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烟土壤氮形态与烟叶化学成分及品质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李明 杨艳 +2 位作者 蒋广峰 章新 艾华林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11期165-167,共3页
采用相关以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对植烟土壤中的有机氮、碱解氮、铵态氮、硝态氮等氮形态与烟叶化学成分及评吸质量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对烟叶化学成分及评吸质量作用最为显著、贡献率最高的是有机氮,其次是碱解氮,再次是铵态氮... 采用相关以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对植烟土壤中的有机氮、碱解氮、铵态氮、硝态氮等氮形态与烟叶化学成分及评吸质量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对烟叶化学成分及评吸质量作用最为显著、贡献率最高的是有机氮,其次是碱解氮,再次是铵态氮和硝态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氮形态 烟叶化学成分 评吸质量 相关分析 回归分析
下载PDF
氮形态转化对豆科植物物料改良茶园土壤酸度的影响 被引量:23
2
作者 毛佳 徐仁扣 黎星辉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2-45,99,共5页
采用室内培养试验方法研究了添加紫云英、刺槐叶和豌豆秸秆对酸性茶园红壤酸度的改良作用,探讨了培养期间豆科植物中氮形态转化对土壤酸度改良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豆科植物可不同程度提高酸性茶园红壤的pH,培养试验结束时土壤pH的... 采用室内培养试验方法研究了添加紫云英、刺槐叶和豌豆秸秆对酸性茶园红壤酸度的改良作用,探讨了培养期间豆科植物中氮形态转化对土壤酸度改良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豆科植物可不同程度提高酸性茶园红壤的pH,培养试验结束时土壤pH的增幅与植物物料灰化碱的含量相一致。豆科植物物料中氮的形态转化影响其对土壤酸化的改良效果,有机氮的矿化导致土壤pH增加,而矿化形成的铵态氮通过硝化反应释放质子,抵消了植物物料对土壤酸度的部分改良效果。添加植物物料使土壤交换性盐基阳离子含量明显增加,土壤交换性铝含量明显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物料 茶园土壤 酸度改良 土壤氮形态转化
下载PDF
不同尿素施肥水平对北方混播草坪中土壤各形态氮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章学梅 邹妍 +1 位作者 韩烈宝 聂立水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8-132,共5页
为研究北京地区冷季型草坪合理的施肥制度,了解尿素施用对混播草坪土壤中各形态氮的影响。通过土壤渗滤水采集装置试验,研究尿素施用对草地早熟禾和高羊茅的混播草坪的生长情况和对土壤中各形态氮素含量的影响。试验中尿素施用分为低氮... 为研究北京地区冷季型草坪合理的施肥制度,了解尿素施用对混播草坪土壤中各形态氮的影响。通过土壤渗滤水采集装置试验,研究尿素施用对草地早熟禾和高羊茅的混播草坪的生长情况和对土壤中各形态氮素含量的影响。试验中尿素施用分为低氮(年施氮量为10g/m2,相当于尿素25g/m2)、中氮(年施氮量为25g/m2,相当于尿素62.5g/m2)、高氮(年施氮量为40g/m2,相当于尿素100g/m2)3个施肥水平。各处理中的尿素分别在春季和秋季平均施用。试验中最佳施肥量是:年施尿素62.5g/m2(相当于氮量为25g/m2),在该水平下,草坪草能迅速吸收氮素,促进草坪植物生长;试验得出,施用尿素的水平与实验后土壤中全氮、铵态氮、硝态氮和碱解氮含量并不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坪 尿素施肥 土壤形态
下载PDF
洞庭湖平原冲积性菜园土无机氮形态及剖面分布 被引量:1
4
作者 黄运湘 张杨珠 +1 位作者 曾艳 廖超林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00-704,共5页
采用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洞庭湖平原冲积性菜园土无机氮形态及剖面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耕层土壤全N平均含量为1.25g/kg,变化范围为0.65~1.67g/kg,变异系数为15.54%;固定态铵平均含量为295mg/kg,占土壤全氮含量的2... 采用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洞庭湖平原冲积性菜园土无机氮形态及剖面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耕层土壤全N平均含量为1.25g/kg,变化范围为0.65~1.67g/kg,变异系数为15.54%;固定态铵平均含量为295mg/kg,占土壤全氮含量的23.2%,NO3--N和NH4+-N平均含量分别为46.00、1.91mg/kg.土壤全N、铵态氮、固定态铵含量在0~80cm土层中随剖面深度的增加而降低,硝态氮的剖面分布表现有淋洗下移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无机形态 剖面分布特征 菜园土 洞庭湖平原
下载PDF
农作模式对冀西北坝上寒旱区土壤不同粒径团聚体氮形态及氮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5
作者 郭旭鑫 赵海超 +6 位作者 李璠 尚耀昌 黄智鸿 刘松涛 刘晨 卢海博 于静彤 《河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2期57-68,共12页
为了研究不同农作模式下土壤团聚体结构对氮素的稳定机制影响,以冀西北坝上不同农作模式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试验分析相结合测定土壤的总氮(TN)、溶解性总氮(DTN)、铵态氮(NH_(4)^(+)-N)和硝态氮(NO_(3)^(-)-N)含量... 为了研究不同农作模式下土壤团聚体结构对氮素的稳定机制影响,以冀西北坝上不同农作模式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试验分析相结合测定土壤的总氮(TN)、溶解性总氮(DTN)、铵态氮(NH_(4)^(+)-N)和硝态氮(NO_(3)^(-)-N)含量,计算可溶性有机氮(DON)含量及氮库管理指数(NPMI),分析不同粒径团聚体中土壤氮素分布及NPMI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土壤氮素主要贮存在中等粒径(1.00耀2.00 mm)的团聚体中。施用有机肥促进氮素向超大粒径(跃5.00 mm)团聚体分布,进而提高大粒径团聚体NH_(4)^(+)-N的含量和NPMI。施用无机肥提高中等粒径团聚体TN的含量和分配比例,增加微粒径(约0.25 mm)团聚体NO_(3)^(-)-N的NPMI和大粒径(2.00耀5.00 mm)团聚体NO_(3)^(-)-N的活度指数。充分灌溉能够促进小粒径(0.25耀0.50 mm)团聚体TN和NH_(4)^(+)-N含量的增加及分配,提高各粒径团聚体的NPMI。粗放管理促进小粒径和微粒径团聚体NH_(4)^(+)-N的含量增加及分配,降低土壤的NPMI。对农作模式最敏感的是大粒径团聚体,施用有机肥通过增加大粒径团聚体的氮素含量和活度,提高土壤肥力供给和土壤保护能力;施用无机肥通过增加中等粒径团聚体氮素的含量及活度,促进氮素利用率的提高;粗放管理和还林还草通过增加小粒径团聚体的氮素含量,增强固氮能力。冀北坝上寒旱区可通过增施有机肥以增加团聚体数量,并进行适度灌溉,达到保肥供肥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模式 团聚体 土壤氮形态 库管理指数
下载PDF
植物氮形态利用策略及对外来植物入侵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孙思邈 陈吉欣 +6 位作者 冯炜炜 张昶 黄凯 管铭 孙建坤 刘明超 冯玉龙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2-80,共9页
氮是影响外来植物入侵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但相关研究多关注土壤氮水平的效应,较少考虑氮形态的作用。为从土壤氮形态利用的角度阐释外来植物的入侵机制,本文在植物氮形态利用策略分析的基础上,综述了外来植物氮形态利用的偏好性及其对入... 氮是影响外来植物入侵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但相关研究多关注土壤氮水平的效应,较少考虑氮形态的作用。为从土壤氮形态利用的角度阐释外来植物的入侵机制,本文在植物氮形态利用策略分析的基础上,综述了外来植物氮形态利用的偏好性及其对入侵性的影响。植物的氮形态利用策略有偏好性和可塑性两种,这可能与植物对土壤氮形态特性的长期适应有关;植物不仅可以对土壤氮形态做出响应,而且还能改造土壤氮形态,并对改变后的土壤氮形态做出反馈响应。很多外来植物入侵硝态氮占优势的干扰生境,偏好硝态氮的外来植物与本地植物竞争硝态氮;而偏好铵态氮的外来植物通过抑制土壤硝化作用,营造铵态氮环境,促进自身生长,同时抑制偏好硝态氮的本地植物生长。然而,植物氮形态利用策略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受多种生物和非生物因素共同作用影响的复杂过程,今后应加强多因素交互作用对外来入侵植物氮形态利用策略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更好地揭示氮形态利用策略,尤其是氮形态利用的可塑性与外来植物入侵性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形态利用策略 形态偏好 形态可塑性 土壤氮形态 适应进化 外来植物入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