城市优势明显,处在平均水平以上,其他8个城市发展较为缓慢。从时空耦合发展状况来看,研究期内湖北省12个城市之间的耦合协调性地域带动性不强,城市的耦合协调性受相邻城市的影响不大;局部分析上,黄冈、鄂州、咸宁、孝感4个城市有明显高值极化分布,耦合协调度高但是没能带动周围城市的发展;武汉市耦合协调度较低,发展速度明显没有跟上周围城市的发展,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集约利用 社会经济发展 耦合协调度 时空分析
下载PDF
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结构与社会经济结构相关性及其区域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陈红蕾 彭开丽 黄珂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66-73,共8页
研究目的:对武汉城市圈9个城市的土地利用结构与社会经济结构进行先总后分的相关性分析,为不同区域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实行差别化管理制度提供有益借鉴。研究方法:系统聚类法,主成分分析法以及典型相关分析法。研究结果:武汉城市... 研究目的:对武汉城市圈9个城市的土地利用结构与社会经济结构进行先总后分的相关性分析,为不同区域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实行差别化管理制度提供有益借鉴。研究方法:系统聚类法,主成分分析法以及典型相关分析法。研究结果: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结构与社会经济结构的各指标相关性显著;按土地利用结构不同划分为三个区域后,区域间二者的相关性存在明显差异。研究结论:武汉城市圈的土地利用结构与社会经济结构密切相关,但由于内部区域之间资源禀赋不同,相关性表现出显著的区域差异性,正确把握各区域二者相关性的差异,有助于区域的特色发展以及城市圈的综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土地利用结构 社会经济结构 差别化 武汉城市圈
下载PDF
甘肃省古浪县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协调度评价 被引量:13
20
作者 庞伟亮 陈英 张仁陟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5-81,共7页
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协调度评价对指导区域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参照协调度与协调发展度的相关概念,从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两个方面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构建评价模型,对甘肃省古浪县2000—2008年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 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协调度评价对指导区域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参照协调度与协调发展度的相关概念,从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两个方面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构建评价模型,对甘肃省古浪县2000—2008年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的相对和绝对协调度及协调发展度进行了定量测算。研究结果表明,古浪县的相对协调度等级变化较大,2001,2002和2006年属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型,2003年属于土地利用倒退型,2004—2005,2007—2008年属于土地利用快速发展型;绝对协调度等级较高,2000年属于中级协调,其余年份协调度等级属于优质协调;协调发展度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由轻度失调社会经济滞后型上升到了良好协调土地利用滞后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调度 土地利用 社会经济 古浪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