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资源型城市生态承载力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9
1
作者 顾康康 刘景双 窦晶鑫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11,共5页
探讨了鞍山、抚顺和本溪3个资源型城市1996—2000年生态承载力的变化趋势、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变化以及生态承载力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鞍山、抚顺和本溪3市1996—2000年生态承载力隶属度呈上升趋势,但均属一般水平,2000... 探讨了鞍山、抚顺和本溪3个资源型城市1996—2000年生态承载力的变化趋势、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变化以及生态承载力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鞍山、抚顺和本溪3市1996—2000年生态承载力隶属度呈上升趋势,但均属一般水平,2000年分别为0.60、0.47、0.49;鞍山、抚顺和本溪3市土地利用程度变化综合指数分别为0.82、4.04、1.10,鞍山、本溪土地利用强度低,抚顺土地利用强度高;鞍山、抚顺、本溪3市生态承载力与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的变化呈正相关趋势,能够基本达到相互促进的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承载力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综合指数 模糊综合评价
下载PDF
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高爽 李建东 +1 位作者 郭范顺 韩振华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398-401,共4页
以2003~2007年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土地利用类型变更调查和统计年鉴数据为基础,利用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土地利用程度变化量和土地利用程度变化率等模型,通过SPSS软件,对阜新蒙古族自... 以2003~2007年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土地利用类型变更调查和统计年鉴数据为基础,利用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土地利用程度变化量和土地利用程度变化率等模型,通过SPSS软件,对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五年间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及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3~2007年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耕地、园地、牧草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减小,林地、交通用地、居民及工矿用地面积增加,水利设施用地面积变化不大。土地利用的变化与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总产值和公路通车里程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 土地利用数量变化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 驱动因素 耕地 水利设施
下载PDF
辽中地区矿业城市土地利用变化 被引量:7
3
作者 顾康康 刘景双 窦晶鑫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265-1270,共6页
辽中地区矿业城市是我国重要的能源生产和重工业基地,研究其土地利用变化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分析了1985—2000年鞍山、抚顺、本溪土地利用变化指数、土地利用变化程度综合指数、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土地利用景观指... 辽中地区矿业城市是我国重要的能源生产和重工业基地,研究其土地利用变化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分析了1985—2000年鞍山、抚顺、本溪土地利用变化指数、土地利用变化程度综合指数、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土地利用景观指数及其驱动力。结果表明:辽中地区矿业城市土地利用变化整体上呈现耕地、建设用地增加,林地、草地减少的趋势;不同矿业城市变化率最大的土地类型均不相同,鞍山为建设用地,增加5.45%;抚顺为水域,增加3.19%;本溪为草地,减少7.29%。土地利用程度变化综合指数均为正值,且鞍山>本溪>抚顺;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均呈增长趋势,2000年鞍山为0.603,抚顺为0.406,本溪为0.407;景观破碎化程度加大,破碎度为鞍山>本溪>抚顺,景观多样性指数较高,景观结构复杂,景观多样性和均匀性均为鞍山>抚顺>本溪;自然条件的差异是土地利用变化差异的基础,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和政策法规是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土地利用变化程度综合指数 信息熵 驱动力 矿业城市
下载PDF
基于RS技术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分析——以蕲春县为例
4
作者 查睿 王威 《河北遥感》 2014年第4期11-15,共5页
本文以蕲春地区为例,以蕲春县TM以及野外GPS采样点为主要信息源,应用非监督分类和人工目视解译的方法对蕲春县的土地类型进行了归类,对蕲春县的土地进行了(1)1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变化指数分析;(2)单一土地利用类型相对变化... 本文以蕲春地区为例,以蕲春县TM以及野外GPS采样点为主要信息源,应用非监督分类和人工目视解译的方法对蕲春县的土地类型进行了归类,对蕲春县的土地进行了(1)1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变化指数分析;(2)单一土地利用类型相对变化率指数分析;(3)土地利用程度变化模型分析。从而推断出该区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的现状,并为以后土地资源规划管理提出了相应措施。整体来说文章从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角度来探讨了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应用,给出了中小尺度下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技术路线,为以后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一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蕲春 遥感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 非监督分析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模型
下载PDF
海口市海岸带土地利用时空格局变化分析 被引量:22
5
作者 王德智 邱彭华 +1 位作者 方源敏 李颖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33-940,共8页
在深入分析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基础上,对单项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进行改进,引入信息熵和缓冲区梯度带法,提出了自然生态影响度的土地利用变化程度的概念、含义,并构建计算模型。对海口市南渡江东岸海岸带进行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991-2010... 在深入分析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基础上,对单项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进行改进,引入信息熵和缓冲区梯度带法,提出了自然生态影响度的土地利用变化程度的概念、含义,并构建计算模型。对海口市南渡江东岸海岸带进行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991-2010年间建设用地增长最为明显,耕地面积减少量最大;信息熵持续增加,表明均衡度增加,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各经济产业所需的职能土地类型已逐渐产生,区域发展逐渐走向成熟;土地利用变化程度指数能有效衡量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剧烈程度,而且能够测算这种变化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大小,1991-2010年间偏离自然生态方向、较强变化以上的区域占总面积的20.60%,与耕地、林地转变为建设用地,以及林地转变为园地区域重合;趋向自然生态方向、较强变化以上的区域仅占总面积的2.42%;东岸海岸带受城市梯度辐射和开发区、大学城飞地影响,同时也受农业比较利益和土地利用调控政策影响。东寨港红树林面积略微减小,受城市化影响较小。研究表明:分层次、多种算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可有效分析综合型海岸带土地利用时空格局变化特征及其驱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口市 海岸带 土地利用变化程度指数 信息熵 梯度理论
原文传递
The Extent of Land Use Impact on Water Regime in the Vseminka Catchment
6
作者 Pavel Kovar Darina Vassov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B)》 2012年第2期228-237,共10页
The paper deals with the impact of land use changes on water regime. An assessment was carried out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extent to which the main components of the water balance on the experimental catchment Vsemi... The paper deals with the impact of land use changes on water regime. An assessment was carried out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extent to which the main components of the water balance on the experimental catchment Vseminka have been influenced by land use changes (region Vsetinske Hills, the Czech Republic). For this reason, the water balance model WBCM-5 was implemented for the period of 30 years in a daily step, with particular focus on the simulation of the components of direct runoff and of subsurface water recharge. In the selected years of the period 1980-2009, major changes were made in land use and significant fluctuation of rainfall-runoff regimes were observed (e.g. dry year 1992, flood year 1997 and normal year 2009). After WBCM-5 parameter calibration it was observed that some water balance components can change in relation to substantial land use changes, even up to dozens of percent in a balance-consideration, i.e. in daily, monthly and yearly or decadal values, specifically as far as the components of interception and also of direct runoff and of subsurface water recharge are concerned. However, a different situation appeared during the investigation of significant short-term rainfall-runoff processes. There were about seven real flood events during the same period on the same catchment which were analysed using the KINFIL-2 model (time step 0.5 hr). Land use change, positive or negative scenarios, were also analysed during this period. As opposed to long-term water balance analyses, only a 10% difference in the hydrograph peak and volume was observed. In summary, the authors have shown that it is always important to distinguish a possible land use change impact on either long-term balance or short-term runoff. Otherwise, as often found in over simplified commentaries on flood events in the mass media, the actual impact of land use changes on water regime may be misundersto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 use change water balance rainfall-runoff event hydrological model.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