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土壤、沉积物和水中3种新型除草剂残留
1
作者 何红梅 徐玲英 +5 位作者 张昌朋 方楠 蒋金花 王祥云 俞建忠 赵学平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6-263,共8页
除草剂在杂草和有害植物防控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其有效利用率低,大量除草剂进入环境中,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了潜在威胁,因此建立环境样品中除草剂的残留分析方法尤为重要。该文采用电喷雾正离子源模式,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除草剂在杂草和有害植物防控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其有效利用率低,大量除草剂进入环境中,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了潜在威胁,因此建立环境样品中除草剂的残留分析方法尤为重要。该文采用电喷雾正离子源模式,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测定土壤、沉积物和水中异噁唑草酮、吡唑草胺和苯嘧磺草胺残留量的方法。土壤和沉积物样品经乙腈振荡提取、盐析后经C18固相萃取小柱净化,水样过滤后经C_(18)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再用LC-MS/MS测定样品中异噁唑草酮、吡唑草胺和苯嘧磺草胺的残留量。实验优化了仪器检测和前处理条件,考察了方法的线性关系、基质效应、检出限和定量限,并选取4种土壤、2种沉积物和水样进行了方法验证。在0.0005~0.02 mg/L范围内,异噁唑草酮、吡唑草胺、苯嘧磺草胺的线性关系均良好,r≥0.9961。3种除草剂在土壤、沉积物和水中的基质效应为-10.1%~16.5%。异噁唑草酮、吡唑草胺和苯嘧磺草胺的检出限分别为0.05、0.02、0.01μg/kg,定量限分别为0.2、0.05、0.05μg/kg。异噁唑草酮、吡唑草胺和苯嘧磺草胺在土壤、沉积物和水样中3个水平(0.005、0.1、2.0 mg/kg)下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77.2%~101.9%、77.9%~105.1%、80.8%~107.1%;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1.4%~12.8%、1.2%~7.7%、1.5%~11.5%。结果表明:本方法操作简单,方法稳定,定量准确,实用性强,可用于土壤、沉积物和水中异噁唑草酮、吡唑草胺和苯嘧磺草胺残留量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除草剂 土壤 沉积物
下载PDF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体、沉积物及土壤中全氟化合物 被引量:12
2
作者 刘庆 贺德春 +3 位作者 许振成 李杰 张素坤 潘浪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34-139,共6页
建立了水、沉积物及土壤中13种全氟化合物( PFCs)的富集、净化、浓缩的前处理方法及快速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的分析方法。9种全氟羧酸、2种典型全氟磺酸、2种磺酰铵衍生前体物的响应因子与质量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添加回收实... 建立了水、沉积物及土壤中13种全氟化合物( PFCs)的富集、净化、浓缩的前处理方法及快速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的分析方法。9种全氟羧酸、2种典型全氟磺酸、2种磺酰铵衍生前体物的响应因子与质量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添加回收实验表明,13种全氟化合物在水、土壤和沉积物中的回收率为52.3%~119.3%,变异系数为2.3%~19.4%,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015~0.472 ng/L、0.012~0.875 ng/g、0.004~0.743 ng/g。该法成功应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沉积物和土壤中分别检测到3种和10种全氟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化合物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沉积物 土壤
下载PDF
异恶唑草酮在环境介质中的挥发、土壤吸附和水-沉积物系统降解特性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春荣 单凌燕 +4 位作者 郭钤 许振岚 何红梅 吴珉 赵学平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30-937,共8页
为评价异恶唑草酮的环境安全性,采用室内模拟试验方法,研究了异恶唑草酮在不同环境介质(空气、水和土壤表面)的挥发特性,在不同质地土壤(潮土、水稻土、黑土和红壤土)的吸附特性,和2种水-沉积物系统中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异恶唑草酮... 为评价异恶唑草酮的环境安全性,采用室内模拟试验方法,研究了异恶唑草酮在不同环境介质(空气、水和土壤表面)的挥发特性,在不同质地土壤(潮土、水稻土、黑土和红壤土)的吸附特性,和2种水-沉积物系统中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异恶唑草酮在潮土、水稻土、黑土和红壤土中的吸附均符合弗罗因德利希(Freundlich)方程,吸附常数值分别为0.6406、1.3762、0.8169和1.2895,在土壤中属于难吸附农药。异恶唑草酮在湖泊(杭州西湖)水-沉积物系统和河流(杭州运河)水-沉积物系统中的好氧降解和厌氧降解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好氧降解半衰期分别为73.7h和75.3h,厌氧降解半衰期分别为42.3h和43.0h,在水-沉积物系统中属于易降解农药。在20~25℃、气体流速为500mL·min-1的条件下,异恶唑草酮在空气、水和土壤表面的挥发率均小于1%,属于难挥发性农药。试验结果表明,异恶唑草酮在空气、水和土壤表面难挥发,在土壤中难吸附,在水-沉积物系统中降解快,环境风险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恶唑草酮 挥发性 土壤吸附 -沉积物系统
下载PDF
憎水有机物在水/土壤、沉积物体系中吸附与解吸 被引量:5
4
作者 陈迪云 彭燕 《化工时刊》 CAS 2001年第4期11-15,共5页
憎水有机物在水/沉积物体系中吸附与解吸的问题一直是环境化学与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在过去30多年的研究中提出各种理论、模型和经验公式。通过总结过去的研究成果,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 吸附解吸 地质吸附剂 有机物 /土壤/沉积物体系 有机污染物
下载PDF
城市河湖沉积物-水体系中硫化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欧阳涛 张海芹 +1 位作者 常定明 张乐华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179-186,共8页
城市河湖沉积物-水体系中硫化物对水质、水生生物以及相关人员的健康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为减少城市河湖沉积物-水体系中硫化物的危害,文章对其产生过程、形态变化、影响因素及转移模型等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和展望。在文献综述的... 城市河湖沉积物-水体系中硫化物对水质、水生生物以及相关人员的健康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为减少城市河湖沉积物-水体系中硫化物的危害,文章对其产生过程、形态变化、影响因素及转移模型等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和展望。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指出沉积物-水生植物-微生物燃料电池对修复水体,减少沉积物和上覆水中硫化物浓度,减弱硫化物对水生生物的毒害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体系 硫化物 垂向分布 散逸模型
下载PDF
静态条件下石油污染物在水-土壤体系中的脱附特性 被引量:3
6
作者 廉景燕 郭敏 李鑫钢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464-1467,共4页
通过批量平衡法系统研究了静态条件下石油污染物在水-土壤体系中的脱附行为,包括脱附的动力学、等温线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石油污染物在水-土壤体系中达到脱附平衡的速度很快,40min可达到平衡。脱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模型,温度、... 通过批量平衡法系统研究了静态条件下石油污染物在水-土壤体系中的脱附行为,包括脱附的动力学、等温线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石油污染物在水-土壤体系中达到脱附平衡的速度很快,40min可达到平衡。脱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模型,温度、酸碱度、离子强度(Ca2+)、有机质含量、沙含量、不同土壤粒径等都对脱附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污染物 -土壤体系 脱附特性
下载PDF
环境有机地球化学:有机污染物—土壤/沉积物吸附作用研究回顾 被引量:21
7
作者 党志 黄伟林 肖保华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1999年第3期56-62,共7页
农药、有机溶剂的大量使用以及大量废水、废物的排放,导致全球范围内土壤、沉积物、地表及地下水源和生态系统的严重污染。有机污染物在生物圈内的分布、迁移、富集、降解以及最终归宿是环境有机地球化学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有机污染... 农药、有机溶剂的大量使用以及大量废水、废物的排放,导致全球范围内土壤、沉积物、地表及地下水源和生态系统的严重污染。有机污染物在生物圈内的分布、迁移、富集、降解以及最终归宿是环境有机地球化学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有机污染物与土壤、沉积物以及水中悬浮物(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有机地球化学 有机污染物 吸附-解吸机理 土壤/沉积物-水体系
下载PDF
土壤-水悬浊液体系全量置入红外光度法测定土壤中的总石油烃 被引量:4
8
作者 方敦 罗泽娇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8-114,共7页
从考虑土壤本身复杂性而引起的基体效应出发,建立了土壤-水悬浊液体系以探求更合理可靠的土壤总石油烃测定的前处理过程。研究了土壤-水悬浊液体系中以CCl4为萃取剂全量置入提取土壤中总石油烃(TPH)红外光度法(IR)测定的可行性及其影响... 从考虑土壤本身复杂性而引起的基体效应出发,建立了土壤-水悬浊液体系以探求更合理可靠的土壤总石油烃测定的前处理过程。研究了土壤-水悬浊液体系中以CCl4为萃取剂全量置入提取土壤中总石油烃(TPH)红外光度法(IR)测定的可行性及其影响因素,阐明了应用该体系提取总石油烃的优化条件为:当水土比例(V/m)为12.5∶1、振荡强度为150 r/min、振荡时间为4 h、实验温度为55℃时,对土壤中的总石油烃可获得最佳提取效率。在优化条件下,土样的柴油(D ROs)和标准矿物油(MOOs)加标回收率均值分别为100%和96%,其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4.8%和4.6%。基于该体系在99%置信水平上的方法检出限(MDL)为2.5 mg/kg,定量检测限(RQL)为10.0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悬浊液体系 红外光度法 总石油烃 全量置入 体系稳定度
下载PDF
土壤—水体系中离子反应平衡时间的电导法检测 被引量:2
9
作者 姜军 李成保 +2 位作者 赵安珍 王玉军 徐仁扣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89-995,共7页
采用电导法检测了土壤水体系中离子反应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5种土壤和硝酸盐溶液(10^-4/3zmolL^-1)配制的20种悬液(30gkg^-1)的电导率时间变化曲线表明,所有悬液的电导率均呈下降趋势,在平衡100~300h后不再变化。含Cu(NO3)2... 采用电导法检测了土壤水体系中离子反应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5种土壤和硝酸盐溶液(10^-4/3zmolL^-1)配制的20种悬液(30gkg^-1)的电导率时间变化曲线表明,所有悬液的电导率均呈下降趋势,在平衡100~300h后不再变化。含Cu(NO3)2和Pb(N03)2溶液(10^-4molL^-1)的黄棕壤悬液(10gkg^-1)的Wien效应曲线的位置和形状随平衡时间而变,但当平衡时间≥480h,曲线出现重叠。含NaNO3和KNO3溶液(2×10^-4molL^-1)的黄棕壤悬液(10gkg^-1)的电导率与离心清液中Na^+和K^+离子浓度随平衡时间呈同步变化趋势,平衡初期均不断下降,分别在平衡70h和30h后趋达稳定。这些实验结果表明,电导法确是一种检测土壤-水体系中离子反应平衡时间的简易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导率 Wien效应曲线 土壤-体系 离子反应平衡
下载PDF
有机污染物在土壤—水体系中的分配理论 被引量:13
10
作者 丁应祥 朱琰 黄剑月令 《农村生态环境》 CSCD 1997年第3期42-45,共4页
介绍了有机污染物在土壤—水体系中的分配理论。该理论认为有机污染物主要被土壤有机质以非吸附的方式所吸收,所以多种污染物被同时吸收时不存在竞争作用,而且吸收量受到土壤有机质和有机污染物分子极性的影响。有机污染物在土壤有机... 介绍了有机污染物在土壤—水体系中的分配理论。该理论认为有机污染物主要被土壤有机质以非吸附的方式所吸收,所以多种污染物被同时吸收时不存在竞争作用,而且吸收量受到土壤有机质和有机污染物分子极性的影响。有机污染物在土壤有机质—水体系中的分配系数,主要与其水溶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污染物 土壤-体系 吸收 分配理论
下载PDF
微咸水灌溉对土壤盐分平衡与作物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4
11
作者 陈素英 邵立威 +2 位作者 孙宏勇 张喜英 李彦芬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49-1058,共10页
河北低平原淡水资源短缺,微咸水资源丰富,合理开发利用微咸水已经成为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的重要途径之一。本研究于2011—2015年在河北省沧州市中国科学院南皮生态农业试验站进行,以冬小麦和夏玉米一年两熟种植体系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河... 河北低平原淡水资源短缺,微咸水资源丰富,合理开发利用微咸水已经成为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的重要途径之一。本研究于2011—2015年在河北省沧州市中国科学院南皮生态农业试验站进行,以冬小麦和夏玉米一年两熟种植体系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河北低平原区实施微咸水灌溉对冬小麦及下茬作物夏玉米产量及灌溉对土壤盐分周年平衡的影响。2013—2014年冬小麦灌溉处理设雨养旱作处理(CK)、拔节期淡水灌溉1水(F1)、拔节期用2 g·L^(-1)、3 g·L^(-1)、4 g·L^(-1)、5 g·L^(-1)的微咸水灌溉1次(B21、B31、B41、B51)、拔节期和灌浆期用淡水灌溉(F2)、拔节期用3 g·L^(-1)的微咸水+灌浆期用淡水灌溉(B31F1)、拔节期用淡水+灌浆期用3 g·L^(-1)微咸水灌溉(F1B31)、拔节期和灌浆期都用3 g·L^(-1)的微咸水灌溉(B32)、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期都用淡水灌溉(F3)。2014—2015年根据上年度的试验结果对试验处理进行了精简,冬小麦灌溉处理设CK、F1、B31、B41、B51、B42(拔节期和灌浆期都用4 g·L^(-1)的微咸水灌溉)。结果表明,一般年型下冬小麦生育期灌溉2水就能获得高产和稳产,平均产量为6 593.4 kg·hm^(-2)。利用小于5 g·L^(-1)的微咸水灌溉,与淡水灌溉相比,不会造成冬小麦产量降低,灌溉1次微咸水比雨养旱作处理增产10%~30%,可用微咸水替代1次淡水。微咸水灌溉条件下冬小麦收获时土壤盐分有所积累,表层土壤含盐量大于1 g·L^(-1),影响下茬玉米的出苗和生长,但夏玉米播种后用675~750 m3·hm-2淡水灌溉可满足耕层淋盐需求,达到玉米生长的安全阈值,与淡水灌溉处理的玉米产量相比不减产。利用夏季降雨,可使土壤盐分得到淋洗,当夏季降雨量大于300 mm时,冬小麦微咸水灌溉下土壤盐分达到周年平衡。沧州地区73%以上的年份,夏季降雨量大于300 mm,为土壤淋盐创造了条件,保证了微咸水替代一次淡水灌溉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咸灌溉 土壤 冬小麦-夏玉米种植体系 盐分平衡 作物产量 低平原
下载PDF
炔草酯土表光解、土壤厌氧降解和水-沉积物系统降解特性 被引量:6
12
作者 蔡晓明 何红梅 +5 位作者 丁亚慧 吴珉 胡秀卿 张春荣 赵华 李振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677-679,共3页
【目的】为炔草酯的环境风险性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室内模拟,对炔草酯土表光解、土壤厌氧降解、水-沉积物系统降解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光照不是炔草酯土壤表面降解的主要因素。炔草酯的土壤厌氧降解、水-沉积物系统降... 【目的】为炔草酯的环境风险性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室内模拟,对炔草酯土表光解、土壤厌氧降解、水-沉积物系统降解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光照不是炔草酯土壤表面降解的主要因素。炔草酯的土壤厌氧降解、水-沉积物系统降解均较快,半衰期分别为0.05-0.11、0.11-0.17d。【结论】根据《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炔草酯属在土壤表面难光解、易土壤厌氧降解、水-沉积物系统降解快的农药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炔草酯 土表光解 土壤厌氧降解 -沉积物系统降解
原文传递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水、土壤和沉积物中氟铃脲的残留 被引量:1
13
作者 朴秀英 胡俊栋 +3 位作者 周艳明 王晓军 姜辉 魏启文 《农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9-121,共3页
【目的】建立氟铃脲在水、土壤和沉积物中的残留分析方法。【方法】水样品用乙酸乙酯提取,土壤和沉积物样品用甲醇加速溶剂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结果】氟铃脲在0.1~50μ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假... 【目的】建立氟铃脲在水、土壤和沉积物中的残留分析方法。【方法】水样品用乙酸乙酯提取,土壤和沉积物样品用甲醇加速溶剂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结果】氟铃脲在0.1~50μ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假,为0.999。当水、土壤和沉积物中氟铃脲的添加量为0.1-10μg/L、1~100μ/kg和1—100μg/kg时,平均回收率为84.8%-105.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9%~17.2%。【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可靠,准确度、精密度和灵敏度均满足分析要求,可用于水、土壤和沉积物中氟铃脲残留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铃脲 土壤 沉积物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原文传递
土壤中吸附和解吸^(95)Zr的动力学研究
14
作者 赵希岳 史建君 +1 位作者 王寿祥 陈传群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117-121,共5页
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 ,研究了 95Zr在小粉土、黄红壤、青紫泥和海泥中的吸附和解吸。结果表明 ,95Zr进入淹水土壤之后 ,迅速地被土壤吸附而达到吸附平衡 ,不易解吸。吸附率和分配系数大小排列顺序均为 :海泥、青紫泥、小粉土、黄红壤 ;... 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 ,研究了 95Zr在小粉土、黄红壤、青紫泥和海泥中的吸附和解吸。结果表明 ,95Zr进入淹水土壤之后 ,迅速地被土壤吸附而达到吸附平衡 ,不易解吸。吸附率和分配系数大小排列顺序均为 :海泥、青紫泥、小粉土、黄红壤 ;解吸因数的大小排列顺序为 :黄红壤、小粉土、青紫泥、海泥。95Zr在土壤中的动态变化可用封闭二分室进行描述 ,其动态变化规律为 ,小粉土 C1 =1 474.7(1 -e- 3.52 75t) ,黄红壤 C2 =1 481 .6(1 -e- 2 .7535t) ,青紫泥 C3=1 5 70 .6(1 -e- 5.4 1 0 4 t) ,海泥 C4 =1 75 0 .8(1 -e- 9.71 95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解吸 示踪动力学 -土壤体系 锆95 同位素示踪技术
下载PDF
Interaction of Pb and Cd in Soil-Water-Plant System and Its Mechanism: Ⅱ.Pb-Cd Interaction in Rhizosphere 被引量:17
15
作者 CHENHUAIMAN LINQI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1998年第3期237-244,共8页
INTRODUCTIONPbCdinteractioninplantsundergreenhouseconditionwithredsoilwetlandricesystematdiferentgrowthsta... INTRODUCTIONPbCdinteractioninplantsundergreenhouseconditionwithredsoilwetlandricesystematdiferentgrowthstageswasstudied(Zh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 小麦 根围 交互作用 土壤--植物体系
下载PDF
安哥拉海域宽扎盆地盐下地层与沉积体系
16
作者 Arthur Sailer 王冉 +1 位作者 李晓东 江文全 《石油地质科技动态》 2016年第5期55-86,共32页
宽扎盆地盐下的下白垩统发育优质的油气系统,由“同生裂谷”沉积地层(巴列姆阶fBarremianl)、其上覆的“凹陷”沉积地层(阿普蒂阶[Aptianl)以及盖层Loeme盐体构成。同生裂谷沉积地层上段总体上由在淡水到中等含盐度(碱性)湖水中... 宽扎盆地盐下的下白垩统发育优质的油气系统,由“同生裂谷”沉积地层(巴列姆阶fBarremianl)、其上覆的“凹陷”沉积地层(阿普蒂阶[Aptianl)以及盖层Loeme盐体构成。同生裂谷沉积地层上段总体上由在淡水到中等含盐度(碱性)湖水中沉积的灰岩构成,夹广泛分布的软体动物泥粒状灰岩(molluskpackstones)和颗粒灰岩(贝壳灰岩)。凹陷沉积地层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在强烈蒸发且高度碱性的湖水中发育了碳酸盐岩台地和富含二氧化硅的孤立碳酸盐岩建造。在台地顶部的浅水中发育了受微生物影响的灌木状(Shrubby)[树枝状(dendritic)1粘结灰岩和内碎屑-球粒(spherulite)颗粒灰岩。在台地的向盆地侧(西侧),在大规模孤立构造高点上沉积了微生物燧石,它们显然是在低温高度碱性湖水中发育的。树枝状粘结灰岩和微生物燧石发育孔洞孔隙(vuggypores),这类孔洞孔隙具有原生孔隙的性质,而且使这套地层具有很高的渗透率。在深度稍大、能量较低的凹陷环境中沉积了粒泥灰岩(Wackestones)和泥粒灰岩(packstones),在白云石或泥质白云岩中可见方解石颗粒(主要是球粒)。此外,在富含二氧化硅的高度碱性湖水中沉淀了粘土(尤其是硅镁石fstevensitel)。在凹陷沉积期内,在浅水湖底沉淀了方解石,其形态从球粒状到树枝状都有,而且包括了一连串的中间形态。球粒可能就是在紧邻沉积物-水界面之下沉积的。球粒状和树枝状方解石通常都重结晶。硅镁石中以飘浮形态存在的球粒可能是在较深湖水环境中形成的。同生裂谷和凹陷沉积地层内的富有机质泥岩是在更深的湖泊环境中发育的,而且它们可能是这个油气系统中大多数烃类的来源。这些解释结果得到了地震、岩心、岩相及稳定同位素资料的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地层 沉积体系 盆地 盐下 安哥拉 碳酸盐岩台地 沉积物-界面 环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