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9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突变理论的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方法研究
1
作者 耿婷婷 刘金巍 +4 位作者 宋绵 边超 曹月婷 刘江涛 张涛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74-381,共8页
为实现土壤肥力和土壤环境质量相结合的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综合评价结果的高精度量化,依据赣南南康地区采集的6266组表层土壤样品测试结果,构建了以As、Hg、Cd、Pb、Cr含量等为基础的内梅罗指数和以有机质(SOM)、P、N、K、Mo、Mn、B、Cu... 为实现土壤肥力和土壤环境质量相结合的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综合评价结果的高精度量化,依据赣南南康地区采集的6266组表层土壤样品测试结果,构建了以As、Hg、Cd、Pb、Cr含量等为基础的内梅罗指数和以有机质(SOM)、P、N、K、Mo、Mn、B、Cu、Zn含量等为基础的土壤综合肥力指数为控制因素的突变理论法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综合评价方法,将内梅罗指数3.0修订为3.1,通过突变理论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和归一化分析,比较原始内梅罗指数和修订内梅罗指数评价结果以及本文方法与DZ/T 0295—2016《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规范》方法的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综合等级划分结果。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综合肥力指数均值为0.75,总体综合肥力为Ⅲ等,土壤肥力较低;土壤综合内梅罗指数均值为0.59,总体尚清洁。采用修订后的内梅罗指数3.1计算的土壤肥力指数分界值基本呈等级等间距划分。与DZ/T 0295—2016《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规范》评价结果比较,83.57%的结果等级未发生变化,近16%等级结果增加1个等级,主要为1级和2级升为3级和4级,未出现2个及以上等级的变化,评价结果显示3级、4级面积占比为94.11%、5.30%。本文方法可用于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综合等级评价,评价结果更加数值化、精细化,评价过程更简便,是对已有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综合评价方法的补充,可为土地利用、农业生产和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 突变理论 内梅罗指数 土壤综合肥力指数
下载PDF
四川汶川-茂县河谷地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成果及其意义
2
作者 刘晓波 金立新 徐洲 《四川地质学报》 2024年第4期756-760,共5页
对四川阿坝州汶川茂县优选耕地区开展了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工作,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地质量总体以无风险土壤为主,占总面积的86.69%。土壤养分总体呈丰富和较丰富状态,仅磷和钾在局部地区较缺乏;土壤环境质量整体良好;研究区土壤质量以... 对四川阿坝州汶川茂县优选耕地区开展了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工作,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地质量总体以无风险土壤为主,占总面积的86.69%。土壤养分总体呈丰富和较丰富状态,仅磷和钾在局部地区较缺乏;土壤环境质量整体良好;研究区土壤质量以优质土壤为主,占全区面积的86.7%;研究区绿色食品产地、绿色富硒土地资源较丰富,分别有74 576亩和8 218亩。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成果对土地利用、规划布局、发展现代农业、提高耕地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评价 土地质量 富硒土地 四川阿坝州
下载PDF
土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
3
作者 宋芊 《现代农业研究》 2022年第3期42-44,共3页
目前我国经济建设已经取得巨大成就,随着人口数量不断增多,土地资源重要性日益突出,其安全水平和质量状态越来越受到重视,土地质量评价是对土地资源进行数量质量和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的基础,而构建一套完整、科学、合理的土地质量评价指... 目前我国经济建设已经取得巨大成就,随着人口数量不断增多,土地资源重要性日益突出,其安全水平和质量状态越来越受到重视,土地质量评价是对土地资源进行数量质量和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的基础,而构建一套完整、科学、合理的土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做好土地质量评价工作的关键和基础。本文基于土地质量复杂内涵的界定,系统总结国内外土地质量评价选取指标及其特点,阐述不同指标体系的适用范围,分析了我国土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现状和进展,并展望了土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发展方向。此研究可为土地复垦和生态修复工程技术标准、基本农田监测体系构建,以及不同类型土地质量评价提供指标体系导引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质量 土地质量评价 土地质量评价指标
下载PDF
四川汶川—茂县河谷地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
4
作者 刘晓波 时章亮 +5 位作者 徐洲 包雨函 邓欢 徐克全 廖超 金立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5期76-81,85,共7页
对四川汶川—茂县河谷地区优选耕地区开展了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工作,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以无风险土壤为主,占研究区总面积的95.47%。土壤养分总体呈丰富和较丰富状态,仅磷和钾在局部地区较缺乏;土壤环境质量整体良好;研... 对四川汶川—茂县河谷地区优选耕地区开展了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工作,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以无风险土壤为主,占研究区总面积的95.47%。土壤养分总体呈丰富和较丰富状态,仅磷和钾在局部地区较缺乏;土壤环境质量整体良好;研究区土壤质量以优质土壤为主,占研究区总面积的86.69%;研究区绿色食品产地、绿色富硒土地资源较丰富,分别有4971.7和238.3 hm^(2)。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成果对土地利用、规划布局、发展现代农业、耕地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质量 地球化学评价 富硒土地 汶川—茂县河谷地区
下载PDF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框架的县级土地质量评价指标研究 被引量:43
5
作者 郭旭东 邱扬 +1 位作者 连纲 王静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79-583,共5页
以陕西省安塞县为例,针对其水土流失问题,建立了基于PSR框架的土地质量指标体系。压力指标包括地形、农用地、人口、收入及格局指标,状态指标包括土壤侵蚀、土壤肥力和粮食作物产量指标,响应指标包括土地利用和政策指标。运用G IS、模... 以陕西省安塞县为例,针对其水土流失问题,建立了基于PSR框架的土地质量指标体系。压力指标包括地形、农用地、人口、收入及格局指标,状态指标包括土壤侵蚀、土壤肥力和粮食作物产量指标,响应指标包括土地利用和政策指标。运用G IS、模型模拟和统计分析的方法计算土地质量指标的数值,采用分级赋值、综合打分的方法评价土地质量。结果表明,安塞县土地的压力较大,整体状态偏低,响应措施也不积极。探讨了指标在土地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性并提出今后土地质量可能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状态-响应”框架 土地质量指标 县级 土地质量评价
下载PDF
安徽省金寨县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
6
作者 董旭 姜明亮 秦权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4期42-47,共6页
为了解金寨县土地质量现状,明确土壤有益、有害元素地球化学组成、分布分配特征及其对土地质量的影响程度,开展金寨县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1:50 000)工作,采集表层土壤样品6 079件,测试分析土壤样品中22项元素指标,以土地利用现状... 为了解金寨县土地质量现状,明确土壤有益、有害元素地球化学组成、分布分配特征及其对土地质量的影响程度,开展金寨县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1:50 000)工作,采集表层土壤样品6 079件,测试分析土壤样品中22项元素指标,以土地利用现状图斑为最小评价单元,综合评价得到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等级。结果表明,金寨县土地质量总体良好,一等(优质)土地1 074 km^(2),占比为27.42%、二等(良好)土地1 877.85 km^(2),占比为47.93%、三等(中等)土地543.37 km^(2),占比为13.87%、但仍存在四等(差等)和五等(劣等)土地48.46 km^(2),占比为1.24%。圈定富硒土壤288.46 km^(2)、富锌土壤1 350.286 km^(2)。研究结果为土地管护、特色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和乡村振兴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寨县 土地质量 地球化学 富锌土壤 富硒土壤
下载PDF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成果转化应用研究——以上海市金山区廊下镇为例 被引量:8
7
作者 王丹妮 温晓华 +2 位作者 李金柱 何中发 王寒梅 《上海国土资源》 2015年第2期83-86,95,共5页
随着国家对土地数量、质量、生态全方位管护要求的逐渐明确和加强,中大比例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与评价成果在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等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的落地应用需求日趋迫切。本文以上海市金山区廊下镇1:10000实际... 随着国家对土地数量、质量、生态全方位管护要求的逐渐明确和加强,中大比例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与评价成果在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等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的落地应用需求日趋迫切。本文以上海市金山区廊下镇1:10000实际调查数据的795个图斑(自然地块)为例,对比分析了1:50000空间插值结果与1:10000实测结果的相对误差、土地质量等级的变化情况,开展了1:50000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与评价成果转化应用的探索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质量 环境地球化学 地球化学调查 土地质量评价
下载PDF
以科学监测,护耕地质量——浙江省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监测网建设工作初探
8
作者 徐明星 孙文明 +4 位作者 管瑞哲 黄春雷 陈小磊 傅野思 褚先尧 《浙江国土资源》 2024年第7期40-43,共4页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通过科学手段查明耕地的质量,服务于粮食生产,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浙江省土地治理地球化学调查历来受到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曾对浙江省农...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通过科学手段查明耕地的质量,服务于粮食生产,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浙江省土地治理地球化学调查历来受到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曾对浙江省农业地质调查工作先后作出4次批示,并指出农业地质环境调查有意义,应继续开展并扩大成果。作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的重要手段,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监测网建设可实现土地质量变化的自动化动态监测和预测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质量 地球化学调查 地质 粮食安全 地质调查工作 科学监测 预测预警 浙江省农业
下载PDF
拟建的丰宁四岔口地质文化村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
9
作者 刘聪 甄春波 +4 位作者 孙勇刚 杨阳 田占良 闫天玺 杨科 《陕西建筑》 2024年第5期16-23,共8页
为发挥地质行业特色功能、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地质文化村的建设,本文以拟建的丰宁满族自治县四岔口地质文化村为研究对象,采集研究区内表层土壤样品,系统分析了土壤样品的pH、N、P、K、Cd、Hg、As、Cu、Pd、Cr、Zn、Ni共12... 为发挥地质行业特色功能、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地质文化村的建设,本文以拟建的丰宁满族自治县四岔口地质文化村为研究对象,采集研究区内表层土壤样品,系统分析了土壤样品的pH、N、P、K、Cd、Hg、As、Cu、Pd、Cr、Zn、Ni共12项元素或指标的特征,对土壤进行了综合的养分和环境质量评价,以及特色土地资源评价。结果表明,四岔口村土壤养分含量中等,K含量较丰富;环境质量状况极好,全部符合一等土壤环境地球化学等级标准,无污染风险,适宜开发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Zn含量较高,适合开发特色农产品种植产业,助力地质文化村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文化村 土地质量 地球化学评价 特色土地资源 化学评价
下载PDF
浅析广西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研究现状及成果转化应用
10
作者 凌胜华 杨洋 +1 位作者 罗雄壮 柳胜胜 《南方自然资源》 2024年第6期47-51,共5页
广西近年来以农用地为中心,开展表层土、成土母质、岩石、灌溉水、大气干湿沉降物、农作物等多介质全方位立体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研究。通过1∶25万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填补了长期以来土地各项元素指标的空白;通过土地质量地球化... 广西近年来以农用地为中心,开展表层土、成土母质、岩石、灌溉水、大气干湿沉降物、农作物等多介质全方位立体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研究。通过1∶25万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填补了长期以来土地各项元素指标的空白;通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基本查明了广西主要农用地的土壤肥力、生态环境、土壤综合质量情况,摸清土地质量家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质量 地球化学调查 农用地 成果转化应用 大气干湿沉降 成土母质 生态环境 地球化学评价
下载PDF
广西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数据库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11
作者 廖江南 林崇献 《南方自然资源》 2024年第1期34-38,共5页
2013—2020年,广西完成了99个县(市、区)的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工作,完成的调查面积、评价介质、分析测试数据居全国首位。广西从土壤、岩石、水、大气、植物、肥料等方面进行了立体调查和系统评价,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调查评价... 2013—2020年,广西完成了99个县(市、区)的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工作,完成的调查面积、评价介质、分析测试数据居全国首位。广西从土壤、岩石、水、大气、植物、肥料等方面进行了立体调查和系统评价,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调查评价成果可为国土空间规划、生态环境评价、土地质量等级评定、基本农田保护、土地整治、生态修复、富硒特色农业开发等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质量 土地整治 地球化学评价 数据库建设 评价成果 基本农田保护 生态环境评价 质量等级评定
下载PDF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成果应用研究
12
作者 赵姗姗 庞博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4年第6期0026-0029,共4页
随着我国多个行业的发展,土地资源逐渐紧缺,加强对土地资源的保护对促进国家可持续发展尤其重要。在国家发展的过程中,土地资源是其赖以生存的基本保障,相关工作人员需结合实际情况做好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为国家相关部门能够更好的... 随着我国多个行业的发展,土地资源逐渐紧缺,加强对土地资源的保护对促进国家可持续发展尤其重要。在国家发展的过程中,土地资源是其赖以生存的基本保障,相关工作人员需结合实际情况做好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为国家相关部门能够更好的优化土地资源,制定合理的土地资源使用政策,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加速国民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相关部门也进行了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工作,但是工作目前进展的速度比较慢,其调查成果的应用范围还比较小。为了进一步提高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成果的应用水平,需扩大其应用范围。本次研究针对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成果的具体应用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质量 地球化学 调查成果
下载PDF
河北省张北县台路沟乡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
13
作者 齐全强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4年第12期080-083,共4页
本文展示对河北省张北县台路沟乡进行的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结果。研究重点分析土壤中镍(Ni)元素的含量及其潜在风险,探讨酸碱度对土壤硒(Se)含量的影响机制,并提出相应的土地施肥策略与建议。研究发现,台路沟乡土壤中镍元素含量较... 本文展示对河北省张北县台路沟乡进行的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结果。研究重点分析土壤中镍(Ni)元素的含量及其潜在风险,探讨酸碱度对土壤硒(Se)含量的影响机制,并提出相应的土地施肥策略与建议。研究发现,台路沟乡土壤中镍元素含量较高,可能源于自然地质过程,局部地区存在中度污染风险。同时,土壤硒含量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显示出显著的区域分异性和盐渍化趋势,主要以低硒和轻度缺硒为主。针对土壤养分状况,研究提出以氮、磷、钾为主要营养元素的施肥策略,建议根据养分丰缺情况分区施肥,避免养分浪费和环境污染,特别是在磷素缺乏和氮磷钾平衡度较低的区域,应适当增加磷肥和氮肥的施用比例,同时兼顾钾肥的平衡施用。这些结果有利于为台路沟乡的土地资源管理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北县 土地质量 土壤养分
下载PDF
冀中平原典型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探究
14
作者 齐全强 王丹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4年第11期066-069,共4页
本次研究过程,选择在冀中平原典型区开展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充分结合《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规范》展开采集和分析工作,最终得出的结果证明,在该试验区域内的土壤酸碱度主要以酸性土壤为核心,并且具有十分丰富的表层土壤养分,养分元... 本次研究过程,选择在冀中平原典型区开展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充分结合《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规范》展开采集和分析工作,最终得出的结果证明,在该试验区域内的土壤酸碱度主要以酸性土壤为核心,并且具有十分丰富的表层土壤养分,养分元素呈现出多元化的分布趋势,并且在这之中具有十分丰富的元素如磷、有机质含量等,其他元素如钾、氮等含量良好适中,还有一部分元素如锰、钒、铜灯部分较为缺失,经过分析后发现该土壤内重金属区域较为缺失,由于干湿沉降物所引发的环境质量本身存在相对较小的质量影响,因此经过综合的评价分析后可以看出,该评价结果真实有效,且具有较强的评价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冀中平原典型区 土地质量 地球化学调查
下载PDF
辽宁省典型地区大气颗粒物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及对土地质量影响研究 被引量:52
15
作者 余涛 程新彬 +3 位作者 杨忠芳 段鸿飞 张兵兵 杨晓波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46-154,共9页
大气颗粒物是大气质量评价中的一个通用的重要指标,近年来,对于大气颗粒物污染这一热点问题开展了大量的研究。文中选取辽宁省沈阳市、锦州市和葫芦岛市等典型地区研究大气颗粒物(TSP、PM10、PM2.5)中Cd等重金属元素的分布特征。结果表... 大气颗粒物是大气质量评价中的一个通用的重要指标,近年来,对于大气颗粒物污染这一热点问题开展了大量的研究。文中选取辽宁省沈阳市、锦州市和葫芦岛市等典型地区研究大气颗粒物(TSP、PM10、PM2.5)中Cd等重金属元素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辽宁省大气可吸入颗粒物中Pb和Zn的含量最高,其次是Cu、Mn、As、Cr、Cd。燃煤、燃油和工业污染源等方面可能是造成这些元素含量较高的主要原因。此外,文中还对大气颗粒物对土地质量的影响研究进行一些有益尝试。研究表明,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对土地质量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政府管理部门应该重视对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的监控,努力减少其对土地质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颗粒物 重金属元素 土地质量 辽宁省
下载PDF
全国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二十年 被引量:73
16
作者 李括 彭敏 +12 位作者 赵传冬 杨柯 周亚龙 刘飞 唐世琪 杨帆 韩伟 杨峥 成晓梦 夏学齐 关涛 骆检兰 成杭新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8-158,共31页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计划是我国继区域化探全国扫面计划之后一个新的国家地球化学填图计划,该计划实施20年来,在支撑土壤环境污染防控、土地资源管理、国家重大立法、精准扶贫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显著拓展了地质工作服务链。本文从...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计划是我国继区域化探全国扫面计划之后一个新的国家地球化学填图计划,该计划实施20年来,在支撑土壤环境污染防控、土地资源管理、国家重大立法、精准扶贫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显著拓展了地质工作服务链。本文从计划的提出背景、项目的组织实施、主要进展、调查技术的进步和分析测试技术的提高与质量控制方案的完善等方面回顾了该计划的发展历程。从全国耕地地球化学状况、全国省会城市土壤环境质量状况、中国主要淡水湖泊沉积物环境质量状况、中国主要农耕区20年来土壤碳库变化4个方面对调查成果做了全面总结。全方位介绍了调查应用成果在土地管理、土壤污染防治、农业种植结构调整、脱贫攻坚、地方病防治、油气勘查、固体矿产勘查等7个领域中的应用。并在调查技术革新、评价方法创新和调查与研究融合三个方面对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工作的未来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 全国耕地地球化学状况 全国省会城市土壤环境质量状况 中国主要淡水湖泊沉积物环境质量状况 中国主要农耕区20年来土壤碳库变化
下载PDF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土地质量评价——以辽宁省庄河市土地复垦项目为例 被引量:44
17
作者 张献忠 底艳 +1 位作者 董棉安 龙花楼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8-144,共7页
该文根据项目区的生态环境特征,针对实施土地整理后对土地质量所造成的影响,选取自然条件和农田基本建设两大基本因素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多因素综合评判法与标准地块法对项目区土地整理实施前后的土地质量进行了评价。项目实施前,区... 该文根据项目区的生态环境特征,针对实施土地整理后对土地质量所造成的影响,选取自然条件和农田基本建设两大基本因素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多因素综合评判法与标准地块法对项目区土地整理实施前后的土地质量进行了评价。项目实施前,区内耕地质量分为3级:一级区面积11 4hm2,占土地总面积的10 3%;二级区5 0hm2,占4 5%;三级区27 0hm2,占24 4%。复垦后耕地综合质量均达到一级水平,复垦前质量等级为一级的耕地,项目实施后,其灌排条件、道路条件等得以完善和改进,耕地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整理后项目区园地55 4hm2,占项目区总面积的50 0%,通过坡改梯,客土改良,增加灌溉设施,改建、新建道路,园地综合质量由整理前的二级水平提高到整理后的一级水平。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土地质量评价具有评价范围小、评价因素定量指标数据获取的难度大和评价对象在项目实施前后质量变化较大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质量评价 辽宁 庄河市 土地复垦项目 土地开发
下载PDF
基于PSR框架的土地质量指标体系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69
18
作者 郭旭东 邱扬 +1 位作者 连纲 刘康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79-489,共11页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ress-State-Response,PSR)"模式的土地质量指标体系是国际土地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土地退化的严峻形势要求建立能够衡量土地质量变化的指标体系。介绍了基于PSR框架的土地质量指...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ress-State-Response,PSR)"模式的土地质量指标体系是国际土地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土地退化的严峻形势要求建立能够衡量土地质量变化的指标体系。介绍了基于PSR框架的土地质量指标体系的来源、基本概念、评价框架和研究计划。介绍了国际土地质量指标研究计划中提出的养分平衡、产量差额、农业土地利用强度与利用多样性、土地覆被、土壤质量、土地退化、农业生物多样性、水质量、林地质量、牧草地质量、土地污染等11项土地质量指标。在总结、分析国内外土地质量指标体系研究的最新进展和研究不足基础上,提出未来我国有关部门在土地质量方面的研究趋势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R框架 土地质量指标体系 “压力-状态-响应”模式 土地退化 经济增长 土地规划
下载PDF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与绿色产能评价研究:以吉林大安市为例 被引量:29
19
作者 王立胜 汪媛媛 +2 位作者 余涛 杨忠芳 白荣杰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79-885,共7页
做好土地资源数量管控,加强耕地质量管理和生态管护是当前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选择吉林省大安市东南区域为研究对象,进行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并融合污染元素进行农用地分等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评定为三等及以上的土壤占全区总... 做好土地资源数量管控,加强耕地质量管理和生态管护是当前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选择吉林省大安市东南区域为研究对象,进行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并融合污染元素进行农用地分等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评定为三等及以上的土壤占全区总面积的72.61%,研究区土地质量总体较好,优质和优良土地分布面积较大,主要为黑钙土,差等的土地主要为盐碱土或盐化草甸土。尝试性地将农用地分等成果中的产能评价和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中的元素含量评价结合,开展了绿色产能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地分等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 绿色产能评价 吉林省大安市
下载PDF
浙中丘陵盆地区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方法研究 被引量:17
20
作者 贺灵 孙彬彬 +2 位作者 周国华 曾道明 刘占元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85-1293,共9页
以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成果服务于土地精准管理为目标,在浙中丘陵盆地选择金华市汤溪镇地块细碎的典型区域,开展了两种采样密度的对比研究:(1)按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的采样密度上限采样,平均采样密度16.4件/km2,采用克里... 以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成果服务于土地精准管理为目标,在浙中丘陵盆地选择金华市汤溪镇地块细碎的典型区域,开展了两种采样密度的对比研究:(1)按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的采样密度上限采样,平均采样密度16.4件/km2,采用克里金插值法进行图斑赋值(下文简称插值);(2)以土地精准管理为目标,以地块为单元采样,平均采样密度179.5件/km2,用实测值对图斑赋值(下文简称实测)。以图斑为评价单元,对比上述两种方法间元素含量、土壤环境及养分指标分级、土壤质量综合分级的差异。研究表明:(1)与土壤质量评价密切相关的15项指标中,有9项指标插值与实测值元素含量的相对双差合格率达到90%,4项指标接近90%,仅2项指标合格率低于80%;(2)插值与实测值的土壤环境单指标分级与环境指标综合分级结果极为接近,养分指标分级差异略大;(3)实测值与插值土壤质量综合分级一级、二级图斑数所占比例相差11.8%,图斑面积相差7.4%,约40%的图斑土壤质量综合等级发生变化。研究区内环境指标变异性较小,插值与实测值的评价分级结果基本一致;养分指标N、P、K的空间变异较强,是导致插值与实测值土壤质量综合分级差异的主要原因。以上结果表明,浙中丘陵盆地区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成果对土地利用规划、科学平衡施肥等具有重要价值,但其成果精度尚难满足土地精准管理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质量 地球化学调查 采样密度对比研究 浙中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