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土壤水分垂直分布对建植当年柳枝稷的影响
被引量:
2
1
作者
李继伟
左海涛
+2 位作者
李青丰
范希峰
侯新村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3-50,共8页
为了明确柳枝稷(Panicumvirgatum L.cv.Alamo)对土壤水分垂直分布条件的适应性、根系分布规律及生长特点,以便更好地确立根区水分最优调控措施,采用土柱法研究了不同土壤水分垂直分布特征对建植当年柳枝稷地上植株和根系指标的影响。...
为了明确柳枝稷(Panicumvirgatum L.cv.Alamo)对土壤水分垂直分布条件的适应性、根系分布规律及生长特点,以便更好地确立根区水分最优调控措施,采用土柱法研究了不同土壤水分垂直分布特征对建植当年柳枝稷地上植株和根系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0-60 cm和0-120 cm土层土壤体积含水量低于10%时,除地上生物量和籽粒产量差异不显著外,其他指标均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倒三叶长度分别降低12.5%和22.1%、宽度分别降低5.7%和18.4%、总叶绿素含量分别降低7.5%和10.6%、地下生物量分别降低56.5%和58.6%、根长分别降低41.0%和40.7%、根表面积分别降低45.6%和49.4%、根体积分别降低51.1%和56.0%,但地上生物量的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17.5%和88.5%。表层0-60 cm灌水条件下,柳枝稷的根长、根表面积、地上生物量、籽粒产量和各土层根系生物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但地上生物量的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111.0%。随着灌水层深度的增加,根系的生物量重心由62.9 cm(CK)下降至71.2 cm,不同直径的根系表现出了不同的适应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枝稷
土壤水分垂直分布
生物量
根系
垂直
分布
水分
利用效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武塬区不同土地利用条件下土壤水分深剖面分布特征比较
被引量:
11
2
作者
武阿锋
刘文兆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33-136,共4页
通过调查取样的方法对长武塬面不同土地利用条件下(作物地,果园,苜蓿地)土壤水分状况在0~600cm范围深度内进行对比,结果显示:长武塬区小麦收获期,不同土地利用条件下土壤水分含量总体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春玉米地由于上年小麦收...
通过调查取样的方法对长武塬面不同土地利用条件下(作物地,果园,苜蓿地)土壤水分状况在0~600cm范围深度内进行对比,结果显示:长武塬区小麦收获期,不同土地利用条件下土壤水分含量总体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春玉米地由于上年小麦收获后直到春玉米播种前土地休闲,土壤含水量显著高于其它土地利用方式。其它土地利用条件下土壤平均含水量相对较低,在0~300cm的范围内含水量分布表现为果园〉苜蓿地〉小麦地。300cm以下含水量表现为小麦地〉果园〉苜蓿地;同时,不同利用条件下土壤水分剖面低湿层的位置深度也不相同,小麦地土壤水分低湿层深度较果园地和多年苜蓿地浅,土壤水分剖面形态与分布特征受利用模式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土壤水分垂直分布
长武塬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水分分析
被引量:
35
3
作者
张北赢
徐学选
白晓华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6-99,共4页
采用定位监测法,对地处黄土丘陵区的延安燕沟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水分状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农林草地土壤水分剖面(0~4m)存在显著差异,平均土壤含水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旱农坡地〉草地〉柠条灌丛〉果园〉黄刺玫灌丛〉刺槐...
采用定位监测法,对地处黄土丘陵区的延安燕沟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水分状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农林草地土壤水分剖面(0~4m)存在显著差异,平均土壤含水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旱农坡地〉草地〉柠条灌丛〉果园〉黄刺玫灌丛〉刺槐,与旱农坡地对照分别相差2.04%、2.27%、4.75%、4.8%和5.68%;刺槐、柠条和黄刺攻的土壤水分垂直分布呈现较一致的趋势,表现为上层水分高于下层且差异显著,水分较明显的分界点在100cm左右,其100cm以上平均土壤湿度分别为10.12%、13.58%和11.89%,100cm以下分别为8.79%、12.16%和9.07%;同时,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剖面低湿层不同,乔灌地低湿层深度较农地和草地深;土壤水分剖面形态与分层特征受植被利用影响作用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土壤水分垂直分布
植被
黄土丘陵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白刺沙包浅层土壤水分动态及其对不同降雨量的响应
被引量:
37
4
作者
李新乐
吴波
+3 位作者
张建平
辛智鸣
董雪
段瑞兵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5701-5708,共8页
以乌兰布和沙漠典型白刺沙包为研究对象,使用EC?5土壤水分传感器对其浅层(0—50 cm)土壤水分进行长期连续监测,分析了白刺沙包不同深度土层对不同降雨量的响应及整个生长季的土壤水分动态特征。结果表明:降雨是乌兰布和沙漠白刺沙包土...
以乌兰布和沙漠典型白刺沙包为研究对象,使用EC?5土壤水分传感器对其浅层(0—50 cm)土壤水分进行长期连续监测,分析了白刺沙包不同深度土层对不同降雨量的响应及整个生长季的土壤水分动态特征。结果表明:降雨是乌兰布和沙漠白刺沙包土壤水分的最重要补给源,降雨量大小是影响浅层土壤水分补给深度的决定因素。小于10 mm的降雨完全被表层(0—10 cm)土壤吸收,无法补给10 cm以下土壤水分;10—20 mm的降雨对土壤水分的补给深度达到20 cm;20—30 mm的降雨对土壤水分的补给深度达到40 cm,大于30 mm的降雨补给深度可达到50 cm,甚至更深土层。在研究区降雨量以小于20 mm降雨为主的情况下,20 cm以下土层土壤水分逐步恶化,久之将有利于浅根系草本植物的生长,不利于白刺的生长繁殖。因此,这种降雨格局将对浅层土壤水分及植被演替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垂直分布
土壤水分
动态
降雨量
白刺沙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土壤水分垂直分布对建植当年柳枝稷的影响
被引量:
2
1
作者
李继伟
左海涛
李青丰
范希峰
侯新村
机构
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
北京草业与环境研究发展中心
出处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3-50,共8页
基金
北京市科技计划(Z09050600630901)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青年科研基金(QNJJ201019)资助
文摘
为了明确柳枝稷(Panicumvirgatum L.cv.Alamo)对土壤水分垂直分布条件的适应性、根系分布规律及生长特点,以便更好地确立根区水分最优调控措施,采用土柱法研究了不同土壤水分垂直分布特征对建植当年柳枝稷地上植株和根系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0-60 cm和0-120 cm土层土壤体积含水量低于10%时,除地上生物量和籽粒产量差异不显著外,其他指标均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倒三叶长度分别降低12.5%和22.1%、宽度分别降低5.7%和18.4%、总叶绿素含量分别降低7.5%和10.6%、地下生物量分别降低56.5%和58.6%、根长分别降低41.0%和40.7%、根表面积分别降低45.6%和49.4%、根体积分别降低51.1%和56.0%,但地上生物量的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17.5%和88.5%。表层0-60 cm灌水条件下,柳枝稷的根长、根表面积、地上生物量、籽粒产量和各土层根系生物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但地上生物量的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111.0%。随着灌水层深度的增加,根系的生物量重心由62.9 cm(CK)下降至71.2 cm,不同直径的根系表现出了不同的适应情况。
关键词
柳枝稷
土壤水分垂直分布
生物量
根系
垂直
分布
水分
利用效率
Keywords
Switchgrass
Soil water spatial distribution
Biomass
Root spatial distribution
Water use efficiency
分类号
S216.2 [农业科学—农业机械化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武塬区不同土地利用条件下土壤水分深剖面分布特征比较
被引量:
11
2
作者
武阿锋
刘文兆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出处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33-136,共4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424-1)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09B09)
文摘
通过调查取样的方法对长武塬面不同土地利用条件下(作物地,果园,苜蓿地)土壤水分状况在0~600cm范围深度内进行对比,结果显示:长武塬区小麦收获期,不同土地利用条件下土壤水分含量总体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春玉米地由于上年小麦收获后直到春玉米播种前土地休闲,土壤含水量显著高于其它土地利用方式。其它土地利用条件下土壤平均含水量相对较低,在0~300cm的范围内含水量分布表现为果园〉苜蓿地〉小麦地。300cm以下含水量表现为小麦地〉果园〉苜蓿地;同时,不同利用条件下土壤水分剖面低湿层的位置深度也不相同,小麦地土壤水分低湿层深度较果园地和多年苜蓿地浅,土壤水分剖面形态与分布特征受利用模式影响显著。
关键词
土壤水分
土壤水分垂直分布
长武塬区
Keywords
soil moisture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soil moisture
Changwu tableland
分类号
S172.7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水分分析
被引量:
35
3
作者
张北赢
徐学选
白晓华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甘肃省科学院滑坡灾害研究所
出处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6-99,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471126
90202011)
+1 种基金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2004BA508B14)
中科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支助
文摘
采用定位监测法,对地处黄土丘陵区的延安燕沟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水分状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农林草地土壤水分剖面(0~4m)存在显著差异,平均土壤含水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旱农坡地〉草地〉柠条灌丛〉果园〉黄刺玫灌丛〉刺槐,与旱农坡地对照分别相差2.04%、2.27%、4.75%、4.8%和5.68%;刺槐、柠条和黄刺攻的土壤水分垂直分布呈现较一致的趋势,表现为上层水分高于下层且差异显著,水分较明显的分界点在100cm左右,其100cm以上平均土壤湿度分别为10.12%、13.58%和11.89%,100cm以下分别为8.79%、12.16%和9.07%;同时,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剖面低湿层不同,乔灌地低湿层深度较农地和草地深;土壤水分剖面形态与分层特征受植被利用影响作用显著。
关键词
土壤水分
土壤水分垂直分布
植被
黄土丘陵区
Keywords
loess hilly region
soil moisture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soil moisture
vegetation
分类号
S152.7 [农业科学—土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白刺沙包浅层土壤水分动态及其对不同降雨量的响应
被引量:
37
4
作者
李新乐
吴波
张建平
辛智鸣
董雪
段瑞兵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沙漠林业实验中心
内蒙古磴口荒漠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5701-5708,共8页
基金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CAFYBB2017QA02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600394)
文摘
以乌兰布和沙漠典型白刺沙包为研究对象,使用EC?5土壤水分传感器对其浅层(0—50 cm)土壤水分进行长期连续监测,分析了白刺沙包不同深度土层对不同降雨量的响应及整个生长季的土壤水分动态特征。结果表明:降雨是乌兰布和沙漠白刺沙包土壤水分的最重要补给源,降雨量大小是影响浅层土壤水分补给深度的决定因素。小于10 mm的降雨完全被表层(0—10 cm)土壤吸收,无法补给10 cm以下土壤水分;10—20 mm的降雨对土壤水分的补给深度达到20 cm;20—30 mm的降雨对土壤水分的补给深度达到40 cm,大于30 mm的降雨补给深度可达到50 cm,甚至更深土层。在研究区降雨量以小于20 mm降雨为主的情况下,20 cm以下土层土壤水分逐步恶化,久之将有利于浅根系草本植物的生长,不利于白刺的生长繁殖。因此,这种降雨格局将对浅层土壤水分及植被演替产生重要影响。
关键词
土壤水分垂直分布
土壤水分
动态
降雨量
白刺沙包
Keywords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soil water content
soil water content dynamics
rainfall
Nitraria tangutorum nebkha
分类号
S15 [农业科学—土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土壤水分垂直分布对建植当年柳枝稷的影响
李继伟
左海涛
李青丰
范希峰
侯新村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长武塬区不同土地利用条件下土壤水分深剖面分布特征比较
武阿锋
刘文兆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黄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水分分析
张北赢
徐学选
白晓华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
3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白刺沙包浅层土壤水分动态及其对不同降雨量的响应
李新乐
吴波
张建平
辛智鸣
董雪
段瑞兵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3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