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米/大豆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空间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肖特 崔阔澍 +2 位作者 黄文娟 杨文钰 张文博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801-1810,共10页
土壤中有机质和全氮的空间分布,及其在土壤微生态、养分循环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因此,本试验于2018—2020年,研究了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在带状套作玉米/大豆连作(MS1)、带状套作玉米/大豆轮作(MS2)、传统套作玉米/... 土壤中有机质和全氮的空间分布,及其在土壤微生态、养分循环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因此,本试验于2018—2020年,研究了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在带状套作玉米/大豆连作(MS1)、带状套作玉米/大豆轮作(MS2)、传统套作玉米/大豆(MS3)、玉米单作(M)、大豆单作(S)和休闲地(FL)6个模式下的含量及空间分布。结果表明,套作土壤全氮大豆行含量大于玉米,不同种植模式下有机质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土壤有机质(29.19 g·kg-1)和全氮(10.19 g·kg-1)以MS2含量最高。FL土壤有机质含量(1.69 g·kg-1)和全氮含量(0.64 g·kg-1)最低。本研究认为,MS2是较好的带状套作种植模式,该模式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空间分布,从而提高土壤肥力和C∶N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模式 土壤有机质和全氮 空间分布
下载PDF
松嫩平原玉米带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时空变异特征 被引量:26
2
作者 张春华 王宗明 +3 位作者 任春颖 张柏 宋开山 刘殿伟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56-268,共13页
采用地统计学和GIS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松嫩平原玉米带1980-2005年间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时空变异特征。结果表明:去除异常值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均符合对数正态分布,两个时期土壤有机质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14%和2.54%,土壤全氮的平均含... 采用地统计学和GIS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松嫩平原玉米带1980-2005年间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时空变异特征。结果表明:去除异常值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均符合对数正态分布,两个时期土壤有机质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14%和2.54%,土壤全氮的平均含量均为0.12%。通过变异函数分析,两个时期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均符合高斯模型,1980年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最大相关距离分别为532.6km和776.1km,而2005年二者的最大相关距离分别减小为269.7km和242.1km。1980年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空间变异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小,2005年土壤有机质具有中等的空间变异性,全氮仍具有强烈的空间自相关性,但比1980年有所减弱。通过普通Kriging法局部插值,两个时期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空间分布呈现出非常相似的"高"和"低"含量区域,并具有明显的地理分布规律,整体保持着中部地区高、边缘地区低的分布特征。旱田、水田、林地和草地四种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有机质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水田和林地的全氮含量有所提高,但旱田和草地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质和全氮 地统计学方法 时空变异 松嫩平原玉米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