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市场政策演变与土地绩效评价 被引量:6
1
作者 李涛 胡学君 《审计与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0-83,共4页
本文从土地收益与生产成本,尤其是市场政策运行成本的角度,构建城市土地投入产出分析模型;总结了1987年至2003年间我国市场政策演变对城市土地绩效的影响,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市场政策体系 演变 土地绩效 模型估计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站域土地绩效的评价及优化策略——以天津地铁1号线为例
2
作者 韩海娟 严建伟 《装饰》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7-129,共3页
在全面梳理城市空间绩效的概念和国内外相关研究基础上,从社会经济、土地系统、规模密度、交通可达性、生态环境这五个城市系统入手构建指标体系框架,提出了土地绩效的评价指标;初步建立了轨道交通站域土地绩效的评价框架,通过相关理论... 在全面梳理城市空间绩效的概念和国内外相关研究基础上,从社会经济、土地系统、规模密度、交通可达性、生态环境这五个城市系统入手构建指标体系框架,提出了土地绩效的评价指标;初步建立了轨道交通站域土地绩效的评价框架,通过相关理论的分析,并以天津地铁1号线为例,提出了地铁站域地区优化的策略,以期为城市轨道交通站域的规划建设提供相应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站域 土地绩效 天津地铁 地铁站
原文传递
基于熵权TOPSIS模型的宁夏土地利用绩效评价及障碍因子诊断 被引量:13
3
作者 杨志 李才文 +4 位作者 任正龑 李鹏 许垚涛 韩建纯 裴磊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96-805,F0002,共11页
区域土地利用绩效评价是提高其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有效手段。采用熵权TOPSIS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和障碍度模型,从经济、社会、生态、安全4个方面选取17个指标评价了宁夏近14年(2006~2019年)土地利用绩效动态变化、协调发展水平和障碍因... 区域土地利用绩效评价是提高其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有效手段。采用熵权TOPSIS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和障碍度模型,从经济、社会、生态、安全4个方面选取17个指标评价了宁夏近14年(2006~2019年)土地利用绩效动态变化、协调发展水平和障碍因子。结果表明:2006~2011年,宁夏土地利用绩效处于较差水平;2012~2017年,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宁夏土地利用绩效水平快速上升,处于优质水平;2018~2019年,随着生态和土地安全问题的出现,宁夏土地利用绩效下降为中级水平。其中,经济绩效年均增长6.16%;社会绩效14年间总体上稳步提升,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生态绩效在2019年回落至中级水平;安全绩效在2015~2019年一直处于中级水平。土地利用经济-社会-生态-安全绩效耦合协调度由2006年的中度失调上升至2019年的中级协调。2016~2019年,影响宁夏土地利用绩效的主要障碍因子分别为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投资占比,生态用地面积占比,工业固废物综合利用率,土地协调度和农用地面积/建设用地面积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绩效 熵权TOPSIS模型 耦合协调度 障碍度 生态绩效 安全绩效 宁夏
下载PDF
近百年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特征及绩效分析
4
作者 杨秀琴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3年第11期60-64,共5页
阐述我国近百年来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概况,分析了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所具有的渐近性、需求引导性等特征,指出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基本产生了积极的绩效,并对各个变迁阶段产生的具体绩效进行了评价,最后给出了我国未来农村土地制度变... 阐述我国近百年来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概况,分析了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所具有的渐近性、需求引导性等特征,指出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基本产生了积极的绩效,并对各个变迁阶段产生的具体绩效进行了评价,最后给出了我国未来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绩效导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制度 农村土地制度变迁 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特征 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绩效
下载PDF
浙江省城市土地利用绩效的空间格局及其机理研究 被引量:50
5
作者 吴一洲 吴次芳 +1 位作者 罗文斌 王琳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41-46,共6页
研究目的:测度浙江省县级城市土地利用绩效及其协调度,并探讨其空间格局的形成机制。研究方法:AHP法,空间相关分析法。研究结果:(1)构建了基于经济、效益、效率和公平的"4E"城市土地利用绩效评价框架;(2)经济绩效与效率绩效... 研究目的:测度浙江省县级城市土地利用绩效及其协调度,并探讨其空间格局的形成机制。研究方法:AHP法,空间相关分析法。研究结果:(1)构建了基于经济、效益、效率和公平的"4E"城市土地利用绩效评价框架;(2)经济绩效与效率绩效呈现较强的空间集聚特征;效益绩效与公平绩效的空间分布趋势较为离散;(3)通过土地利用绩效的空间聚类可以划分为4种"俱乐部趋同"类型,高绩效和低绩效趋同俱乐部的空间分布最广,稳定性最大;(4)绩效内部的协调度体现为高值区带动下的区域整体水平趋高,但协调度并不与经济发展水平成单纯的正比关系。研究结论:经济绩效与效率绩效主要受城市的规模效应、工业化进程与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而效益绩效则主要与城市的发展阶段相对应;"俱乐部趋同"格局产生的主要机制是区域产业分工体系主导的产业梯度转移、需求拉动等外溢效应以及周边地区的学习机制;产业结构升级对城市土地的空间重组与优化能明显提高土地绩效的协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土地绩效 ESDA 空间格局
下载PDF
基于站点客运量的轨道交通站点用地利用绩效评价——以上海为例
6
作者 王鹤 杨超 颜奋帆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4-168,共5页
[目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中使用全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指标来评价土地利用绩效,但由于轨道交通站点更关注客运量,用该指标评价土地利用绩效并不合适,因此有必要选择合适的指标对轨道交通站点的土地... [目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中使用全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指标来评价土地利用绩效,但由于轨道交通站点更关注客运量,用该指标评价土地利用绩效并不合适,因此有必要选择合适的指标对轨道交通站点的土地利用绩效进行评价。[方法]通过使用上海市轨道交通站点的进出站客运量数据,结合AOI(兴趣面)数据、POI(兴趣点)数据及周边土地规划利用情况,定义单位面积服务客运量作为站点土地利用绩效评价指标。对上海市中心城区(外环内区域)轨道交通站点的土地利用绩效进行评价,对比一般站点和换乘站点的土地利用绩效,并对不同站点的土地利用绩效结果进行致因分析。[结果及结论]站点周边土地利用类型与强度对站点绩效表现有较大的影响,依托大型客运枢纽、经济开发区、工业开发区、大型商圈等优势条件的轨道交通站点具有较高的土地利用绩效表现,而周边土地开发强度较低、住宅小区密集的轨道交通站点则土地利用绩效表现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站点客运量 土地利用绩效
下载PDF
基于人、地、经济匹配度的南京市土地利用绩效及提升路径研究
7
作者 何裕平 《城市开发》 2023年第5期106-108,共3页
目前,南京市首个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正在编制报批过程中,规划提出力争到2035年将南京建成为国家中心城市。在此目标导向及资源环境双约束背景下,必须提升土地利用集约化水平。本文首次从经济及人口承载力、空间布局紧凑度、内部用地结构... 目前,南京市首个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正在编制报批过程中,规划提出力争到2035年将南京建成为国家中心城市。在此目标导向及资源环境双约束背景下,必须提升土地利用集约化水平。本文首次从经济及人口承载力、空间布局紧凑度、内部用地结构方面对南京市土地利用的经济及空间绩效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提升土地利用绩效的关键在于提升人、地、经济匹配度。提升土地利用的绩效,要发挥国土空间规划的战略引领与刚性管控作用、实行建设用地总量控制、优化城镇空间布局、促进产业用地提质增效、推进低效用地开发,盘活存量建设用地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绩效 空间布局 用地结构 产业用地提质增效
下载PDF
土地供应绩效评估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3
8
作者 王良健 韩向华 +1 位作者 李辉 罗宁波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21-128,共8页
本文选取土地出让面积、划拨面积、农用地转用面积、土地征收面积、土地违法面积、固定资产投资作为输入指标,以土地出让收入、地均GDP、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人均住房面积、人均绿地面积作为输出指标,在DEA-Tobit两阶段分... 本文选取土地出让面积、划拨面积、农用地转用面积、土地征收面积、土地违法面积、固定资产投资作为输入指标,以土地出让收入、地均GDP、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人均住房面积、人均绿地面积作为输出指标,在DEA-Tobit两阶段分析框架下研究了2002-2011年我国30个省(市、区)的土地供应绩效,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土地供应综合技术效率平均值整体上呈逐年下降趋势,纯技术效率低下是造成土地供应绩效降低的主要原因;各省份之间土地供应绩效差异显著,东部地区较高,西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较低;除了北京、天津、上海、江苏、山东、广东、海南、青海、宁夏等9个省(市、区)处于规模报酬不变阶段,贵州、云南、甘肃和新疆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大部分省市都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地区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及地方土地管理部门对于土地违法的查处力度对土地供应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经济发展水平与土地督察虚拟变量对土地供应绩效具有负向影响。最后提出了构建土地供应引领地方产业转型升级与城市用地结构优化配置的良性互动机制、进一步深化征地补偿制度改革、加大非法供地环节的打击力度、完善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机制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A方法 TOBIT模型 土地供应绩效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基于绩效模型的区域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 被引量:42
9
作者 陈士银 周飞 吴雪彪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49-253,共5页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该文以土地利用集约度、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利用效率和土地利用效益为变量构建了土地利用绩效评价四维模型,并选取23个指标建立了土地利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和...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该文以土地利用集约度、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利用效率和土地利用效益为变量构建了土地利用绩效评价四维模型,并选取23个指标建立了土地利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和社会经济统计资料,计算了湛江市1996~2006年的土地利用绩效指数,并依此对湛江市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湛江市土地利用程度较高但呈总体下降态势,而土地利用的集约度、效率和效益都有明显提高;土地利用绩效总体水平较低但保持稳定增长趋势,指数由1996年的0.3172增长到2006年的0.7163;以1996年为基准年,1997~2006年的土地利用可持续性指数大于0,土地利用处于可持续阶段,说明湛江市的土地利用正逐步优化;土地利用绩效和可持续性的区域分布具有一定的地带性特征。最后,根据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绩效 可持续发展 评价体系 湛江市
下载PDF
基于县域单元的广东省土地利用绩效空间差异研究 被引量:20
10
作者 陈浩龙 刘毅华 +2 位作者 吴大放 郑延敏 曾娟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8-55,共8页
基于县域单元维度,运用GIS空间分析法和基于PSR模型的协调度测度法对广东省城市土地利用绩效空间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土地利用效益绩效和效率绩效空间集聚特征显著,而公平绩效则相反;综合绩效的空间集聚可划分为热点区域、冷... 基于县域单元维度,运用GIS空间分析法和基于PSR模型的协调度测度法对广东省城市土地利用绩效空间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土地利用效益绩效和效率绩效空间集聚特征显著,而公平绩效则相反;综合绩效的空间集聚可划分为热点区域、冷点区域、异质冷点及异质热点区域4种类型,热点区域和冷点区域的分布面积最大,稳定性明显优于异质值区域;土地利用绩效协调度格局呈现明显的与广东省社会经济地域空间结构相耦合的"中心―外围"结构。协调度格局与综合绩效格局总体相协调,但并不呈单纯的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绩效 空间差异 县域 广东省
下载PDF
基于改进TOPSIS模型的大庆市城市土地利用绩效评价及障碍度诊断 被引量:39
11
作者 吴一凡 雷国平 +2 位作者 路昌 周浩 关勇欣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5-90,共6页
城市土地利用绩效评价及其障碍度诊断是实现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依据。以大庆市为研究区,构建基于土地投入水平、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利用效益、土地利用生态可持续性的城市土地利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TOPSIS模型评估大庆市... 城市土地利用绩效评价及其障碍度诊断是实现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依据。以大庆市为研究区,构建基于土地投入水平、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利用效益、土地利用生态可持续性的城市土地利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TOPSIS模型评估大庆市在2001—2010年的城市土地利用绩效状况,并运用障碍度模型分析诊断其障碍因子。结果表明,十年间大庆市城市土地利用绩效呈现上升态势,绩效指数从2001年的0.290 0增加到2010年的0.715 4,城市土地利用绩效由低级水平发展到良好水平;土地利用程度和土地利用生态可持续性的障碍度总体呈增长趋势,年均速分别为1.91%和1.38%;土地利用效益和土地投入水平的障碍度总体呈减少趋势,年均速分别为2.52%和0.76%;土地利用程度对未来城市土地利用绩效的影响最大,提高土地利用程度对促进城市土地利用绩效提升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土地利用绩效 改进TOPSIS模型 障碍度 大庆市
下载PDF
岳阳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与土地利用绩效的关联度分析 被引量:15
12
作者 匡兵 周敏 陈丹玲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7-142,共6页
利用信息熵、灰色关联等分析方法对岳阳市2009—2015年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变化规律、土地利用绩效指数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1时间上,岳阳市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持续增长,土地利用变化主要表现为城镇村及工矿用... 利用信息熵、灰色关联等分析方法对岳阳市2009—2015年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变化规律、土地利用绩效指数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1时间上,岳阳市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持续增长,土地利用变化主要表现为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耕地的大幅增加以及园地、林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等地类的减少;2空间上,岳阳市各地区信息熵存在较大差异,中心城区信息熵明显高于其他区域,且经济发展水平与信息熵值呈正相关;3岳阳市土地利用绩效指数逐年上升,其中经济绩效对综合绩效的带动作用最明显,公平绩效则相对滞后;4与土地利用绩效相关性最显著的是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但关联系数都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结构 信息熵 土地利用绩效 关联度 岳阳市
下载PDF
甘肃省县域土地利用绩效的空间差异测度及其机理研究 被引量:20
13
作者 潘竟虎 郑凤娟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7-92,共6页
基于经济、效益、效率和公平的"4E"土地利用绩效评价框架和ESDA-GIS空间分析方法,对甘肃省县域土地利用绩效及其协调度进行了测度,并探讨其空间格局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甘肃省域范围内土地利用绩效水平呈现"西高东低,... 基于经济、效益、效率和公平的"4E"土地利用绩效评价框架和ESDA-GIS空间分析方法,对甘肃省县域土地利用绩效及其协调度进行了测度,并探讨其空间格局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甘肃省域范围内土地利用绩效水平呈现"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格局;经济绩效与效益绩效呈现较强的空间集聚特征,效率绩效与公平绩效的空间分布趋势较为离散;土地利用绩效的空间聚类可以划分为4种"俱乐部趋同"类型,高绩效和低绩效趋同俱乐部的空间分布最广,稳定性最大;绩效内部的协调度体现为高值区带动下的区域整体水平趋高,但协调度并不与经济发展水平成单纯的正比关系.ESDA-GIS空间分析方法可以清楚地解释土地利用绩效水平的空间异质性问题,并且具有直观的可视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绩效 空间差异 ESDA GIS 甘肃
下载PDF
区域土地利用绩效及可持续性评价 被引量:15
14
作者 陈士银 周飞 +1 位作者 杨小雄 习心军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8年第5期1-5,共5页
通过构建区域土地利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湛江市1996-2005年的土地利用绩效和可持续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湛江市土地利用绩效指数由1996年的0.1646增长到0.2297,总体呈波浪式增长;以1996年为基准年,1997-1999年的土地利... 通过构建区域土地利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湛江市1996-2005年的土地利用绩效和可持续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湛江市土地利用绩效指数由1996年的0.1646增长到0.2297,总体呈波浪式增长;以1996年为基准年,1997-1999年的土地利用可持续性指数小于0,土地利用处于不可持续阶段,2000-2005年的土地利用可持续性指数大于0,土地利用处于可持续阶段,说明湛江市的土地利用正逐步优化。根据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绩效 可持续性 评价体系 湛江市
下载PDF
苏锡常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绩效分析 被引量:35
15
作者 周峰 濮励杰 彭补拙 《自然资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92-400,T0001,共10页
利用1980、1995和2000年的LandsatTM数据对苏锡常地区的土地利用进行测量,取得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转移矩阵,据此对研究区1980—200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绩效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建设用地总量迅速扩展,农村居民点用地与城镇用... 利用1980、1995和2000年的LandsatTM数据对苏锡常地区的土地利用进行测量,取得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转移矩阵,据此对研究区1980—200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绩效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建设用地总量迅速扩展,农村居民点用地与城镇用地同速增长;耕地大量流失,呈现破碎化和分散化的趋势;建设用地以中心城市和交通干线为核心向外扩展;土地利用变化的经济和社会绩效较优,环境绩效较差;城镇用地变化的绩效较农村用地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CC研究 土地利用变化 土地利用变化绩效 苏锡常地区
下载PDF
近10年重庆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绩效评价 被引量:7
16
作者 肖轶 王爱民 尹珂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21-225,共5页
对重庆市近10a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适合该区域地域特征的土地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最优组合赋权法对其土地利用状况进行定量化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1999-2008年重庆市耕地急剧下降,其面积净减了293 679.... 对重庆市近10a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适合该区域地域特征的土地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最优组合赋权法对其土地利用状况进行定量化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1999-2008年重庆市耕地急剧下降,其面积净减了293 679.7hm2,建设用地大幅增加,其面积净增了74 334.1hm2。(2)土地配置结构和土地利用程度分值呈现出总体下降态势,分别从1999年的0.713 2和0.114 3下降到2008年的0.294 2和0.038 7,这表明目前重庆市用地矛盾突出,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仍较低。土地利用效率与利用效益则增长明显,其分值分别由1999年的0.065 5和0.046 7增长到2008年的0.447 2和0.301 1,但总体水平还较低,表明土地产出率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3)重庆市土地利用绩效值总体水平不高,但保持稳定增长趋势,由1999年的0.176 7增长到2008年的0.259 8,表明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国家有力的土地宏观调控措施下,重庆市土地利用正朝着合理利用和持续利用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土地利用绩效 重庆市
下载PDF
陕南地区县域土地利用绩效评价 被引量:13
17
作者 桑翠翠 杨海娟 +1 位作者 魏光文 刘庆果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94-300,共7页
区域土地利用绩效评价及障碍因子识别是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基础。以陕南地区为例,从影响土地利用绩效的自然、社会经济和环境因素等方面选取16个指标,构建土地利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指数法和障碍度模型,对陕南地区... 区域土地利用绩效评价及障碍因子识别是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基础。以陕南地区为例,从影响土地利用绩效的自然、社会经济和环境因素等方面选取16个指标,构建土地利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指数法和障碍度模型,对陕南地区土地利用绩效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陕南各县区土地利用绩效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且空间差异明显。陕南地区土地利用绩效空间分异与城市化进程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一致;(2)陕南各县区的土地利用绩效与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空间分异规律并不严格一致,汉台区的土地利用绩效和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均最高,岚皋县和镇坪县的土地利用绩效最低,而留坝县和佛坪县的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最低;(3)各县区土地利用绩效指标层主要障碍因子各不相同,森林覆盖率、垦殖指数、人均建设用地面积、复种指数、地均GDP、地均固定资产投资、单位工业用地水泥量、人均收入和单位建设用地产值9项指标成为陕南地区土地利用综合绩效的主要障碍因素。最后,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相应调整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绩效 空间差异 障碍因子 陕南地区
下载PDF
地方政府土地管理绩效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钟太洋 黄贤金 +3 位作者 赵雲泰 张晓玲 吕晓 彭佳雯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1-27,共7页
研究目的:探讨地方政府土地管理绩效评价方法。研究方法: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研究结果:提出了地方政府土地管理绩效评价方法,建立了一套地方政府土地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等权法和基于内容分析法的评价指标赋权方法,并根... 研究目的:探讨地方政府土地管理绩效评价方法。研究方法: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研究结果:提出了地方政府土地管理绩效评价方法,建立了一套地方政府土地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等权法和基于内容分析法的评价指标赋权方法,并根据公开途径数据可得性,评价了2008年省级政府土地管理绩效。研究结论:所建立土地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合理和可行,评价方法科学,目前中国地方政府土地管理水平还处于中等及中等以下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经济 绩效评价 土地管理绩效 内容分析法 省级政府
下载PDF
基于TOPSIS模型的土地资源利用变化及其绩效分析——以阜康市为例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文茜 刘新平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79-385,共7页
【目的】通过分析阜康市近7年的土地利用变化,分析该区域土地资源利用成效,是否处于可持续利用的状态。【方法】采取比重法、变异系数法、TOPSIS绩效分析模型相结合【结果】研究区域土地资源利用变化总体情况正逐步向集约利用型方向发展... 【目的】通过分析阜康市近7年的土地利用变化,分析该区域土地资源利用成效,是否处于可持续利用的状态。【方法】采取比重法、变异系数法、TOPSIS绩效分析模型相结合【结果】研究区域土地资源利用变化总体情况正逐步向集约利用型方向发展,土地资源绩效水平介于低级和中级之间,土地资源利用的经济绩效、生态绩效、综合绩效水平均处于平稳上升的进程;由通过分析评价得到的绩效水平变化趋势,发掘研究区在发展过程中在土地资源利用上的存在的薄弱环节及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意见建议,为改善阜康市土地资源利用绩效水平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结论】研究期间,区域内土地资源利用情况逐年优化,为保证土地资源利用整体绩效水平的提升,必须统筹协调依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共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土地利用绩效 TOPSIS模型
下载PDF
宁波市城市土地利用绩效评价及障碍因子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许珊 刘艳芳 +1 位作者 彭明军 华梦丽 《地理信息世界》 2017年第3期49-54,共6页
宁波市从2005年起围绕城市发展制定并开展了一系列"城中村改造"项目,积极完善城市土地利用模式,推动城市化进程。为探究这一时段宁波市城市土地利用绩效的变化,采用TOPSIS评价方法对城市土地利用绩效进行综合评价计算,并利用... 宁波市从2005年起围绕城市发展制定并开展了一系列"城中村改造"项目,积极完善城市土地利用模式,推动城市化进程。为探究这一时段宁波市城市土地利用绩效的变化,采用TOPSIS评价方法对城市土地利用绩效进行综合评价计算,并利用障碍度模型对宁波市城市土地利用绩效进行深入分析,指出日后城市土地利用重点。结果表明:①宁波市城市土地利用绩效指数逐步从0.059增长到1.000,绩效水平从"低级"达到"优质";②准则层指标障碍度不断变化,其中变化最大的为生态可持续,在2015年时降为0;③指标层障碍因子诊断结果说明地均从业人数等指标在持续、深层次地影响城市土地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土地利用绩效 障碍度 宁波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