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镇居住区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与优化对策:以上海市奉贤区为例 被引量:11
1
作者 郑文发 蔡永立 周昭英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8-118,共11页
以上海市奉贤区为例,综合考虑自然环境、土地利用和服务设施等因素,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成对比较法确定指标权重,在生态敏感性分析和土地适宜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在排除A类基本农田和高生态敏感区的前提下,进一步... 以上海市奉贤区为例,综合考虑自然环境、土地利用和服务设施等因素,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成对比较法确定指标权重,在生态敏感性分析和土地适宜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在排除A类基本农田和高生态敏感区的前提下,进一步考虑区位、社会和服务功能,选择出适宜建设的区域.研究结果表明:奉贤区适宜进行开发的用地面积占18.88%,可在指导下进行适度开发的用地面积占8.20%,不宜作为城镇居住区用地面积占14.92%,需要对敏感脆弱生态环境进行保护的区域占26.52%,另外有31.49%的区域为基本农田,禁止进行开发.为奉贤区滨海生态区建设与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对区域整体人居空间布局优化和城市总体规划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 生态敏感 城镇居住区 地理信息系统
下载PDF
自然保护区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以湖南省万佛山自然保护区为例 被引量:11
2
作者 田倩倩 黄凤莲 +3 位作者 王开心 万大娟 李嘉琪 王欢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01-208,共8页
为加强土地生态管理,推进自然保护区土地合理利用,本研究运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空间分析方法,采用地形地貌、生态环境、人为干扰、生态功能区4类阻力因子建立阻力评价指标体系,对湖南... 为加强土地生态管理,推进自然保护区土地合理利用,本研究运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空间分析方法,采用地形地貌、生态环境、人为干扰、生态功能区4类阻力因子建立阻力评价指标体系,对湖南省万佛山自然保护区展开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研究,并依据空间耦合关系,提出相应的管理建议。根据土地生态适宜性分区结果,万佛山自然保护区可分为4级适宜区:Ⅰ级适宜区占地4036.04hm^2,应以生态保护为主,控制一切开发建设活动;Ⅱ级适宜区占地3828.51 hm^2,应保持河流、生态园林等景观类型,改善和提高生态系统功能;Ⅲ级适宜区占地1426.77 hm^2,应以保障生态安全为底线,发展生态农业,积极开展退耕还林;Ⅳ级适宜区占地692.11 hm^2,应秉持环境保护与环境建设并举的原则,以生态建设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 湖南省万佛山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基于MSPA和MCR的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以韶关市始兴县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莫惠萍 林美玲 +2 位作者 胡欣雨 黄宇斌 陆东芳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20-25,29,共7页
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认清土地生态适宜性及其等级成为城市合理规划的前提。利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选定生态源地,以生态需求用地、城市建设用地两种用地扩张类型作为目标层,选定地形、水域、植被覆盖、土地利用、交通5个因子作为评价... 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认清土地生态适宜性及其等级成为城市合理规划的前提。利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选定生态源地,以生态需求用地、城市建设用地两种用地扩张类型作为目标层,选定地形、水域、植被覆盖、土地利用、交通5个因子作为评价因子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最终利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得出韶关市始兴县的土地生态适宜性分区。结果表明:(1)禁止建设区面积为128.971km 2,占全县总面积的5.5%,用地类型主要为林地,地形起伏较大,地势较高,生态价值高,主要分布在始兴县的沈所镇、深渡水乡、罗坝镇等区域;(2)限制建设区面积为1681.921km 2,占总面积的71.8%,主要分布于始兴县的西北部、东部、南部等区域,具体用地类型为林地、耕地、湿地、水体等;(3)优化建设区面积为236.768km 2,占总面积的10.1%,用地类型主要为耕地,地势相对平坦,主要分布在建成区的周围,靠近中心城区,交通便利,属于城镇建设的缓冲区域;(4)重点建设区总面积为293.619km 2,占全县总面积的12.5%,地势较低,地形起伏较小,较为平坦,主要分布在始兴县的马市、太平、顿岗、城南、沈所五个镇。研究还对各区的空间分布提出了相对应的发展建议,以期为未来始兴县土地规划布局提供支撑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 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 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
下载PDF
喀斯特地区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以贵阳市为例 被引量:18
4
作者 杜鹏飞 陈敏 +1 位作者 肖劲松 郑钰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5-210,共6页
为寻求促进喀斯特地区城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系统保护协调发展的方法,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以贵阳市为例,综合考虑工程地质、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等3个方面11个评价因子,通过Delphi法确定因子分值,利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因... 为寻求促进喀斯特地区城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系统保护协调发展的方法,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以贵阳市为例,综合考虑工程地质、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等3个方面11个评价因子,通过Delphi法确定因子分值,利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因子权重,对喀斯特地区土地的生态适宜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贵阳市建设适宜用地(含建成区)占市域面积4.62%,较适宜用地占19.99%,一般不适宜用地占23.25%,较不适宜用地占23.74%,最不适宜用地占17.71%,不可用地占10.69%。根据评价结果,为不同等级的用地类型提供了相应的建议,为保护喀斯特地区脆弱的生态系统、合理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 喀斯特 贵阳
原文传递
基于土地利用生态适宜性评价的县域工业布局、结构优化研究——以河北省赞皇县为例 被引量:5
5
作者 王琦 赵志平 +2 位作者 韩煜 史娜娜 全占军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82-186,共5页
以土地利用生态适宜性评价结果指导区域土地利用模式,可以有效保障区域土地利用生态安全。论文利用GIS分析方法,选取高程、坡度、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侵蚀状况、距风景名胜区距离、距水体距离、距道路距离、距居民点距离8个评价因子,对... 以土地利用生态适宜性评价结果指导区域土地利用模式,可以有效保障区域土地利用生态安全。论文利用GIS分析方法,选取高程、坡度、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侵蚀状况、距风景名胜区距离、距水体距离、距道路距离、距居民点距离8个评价因子,对赞皇县土地利用生态适宜性等级进行划分,结果表明,赞皇县土地利用生态适宜性水平较高,土地利用适宜和较适宜区面积为506.23 km^2,占总面积的61.2%;较不适宜区和不适宜区面积为194.42 km^2,占总面积的23.5%。不适宜区和较不适宜区内工矿用地面积为0.9 km^2,需要调整用地属性,一般适宜区内工矿用地面积为0.9 km^2,需要限制建设项目类别、规模和建设范围。赞皇县现有的非金属矿采选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是工业结构优化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生态适宜评价 工业结构 工业布局 赞皇县
下载PDF
基于不确定性的城市扩展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58
6
作者 周建飞 曾光明 +3 位作者 黄国和 李忠武 焦胜 唐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74-783,共10页
针对土地适宜性评价中采用定性和单因素方法而产生的主观、片面和精度低等缺点,分析了土地适宜性评价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并提出基于不确定性和灰色系统关联度的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模型。结合长沙市生态规划,在野外生态调查的基础上,依据... 针对土地适宜性评价中采用定性和单因素方法而产生的主观、片面和精度低等缺点,分析了土地适宜性评价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并提出基于不确定性和灰色系统关联度的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模型。结合长沙市生态规划,在野外生态调查的基础上,依据稳定性、独立性、主导性和综合性原则选取坡度、地基承载力、土壤生产力、植被、土壤渗透性、地表水、居民点用地程度、景观价值等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因子。在地理信息系统(G IS)和遥感(RS)的支持下,定量地获取各评价因子信息;采用AHP法确定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并运用改进的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模型对长沙市城市扩展用地进行定性定量的评价,最终得到长沙市最适宜用地、适宜用地、基本适宜用地、不适宜用地、不可用地分别占总用地的14.77%、16.64%、24.07%、30.91%、13.61%,说明长沙市适宜开发的土地较多(最适宜、适宜和基本适宜用地占55.48%)。根据评价结果提出的相应对策,对城市用地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 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模型 城市扩展用地 灰色评价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下载PDF
城市居住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体系研究——以哈尔滨群力新区为例 被引量:6
7
作者 孟繁宇 樊庆锌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87-92,共6页
为了优化城市人居环境,科学判定城市居住用地的生态适宜性,主要研究适应于城市大范围居住区的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根据居住区整体同质、内部异质的特点,建立了两套评价指标体系,并分别采用物元可拓分析法和GIS空间加权叠加... 为了优化城市人居环境,科学判定城市居住用地的生态适宜性,主要研究适应于城市大范围居住区的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根据居住区整体同质、内部异质的特点,建立了两套评价指标体系,并分别采用物元可拓分析法和GIS空间加权叠加分析法,以哈尔滨群力新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物元分析表明群力新区规划建设整体的土地适宜性较好。基于ArcGIS9.2的多因素空间加权叠加分析的结果得到了区域内不同适宜性等级的分布图。通过这两种评价方法的有机结合,优势互补,有利于提高居住区土地适宜性信息的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 城市居住用地 物元可拓分析 GIS
下载PDF
土地生态经济系统规划及运行机制 被引量:3
8
作者 马艺枫 田欢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8年第6期52-56,共5页
作为生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生态经济是土地实现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方式。土地生态经济规划是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客观要求。通过分析土地生态经济系统的内涵和进行系统内整体规划的意义,得到了研究土地生态经济系统的规划的必要性... 作为生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生态经济是土地实现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方式。土地生态经济规划是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客观要求。通过分析土地生态经济系统的内涵和进行系统内整体规划的意义,得到了研究土地生态经济系统的规划的必要性和一般方法,在重点探讨土地生态经济系统的规划过程的基础上,阐述了在现实中进行规划所要遵循的运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生态经济系统 可持续发展 生态经济系统规划 土地生态经济适宜评价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