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湿交替对干热河谷冲沟发育区不同土壤崩解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张素 郑学用 +4 位作者 熊东红 张宝军 杨丹 郭敏 校亮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1-115,121,共6页
通过选取干热河谷区典型发育的3种原位土壤(燥红土、变性土和新积土)剖面平台,采用"浇水—曝晒"循环的方法模拟研究区干湿交替的气候条件,设置0,1,3,5次干湿交替频度,以探明不同干湿交替处理对干热河谷冲沟发育区3种典型土壤... 通过选取干热河谷区典型发育的3种原位土壤(燥红土、变性土和新积土)剖面平台,采用"浇水—曝晒"循环的方法模拟研究区干湿交替的气候条件,设置0,1,3,5次干湿交替频度,以探明不同干湿交替处理对干热河谷冲沟发育区3种典型土壤的崩解性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3种土壤的崩解过程有所差异,燥红土崩解速度较慢,崩解持续时间短,崩解残留土较多;变性土崩解速度极慢,崩解持续时间长,崩解残留土量最多;新积土崩解过程迅速,土壤崩解速度极快,几乎无残留土量。(2)3种土壤的崩解性差异明显,最大崩解指数从大到小依次为新积土(97.56%)>变性土(38.67%)>燥红土(12.92%);平均崩解速率表现出相似结果。(3)干湿交替对3种土壤崩解性均有一定增强作用,对燥红土和变性土崩解性增强作用主要表现为提高其最大崩解指数和增大其崩解速率2个方面,而对新积土崩解性的影响则主要表现为缩短其崩解完成所需时间。研究结果从干湿交替的角度为冲沟土壤的崩解性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为认知该区水土作用过程及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湿交替 土壤崩解性 干热河谷
下载PDF
宿迁市公路边坡不同植被配置模式坡面抗蚀性研究
2
作者 陈西林 刘野 +1 位作者 张俊 严为贵 《城市情报》 2022年第7期0085-0087,共3页
植被恢复和重建是水土流失防治和生态护坡最有效、长久和经济的措施。为研究宿迁市公路边坡不同植被配置下土壤质地和抗蚀性的差异,本研究通过构建四种不同植被配置模式,分别对各模式下土壤容重、孔隙度、田间持水量、土壤水稳性团聚体... 植被恢复和重建是水土流失防治和生态护坡最有效、长久和经济的措施。为研究宿迁市公路边坡不同植被配置下土壤质地和抗蚀性的差异,本研究通过构建四种不同植被配置模式,分别对各模式下土壤容重、孔隙度、田间持水量、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碳酸钙含量及土壤崩解量和崩解速率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模式三是四种植被配置模式中土壤质地指标最好的配置方式,各土层平均土壤容重、孔隙度和田间持水量均有最优表现。以素土作为对照,模式四土壤平均水稳性团聚体含量(48.4%)和碳酸钙含量(9.5%)最大,分别比素土提高了 188.10% 和 533.33%,而其土壤崩解量(14.9g)和崩解速率(0.07g/s)最小,比素土降低了 72.86% 和 61.11%。垂直土壤剖面上,各模式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碳酸钙含量和土壤崩解速率均随土层加深逐渐减小,土壤崩解量则呈相反趋势。整体上四种模式土壤抗蚀性均明显提高,尤以模式四乔灌草多层次结构土壤抗蚀性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边坡 植被配置 土壤崩解性 坡面抗蚀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