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渭北西部丘陵区小流域土地生态规划与设计 被引量:3
1
作者 孙尚华 刘建军 +1 位作者 康博文 李文华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9年第4期106-111,共6页
改善和优化土地利用方式是综合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关键,以黄土高原小流域的恢复生态、提高土地生产力、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以渭北西部丘陵沟壑区的典型流域为例,对陕西千阳县冉家沟小流域进行生态规划与设计。主要包括小流... 改善和优化土地利用方式是综合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关键,以黄土高原小流域的恢复生态、提高土地生产力、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以渭北西部丘陵沟壑区的典型流域为例,对陕西千阳县冉家沟小流域进行生态规划与设计。主要包括小流域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生态类型的评价、土地利用系统的结构优化及土地利用的生态设计与规划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陵沟壑区 土地生态类型 土地生态规划 线性规划模型
下载PDF
基于GIS的黄土塬区村级土地生态规划设计 被引量:4
2
作者 刘海斌 吴发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8-154,共7页
在土地生态规划设计原则和方法的基础上,以陕西淳化县西坡村为例,利用生态学、经济学、景观生态学以及系统工程学的理论,借助于G IS技术,对其土地生态系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坡度和土壤性质是影响土地生态特征的两个主要因子,故依据... 在土地生态规划设计原则和方法的基础上,以陕西淳化县西坡村为例,利用生态学、经济学、景观生态学以及系统工程学的理论,借助于G IS技术,对其土地生态系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坡度和土壤性质是影响土地生态特征的两个主要因子,故依据地貌垂直分异特征、坡度和土地生产力指数(P I)将全村39个土地生态单元归并为7大类,并按地貌、坡度、土壤3个生态特征因子,对各土地生态类型的利用进行了适宜性评价,然后利用交互式线性规划软件(L INDO)对全村土地利用进行了生态规划,最后作出不同土地生态类型利用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生态类型 土地生态规划 土地生态设计 陕西淳化西坡村
下载PDF
城市土地生态规划探析──以杭州市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吴次芳 丁敏 《生态经济》 1996年第5期41-43,共3页
土地生态规划是一门新的发展中学科。本文在探讨城市土地生态规划内涵、层次及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土地生态评价的指标体系,以及城市土地生态分区的基本依据,并以杭州市为例,对城市土地生态规划及设计进行了实证研究。
关键词 土地生态评价 土地生态分区 土地生态规划
下载PDF
重庆市沙坪坝区土地生态规划探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殷清慧 周宝同 +3 位作者 景丽娜 张磊 张秋琴 张宝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092-1093,1095,共3页
对重庆市沙坪坝区进行生态规划探析,提出沙坪坝区的土地生态规划目标、任务及土地生态分区的指标体系,并进行土地生态分区、提出生态适宜性分区方案。
关键词 土地生态评价 土地生态分区 土地生态规划
下载PDF
基于生态足迹的福州土地生态规划 被引量:2
5
作者 许瑾璐 张文开 梁发超 《菏泽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108-110,142,共4页
采用生态足迹的方法计算福州市2006年人均生态足迹供需数量,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分析了福州市2001~2006年生态足迹的动态变化过程,阐明了福州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现状.对福州土地生态规划的编制提出建议,以维护福州土地的生态安全.
关键词 生态足迹 土地生态规划 福州市
下载PDF
土地生态规划理论探讨
6
作者 刘馨 《上海土地》 2008年第5期34-37,共4页
随着人类对土地资源和生态化使用土地的重要性的认识日益加深,土地生态规划应运而生。
关键词 土地生态规划 使用土地 土地资源 生态
下载PDF
论土地生态规划设计 被引量:33
7
作者 杨子生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14-124,129,共12页
土地生态规划设计是土地生态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其理论、方法及应用亟待深入探索和研究 .辨析了土地生态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生态规划 3个基本概念 ,讨论了土地生态规划的本质特征、研究内容和基本原则 ,介绍了国外土地生态规划设计的... 土地生态规划设计是土地生态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其理论、方法及应用亟待深入探索和研究 .辨析了土地生态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生态规划 3个基本概念 ,讨论了土地生态规划的本质特征、研究内容和基本原则 ,介绍了国外土地生态规划设计的主要方法 (模型或模式 ) ,提出了我国近期内土地生态规划设计研究的主要方向 .对促进土地生态规划设计领域的深入探索和研究、推进土地生态学的发展和建设是很有意义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生态规划 土地生态设计 土地生态评价 土地利用规划 土地生态 设计原则 设计模式
原文传递
浅谈城市土地利用生态规划 被引量:2
8
作者 刘馨 《中国土地》 2006年第5期19-20,共2页
关键词 城市土地利用 土地生态规划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土地生态系统 土地生态 时间安排 区域范围 区域内 部署 编著
下载PDF
基于GIS和密切值法的土地生态布局规划研究——以东莞市厚街镇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刘衍君 曹建荣 +1 位作者 吴仁海 张俊帆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74-378,共5页
阐述了一种基于GIS和密切值法的土地生态布局规划思路。以GIS为技术平台将东莞市厚街镇划分为524个土地规划单元,并建立10个基础数据文件,利用Matlab软件进行密切值法编程,以工业、农业、居住、商业、绿化等用地类型作为生态规划目标,... 阐述了一种基于GIS和密切值法的土地生态布局规划思路。以GIS为技术平台将东莞市厚街镇划分为524个土地规划单元,并建立10个基础数据文件,利用Matlab软件进行密切值法编程,以工业、农业、居住、商业、绿化等用地类型作为生态规划目标,对各土地规划单元进行密切值计算,依据密切值计算结果将厚街镇土地进行生态布局规划。最后,依托GIS呈现各用地类型及综合的生态布局规划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基于GIS和密切值法进行土地生态布局规划过程简单,结果可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生态布局规划 GIS 密切值法 厚街镇
下载PDF
土地生态类型规划与设计方法探讨——以舒兰县水曲柳乡为例 被引量:9
10
作者 曹文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6-51,共6页
土地生态类型是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 ,对特定地区土地资源所作的类型划分。它既是区域土地生态经济评价与优化布局的基本单元 ,也是土地生态规划与设计的重要基础。土地生态类型规划与设计作为协调人地关系的有效途径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 土地生态类型是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 ,对特定地区土地资源所作的类型划分。它既是区域土地生态经济评价与优化布局的基本单元 ,也是土地生态规划与设计的重要基础。土地生态类型规划与设计作为协调人地关系的有效途径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在实践中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该文重点研究了土地生态规划与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主要以舒兰县水曲柳乡为例 ,对小流域土地生态系统进行了模拟与分析 ,并在土地生态类型划分的基础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生态类型规划 土地生态设计 生态系统 土地利用优化配置 舒兰县 水曲柳乡 景观生态
下载PDF
浅析土地利用规划中的生态规划与设计
11
作者 赵羚 《山西建筑》 2009年第12期25-26,共2页
分析了土地生态规划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阐述了生态规划的发展与含义,提出了土地生态规划设计应着重遵循的原则,以使人类活动与自然资源保护相协调,从而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 土地生态规划 设计 基本原则 社会经济
下载PDF
土地规划的自然过程基础与大数据时代的方法探索 被引量:14
12
作者 单卫东 胡月明 +4 位作者 贺灿飞 曹小曙 黄贤金 童昕 吴常艳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912-1919,共8页
随着城市化与工业化程度不断加深,产业空间结构不断重组,导致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国土资源无序开发日益严重,因而优化国土资源空间格局,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同时,科学合理配置土地资源对土地规划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土地规... 随着城市化与工业化程度不断加深,产业空间结构不断重组,导致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国土资源无序开发日益严重,因而优化国土资源空间格局,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同时,科学合理配置土地资源对土地规划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土地规划方法有待改革。在基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开发理念下,总结土地自然过程基础对土地规划的影响,实现"山水路林田生命共同体"的协调规划发展。其次,"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云计算、空间数据整合、云分析等技术对土地规划方法提供新的技术支撑;最后,针对土地规划数据特殊性、移动用户终端的广泛性,提出应创建土地规划云服务平台,使土地规划实现数据集成管理和更新,从而提高土地规划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生态规划 云服务 大数据 地球化学循环
下载PDF
浅谈生态型土地整治规划模式
13
作者 李燕 《四川水泥》 2014年第10期111-111,共1页
基于中国农村土地利用出现了许多不合理现象和存在的问题,结合生态景观建设的需求,本文对生态型土地整治的涵义以及研究的意义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四种生态型设计基本模式,探讨了土地整治后的生态维护,最后对文章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相关... 基于中国农村土地利用出现了许多不合理现象和存在的问题,结合生态景观建设的需求,本文对生态型土地整治的涵义以及研究的意义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四种生态型设计基本模式,探讨了土地整治后的生态维护,最后对文章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土地整治规划模式 生态维护 建议
下载PDF
关于土地生态管理的探讨 被引量:4
14
作者 赵哲远 吴次芳 +1 位作者 顾海杰 徐再敏 《广东土地科学》 2003年第5期18-23,共6页
本文针对土地生态环境的退化,提出"土地生态管理"的设想,探讨土地生态管理的基本原则、依据与内容,在此基础上论述实现土地生态管理的途径,以达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关键词 土地退化 土地生态管理 土地生态系统健康 土地生态规划
下载PDF
开平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大基 叶树宁 +1 位作者 李小彬 陈海平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09年第3期32-36,共5页
在综合分析开平市土地利用现状、生态环境现状、资源环境约束、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原因的基础上,遵循生态优先,以人为本的原则,按照优先布设国土生态屏障用地,维持自然地貌的连续性,顺应自然地形地貌的形态,维系河道、湖泊及滨水地带的自... 在综合分析开平市土地利用现状、生态环境现状、资源环境约束、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原因的基础上,遵循生态优先,以人为本的原则,按照优先布设国土生态屏障用地,维持自然地貌的连续性,顺应自然地形地貌的形态,维系河道、湖泊及滨水地带的自然形态,保留水系、蓄水、泄洪等通道,保护湿地系统,尽量恢复原有的水生生态系统的总体布局要求,围绕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标,提出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生态用地规划方案和环境保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平市 土地利用 生态环境 规划 协调
下载PDF
层次分析法在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6
作者 曹长军 黄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3344-3345,3415,共3页
以四川井研县为例,结合正在进行的乐山市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修编的部分基础资料,阐述了层次分析(AHP)法在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结果表明,AHP法可大大提高全值定量的理性成分,得到更加符合实际的成果。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生态环境评价:土地利用规划
下载PDF
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向恩明 《中国土地》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5-26,共2页
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研究向恩明城市是一个地方政治、经济、文化、信息的中心,将容纳越来越多的人口,城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十分重要。本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日趋尖锐,国内外开始研... 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研究向恩明城市是一个地方政治、经济、文化、信息的中心,将容纳越来越多的人口,城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十分重要。本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日趋尖锐,国内外开始研究和建设生态文明城市,认为这是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城市 土地生态分区 土地生态规划 城市土地 指标体系 土地利用现状 土地利用规划 经济系统 可持续 城市建设
下载PDF
城市公园湿地保护规划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俭 《科技资讯》 2009年第22期120-120,122,共2页
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城市规划的相关工作经验,以城市公园湿地保护规划为研究对象,深度探讨了城市公园湿地保护规划的必要性、相关土地规划理论及保护规划的程序、成果要求等一系列内容,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 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城市规划的相关工作经验,以城市公园湿地保护规划为研究对象,深度探讨了城市公园湿地保护规划的必要性、相关土地规划理论及保护规划的程序、成果要求等一系列内容,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园湿地 保护规划 土地利用生态规划
下载PDF
生态规划及其相关概念演变和关系辨析 被引量:25
19
作者 何璇 毛惠萍 +1 位作者 牛冬杰 包存宽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360-2368,共9页
生态规划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之一.我国生态规划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在吸收和借鉴欧美生态规划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至今已经基本形成了符合中国特色的生态规划理论体系,并取得了一些实践经验.本文首先回顾了近30年... 生态规划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之一.我国生态规划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在吸收和借鉴欧美生态规划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至今已经基本形成了符合中国特色的生态规划理论体系,并取得了一些实践经验.本文首先回顾了近30年来我国生态规划的研究与发展历程,认为我国生态规划的研究起源于土地资源生态化利用的地理学、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的生态学以及这两大理论的结合;研究上经历了最初的单学科探索,之后的景观生态学、生态学、城市规划学等多学科、多视角的研究与发展,直至当前的多学科交叉、协作研究;其次,归纳出各个研究阶段生态规划及相关规划的概念与基本内涵、主要学术观点和代表学者;最后,通过对生态规划及相关规划基本概念的辨析,认为生态规划是一个概念范畴,土地生态规划、城市生态规划、生态城市规划、景观生态规划和环境规划都源于"生态规划"或可视为"生态规划"的一种类型或组成部分,相互之间各有侧重,生态规划及其理念应该融入并引导和约束当前规划,促进实现城市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规划 景观生态规划 城市生态规划 土地生态规划 生态城市规划
原文传递
Assessment of Land Comprehensive Carrying Capacity in Lin'an City
20
作者 卢必慧 许红卫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6年第12期2757-2762,共6页
According to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actual situation in Lin ’an City, a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land comprehensive carrying capacity composed of three support subsystems (eco-environment, social and ec... According to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actual situation in Lin ’an City, a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land comprehensive carrying capacity composed of three support subsystems (eco-environment, social and economic carrying capaci-ties) containing 22 evaluation indexes was established to evaluate the comprehen-sive carrying capacity of land resource in Lin’an City during 2005-2012. Meanwhile, based on the target data of overal land use plan, the level of land comprehensive carrying capacity was predicted at the end of the plan period (2020)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land comprehensive carrying capacity had a significant growth in Lin ’an from 2005 to 2012,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was basical y sustainable. The sub-systems also had been greatly improved, in which the constant improvement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arrying capacity made the largest contribution to the constant raising of land comprehensive carrying capacity. The degree of coordination between the systems was poor, in which eco-environment carrying capacity had the maxi-mum growth, far more than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carrying capacities. According to the land comprehensive carrying capacity in 2020, utilization of land resources in Lin&#39;an city can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general. Final y, proposals of im-proving comprehensive carrying capacity were put forward in terms of the enhance-ment of eco-environment protection, accelerat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olicy guid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 comprehensive carrying capacity Eco-environment carrying capac-ity Planning goal Lin&#39 an city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