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的农民土地思想:历史探索与当代价值——基于中国式现代化演进的视角
1
作者 王欣娜 左立凡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25-29,共5页
马克思的农民土地思想主要包含三个基本观点:规模化经营必将取代小块土地经营;肯定小块土地所有制和小农的历史进步性;实现土地国有化。基于中国式现代化演进,借助马克思农民土地思想的指导,探究“农民土地集体所有制—家庭联产承包责... 马克思的农民土地思想主要包含三个基本观点:规模化经营必将取代小块土地经营;肯定小块土地所有制和小农的历史进步性;实现土地国有化。基于中国式现代化演进,借助马克思农民土地思想的指导,探究“农民土地集体所有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三权分置”的土地演进逻辑,总结土地问题探索的经验,给予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下土地问题以时代启示:坚持和完善土地集体所有制;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立健全农村集体经济运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农民土地思想 历史探索 当代价值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论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的土地思想 被引量:3
2
作者 戴迎华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13-17,共5页
20世纪以来,中国的三位伟人孙中山、毛泽东和邓小平都认识到土地问题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大问题,他们都重视对土地问题的研究和实践。孙中山、毛泽东和邓小平土地思想在土地的所有制和实现的途径上各不相同。孙中山主张实现土地的资本... 20世纪以来,中国的三位伟人孙中山、毛泽东和邓小平都认识到土地问题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大问题,他们都重视对土地问题的研究和实践。孙中山、毛泽东和邓小平土地思想在土地的所有制和实现的途径上各不相同。孙中山主张实现土地的资本主义国家所有,分配给农民使用。毛泽东领导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实现了农民土地所有制,解放初期,他引导中国农民走合作化的道路,实现了土地的集体所有制。邓小平土地思想的核心是社会主义土地集体所有制为前提的家庭承包责任制。三位伟人的土地思想各具时代特色,他们对土地问题的探索,犹如一根主线,贯穿了中国人民百年奋斗的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中山 毛泽东 邓小平 土地思想
下载PDF
论20世纪三四十年代吴尚鹰的土地思想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学桃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55-160,164,共6页
吴尚鹰是民国时期政府要员。他主管地政部门多年,主掌南京国民政府土地政策与土地法规的起草、制定;公务之余,还积极研究土地问题。他基于自身对土地、土地问题的理解,对近代中国土地问题进行了自己的思考:首先,针对城市土地分配问题,... 吴尚鹰是民国时期政府要员。他主管地政部门多年,主掌南京国民政府土地政策与土地法规的起草、制定;公务之余,还积极研究土地问题。他基于自身对土地、土地问题的理解,对近代中国土地问题进行了自己的思考:首先,针对城市土地分配问题,他继承和部分发展了"平均地权"学说;其次,他强调农村土地要"地尽其利",主张通过一系列措施来提高农村土地生产力。吴尚鹰的土地思想,具有侧重城市土地分配、强调发展农村土地生产的特点;其最大不足,是忽略了近代中国社会最为基本的问题——农村土地分配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尚鹰 土地思想 均地权 地尽其利
下载PDF
从苏俄密档看孙中山晚年的农民土地思想 被引量:1
4
作者 汪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0期6341-6343,共3页
前苏联解体后解密的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显示,孙中山晚年认为农民是中国革命的基础,但农民尚没有很好的组织和力量,难以对抗地主民团;孙中山也完全不同意共产国际提出的"分配地主土地给农民"的激进土地革命... 前苏联解体后解密的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显示,孙中山晚年认为农民是中国革命的基础,但农民尚没有很好的组织和力量,难以对抗地主民团;孙中山也完全不同意共产国际提出的"分配地主土地给农民"的激进土地革命政策,而是坚持以税收和赎买来消除土地占有和土地使用中的不公正现象。解密档案基本上反映了孙中山晚年的农民土地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中山 农民土地思想 解密档案 共产国际
下载PDF
“有田者必自耕”与“耕者有其田”——两种土地思想的比较 被引量:1
5
作者 黄天弘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001年第5期41-43,共3页
王源与孙中山是两位不同时期的历史人物,前者为清初激进的反对封建土地兼并的思想家,后者是我们众所周知的中国近代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和思想家。他们分别生活在清王朝前后不同时期。由于历史时代因素的影响,王源与孙中山都特别关注... 王源与孙中山是两位不同时期的历史人物,前者为清初激进的反对封建土地兼并的思想家,后者是我们众所周知的中国近代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和思想家。他们分别生活在清王朝前后不同时期。由于历史时代因素的影响,王源与孙中山都特别关注当时社会最主要的问题之一———土地问题,并分别就封建土地制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主张。王源为改革封建土地制度提出了“惟农有田”论及“有田者必自耕”的口号。孙中山为推翻封建土地制度打出了“耕者有其田”的口号。本文就王源与孙中山的两种土地思想作一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思想 惟农有田 耕者有其田
下载PDF
中国近代土地思想发展综论
6
作者 杨士泰 槠永红 《长白学刊》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24-126,共3页
中国近代土地思想的发展,是由取法古代到放眼世界,由看重器物文明向迷恋制度文明,由保持既有传统到对它的彻底否定,已俨然成为一种潮流。而思想潮流代表着一种历史趋势,旧的封建土地制度随其不断走入末路,历史曙光也伴之而逐步显现。
关键词 近代 土地思想 封建
下载PDF
辛亥革命前梁启超的土地思想论析
7
作者 张凯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93-199,共7页
梁启超的土地思想受西方经济学理论和社会主义学说的双重影响,同时带有独特的“国情观”,呈现出调适性的思想特征。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与孙中山等革命派关于土地国有论的论战中,梁启超坚持捍卫土地私有制,并从土地产权、土地兼并以及... 梁启超的土地思想受西方经济学理论和社会主义学说的双重影响,同时带有独特的“国情观”,呈现出调适性的思想特征。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与孙中山等革命派关于土地国有论的论战中,梁启超坚持捍卫土地私有制,并从土地产权、土地兼并以及未来发展等多个维度批判革命派的“简单偏狭的土地国有论”,并提出了“野地”与“邑地”分而治之的土地政策。梁启超土地思想中强调提高生产积极性、保护生产者利益的思想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土地思想 社会主义
下载PDF
论孙中山晚年农民土地思想——以共产国际和苏共的解密档案为中心
8
作者 汪澎 《学术探索》 CSSCI 2012年第7期123-125,共3页
苏联解体后解密的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孙中山的农民土地思想,是研究孙中山农民土地思想的重要视角。档案显示:孙中山晚年认为农民是中国革命的基础,但农民尚没有很好的组织和力量,难以对抗地主民团... 苏联解体后解密的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孙中山的农民土地思想,是研究孙中山农民土地思想的重要视角。档案显示:孙中山晚年认为农民是中国革命的基础,但农民尚没有很好的组织和力量,难以对抗地主民团。孙中山也完全不同意共产国际提出的"分配地主土地给农民"的激进土地革命政策,而是坚持以税收和赎买来消除土地占有和土地使用中的不公正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中山 农民土地思想 解密档案
下载PDF
社会主义土地思想在近代中国的历史演变
9
作者 张霞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5-80,共6页
农村土地政策的正确选择和设定,是中国革命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农村持续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中国共产党一直以社会主义土地思想为指导,分别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根据革命的需要制... 农村土地政策的正确选择和设定,是中国革命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农村持续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中国共产党一直以社会主义土地思想为指导,分别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根据革命的需要制定和实行了不同的土地政策,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这既是革命的胜利,也是社会主义土地思想在中国的传承和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 土地思想 土地改革 减租减息
下载PDF
梁漱溟土地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琴 徐连明 周羽正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0-74,共5页
本文在介绍梁漱溟土地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基础上,指出其解决土地问题所持立场与国民党政权的不同之处;进而详述其土地思想的主要内容,指出维护农民土地利益是其主要特色;梁漱溟土地思想强调协调与发展农民土地利益、个体与社会利益及农... 本文在介绍梁漱溟土地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基础上,指出其解决土地问题所持立场与国民党政权的不同之处;进而详述其土地思想的主要内容,指出维护农民土地利益是其主要特色;梁漱溟土地思想强调协调与发展农民土地利益、个体与社会利益及农业与工业利益等,对我国当前土地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漱溟 土地思想 当代价值
下载PDF
试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产党与国民党土地思想的不同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奇 《传承》 2013年第2期26-27,共2页
新民主主义时期,共产党与国民党不同的土地思想影响了中国的土地制度,尤其是共产党的土地改革变革了中国封建土地制度。比较共产党和国民党在同一时期颁布的土地法和召开的土地会议,总结共产党和国民党不同的土地思想,可以为共产党赢得... 新民主主义时期,共产党与国民党不同的土地思想影响了中国的土地制度,尤其是共产党的土地改革变革了中国封建土地制度。比较共产党和国民党在同一时期颁布的土地法和召开的土地会议,总结共产党和国民党不同的土地思想,可以为共产党赢得革命的最终胜利与国民党政权失败的原因提供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党 国民党 土地思想
下载PDF
论马克思的土地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量:1
12
作者 牟成文 《党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1-57,共7页
马克思的土地思想主要包括两个基本观点:其一,在所有制上,未来社会,必须扬弃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公有制;其二,在土地经营上,小土地经营即小型经营必然会被规模经营所取代。马克思的土地思想为当今我国进一步解决好“三农”问题提供丰富... 马克思的土地思想主要包括两个基本观点:其一,在所有制上,未来社会,必须扬弃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公有制;其二,在土地经营上,小土地经营即小型经营必然会被规模经营所取代。马克思的土地思想为当今我国进一步解决好“三农”问题提供丰富理论资源。新时代,我们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这是全面认识与深刻领会马克思的土地思想的题中应有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土地思想 所有制 规模经营 土地管理法 农村土地制度
下载PDF
大革命时期邓演达土地思想探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文秀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20-21,共2页
邓演达是大革命时期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国民党左派代表。邓演达积极倡导农民运动,赞同孙中山的"耕者有其田"的政治主张,提出要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所有。其土地思想得到了毛泽东等同志的赞同,对中国大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
关键词 邓演达 大革命时期 土地思想 农民运动
下载PDF
试析蒋介石的土地思想——以蒋介石的《土地国有的要义》为例
14
作者 张丽俊 《陇东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91-94,共4页
本文结合蒋介石1952年在台北阳明山庄的讲话——《土地国有的要义》,对他的土地思想进行一次初步的探讨。全文共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就蒋介石的《土地国有的要义》一文,阐述了蒋介石的土地思想;第二部分分析比较蒋介石与孙中山的土地... 本文结合蒋介石1952年在台北阳明山庄的讲话——《土地国有的要义》,对他的土地思想进行一次初步的探讨。全文共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就蒋介石的《土地国有的要义》一文,阐述了蒋介石的土地思想;第二部分分析比较蒋介石与孙中山的土地国有思想;第三部分就蒋介石在《土地国有的要义》一文中对中国共产党土改思想的评价作出分析,指出其评价中国共产党土改的不客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介石 土地思想 土地国有的要义》
下载PDF
毛泽东、邓小平的土地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15
作者 李丽苗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9期10-12,21,共4页
土地问题无疑是当前中国农村最为基础、最为广泛,也最为复杂的经济社会问题之一。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从毛泽东到邓小平,土地思想得到不断的发展完善。这些思想启示我们坚持农业基础地位、按客观规律办事、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 土地问题无疑是当前中国农村最为基础、最为广泛,也最为复杂的经济社会问题之一。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从毛泽东到邓小平,土地思想得到不断的发展完善。这些思想启示我们坚持农业基础地位、按客观规律办事、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同时它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思想 现代意义
下载PDF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土地思想演变进程及其历史意义
16
作者 曹欢 《青年与社会》 2015年第1期322-324,共3页
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土地问题。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毛泽东土地思想指导下的中国农村经济建设实践为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革命历史时期团结最广大的革命力量指明了方向,保证了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土地问题。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毛泽东土地思想指导下的中国农村经济建设实践为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革命历史时期团结最广大的革命力量指明了方向,保证了中国革命取得胜利,最终为建国后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主主义革命 毛泽东土地思想 演变 历史意义
下载PDF
中国古代土地思想总结及应用研究——以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为例
17
作者 詹晨晖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25-129,共5页
儒家以仁爱治国,德本财末,提倡恢复轻徭薄赋的井田制;道家以"无为"治国,顺其自然,土地只有其自然属性;法家以法律治国,弱民强国,承认并鼓励顺应生产力发展的土地私有化。根据儒家思想,住宅应实行"井田制",由国家定... 儒家以仁爱治国,德本财末,提倡恢复轻徭薄赋的井田制;道家以"无为"治国,顺其自然,土地只有其自然属性;法家以法律治国,弱民强国,承认并鼓励顺应生产力发展的土地私有化。根据儒家思想,住宅应实行"井田制",由国家定期分配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无偿续期;道家思想则彻底消灭了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概念,人们顺从自己的天性,在住宅寿命临近时,就地重建;法家思想认为,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应该自动有偿续期,与前后的法律保持一致,维护法律的权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制度 土地思想 归纳演绎法 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 中国古代
下载PDF
试论中国历史上土地思想的演变
18
作者 沈萼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1期85-92,共8页
土地问题是古今中外最根本性的经济问题,是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生产资料,政权的经济基础,也是研究我国古代史、近代史或经济史、经济思想史的重要内容。本文试从中国经济思想史的角度,对我国土地思想及其演变过程作一些探讨。
关键词 土地思想 土地问题 均田 地主阶级改革派 农民革命 占田制 《制度》 中国历史 土地兼并 经济思想
下载PDF
试论中国历史上土地思想的演变
19
作者 沈萼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1987年第5期98-104,共7页
土地问题是古今中外最根本性的经济问题,是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生产资料,政权的经济基础,也是研究我国古代史、近代史或经济史、经济思想史的重要内容。本文试从中国经济思想史的角度,对中国土地思想及其演变过程作一些探讨。一、古代的土... 土地问题是古今中外最根本性的经济问题,是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生产资料,政权的经济基础,也是研究我国古代史、近代史或经济史、经济思想史的重要内容。本文试从中国经济思想史的角度,对中国土地思想及其演变过程作一些探讨。一、古代的土地政策和土地思想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建立封建地主政权,这对地主经济体系的长足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到西汉地主经济得以巩固。随之出现土地兼并,土地兼并的结果出现大批流民,使社会矛盾日益尖锐。西汉董仲舒针对“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立锥之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思想 农民土地问题 土地兼并 地主阶级改革派 均田 中国历史 平均地权 陈炽 土地公有 占田制
下载PDF
列宁新经济政策时期土地思想及当代价值
20
作者 秦勃 《长沙大学学报》 2018年第1期74-79,共6页
俄共(布)"十大"确立实行新经济政策以后,列宁领导下的苏俄政府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颁布一系列的政策和法律对土地政策进行了调整,维护了农民的土地权益和国家的土地安全。新经济政策时期的土地政策更加注重农民对土... 俄共(布)"十大"确立实行新经济政策以后,列宁领导下的苏俄政府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颁布一系列的政策和法律对土地政策进行了调整,维护了农民的土地权益和国家的土地安全。新经济政策时期的土地政策更加注重农民对土地选择权和使用权的保障,大大拓展了农民支配土地和劳动力的自由,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极大的提高。苏俄新经济政策时期对土地政策调整的实践,对于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解决土地问题乃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新经济政策 土地思想 余粮收集制 土地法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