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壤本底与毛白杨幼林施肥效应间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陈玉娥 安国英 +3 位作者 牛三义 刘廷万 邵吉祥 邵秋国 《河北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3,12,共4页
通过对定州市毛白杨幼林施肥试区土壤本底分析及4年的施肥效应调查,结果表明:该区土壤肥力低下,富钾、少磷、氮素尤缺;施肥效应与土壤本底密切相关;单施氮肥,林木材积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即N1<N2<N3,材积分别为对... 通过对定州市毛白杨幼林施肥试区土壤本底分析及4年的施肥效应调查,结果表明:该区土壤肥力低下,富钾、少磷、氮素尤缺;施肥效应与土壤本底密切相关;单施氮肥,林木材积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即N1<N2<N3,材积分别为对照的126.5%、149.0%、171.4%;单施磷肥,材积随着施磷量的增加而增加,即P1<P2,材积分别是对照的142.9%和157.1%;单施钾肥无效;氮磷配合差异显著,N1·P1和N2·P1处理,毛白杨材积分别为对照的146.9%和149.0%;氮钾配合等同单施氮肥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土壤本底 毛白杨 施肥效应
下载PDF
草莓园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研究与评价 被引量:3
2
作者 毛慧 姚军 吴晶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19期181-182,184,共3页
以草莓园为代表进行土壤重金属的研究,并与土壤本底值进行对比,发现该草莓园土壤中汞含量超过了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限值,镉元素已经接近土壤本底值的最高限度,其他铅、铬、镍、铜、锌、硒、钴、钒、锑等元素含量基本符合国家二级土壤... 以草莓园为代表进行土壤重金属的研究,并与土壤本底值进行对比,发现该草莓园土壤中汞含量超过了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限值,镉元素已经接近土壤本底值的最高限度,其他铅、铬、镍、铜、锌、硒、钴、钒、锑等元素含量基本符合国家二级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对土壤环境要求。通过对草莓园土壤中重金属的研究,为当地草莓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草莓园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园土壤 重金属 土壤本底 评价
下载PDF
玉米生长条件下潮土N_(2)O排放来源定量解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刘耀斌 徐聪 +4 位作者 汪吉东 王磊 韩笑 纪程 张永春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449-1457,共9页
明确土壤N_(2)O排放来源是阐明N_(2)O产生机制、估算氮肥排放系数的关键。为探究外源氮施用对土壤-作物系统N_(2)O排放的影响,以潮土为研究对象,以玉米为供试作物,设置未施氮肥未种植玉米(N0P0)、未施氮肥种植玉米(N0P1)、施氮肥未种植... 明确土壤N_(2)O排放来源是阐明N_(2)O产生机制、估算氮肥排放系数的关键。为探究外源氮施用对土壤-作物系统N_(2)O排放的影响,以潮土为研究对象,以玉米为供试作物,设置未施氮肥未种植玉米(N0P0)、未施氮肥种植玉米(N0P1)、施氮肥未种植玉米(N1P0)、施氮肥种植玉米(N1P1)4个处理,采用15 N示踪方法区分N_(2)O排放来源,定量解析N_(2)O排放规律。结果显示,与未施氮处理相比,外源氮施用显著增加土壤N_(2)O排放总量(P<0.05),土壤本底及氮肥对N_(2)O排放总量的贡献分别为22.5%和77.5%。种植玉米和未种植玉米处理外源氮施用后土壤本底N_(2)O排放均显著提高,增加比例为162%~460%(P<0.05)。施氮后增加的土壤本底N_(2)O排放量(以N计)为4.16~6.98 mg·m^(-2),约占N_(2)O总排放的13.7%~18.1%。施氮处理土壤CO_(2)排放量显著高于未施氮处理(P<0.05),且CO_(2)排放量与施氮导致的土壤本底N_(2)O排放增加量呈显著线性正相关(P<0.01),说明施氮促进土壤本底N_(2)O排放与土壤有机质周转加快有关。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施氮与种植玉米的交互作用对N_(2)O排放及其来源影响显著(P<0.01)。相比N1P0处理,N1P1处理N_(2)O总排放量显著降低55.0%(P<0.05),但施氮促进土壤本底N_(2)O排放比例增加。N1P0处理土壤无机氮(NO_(3)^(-)-N和NH_(4)^(+)-N)总含量显著高于N1P1处理,而其中的NH_(4)^(+)-N含量显著低于N1P1处理(P<0.05),表明玉米种植显著影响土壤氮素去向及转化过程。在土壤-作物系统中,外源氮施用除导致大量N_(2)O直接排放外,还会显著提升土壤本底N_(2)O排放量及排放比例,且作物生长对N_(2)O排放来源影响显著。在集约化种植的潮土区,除控制肥料源N_(2)O排放外,还应重视土壤本底N_(2)O排放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氮 土壤-作物系统 土壤本底 N_(2)O ^(15)N示踪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