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生态-经济为导向的江苏省土地开发适宜性分区 被引量:48
1
作者 陈雯 孙伟 +1 位作者 段学军 陈江龙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12-317,共6页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经济发达地区大量的农业及生态保护用地被侵占,开发可持续性受到威胁。从协调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关系出发,空间开发强调因地制宜,即让开发成本低、资源环境容量大的地区承担高强度的工业化和城市...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经济发达地区大量的农业及生态保护用地被侵占,开发可持续性受到威胁。从协调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关系出发,空间开发强调因地制宜,即让开发成本低、资源环境容量大的地区承担高强度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等社会经济活动;而让生态价值高、开发难度大的区域承担农业和生态维护功能。土地开发适宜性分区,以生态-经济为导向,借鉴已有区划方法,采用要素层-关系层-逻辑层-应用层的技术路线,评价适宜各单元的开发强度,划分开发与保护空间。将这一方法运用于江苏省的案例研究之中,以县和省辖市市区为基本评价单元,通过选择自然生态与经济社会两方面的指标,综合分析生态和经济重要性指数,将江苏全省划分为优先开发区域、适度开发区域、适度保护区域、优先保护区域和灰色区域等五大类型区。这一结果可以作为引导空间开发秩序、实施区域建设空间管制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开发适宜性分区 生态重要指数 经济重要指数 江苏省
下载PDF
基于生态-经济重要性的滨湖城市土地开发适宜性分区研究——以无锡市为例 被引量:35
2
作者 孙伟 陈雯 +1 位作者 段学军 陈江龙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0-196,共7页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无锡等太湖周边城市的土地利用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建设用地蔓延,侵占了湖滨带生态保护区,使湖泊生态系统的功能和健康受到威胁,太湖水体污染严重.以生态-经济为导向的土地开发适宜性分区,就是通过...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无锡等太湖周边城市的土地利用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建设用地蔓延,侵占了湖滨带生态保护区,使湖泊生态系统的功能和健康受到威胁,太湖水体污染严重.以生态-经济为导向的土地开发适宜性分区,就是通过对不同地区的土地开发方式和强度的管制,使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与健康太湖的保护目标相适应.这样的分区强调困地制宜地将评价区域划分为不同开发强度类型的地区,鼓励资源环境容量大的地区承担高强度的社会经济活动,同时限制生态敏感区域的开发强度.论文在借鉴已有区划方法的基础上,讨论了评价单元的划分、评价指标选择与处理等技术方法,并以无锡市为例,将其划分为优先开发区域、适度开发区域、控制开发区域、适度保护区域以及绝对保护区域等五大类型区,提出各类型分区管制的相应政策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湖城市 土地开发适宜性分区 空间管制
下载PDF
基于土地开发适宜性分区的土地空间配置——以宿迁市区为例 被引量:27
3
作者 金志丰 陈雯 +1 位作者 孙伟 陈江龙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43-50,共8页
研究目的:对宿迁市区进行土地开发适宜性分区,提出差别化的区域土地利用方式与管制措施,优化区域土地的空间配置。研究方法:运用收敛分析法和特尔菲测定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互斥性矩阵分类法确定土地开发适宜性分区。研究结果:通过农用... 研究目的:对宿迁市区进行土地开发适宜性分区,提出差别化的区域土地利用方式与管制措施,优化区域土地的空间配置。研究方法:运用收敛分析法和特尔菲测定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互斥性矩阵分类法确定土地开发适宜性分区。研究结果:通过农用地适宜性和建设用地适宜性的互斥性矩阵分类,将宿迁市区分为建设用地重点保障区域和农用地重点保障区域等6种类型区。研究结论:基于宜农和宜建导向的土地开发适宜性分区,对区域土地空间优化配置、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指导意义,由适宜性分区得到的类型区,从建设用地重点保障区域到农地保护重点区域,分区引导方向由建设用地开发向农用地保护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空间配置 土地开发适宜性分区 矩阵分类
下载PDF
基于生态位和“反规划”思想的城市土地开发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29
4
作者 张荣群 王大海 +2 位作者 艾东 孙玮健 侯振宇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58-264,共7页
为深入了解城市土地开发适宜性情况并为城市土地合理利用提供依据,该研究以生态位理论为基础,根据城市土地现实生态位与最适宜生态位的贴近程度,构建出城市土地生态位适宜度模型,借鉴反规划思想构建出该模型的评价因子体系。以北京市房... 为深入了解城市土地开发适宜性情况并为城市土地合理利用提供依据,该研究以生态位理论为基础,根据城市土地现实生态位与最适宜生态位的贴近程度,构建出城市土地生态位适宜度模型,借鉴反规划思想构建出该模型的评价因子体系。以北京市房山区为研究区,根据城市土地生态适宜度对房山区土地综合开发适宜性进行分区,从平原区、浅山区和深山区3方面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城市土地生态适宜度整体呈阶梯状,土地开发适宜性由西到东逐渐升高;平原区城市土地开发最适区最多,深山区和浅山区多为不适宜区和特别不适宜区;深山区和浅山区受生态管控、采空塌陷等限制因素影响较大。利用生态位适宜度模型和反规划思想进行城市土地综合开发适宜性评价,丰富了反规划和生态位理论的应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分区 土地整治 生态位 反规划 土地开发适宜性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方法的黑龙江省土地开发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5
5
作者 李德一 张树文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2010年第1期75-79,共5页
选取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7大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黑龙江省13个地级市土地开发适宜性进行了评价,以便为主体功能区建设提供支持。结果表明:①哈尔滨市、大庆市、齐齐哈尔市和绥化市土地开发适宜性较高;②七台河市、鸡西市、佳木斯市... 选取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7大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黑龙江省13个地级市土地开发适宜性进行了评价,以便为主体功能区建设提供支持。结果表明:①哈尔滨市、大庆市、齐齐哈尔市和绥化市土地开发适宜性较高;②七台河市、鸡西市、佳木斯市、双鸭山市、牡丹江市和鹤岗市土地开发适宜性中等;③伊春市、黑河市和大兴安岭地区开发适宜性较低。该评价结果可以为宏观上把握黑龙江省土地开发潜力和主体功能区政策制定提供决策参考。表5,参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 土地开发适宜性 主成分分析 黑龙江省
下载PDF
基于GIS技术的典型省际交界区域土地开发适宜评价
6
作者 范树平 程从坤 +2 位作者 项思可 张红梅 王栋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18-225,共8页
以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产业及其用地优化配置为研究背景,选取典型省际交界区域的皖东滁州市,从资源约束、发展引导两大视角,构建土地开发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GIS空间数据挖掘、分析及输出显示等功能,形成90×17面板数据,采用多因... 以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产业及其用地优化配置为研究背景,选取典型省际交界区域的皖东滁州市,从资源约束、发展引导两大视角,构建土地开发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GIS空间数据挖掘、分析及输出显示等功能,形成90×17面板数据,采用多因子综合评价法与逻辑象限模型,完成滁州市域土地开发适宜度评价,并提出差别化土地利用分区对策。结果表明:重点开发区域范围涉及市县辖区及周边紧邻镇域,集中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后备开发区域集中于天长市大部、明光市北部、全椒南部等地区,其他地区也有零星分布;限制开发区域主要分布于定远县及凤阳县的平原地区,以及明光市与来安县交界山地丘陵区域;协调开发区域仅是南谯区及周边乡镇,以及定城镇、炉桥镇与六镇镇等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开发适宜性 GIS 象限模型 滁州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