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壤微生物体氮的季节性变化及其与土壤水分和温度的关系 被引量:77
1
作者 李世清 任书杰 李生秀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8-23,共6页
以杨陵土垫旱耕人为土(中等肥力红油土)为供试土壤进行田间试验和室内培养试验,研究土壤微生物体氮的动态变化及其土壤含水量和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田间土壤微生物体氮的变化有明显的季节性;夏季最高,冬季最低,其它时期居中;且与土壤... 以杨陵土垫旱耕人为土(中等肥力红油土)为供试土壤进行田间试验和室内培养试验,研究土壤微生物体氮的动态变化及其土壤含水量和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田间土壤微生物体氮的变化有明显的季节性;夏季最高,冬季最低,其它时期居中;且与土壤温度有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在0.855以上;试验期间土壤水分含量在10%以上,基本能满足微生物活动所需,因而微生物体氮的变化与水分关系并不密切。应用培养试验结果进一步证明了田间试验结果,即在4~36℃范围内,微生物体氮与温度呈线性相关,而在土壤含水量为6.75%~23.23%范围内,与水分呈指数相关关系,当土壤水分小于10.87%时,水分对微生物体氮有突出结果,当超过10.87%后,几乎没有影响。频繁的干湿交替会使微生物体氮显著减少,但冻融交替却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体氮 季节性 动态变化 土壤水分 土壤温度
下载PDF
土壤微生物体氮与可矿化氮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黄思光 李世清 +2 位作者 张兴昌 邵明安 杨改河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8-22,共5页
同时应用大田试验和室内培养试验研究土壤微生物体氮与可矿化氮之间的相关性。试验结果表明,田间条件下,土壤微生物体氮与可矿化氮之间的关系不密切,但在培养试验中,微生物体氮与淹水培养法、硝化培养法和Stanford短期淋洗通气法测定的... 同时应用大田试验和室内培养试验研究土壤微生物体氮与可矿化氮之间的相关性。试验结果表明,田间条件下,土壤微生物体氮与可矿化氮之间的关系不密切,但在培养试验中,微生物体氮与淹水培养法、硝化培养法和Stanford短期淋洗通气法测定的可矿化氮间有显著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在0.767(p<0.01,n=12)以上。田间试验结果和室内培养试验结果的不一致性,与试验条件的差异有关。新形成的微生物体氮易降解,而原有土壤微生物体氮却相对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体氮 可矿化 相关关系
下载PDF
土壤微生物体氮测定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34
3
作者 李世清 李生秀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1期75-83,共9页
用熏蒸 0 5mol/LK2 SO4 直接浸取NH+ 4 N法 (简称薰蒸 铵态氮法 ) ,熏蒸 淹水培养法和熏蒸 通气培养法测定了有机质、全氮和C/N比差异较大的 15种土壤的铵态氮增量 (FN)。结果表明 ,它们之间有极显著的正相关 ,在反映土壤微生物... 用熏蒸 0 5mol/LK2 SO4 直接浸取NH+ 4 N法 (简称薰蒸 铵态氮法 ) ,熏蒸 淹水培养法和熏蒸 通气培养法测定了有机质、全氮和C/N比差异较大的 15种土壤的铵态氮增量 (FN)。结果表明 ,它们之间有极显著的正相关 ,在反映土壤微生物体氮上有相同趋势。两种培养方法测定的FN 近乎一致 ,由此而计算的微生物体氮也几乎相同。对红油土铵态氮法测定值仅为两种培养法的 1/ 10。把铵态氮法中的FN 校正后 ,其结果与 2种培养法测定的微生物体氮同样近乎一致。用 3种方法测定的微生物体氮均与土壤有机碳存在显著正相关性。淹水培养和铵态氮法水分条件易控制 ,又无NH3的挥发损失 ,比通气培养法更加优越。对培养试验和长期肥料定位试验的土样测定结果表明 ,土壤中易矿化新鲜有机物料也会使熏蒸 淹水培养法测定的FN 显著下降 ,由此而计算的微生物体氮也显著减少 ,但熏蒸 铵态氮法测定的FN 不受新鲜有机物质的影响。与土壤微生物数目进行比较后发现 ,土壤中含易分解有机物质少或微生物体氮含量低时 ,选用熏蒸 淹水培养法测定误差小 ;当土壤中富含新鲜有机物质时 ,熏蒸 铵态氮法测定的结果更加可靠。用这两种方法在同类土壤上测定的FN 的比值相对稳定 ,微生物体氮 (BN)的平均比值为 0 98~ 1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体氮 测定方法 熏蒸淹水培养法 熏蒸铵态法
下载PDF
影响土壤中微生物体氮的因子 被引量:37
4
作者 李世清 凌莉 李生秀 《土壤与环境》 CSCD 2000年第2期158-162,共5页
综述了影响土壤微生物体氮的因子,以及微生物体氮与可矿化氮之间的关系。着重讨论了土壤有机质、有机物料、氮肥、作物根系、土壤温度和湿度对微生物体氮的影响及研究进展;评价了土壤微生物体氮与可矿化氮的关系的研究结果。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体氮 可矿化 土壤有机质 土壤温度
下载PDF
有机物料和氮肥相互作用对微生物体氮的影响 被引量:15
5
作者 李世清 李生秀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57-162,共6页
培养和田间试验表明,有机物料(作物茎叶和有机肥)和氮肥对土壤微生物体氮的影响有着显著的交互作用。交互作用的大小与有机物料和氮肥的种类有关,因而也与有效碳源和矿质氮的比例有关。有机物料与硝态氮的交互作用大,而与铵态氮的... 培养和田间试验表明,有机物料(作物茎叶和有机肥)和氮肥对土壤微生物体氮的影响有着显著的交互作用。交互作用的大小与有机物料和氮肥的种类有关,因而也与有效碳源和矿质氮的比例有关。有机物料与硝态氮的交互作用大,而与铵态氮的交互作用小,前者是后者的2.7倍,这种差异与微生物对两种形态氮的固定不同有关。有机物料C/N比的影响表现为随着C/N比增大,交互作用增加,并且在有机物料分解前期的交互作用大于中、后期;有效碳源(葡萄糖碳)与土壤中矿质氮(包括肥料氮)比值为0.1时,交互作用最大,低于或高于这一比值时,交互作用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体氮 有机物料 交互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