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01篇文章
< 1 2 16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土地改革前夕的少数民族农村社会调查
1
作者 龙其鑫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24年第9期61-65,共5页
新疆土地改革前夕,中共中央新疆分局领导和组织一支调查工作队伍,对全疆各地农村开展调查。这次调查遵循中共中央关于“首先应对民族中的社会情况作深刻调查研究”的指示,通过分析新疆少数民族农村的阶级构成,指出了新疆地方统治秩序的... 新疆土地改革前夕,中共中央新疆分局领导和组织一支调查工作队伍,对全疆各地农村开展调查。这次调查遵循中共中央关于“首先应对民族中的社会情况作深刻调查研究”的指示,通过分析新疆少数民族农村的阶级构成,指出了新疆地方统治秩序的阶级压迫本质以及长期危害新疆社会稳定的根本原因所在。这次调查还遵循从地方实际出发作好调查的基本方法,通过批判揭示新疆少数民族农村独特的剥削关系,为新疆分局在少数民族农村领导土地改革提供了决策参考。新疆土地改革前夕的少数民族农村调查服务于当时新疆地方社会的民主改革和治理,对新时代新疆工作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土地改革 少数民族农村 阶级构成 剥削关系
下载PDF
分田竹牌:掀起土地改革浪潮
2
作者 凌方娟 《湘潮》 2024年第3期43-44,共2页
文物源起:炎陵县红军标语博物馆内陈列着四块特殊的竹牌,每块竹牌大小不一,写有清晰的黑色字迹,注明了田地由谁耕作、界别在何处等信息。这些竹牌是酃县(今炎陵县)中村进行插牌分田试点时使用过的,历经了沧桑岁月,仍具有特别的意义。
关键词 沧桑岁月 土地改革 炎陵县 红军标语 博物馆 酃县
下载PDF
朝鲜土地改革小说革命叙事下的人物建构——以李箕永的《土地》为中心
3
作者 张晶莹 《文学艺术周刊》 2024年第8期29-34,共6页
在朝鲜的近现代文学作品中,李箕永的长篇小说《土地》是反映朝鲜解放初期土地改革运动的经典之作,刻画了具有革命范式的典型人物郭巴威的形象。本文聚焦革命叙事理论下的人物建构模式,从叙事逻辑、叙述视角、叙事空间、叙事张力领域,探... 在朝鲜的近现代文学作品中,李箕永的长篇小说《土地》是反映朝鲜解放初期土地改革运动的经典之作,刻画了具有革命范式的典型人物郭巴威的形象。本文聚焦革命叙事理论下的人物建构模式,从叙事逻辑、叙述视角、叙事空间、叙事张力领域,探究李箕永的叙事艺术塑造和人物形象意义,分析朝鲜土地改革小说中对于乡村权力重建、政治文化进程和个人命运转变的历史书写,进一步呈现作家的主题精神和文学自律,有助于丰富朝鲜土地改革历史和文学书写的研究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叙事 文学书写 叙述视角 叙事逻辑 历史书写 土地改革运动 现代文学作品 李箕永
下载PDF
农复会早期土地改革经验与美国冷战土改政策关系研究——兼论对1950年代中国台湾土地改革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程朝云 《台湾历史研究》 2023年第4期29-51,共23页
根据1948年援华法案成立的特殊美援机构农复会,在其成立之初,由于自身的“技术路线”属性,加上同期美援政策的影响,并未在土改方面有任何实际行动。1949年初,受美国对华政策调整和中外舆论影响,农复会开始将土改的重要性提到所有工作之... 根据1948年援华法案成立的特殊美援机构农复会,在其成立之初,由于自身的“技术路线”属性,加上同期美援政策的影响,并未在土改方面有任何实际行动。1949年初,受美国对华政策调整和中外舆论影响,农复会开始将土改的重要性提到所有工作之首。南京解放后,农复会为配合美国新出台的“第四点计划”,有意将自己打造为美国农业援外的“典范”,于是选择从易于推行的减租入手,在尚处于国民党控制下的四川等地推行大规模的减租计划。中国内地工作结束后,农复会一方面通过对早期工作经验和援外模式的总结,成为美国在东南亚实施“第四点计划”的重要参考模式。另一方面,通过美国土改问题专家雷正琪,农复会的早期土改经验与美国针对第三世界的土改政策联系起来。特别是还在继续进行的中国台湾土改,不仅为政策形成提供了经验价值,更成为政策出台后最有希望成功推进的案例。美国、农复会以及国民党当局都有意将中国台湾土改打造成亚洲土改的“模范生”。通过考察农复会早期与美国外交政策、特别是“第四点计划”的互动,以及迁台后中国台湾土改与美国土改政策的互动,可以发现中国台湾土改与美国的外交政策之间存在非常复杂的互动关系,既有对中国台湾土改的研究或许低估了美国因素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复会 土地改革 美国土改政策 美援 冷战
下载PDF
解放战争时期土地改革与中国共产党政权意识的重塑——以“贫雇农打江山坐江山”口号的形成与纠正为例
5
作者 欧阳军喜 《中共党史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4-86,共13页
“贫雇农打江山坐江山”是解放战争时期出现在解放区的一种口号,是在土地改革过程中随着群众路线被理解为贫雇路线而确立起来的。这一口号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排斥中农,在政权形式上表现为“贫雇专政”,导致解放区的政权建设偏离了新民... “贫雇农打江山坐江山”是解放战争时期出现在解放区的一种口号,是在土地改革过程中随着群众路线被理解为贫雇路线而确立起来的。这一口号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排斥中农,在政权形式上表现为“贫雇专政”,导致解放区的政权建设偏离了新民主主义的轨道,党对农村基层政权的领导被削弱甚至取消。中共中央批评并纠正了这一错误倾向,重塑了中国共产党政权意识,从而保证了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实现,同时也为新中国成立后的制度转型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改革 口号 群众路线 政权建设 党的领导
下载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广西土地改革的效应探析
6
作者 廖胜平 《桂海论丛》 2023年第3期25-31,共7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广西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经过土地改革,农民成了土地的拥有者和乡村政权的主宰者,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翻身解放,也使农民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认同达到了前所未有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广西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经过土地改革,农民成了土地的拥有者和乡村政权的主宰者,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翻身解放,也使农民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认同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大大提高了他们参与政治的积极性。土地改革使广西农村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加速了乡村的革命性重构,实现了乡村社会最为广泛、最为深刻的历史性变革,其做法对我们当前做好民族地区工作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土地改革 效应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相对分散地区开展土地改革的必要性辨析——以土地相对分散的湘西苗区为中心的考察
7
作者 唐正芒 王娟 《湘南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29-34,共6页
新中国成立初期,湘西苗区属土地占有相对分散地区。苗区各阶级土地占有极不均衡,地主与贫农占地的多寡与好坏差距悬殊,地主对苗民采取各种经济剥削及其他剥削,“‘官匪霸’三位一体统治集团”对苗民进行残酷统治。这决定了像湘西苗区这... 新中国成立初期,湘西苗区属土地占有相对分散地区。苗区各阶级土地占有极不均衡,地主与贫农占地的多寡与好坏差距悬殊,地主对苗民采取各种经济剥削及其他剥削,“‘官匪霸’三位一体统治集团”对苗民进行残酷统治。这决定了像湘西苗区这样的土地占有相对分散地区同样有进行土地改革的必要。对土地改革的功绩必须肯定,对土地改革的质疑必须澄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相对分散地区 土地改革 必要性 湘西苗区
下载PDF
海南自贸港发展空间需求下的农村土地改革研究
8
作者 李亮 沈诗逸 +2 位作者 周磊 郝建贺 陈聪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17-222,254,共7页
建设海南自贸港是重大国家战略,需要大量建设用地支撑,但城市可开发建设用地面积面临受限问题。如何通过农村土地改革为自贸港建设提供发展空间,是有序推进自贸港建设的关键。参考迪拜、新加坡、中国香港和汉堡四个自由贸易港土地改革... 建设海南自贸港是重大国家战略,需要大量建设用地支撑,但城市可开发建设用地面积面临受限问题。如何通过农村土地改革为自贸港建设提供发展空间,是有序推进自贸港建设的关键。参考迪拜、新加坡、中国香港和汉堡四个自由贸易港土地改革的经验,在海南土地现状的基础上,以中国台湾的经济发展水平为目标,通过近30年经济数据预测海南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空间,测算出到2028年海南需新增建设用地142.3 khm^(2);到2040年海南需新增建设用地155.6 khm^(2),自贸港建设存在约50~70 khm^(2)的建设用地缺口。针对该缺口,提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宅基地盘活、土地征收制度改革以及用好自贸港建设用地保障政策四点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自由贸易港 用地预测 农村土地改革 深化改革
下载PDF
广西土地改革运动概述 被引量:1
9
作者 何成学 《传承》 2000年第6期17-20,共4页
关键词 土地改革运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广西 民族地区土地改革 当代中国 地主阶级 少数民族地区 土地所有制 广大农民 农村人口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中山林权的变革与纠纷调处--以安徽为中心
10
作者 冯静静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6-152,共7页
森林资源的培育、利用、利益分配、林业可持续发展等,前提条件都是明确山林权属,建立合理有效的林权制度。安徽幅员广阔,地形复杂,1949年以前森林覆盖率较低,为改善生态环境和促进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安徽各地在土地改革... 森林资源的培育、利用、利益分配、林业可持续发展等,前提条件都是明确山林权属,建立合理有效的林权制度。安徽幅员广阔,地形复杂,1949年以前森林覆盖率较低,为改善生态环境和促进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安徽各地在土地改革时期开始大规模的封山育苗造林,进行山林权制度的改革,分林到户,使林农获得林地、林木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山林权是一个极其复杂且牵涉面很广的问题,矛盾、纠纷不断,安徽各地在省委和各级党组织的正确领导下,本着有利于恢复发展林业生产,有利于林业经营管理,有利于群众团结互助的宗旨,依靠群众,通过各种有效的措施调处山林纠纷,明晰山林权,形成了国有林、乡村公有林、农民个人私有林等多种形式并存的林业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林权变革 纠纷调处 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 安徽省
下载PDF
乌克兰农业土地改革进展与趋势综述
11
作者 任磊 《农业科学》 2023年第11期1002-1007,共6页
当前世界形势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乌克兰作为全球主要粮食出口国对世界粮食供应体系有着重要的影响。鉴于国内公开文献对乌克兰农业土地改革的研究还停留在20多年前,本文将对乌克兰农业土地改革过程进行分析与简述,并介绍当前乌... 当前世界形势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乌克兰作为全球主要粮食出口国对世界粮食供应体系有着重要的影响。鉴于国内公开文献对乌克兰农业土地改革的研究还停留在20多年前,本文将对乌克兰农业土地改革过程进行分析与简述,并介绍当前乌克兰的农业用地土地分类系统。以期反映乌克兰农业土地改革的现状和发展方向,为相关政策制定和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克兰 土地改革 农业土地 土地分类
下载PDF
南非土地改革与经济自由斗士党
12
作者 印泽 《西部学刊》 2023年第5期38-41,共4页
在南非民主化进程中,非洲人国民大会(非国大)与南非国民党通过谈判和平得权,对白人做了不少妥协。黑人获得了政治上的平等自由,但经济上的不平等不仅没被改善,反而被宪法保护。非国大温和的土地改革由于自由买卖的原则失败,面临着经济... 在南非民主化进程中,非洲人国民大会(非国大)与南非国民党通过谈判和平得权,对白人做了不少妥协。黑人获得了政治上的平等自由,但经济上的不平等不仅没被改善,反而被宪法保护。非国大温和的土地改革由于自由买卖的原则失败,面临着经济自由斗士党所代表的民粹主义的挑战。非国大的土地改革政策被迫逐渐激进,希望通过修宪,无偿征收白人土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非 土地改革 非国大 经济自由斗士党
下载PDF
党领导下的农村土地改革演进历程分析——解放初期至今
13
作者 李亚萍 崔苧心 《中国集体经济》 2023年第10期57-60,共4页
土地一直是农民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是国家协调发展、长治久安的经济保障。对于土地的合理利用和分配一直是农业上的大事,关于土地改革的研究一直都是热点话题。我国领土面积达960万平方公里,土地改革的历史更加悠久,文章就土地改革的... 土地一直是农民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是国家协调发展、长治久安的经济保障。对于土地的合理利用和分配一直是农业上的大事,关于土地改革的研究一直都是热点话题。我国领土面积达960万平方公里,土地改革的历史更加悠久,文章就土地改革的演进历程展开分析,探究每一阶段的改革意义及成果,并提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改革 农村 演进历程
下载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安徽巢县土地改革初探
14
作者 胡茂胜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72-77,共6页
废除封建土地制度,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任务,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基本条件。抗美援朝战争前后,根据上级统一部署,巢县县委领导广大农民群众有步骤地进行了土地改革。巢县的土地改革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 废除封建土地制度,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任务,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基本条件。抗美援朝战争前后,根据上级统一部署,巢县县委领导广大农民群众有步骤地进行了土地改革。巢县的土地改革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50年9月初至1950年底为第一阶段,选择典型乡开展土改试点工作;1950年底至1951年6月底为第二阶段,土改工作在全县铺开;1951年7月至1951年12月底为第三阶段,对土改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复查纠偏。虽然土改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但及时得到纠正,保证了土改工作的顺利进行。巢县的土地改革,改变了农村地区的封建土地关系,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巩固和壮大了乡村基层政权和自治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 安徽 巢县 土地改革
下载PDF
贵州土地改革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
15
作者 刘鹤 刘诗晨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44-48,共5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指导下,贵州开展了土地改革。改革之前,贵州进行了深入的民族工作调研。土改中,贵州各地坚持实事求是,将慎重稳进这一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原则与贵州实际情况相结合,分期分批推进土地改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指导下,贵州开展了土地改革。改革之前,贵州进行了深入的民族工作调研。土改中,贵州各地坚持实事求是,将慎重稳进这一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原则与贵州实际情况相结合,分期分批推进土地改革。在土地改革中,贵州在工作方式和改革内容方面始终强调尊重民族风俗习惯,做到了在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的基础上推进土地改革。贵州土地改革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具体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土地改革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下载PDF
建国前土地改革中的农民心态探究——以1937—1949年陕甘宁边区为中心
16
作者 吴涓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3年第1期94-97,共4页
1937—1949年陕甘宁边区的土地改革过程说明理应受到广大农民积极拥护的土地改革在一开始却没有燃起农民的热情之火,保守的文化基调让宿命论、等级观念充斥了农民的头脑,导致农民顾虑重重,不敢响应土地改革。自此中共中央的土改工作以... 1937—1949年陕甘宁边区的土地改革过程说明理应受到广大农民积极拥护的土地改革在一开始却没有燃起农民的热情之火,保守的文化基调让宿命论、等级观念充斥了农民的头脑,导致农民顾虑重重,不敢响应土地改革。自此中共中央的土改工作以宣传教育、诉苦大会等层层深入的动员机制展开,激发农民全新的阶级意识。在此基础上,一向忍让的中国农民逐渐开始产生反抗、复仇情绪。此外,土改过程中侵犯中农利益的绝对平均主义行为让中农出现了惧怕富裕、不愿生产的消极心态,直至中共进行政策纠偏后才重回积极向上的态势。总的来说,在中共进行土地改革的过程中,我国农民的传统心态历经了空前的激荡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改革 农民心态 陕甘宁边区
下载PDF
新时代农村土地改革三维审视:背景·理论·实践
17
作者 谢盼盼 《现代农业研究》 2023年第1期53-57,共5页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对新时代农村土地改革进行背景、理论、实践三维审视。背景审视剖析开展新时代农村土地改革的原因——应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缓慢、解决农民与土地关系、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利方法;理论审视论证包...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对新时代农村土地改革进行背景、理论、实践三维审视。背景审视剖析开展新时代农村土地改革的原因——应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缓慢、解决农民与土地关系、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利方法;理论审视论证包括三权分置、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等在内的新时代农村土地改革具体政策充分彰显了“共同富裕”、“改革、发展、稳定三统一”以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原则;实践审视说明未来新时代农村土地改革仍需从完善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制、发挥试点模范引领作用、打造高质量农村人才队伍方面继续改进相关政策,推动改革取得新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农村土地改革 三维审视
下载PDF
土地改革与贫困缓解——围绕再分配土地改革的一系列学术争议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小云 何君 傅荣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2期77-85,共9页
21世纪初,Griffin等学者提出"再分配型土地改革"的观点,并以此为基点促使"新古典新民粹主义"理论视角得以盛行。文章将以有关土地改革的主要观点以及由新古典民粹主义到新古典新民粹主义的理论视角变化为线索,结合... 21世纪初,Griffin等学者提出"再分配型土地改革"的观点,并以此为基点促使"新古典新民粹主义"理论视角得以盛行。文章将以有关土地改革的主要观点以及由新古典民粹主义到新古典新民粹主义的理论视角变化为线索,结合国家主导型土地改革、协商式土地改革(Negotiated Land Reform)、市场主导型土地改革、Byres关于新古典新民粹主义的批判以及Putzel的批判与总结等内容,对分配型土地改革相关的一系列学术争议进行综述和介绍。同时,结合中国的土地改革经验进一步阐释土地改革与贫困缓解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改革 再分配土地改革 贫困缓解
下载PDF
哈萨克斯坦农业与土地改革问题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赵常庆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1-77,共7页
2016年4月底5月初,哈萨克斯坦因土改问题发生局部骚动,而土改是因农业发展长期滞后所引起的。文本简要介绍哈农业基本状况和长期落后的原因,并分析哈缘何要进行土改。文本指出,哈农业虽然在苏联时期风光一时,但缺乏可持续性。哈独立后,... 2016年4月底5月初,哈萨克斯坦因土改问题发生局部骚动,而土改是因农业发展长期滞后所引起的。文本简要介绍哈农业基本状况和长期落后的原因,并分析哈缘何要进行土改。文本指出,哈农业虽然在苏联时期风光一时,但缺乏可持续性。哈独立后,受各种因素影响,农业始终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短板,需长期靠国家补贴。独立后哈经济虽有发展,但对农业资助力度有限,特别是近两年国家财政紧张,对农业的大量补贴政策已经难以为继。当局希望通过改革改变农业落后现状,而推行土改,实行土地私有化和扩大对外国的租赁被认为是应对困难的有效途径。然而,这项政策在哈国遇到很大阻力,一波三折。不过由于国内形势所迫和总统的决心很大,预计土改会继续进行下去,将会取得预期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萨克斯坦 农业 土地改革 土地改革委员会
下载PDF
广东侨乡土地改革的偏差及其纠正 被引量:3
20
作者 赖松龄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1992年第3期1-6,共6页
一土地改革是一场彻底推翻封建剥削制度、变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解放农村生产力的社会革命运动。这场运动在祖国大陆的全面展开,使得长期铭刻于广大侨胞心中的孙中山先生提出的“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的宿愿成... 一土地改革是一场彻底推翻封建剥削制度、变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解放农村生产力的社会革命运动。这场运动在祖国大陆的全面展开,使得长期铭刻于广大侨胞心中的孙中山先生提出的“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的宿愿成了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广东侨乡 侨眷 土地改革运动 侨汇 广东省 遗留问题 土改 侨务工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