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知识图谱分析的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研究
1
作者 王昌敏 舒英格 蔡华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7-195,共9页
土壤有机碳稳定性发生变化可能会打破土壤中碳的收支平衡,进而导致大气温室气体排放增加。本文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为数据源,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定量分析了1991—2022年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相关的2144篇文献,并分别以发文数量... 土壤有机碳稳定性发生变化可能会打破土壤中碳的收支平衡,进而导致大气温室气体排放增加。本文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为数据源,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定量分析了1991—2022年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相关的2144篇文献,并分别以发文数量、总被引频次和联系强度等指标,对国家、机构和主题等进行了分类与可视化展示。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相关研究发文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中国的发文量最高,为793篇,但影响力低,科研创新能力有待加强;美国的中介中心性最高(0.38),其国际影响最大。目前,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地利用转变、环境效应和耕作制度等对有机碳组分、矿化速率、周转、分布特征及其稳定性的影响。下一步的研究注重对土壤有机碳稳定性进行多角度的综合研究,明确有机碳稳定性机制之间的关系及模型构建;研究不同生态系统有机碳的稳定性及固碳的贡献量,提高矿物碳稳定、土壤侵蚀、组学、微生物碳泵和湿地等主题的关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稳定性 文献计量 研究热点 概念主题图
下载PDF
侵蚀区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肖胜生 房焕英 +5 位作者 徐佳文 常梦琦 秦晓蕾 彭文杰 刘洪光 沈发兴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8,共8页
探究土壤有机碳(SOC)的组成、来源和稳定性机制是深入认识陆地碳汇功能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增加土壤碳汇”与“稳定现存土壤碳汇”都是提升陆地生态系统碳固持能力的重要方面,地位同等重要。与“增汇”研究成果丰硕相比,“稳汇”... 探究土壤有机碳(SOC)的组成、来源和稳定性机制是深入认识陆地碳汇功能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增加土壤碳汇”与“稳定现存土壤碳汇”都是提升陆地生态系统碳固持能力的重要方面,地位同等重要。与“增汇”研究成果丰硕相比,“稳汇”研究相对薄弱。侵蚀区进行植被恢复可以显著促进SOC积累,但由于侵蚀区存在碳素坡面侵蚀损失,其碳素积累效率低于其他生态系统类型区这一重要环节,导致目前有关侵蚀区及其水土保持植被恢复过程中SOC动态变化、稳定性及固持长期有效性等问题尚不清楚,微生物介导的SOC稳定机制尚未充分揭示。通过简要概括侵蚀区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碳素的积累效益和影响因素,综述植被恢复对土壤SOC及其活性组分稳定性的影响;在简要介绍土壤微生物在调控土壤碳素稳定性重要作用的基础上,梳理了基于微生物“碳泵”理论的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研究进展,特别是指出了随着植被恢复进程,侵蚀区土壤微生物介导的SOC动态变化,总结现有研究的不足。指出今后需要从研究对象(重点是西南石漠化区和南方红壤丘陵区)、研究内容(土壤微生物介导的SOC稳定状态和机制)、研究手段(借用微生物碳泵的理念,野外典型样地调查与室内培养手段相结合)和研究土层(20 cm以下深层次土壤)4个方面加强研究,以期对相关领域起到一定程度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稳定性 植被恢复 侵蚀区 微生物
下载PDF
不同品质凋落物分解对黄土高原草地土壤有机碳及其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郭鑫 罗欢 +6 位作者 许雪梅 马爱霞 尚振艳 韩天虎 牛得草 文海燕 李旭东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3-93,共11页
植物凋落物是土壤有机碳(SOC)最重要的来源,凋落物的品质决定新碳(C)进入到土壤中形成SOC的数量和稳定性。本研究选取陇中黄土高原典型草原不同品质的凋落物(AS:铁杆蒿茎秆、SR:长芒草根、SL:长芒草叶片和SAL:苦豆子叶片),将凋落物与土... 植物凋落物是土壤有机碳(SOC)最重要的来源,凋落物的品质决定新碳(C)进入到土壤中形成SOC的数量和稳定性。本研究选取陇中黄土高原典型草原不同品质的凋落物(AS:铁杆蒿茎秆、SR:长芒草根、SL:长芒草叶片和SAL:苦豆子叶片),将凋落物与土壤共同培养,研究不同品质凋落物分解过程及其对SOC含量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低品质凋落物(AS和SR)相比,高品质凋落物(SL和SAL)因其较高的易分解可溶物含量和较低的碳氮比而具有相对较高的分解速率。分解2年后,各处理SOC含量均显著增加,高品质凋落物处理下SOC的增幅和新C形成效率均显著高于低品质凋落物,说明高品质凋落物分解后对SOC固存有较高的贡献。各处理对不同粒径土壤团聚体质量无显著影响。分解2年后,<0.053 mm土壤团聚体SOC含量在各处理下均显著升高,高品质凋落物处理较低品质凋落物处理下<0.053 mm土壤团聚体具有更高的SOC含量和新C形成效率;说明与低品质凋落物相比,高品质凋落物分解后更容易形成稳定的矿质结合态SO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落物 化学组成 土壤团聚体 土壤有机 土壤有机碳稳定性
下载PDF
山西太岳山油松林土壤质量与有机碳稳定性随林龄的演变特征 被引量:4
4
作者 周志勇 徐梦瑶 +2 位作者 王勇强 高雨 贾匡迪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12-119,共8页
【目的】通过分析土壤质量和有机碳稳定性随林龄的变化特征,为合理评估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进程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选取山西太岳山区域4种林龄(20年、40年、80年和110年生)的油松林,分析其表层土壤的有机碳及其组分、黏粒含量、... 【目的】通过分析土壤质量和有机碳稳定性随林龄的变化特征,为合理评估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进程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选取山西太岳山区域4种林龄(20年、40年、80年和110年生)的油松林,分析其表层土壤的有机碳及其组分、黏粒含量、根系生物量和土壤酶活性等理化指标,以有机碳与黏粒含量的比例表征土壤的物理质量,以惰性有机碳与活性有机碳含量的比值表征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性。【结果】土壤的水分含量、土壤酶活性、铁铝氧化物含量都随着林龄的增长呈现增大趋势;土壤质量和有机碳稳定性都随着林龄的增长而增大,在0~10 cm土层,以40年生林地的土壤质量最低,为0.12,110年生林地的最高,为0.40,有机碳稳定也是在40年生林地最低,为2.69,110年生林地最高,为6.72,土壤质量与有机碳稳定性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络合态铁、铝氧化物含量对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提高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土壤水分、根系生物量和土壤酶活性则对土壤质量的改善发挥的作用更强一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龄 油松林 土壤质量 土壤有机碳稳定性 铁铝氧化物
下载PDF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岩溶区土壤有机碳组分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坚淇 贾亚男 +3 位作者 贺秋芳 江可 陈畅 叶凯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35-342,共8页
土壤有机碳的组分及其稳定机制是深入了解陆地碳汇能力的关键,岩溶生态系统中土壤有机碳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土壤固碳能力.为了解人类活动对岩溶区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影响,选取重庆市中梁山岩溶槽谷区为例,分层采集了4种典型土地利... 土壤有机碳的组分及其稳定机制是深入了解陆地碳汇能力的关键,岩溶生态系统中土壤有机碳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土壤固碳能力.为了解人类活动对岩溶区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影响,选取重庆市中梁山岩溶槽谷区为例,分层采集了4种典型土地利用方式(混交林、竹林地、荒草地和耕地)的土壤样本,分析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总有机碳(TOC)、重组有机碳(HFOC)、轻组有机碳(LFOC)、活性有机碳(LOC)、惰性有机碳(ROC)的分布特征,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定量分析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组成的影响及其稳定性的影响,为岩溶区土壤碳汇评估和土壤质量保护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岩溶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各有机碳组分均出现明显的表聚现象,表层有机碳组分含量是底层的1.2倍;应用土壤惰性有机碳指数(ROCI)指示土壤有机碳稳定性,其变化区间为33.9%~64.5%,其中混交林最高为64.5%~66.3%,耕地最低为33.8%~39.6%.岩溶区惰性有机碳含量和ROCI表明,人类农业耕作活动引起土壤有机碳含量减少和土壤物理结构被破坏,导致土壤有机质分解和周转速率加快;影响岩溶区土壤稳定性的最重要因素是土壤pH,耕作活动引起土壤pH降低,减少了土壤微生物活性,不利于土壤中惰性有机碳和土壤有机碳库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区 土地利用 惰性有机 土壤有机碳稳定性 结构方程模型
原文传递
黄土高原植被恢复中土壤有机碳稳定机制研究进展
6
作者 安韶山 胡洋 王宝荣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413-2422,共10页
黄土高原土层深厚,蕴藏着大量的有机碳,近年来黄土高原开展的一系列生态恢复工程改变了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性。土壤有机碳稳定性决定了土壤固定和储存有机碳的能力,然而,目前尚未系统综述黄土高原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有机碳稳定性变化特征... 黄土高原土层深厚,蕴藏着大量的有机碳,近年来黄土高原开展的一系列生态恢复工程改变了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性。土壤有机碳稳定性决定了土壤固定和储存有机碳的能力,然而,目前尚未系统综述黄土高原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有机碳稳定性变化特征及其相关机制。鉴于此,本文概括了黄土高原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变化规律,梳理了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机制,主要包括矿物保护作用、物理保护作用和生物机制,并对黄土高原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研究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以期为黄土高原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固碳、稳碳理论与技术提供科学支撑,为“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植被恢复 土壤有机碳稳定性 矿物 团聚体 土壤生物
原文传递
土壤有机碳动态对增温的响应及机制研究进展
7
作者 秦文宽 张秋芳 +1 位作者 敖古凯麟 朱彪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3-415,共13页
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受到土壤有机碳动态的调控。以往的研究开发了多样化的增温方法(如室内培养实验、野外增温实验和温度梯度采样等)来探究土壤有机碳动态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及其机制。然而,由于不同增温方法都存在一定... 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受到土壤有机碳动态的调控。以往的研究开发了多样化的增温方法(如室内培养实验、野外增温实验和温度梯度采样等)来探究土壤有机碳动态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及其机制。然而,由于不同增温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目前有关增温对土壤有机碳动态影响的研究无法形成一致结论。从过程上看,土壤有机碳动态主要包括碳输入与碳分解两个过程,并受到碳稳定性的调控,这三者的变化共同决定了土壤有机碳动态对增温的响应。先前的研究表明,碳输入和碳分解对增温存在积极响应,这与植物和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增强有关。但也有研究指出,由增温导致的土壤理化性质改变(如土壤水分含量降低)以及生物过程变化(如土壤微生物热适应),可能会影响碳输入和碳分解对增温的响应。需要注意的是,表层(0-30 cm)与深层(>30 cm)土壤有机碳动态对增温的响应机制可能存在差异,这是因为深层土壤有机碳的输入和分解过程受环境因子的限制,且稳定性与表层土壤存在较大差异。未来的研究应致力于开发新的增温方法,增加对深层土壤有机碳动态和气候敏感的生态系统的研究,引入新技术研究土壤有机质的来源、结构、保护机制等,关注植物-土壤动物-土壤微生物体系对增温的响应及其对土壤有机碳动态的调控作用,以改善碳循环模型中的不确定性,更准确地预测全球碳循环对气候变暖的反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暖 土壤有机输入 土壤有机分解 土壤有机碳稳定性 深层土壤
原文传递
不同开垦条件下土壤腐殖质光谱和热重特征分析
8
作者 宋鸽 胥智强 +1 位作者 孙静思 赵雪宁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27期60-68,共9页
本研究综合分析了腐殖质的生理活性、化学组成及其与土壤管理实践之间的关系。探讨了腐殖质在促进植物生长、改善土壤质量以及作为生物刺激剂的潜力。研究分别从不同类型土壤样品中提取土壤腐殖质(HS)并研究其光谱学和热重特征,比较开... 本研究综合分析了腐殖质的生理活性、化学组成及其与土壤管理实践之间的关系。探讨了腐殖质在促进植物生长、改善土壤质量以及作为生物刺激剂的潜力。研究分别从不同类型土壤样品中提取土壤腐殖质(HS)并研究其光谱学和热重特征,比较开垦因素对土壤HS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特征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土壤HS微观形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分析紫外特征参数SUVA_(254)和E_(4)/E_(6)的变化、红外光谱分析特征吸收峰的强度以及利用热重分析研究芳香族和脂肪族结构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HS微观形貌不均匀,表面凹凸不平,存在一些细小颗粒,比表面积较大,开垦因素对黑土HS微观形貌特征的影响相对较小,而对灰土HS微观形貌特征的影响相对较大。由于HS化学组成较复杂,各官能团相互影响,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分析表明,HS不存在明显的特征吸收峰。紫外特征参数SUVA_(254)和E_(4)/E_(6)分析结果并不相符,因此需要多种手段联用研究土壤HS化学组成和结构特征。红外光谱的分析结果表明,未开垦灰土(AY+AEL)、开垦灰土(PY1)和开垦黑土(PU1)HS包含的酚类、羧酸、含氧官能团、脂肪族和芳香族结构的含量较多。开垦对黑土和灰土的影响不同,开垦后黑土HS的酚类化合物、羧酸、羟基、醌基、脂肪族和芳香族化合物等含量增加,而开垦后灰土HS的脂肪族化合物和烷烃等含量下降。热重分析的计算结果表明,开垦因素增加黑土HS脂肪族结构含量,而降低了灰土HS脂肪族和芳香族结构含量,这与红外光谱的分析结果基本相符。开垦因素对黑土的影响相对较小,而对灰土的影响相对较大,开垦条件下黑土有机碳不易流失,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土壤有机质累积,而灰土土壤有机碳氧化分解转变为结构相对简单的化合物,该研究为HS生物化学研究以及合理开发利用土壤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殖质 开垦 微观形貌 化学组成 分子结构 热重分析 生理活性 土壤管理 有机 生物刺激剂 耕作方式 土壤有机碳稳定性
下载PDF
河口沼泽湿地转化为养殖塘对湿地土壤有机碳不同组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孙艳杰 曹琼 +3 位作者 黄佳芳 高居娟 杨逢志 仝川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52-361,共10页
河口感潮沼泽湿地是滨海蓝碳湿地主要类型之一,具有高效的固碳-储碳能力.湿地围垦为水产养殖塘是河口区主要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类型之一.为了揭示河口沼泽湿地围垦养殖对湿地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和矿物结合态有机碳的影响,以闽江河... 河口感潮沼泽湿地是滨海蓝碳湿地主要类型之一,具有高效的固碳-储碳能力.湿地围垦为水产养殖塘是河口区主要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类型之一.为了揭示河口沼泽湿地围垦养殖对湿地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和矿物结合态有机碳的影响,以闽江河口为研究区域,配对采集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湿地、短叶茳芏(Cyperus malaccensis)湿地和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湿地的土壤样品(0~30 cm)及由其围垦而成的水产养殖塘沉积物样品(0~30 cm),分别测定土壤有机碳(SOC)、溶解性有机碳(DOC)、微生物生物量碳(MBC)、易氧化有机碳(EOC),以及矿物结合态有机碳(钙键结合有机碳Ca-SOC和铁铝键结合有机碳Fe(Al)-SOC)的含量.结果表明,河口沼泽湿地围垦成养殖塘后,SOC、DOC、MBC含量显著下降,芦苇湿地土壤SOC、DOC和MBC含量分别下降26%、27%和22%,短叶茳芏湿地土壤分别下降32%、22%和8%,互花米草湿地土壤分别下降20%、34%和35%;Ca-SOC含量则分别上升44%、82%和39%.相关分析表明:DOC、MBC含量与pH、含水率和电导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地下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Ca-SOC含量与pH、含水率、电导率和地下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综上所述,河口沼泽湿地围垦为养殖塘明显降低了湿地土壤总有机碳及活性有机碳含量,造成河口湿地土壤有机碳损失,因此,退塘还湿-生态恢复实践中应通过植被的恢复提升土壤总有机碳库和活性有机碳碳库的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泽湿地 养殖塘 有机组分 土壤有机碳稳定性 闽江河口
原文传递
川西高寒山地土壤有机碳与铁、铝矿物复合体分布特征 被引量:2
10
作者 车明轩 吴强 +4 位作者 方浩 康成芳 吕宸 许蔓菁 宫渊波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3-105,共13页
为了量化川西高寒山地土壤与铁、铝矿物相关的有机碳含量以及探讨川西高寒山地土壤铁、铝矿物对有机碳稳定性和累积方式的影响,采用选择性提取法研究了川西高寒山地的山地灰化土(MP)和高山草甸土(AM)中土壤有机碳与晶质金属氧化物(DH)... 为了量化川西高寒山地土壤与铁、铝矿物相关的有机碳含量以及探讨川西高寒山地土壤铁、铝矿物对有机碳稳定性和累积方式的影响,采用选择性提取法研究了川西高寒山地的山地灰化土(MP)和高山草甸土(AM)中土壤有机碳与晶质金属氧化物(DH)提取、短程有序(HH)提取、矿物复合体以及有机—金属配合物(PP)提取中的有机碳和铁、铝的分布。结果表明,MP中DH,HH和PP提取的碳含量分别为(10.91±6.23)g/kg、(5.92±1.66)g/kg和(8.76±2.29)g/kg,分别占有机碳的20.92%,12.07%和19.93%;而AM中DH、HH和PP提取的碳含量分别为(9.05±1.33)g/kg、(5.52±1.02)g/kg和(9.12±3.21)g/kg,分别占有机碳的21.04%、12.47%和19.34%。3种提取剂提取的碳含量以及其占有机碳的百分比在MP和AW的A层土壤中均表现为PP>DH>HH,而在B层土壤中则表现为DH>PP≈HH。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深层土壤中次级矿物和晶体矿物丰度的显著增加,导致有机碳与铁、铝矿物复合体由有机—金属配合物主导转变为有机碳与晶质金属氧化物形成的复合体主导。PP提取的碳和其所占有机碳的百分比表现为A层高于B层,而DH和HH提取的碳含量和其所占有机碳的百分比大体表现为A层低于B层。由于MP特殊的土壤性质,这种差异在MP中更为明显。3种提取剂提取的金属(Al+Fe)含量在两种土壤中均表现为DH>HH>PP。而其提取的碳与金属的摩尔比表现为DH<HH<PP,说明随着铁、铝矿物的结晶度增加,其与有机质的作用从共沉淀、络合而向吸附作用转变。DH,HH和PP提取的碳与SOC的相关分析表明,MP中土壤有机碳的累积在一定程度上受晶质铁、铝矿物与有机质的相互作用而驱动;AM中土壤有机碳的累积在一定程度上受短程有序矿物与有机质的相互作用以及有机—金属配合物的驱动。本文研究表明,土壤中的铁、铝矿物与有机碳形成的复合体在一定程度上驱动着川西高寒山地土壤有机碳的积累,不同土壤类型中,与矿物相关的有机碳的分布不同,其有机碳的积累方式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稳定性 山地灰化土 高山草甸土 有机矿物复合体 金属矿物相
原文传递
祁连山南坡典型区域不同粒径土壤颗粒有机碳δ^(13)C特征 被引量:1
11
作者 汉光昭 曹广超 +1 位作者 曹生奎 冶文倩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948-1954,共7页
为探讨高寒地区不同植被类型土壤颗粒有机碳分解特征,本研究以祁连山南坡典型区域的高寒草甸、灌丛、林地和耕地4种植被类型为对象,对其土壤颗粒组成、土壤颗粒有机碳含量以及颗粒有机碳稳定同位素组成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 为探讨高寒地区不同植被类型土壤颗粒有机碳分解特征,本研究以祁连山南坡典型区域的高寒草甸、灌丛、林地和耕地4种植被类型为对象,对其土壤颗粒组成、土壤颗粒有机碳含量以及颗粒有机碳稳定同位素组成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不同植被类型土壤中砂粒含量最高,介于58.3%~78.2%,其次为粉粒,含量介于20.2%~32.2%,黏粒含量最低,介于1.6%~6.3%;土壤颗粒有机碳含量随着粒径减小而增加,砂粒有机碳含量介于21.6~74.5 g·kg^(-1),粉粒有机碳含量介于64.8~163.9 g·kg^(-1),黏粒有机碳含量介于60.3~196.4 g·kg^(-1);3种粒径土壤颗粒δ^(13)C值的变化范围在-27.5‰~-23.8‰,随着粒径变小,δ^(13)C值逐渐增大,砂粒δ^(13)C值<粉粒δ^(13)C值<黏粒δ^(13)C值。随着土壤颗粒粒径变小,土壤颗粒有机碳含量增多,有机质分解程度变高,分解速率变慢;粉粒和黏粒有机碳含量高,分解速度慢,是影响有机碳库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同位素 土壤颗粒有机 土壤有机稳定性 祁连山南坡
原文传递
Effects of slope position and land use on the stability of aggregateassociated organic carbon in calcareous soils 被引量:2
12
作者 Man Liu Guilin Han +4 位作者 Zichuan Li Taoze Liu Xiaomin Yang Yuntao Wu Zhaoliang Song 《Acta Geochimica》 EI CAS CSCD 2017年第3期456-461,共6页
Topography and land use affect soil organic carbon(SOC) storage, stabilization, and turnover, through several biogeochemical processes.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aggregate composition and SOC content of bulk soils a... Topography and land use affect soil organic carbon(SOC) storage, stabilization, and turnover, through several biogeochemical processes.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aggregate composition and SOC content of bulk soils and aggregates at different slope positions under different land uses in a typical karst catchment of southwestern China. Our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rtion of macro-aggregates and the SOC content of bulk soils and aggregates at different slope positions decreased from the upper to the lower slope. The SOC content generally increased with an increase in the mean weight diameter and proportion of macro-aggregates under different land uses.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macro-aggregates in forest and grassland soils make a greater contribution to both aggregate composition and SOC content than that in arable land soils. Therefore,converting farmland to forest or grassland can facilitate the accumulation of macro-aggregates as well as the storage of SO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il organic carbon Aggregate fraction Land use Slope position KARST Southwest China
下载PDF
运用核磁共振技术揭示生物固体修复土壤中胡敏酸的化学结构
13
作者 C.Y.Chiu G.Tian +2 位作者 张水勤 袁亮 赵秉强 《腐植酸》 2016年第4期34-39,共6页
应用核磁共振技术表征长期施用2个水平生物固体的土壤中提取的胡敏酸特征,以评估生物固体修复土壤中有机碳的稳定性。同时,量化土壤中富里酸、胡敏酸和Fe/Al氧化物含量。土壤样品采集于2004年,于伊利诺斯州西南部的富尔顿县选取7个地块... 应用核磁共振技术表征长期施用2个水平生物固体的土壤中提取的胡敏酸特征,以评估生物固体修复土壤中有机碳的稳定性。同时,量化土壤中富里酸、胡敏酸和Fe/Al氧化物含量。土壤样品采集于2004年,于伊利诺斯州西南部的富尔顿县选取7个地块进行取样,取样地块生物固体的累积施用量分别为0(对照)、554(低施用量)和1066 mg/hm^2(高施用量)。结果表明,生物固体的施用增加了土壤富里酸与胡敏酸的含量,但是生物固体修复的土壤和对照土壤的FA/HA比值没有差异。此外,生物固体的施用不影响水溶性有机碳的含量,却能增加土壤有机复合体中Fe/Al含量,降低其C/Fe和C/Al比例。^(13)C核磁共振波谱结果表明,随着生物固体的施用土壤胡敏酸中烷基碳增加和芳香碳降低,且施用量越高,变化程度越大;土壤胡敏酸碳结构也从氧烷基主导变为烷基主导。生物固体的施用不能降低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性,相反,能够增加土壤腐殖质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型Fe/Al氧化物 生物固体 化学结构 胡敏酸 美国中西部 核磁共振 土壤有机碳稳定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