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黄土丘陵区不同林龄人工刺槐林土壤抗蚀性演变特征
被引量:30
- 1
-
-
作者
张超
刘国彬
薛萐
余娜
-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贵州大学
-
出处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10年第2期1-7,共7页
-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水土流失环境效应评论理论与指标体系”(2007CB407205)
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与可持续生态建设试验示范研究”(KZCX2-XB2-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黄土丘陵区自然植被演替过程根际微生物响应及其效应分析”(40801094)
-
文摘
采取时空互代法,以黄土丘陵区不同林龄的人工刺槐林为研究对象,选取坡耕地为对照,分析土壤抗蚀性的变化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土壤抗蚀指数。结果表明,黄土丘陵区坡耕地种植刺槐林后:>0.25 mm土壤水稳性团聚体、>0.5 mm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有机碳含量较坡耕地显著增加,并随林龄增加逐渐升高;土壤团聚状况、团聚度显著高于坡耕地并随林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土壤结构破坏率、分散系数和分散率呈波动式降低;小粒径的微团聚体和机械组成逐步向大粒径转变。相关性分析表明:>0.25 mm土壤水稳性团聚体、>0.5 mm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有机碳与全氮、碱解氮、速效钾、全磷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土壤密度呈显著负相关;结构破坏率、分散系数和分散率则与全氮、碱解氮、全磷呈显著负相关;团聚状况、团聚度与全氮、全磷呈显著正相关。土壤抗蚀指数随人工刺槐林林龄的增加而显著升高,可以全面、客观地反映土壤抗蚀性能的演变过程。侵蚀环境下的坡耕地由于受到人为活动的干扰,土壤抗蚀性较差,种植刺槐林后,土壤抗蚀性显著增强。
-
关键词
人工刺槐林
土壤抗蚀性
土壤抗蚀指数
黄土丘陵区
-
Keywords
Robinia pseudoacacia L. plantation
soil anti-erodibility
soil anti-erodibility index
Hillygully region of Loess Plateau
-
分类号
S157.1
[农业科学—土壤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