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五种主要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赵玉明 高晓飞 姜洪涛 《中国水土保持》 2013年第4期32-35,69,共4页
认识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对于研究土壤肥力、质量及侵蚀程度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非真空快速浸润法、非真空快速滴水浸润法和非真空慢速气溶胶浸润法3种方法,测定了黑土、褐土、黄土、红壤、紫色土等5种土壤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通过... 认识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对于研究土壤肥力、质量及侵蚀程度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非真空快速浸润法、非真空快速滴水浸润法和非真空慢速气溶胶浸润法3种方法,测定了黑土、褐土、黄土、红壤、紫色土等5种土壤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通过对不同方法所测结果的稳定性和差异性进行分析,可知非真空快速浸润法测定的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最小,非真空慢速气溶胶浸润法测定的含量最大,非真空快速滴水浸润法所测结果介于前2种方法所测结果之间。根据5种土壤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在3种方法间的差异,将5种土壤分为黑土与紫色土、黄土、褐土与红壤3种类型;5种土壤在3种方法下所测定的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的排序分别为:黄土<黑土<褐土<紫色土<红壤,黄土<褐土<红壤<黑土<紫色土,黄土<褐土<黑土<红壤<紫色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 测定方法 浸润方法
下载PDF
黑龙滩水库消落带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组成及其稳定性的影响
2
作者 白芹菲 王艳琪 +3 位作者 鲍玉海 贺秀斌 罗鹏 韦杰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8-176,共9页
[目的]为阐明水库消落带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组成及其稳定性的影响。[方法]以川中丘陵区黑龙滩水库消落带人工恢复与自然恢复植被下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湿筛法测定分析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组成特征及其稳定性指标。[结果... [目的]为阐明水库消落带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组成及其稳定性的影响。[方法]以川中丘陵区黑龙滩水库消落带人工恢复与自然恢复植被下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湿筛法测定分析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组成特征及其稳定性指标。[结果]消落带土壤>0.25 mm水稳性大团聚体含量与未淹水对照相比降低4.21%,其中,自然恢复植被下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含量较对照下降12.27%,人工恢复植被下大团聚体含量较对照增加3.84%;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组成差异显著(p<0.05),人工恢复植被下土壤大团聚体含量(69.48%)显著高于自然恢复模式(43.20%);消落带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性随水位高程增加而升高,团聚体稳定性指标>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R_(0.25))、平均重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人工恢复模式下均大于自然恢复模式,团聚体分形维数(D)、土壤可蚀性因子(K)与团聚体破坏率(PAD)人工恢复模式小于自然恢复模式,表明人工恢复模式下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性、土壤抗蚀性高于自然恢复模式。[结论]黑龙滩水库消落带在淹水后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下降,但人工恢复模式能有效改善土壤团粒结构,研究结果可为黑龙滩水库消落带土壤结构稳定性评价及植被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中丘陵区 水库消落带 植被恢复 土壤水团聚 团聚
下载PDF
华北平原农业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分布特征及其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9
3
作者 杨长明 欧阳竹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0-105,共6页
以在华北平原具有典型代表的禹城市为研究区域,通过对该地区主要农业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进行采样和分析,系统研究和比较了不同农业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团聚体分布特征及其有机碳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农业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水稳... 以在华北平原具有典型代表的禹城市为研究区域,通过对该地区主要农业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进行采样和分析,系统研究和比较了不同农业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团聚体分布特征及其有机碳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农业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分布和组成有着显著(p〈0.05)影响。与传统粮田比较,果园和苜蓿地土地利用方式明显提高了土壤中〉2mm和〉0.25mm水稳性团聚体的比例,同时也降低了0.5~1mm和0.25~0.5mm粒级的水稳性团聚体比例。果园土壤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较传统粮田分别提高了70.5%和108.4%。设施农业用地降低了土壤较大粒级水稳性团聚体的比例和团聚体的稳定性。果园表层土壤总有机碳(TOC)、轻组分有机碳(LFOC)和颗粒有机碳(POC)较传统粮田分别提高了54.8%、136.4%和124.6%。设施农业用地则显著(p〈0.05)降低了土壤TOC、LFOC和POC的含量。不同粒级团聚体中土壤有机碳含量皆以果园为最高,苜蓿地次之,设施农业用地土壤不同粒级团聚体中有机碳平均含量为最小,这种差异在〉2mm和0.5~1mm的团聚体中表现最为明显。相关和回归分析表明,〉0.25mm团聚体含量、MWD和GMD与土壤TOC、LFOC和POC皆呈现显著正相关性,其中与POC之间的相关关系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23^**、0,912^**和0.8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平原 农业土地利用 土壤水团聚分布 有机碳组分
下载PDF
有机物料输入对果园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形成过程影响研究
4
作者 王昱晨 杨青青 +3 位作者 王彦人 陆奕彤 陈芊妤 茅伟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4年第18期54-56,共3页
有机物料输入是改良土壤结构的有效方式。本研究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了无添加对照、添加粪肥包括猪粪肥和牛粪肥、玉米秸秆和大豆秸秆处理下对多年果园板结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产量及其形成速率的变化。结果表明,猪粪肥能够显著提高土壤大... 有机物料输入是改良土壤结构的有效方式。本研究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了无添加对照、添加粪肥包括猪粪肥和牛粪肥、玉米秸秆和大豆秸秆处理下对多年果园板结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产量及其形成速率的变化。结果表明,猪粪肥能够显著提高土壤大团聚体含量,牛粪肥对土壤大团聚体产量的提升效果并不显著;高剂量和低碳氮比秸秆输入能够更好地促进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的形成。本研究能够为运用有机物料作为管理工具,提升多年果园土壤有机碳含量、水稳性团聚体结构水平等功能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肥 秸秆 土壤有机碳 土壤水团聚
下载PDF
耕作方式和秸秆还田对华北地区农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分布及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20
5
作者 田慎重 王瑜 +4 位作者 李娜 宁堂原 王丙文 赵红香 李增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7116-7124,共9页
基于10a耕作措施的定位试验,利用湿筛法研究了不同耕作措施和秸秆还田条件下农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分布规律,并利用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评价了不同处理水稳性团聚体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耕作措施处理的水稳性... 基于10a耕作措施的定位试验,利用湿筛法研究了不同耕作措施和秸秆还田条件下农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分布规律,并利用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评价了不同处理水稳性团聚体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耕作措施处理的水稳性团聚体在0—10cm,10—20cm和20—30cm土层表现出不同的分布趋势,随着土层的加深,各处理水稳定团聚体的分布呈粒径逐渐减小、分布范围逐渐扩大趋势,0—10cm土层的水稳性团聚体多集中于2—5mm粒径范围,10—20cm土层水稳性团聚体多集中在0.5—5mm粒径范围,以0.5—1mm最多,而20—30mm,则广泛分布在0.25—5mm粒径范围。通过MWD和GMD值可以看出,免耕、耙耕和旋耕措施更能有效地保护表层(0—10cm)土壤水稳定团聚体的稳定性,常规耕作和深松处理则显著降低了20—30cm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性。秸秆还田显著增加了土壤有机碳(SOC)含量,且显著影响了土壤表层水稳性团聚体的稳定性。作用力分析结果表明,在0—10cm表层,秸秆作用在土壤表层显著影响了水稳定大团聚体的数量及其稳定性(P<0.001),多元回归分析说明其与土壤有机碳含量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且同时也受到来自耕作和秸秆交互效应的影响(P<0.01);但在10—20cm土层,影响其数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是不同的耕作措施及耕作和秸秆的交互效应(P<0.001);而在20—30cm,耕作措施、秸秆和两者的交互效应共同对水稳性大团聚体数量产生重要的影响,但主要作用力来自耕作措施(P<0.001)和两者的交互效应(P<0.001)。免耕秸秆还田措施能显著提高土壤的水稳性团聚体的比例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耕作 秸秆还田 土壤水团聚 MWD GMD
下载PDF
吴起县退耕还林对土壤团聚体水稳性和养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6
作者 董莉丽 陈益娥 李晓华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40-146,共7页
土壤团聚体组成及其稳定性在土壤质量和抗蚀性评价中具有重要意义(张治伟等,2009)。土壤退化首先表现出团粒结构的破坏与消失(王晓娟等,2012),在黄土高原常将大于0.25mm水稳性团聚体的质量百分含量作为土壤抗蚀性指标。
关键词 退耕还林 土壤水团聚 土壤养分 吴起县
下载PDF
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年限苜蓿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分布特征及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海龙 姚拓 +3 位作者 张春红 张文明 李林芝 路永莉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1-56,共6页
为了探索种植苜蓿对土壤质量的影响,选取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3、7、12 a和18 a生苜蓿草地0~60 cm土层土壤为研究对象,以农田为对照(CK),采用湿筛法研究了不同种植年限苜蓿草地土壤团聚体分布特征及其稳定性。结果表明:黄土丘陵沟壑区土... 为了探索种植苜蓿对土壤质量的影响,选取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3、7、12 a和18 a生苜蓿草地0~60 cm土层土壤为研究对象,以农田为对照(CK),采用湿筛法研究了不同种植年限苜蓿草地土壤团聚体分布特征及其稳定性。结果表明: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组成随着粒径减小呈阶梯式递增态势,增幅为1.22%~61.43%,以<0.25 mm的微团聚体占据优势级别,其比例达60.83%~79.72%。当农田更替为苜蓿草地后,在0~20 cm土层,随种植年限增加至12 a,土壤团聚化递增趋势明显,>2 mm、1~2 mm、0.5~1 mm和0.25~0.5 mm粒径的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分别为农田对照的2.03~2.75倍、1.98~2.72倍、1.31~1.65倍和1.15~1.36倍;平均重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在0~20 cm土层均表现为12 a>18 a>7 a>3 a>CK,变化范围分别为0.34~0.70和0.18~0.26;分形维数(D)变化虽然较小,但在0~20 cm土层也呈现出了不同年限苜蓿草地均小于农田的规律性,变化范围为2.31~2.43。相关分析表明,>0.25 mm粒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WSAP0.25)、MWD、GMD均与土壤总有机碳(TOC)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而土壤黏粒、碳酸钙含量与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各指标间相关性均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有机质是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壤团聚的主要胶结物质,种植苜蓿能促进土壤团聚体形成,增强团聚体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草地 种植年限 土壤水团聚 粒径分布 土壤理化 黄土丘陵沟壑区
下载PDF
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植被恢复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13
8
作者 马祥华 焦菊英 白文娟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9-74,共6页
以黄土高原典型丘陵沟壑区—吴旗县为例,研究了退耕地不同植被恢复年限、不同植被类型和不同恢复方式下的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0.25mm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在0~60cm土层随着退耕地恢复年限的延长而不断增加,乔... 以黄土高原典型丘陵沟壑区—吴旗县为例,研究了退耕地不同植被恢复年限、不同植被类型和不同恢复方式下的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0.25mm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在0~60cm土层随着退耕地恢复年限的延长而不断增加,乔木地相对较高,草地相对较低,灌木地介于两者之间。自然恢复方式>自然+人工恢复方式>人工恢复方式,坡耕地的团粒含量最低;在0~20cm土层,恢复前期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增幅较大,后期增幅较小,而40~60cm土层的变化规律则相反。对同一种植被类型,>5mm的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从0~20cm到40~60cm土层均呈下降趋势,并且在较浅土层灌木地的降幅相对较大,在较深土层乔木地的降幅相对较大。人为干预使得土壤水稳性团聚体从大粒径向小粒径转化,这种转化在较深土层表现的较明显。可见,在退耕地植被恢复中,具有较长恢复年限的乔木地,土壤的抗蚀性较强;自然+人工的恢复方式既缩短了植被恢复时间,也提高了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从而改善了土壤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地 植被恢复 生态重建 土壤水团聚 黄土丘陵沟壑区
下载PDF
不同耕作措施对旱作农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武均 蔡立群 +3 位作者 张仁陟 齐鹏 张军 Yeboah STEPHEN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29-337,共9页
为了探明陇中黄土高原旱作农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崩解机制,以连续进行15年的不同耕作措施长期定位试验为研究对象,利用LB湿筛法(快速湿润法、慢速湿润法和预湿润后扰动法)和传统湿筛法探索了传统耕作(T)、传统耕作+秸秆还田(TS)、免耕(NT... 为了探明陇中黄土高原旱作农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崩解机制,以连续进行15年的不同耕作措施长期定位试验为研究对象,利用LB湿筛法(快速湿润法、慢速湿润法和预湿润后扰动法)和传统湿筛法探索了传统耕作(T)、传统耕作+秸秆还田(TS)、免耕(NT)、免耕+秸秆覆盖(NTS)4种耕作措施对陇中黄土高原旱作农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及其破坏机制。结果表明:不同耕作措施下,4种湿筛法处理后,<0.25 mm非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排序为:传统湿筛法>快速湿润法>预湿润后扰动法>慢速湿润法;4种湿筛法处理后,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排序为:慢速湿润法>预湿润后扰动法>快速湿润法>传统湿筛法;不同耕作措施下,土壤团聚体相对崩解指数高于相对机械破坏指数。不同湿筛法处理后,在0~5 cm和5~10 cm土层均以NTS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和平均重量直径最高,且NTS处理的平均重量直径显著(P≤5%)高于NT和T处理;而10~30 cm土层,TS处理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和平均重量直径最高,且显著高于T处理的平均重量直径,但与NTS处理的平均重量直径无显著差异。不同耕作措施下的团聚体崩解指数和机械破坏指数均以T处理最高,NT次之,NTS处理最低。秸秆对0~5cm、5~10 cm、10~30 cm土层的团聚体崩解指数和机械破坏指数的降低均具有显著效应,而免耕仅在0~5 cm土层具有显著效应。因此,该区水稳性团聚体分散主要是由于水分入渗而引起的,且快速湿润时的破坏最大;同时,NTS处理可有效提升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性,更有利于该区农田水土保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作农田 秸秆还田 免耕 Le Bissonnais法 土壤水团聚 相对崩解指数 相对机械破坏指数
下载PDF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特征 被引量:56
10
作者 董莉丽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5-100,共6页
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是土壤结构的关键性指标,是土壤环境、管理实践和土地利用类型相互作用的结果。本文应用Le Bissonnais法中的快速和慢速湿润测定陕北黄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分析土地利用类型和湿润速度对土... 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是土壤结构的关键性指标,是土壤环境、管理实践和土地利用类型相互作用的结果。本文应用Le Bissonnais法中的快速和慢速湿润测定陕北黄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分析土地利用类型和湿润速度对土壤团聚体水稳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小叶杨、侧柏、油松、杏4种林地土壤>0.2mm水稳性团聚体质量分数、平均质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较农地和苹果园土壤大,而农地和苹果园土壤团聚体粒级分布的分形维数D值较大,说明林地土壤结构得到明显改善。土壤有机质与>0.2 mm,MWD,GMD和D值呈极显著相关,说明土壤有机质是影响土壤团聚体形成和稳定的主要胶结物质。团聚体稳定性在2种处理下存在明显差异,快速湿润对团聚体破坏大于慢速湿润,说明消散作用在土壤团聚体崩解中起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类型 土壤水团聚 LeBissonnais方法 黄土丘陵沟壑区
下载PDF
宁南黄土丘陵区撂荒地恢复过程中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月玲 王思成 +4 位作者 马璠 许浩 董立国 蔡进军 韩新生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21期310-314,共5页
以宁南黄土丘陵区弃耕撂荒地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取样和实验室测定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不同年限撂荒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及其特征。结果表明:(1)> 0. 25 mm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所占比例在0~30 cm土层随着撂荒年限的延长先降低后增加... 以宁南黄土丘陵区弃耕撂荒地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取样和实验室测定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不同年限撂荒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及其特征。结果表明:(1)> 0. 25 mm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所占比例在0~30 cm土层随着撂荒年限的延长先降低后增加,10年降至最低点10. 20%; 0~10 cm、> 10~20 cm、> 20~30 cm土层各年限撂荒地>0. 25 mm粒级水稳性大团聚体含量分别为38. 3%、24. 53%、14. 47%,各粒级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变异系数总体呈现出随着粒级减小而逐渐变小的趋势;(2)在0~30 cm土层随着撂荒年限的延长,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平均质量直径和几何平均直径基本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分形维数在10年后呈现出减小的趋势,且差异显著;(3)相关分析表明,粒级> 2 mm的水稳性团聚体对土壤结构的稳定性起到很大的作用。通过分析,总体反映出随着撂荒地植被的不断恢复,改善了土壤的结构性能,使得土壤抗蚀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撂荒地 土壤水团聚 恢复年限 宁南黄土丘陵区
下载PDF
年内轮耕对小麦—玉米两熟农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碳、氮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聂良鹏 李增嘉 +4 位作者 宁堂原 郭利伟 冯宇鹏 李娜 丁娜 《山东农业科学》 2014年第9期63-68,共6页
在华北平原小麦—玉米两熟区,设置6种年内轮耕模式,即小麦季免耕玉米季免耕(WZ-MZ)、小麦季免耕玉米季深松(WZ-MS)、小麦季深松玉米季免耕(WS-MZ)、小麦季深松玉米季深松(WS-MS)、小麦季翻耕玉米季免耕(WC-MZ)、小麦季翻耕玉... 在华北平原小麦—玉米两熟区,设置6种年内轮耕模式,即小麦季免耕玉米季免耕(WZ-MZ)、小麦季免耕玉米季深松(WZ-MS)、小麦季深松玉米季免耕(WS-MZ)、小麦季深松玉米季深松(WS-MS)、小麦季翻耕玉米季免耕(WC-MZ)、小麦季翻耕玉米季深松(WC-MS),探讨年内轮耕模式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碳、氮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MS的年内轮耕模式比MZ有利于0~40 cm土层微团聚体聚成更大粒级的团聚体和保护大团聚体免受破坏;无论玉米季免耕还是深松条件下,与WZ、WC相比,WS能提高10~40cm土层〉0.25 mm粒级的大团聚体含量;WZ和WS比WC能显著提高土壤表层有机碳及全氮,使更多的碳、氮在土壤表层聚集;MS比MZ能降低0~10 cm和提高10~40 cm土层团聚体中有机碳及全氮含量;WZ能显著提高土壤0~10 cm土壤团聚体中C/N;无论小麦季采用哪种耕作方式,MS比MZ能降低0~10 cm和提高10~40 cm土层团聚体中C/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内轮耕 小麦-玉米两熟 土壤水团聚 碳、氮分布
下载PDF
咸水灌溉对麦-玉两熟制农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 被引量:11
13
作者 吴雨晴 郑春莲 +4 位作者 李科江 党红凯 李全起 李树宁 张俊鹏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88-294,308,共8页
为探明咸水灌溉对麦—玉两熟轮作农田土壤团聚体的影响效应,在长期定位咸水灌溉试验(始于2006年)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矿化度咸水连续灌溉第13~14年农田土壤盐分(EC e)及水稳性团聚体分布和稳定性指标的变化规律。试验设置5个灌溉水矿化... 为探明咸水灌溉对麦—玉两熟轮作农田土壤团聚体的影响效应,在长期定位咸水灌溉试验(始于2006年)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矿化度咸水连续灌溉第13~14年农田土壤盐分(EC e)及水稳性团聚体分布和稳定性指标的变化规律。试验设置5个灌溉水矿化度处理,分别为1,2,4,6,8 g/L。结果表明,0—40 cm土层土壤EC e随灌溉水矿化度增加而增大,4,6,8 g/L灌水处理与1 g/L处理间差异达显著水平。咸水灌溉改变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粒级分布,灌溉水矿化度≤4 g/L时,0—40 cm土壤水稳性团聚体以大团聚体(>0.25 mm)为优势粒级,随灌溉水矿化度增加,大团聚体质量分数降低,微团聚体(0.053~0.25 mm)和粉+黏团聚体(<0.053 mm)质量分数增大,当灌溉水矿化度达到6 g/L时,粉+黏团聚体占比最大。咸水灌溉降低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稳定性,随灌溉水矿化度的增加,土壤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和几何平均直径减小,分形维数增大,但2 g/L与1 g/L灌水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在该研究灌溉制度下,≥4 g/L咸水灌溉显著增加土壤盐分,破坏土壤团粒结构,应谨慎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水灌溉 麦—玉轮作 土壤盐分 土壤水团聚
下载PDF
宁夏黄土丘陵区典型林草植被类型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 被引量:17
14
作者 陈国靖 蔡进军 +4 位作者 马璠 许浩 董立国 韩新生 李生宝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9-53,60,共6页
土壤团聚体是土壤的基础单元结构,是研究土壤结构、抗侵蚀能力的重要指标。对宁夏黄土丘陵区典型林草植被类型下的水稳性团聚体进行了测定,分析了不同林草植被类型下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差异。结果表明:(1)混交林地的水稳性大团聚体比例,... 土壤团聚体是土壤的基础单元结构,是研究土壤结构、抗侵蚀能力的重要指标。对宁夏黄土丘陵区典型林草植被类型下的水稳性团聚体进行了测定,分析了不同林草植被类型下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差异。结果表明:(1)混交林地的水稳性大团聚体比例,MWD,GMD,D值较山杏、山桃、沙棘等纯林大,说明混交林地土壤的结构最好,抗侵蚀能力最强;撂荒地的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性的各指标值最小,土壤结构最差,抗侵蚀能力最差。(2)>0.25mm粒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林地大于撂荒地,上层土壤大于下层土壤,说明林地土壤结构较撂荒地稳定,上层土壤结构较下层稳定。(3)土壤分形维数D值苜蓿地大于林地,苜蓿地土壤受到人为因素后恢复年限短,土壤颗粒分散,土壤稳定性差。研究结果表明,林地——特别是混交林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比苜蓿地和撂荒地好,对研究区土壤结构恢复有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 林草植被结构 土壤水团聚
下载PDF
长期咸水灌溉对棉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吴雨晴 郑春莲 +3 位作者 孙景生 李科江 党红凯 张俊鹏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58-64,107,共8页
【目的】探明不同矿化度咸水长期灌溉对棉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方法】基于10 a咸水定位灌溉试验,设置6组灌水矿化度水平:1 g/L(CK)、2 g/L(T1)、4 g/L(T2)、6 g/L(T3)、8 g/L(T4)、10 g/L(T5),分析了各处理棉田0~30 cm土层土壤... 【目的】探明不同矿化度咸水长期灌溉对棉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方法】基于10 a咸水定位灌溉试验,设置6组灌水矿化度水平:1 g/L(CK)、2 g/L(T1)、4 g/L(T2)、6 g/L(T3)、8 g/L(T4)、10 g/L(T5),分析了各处理棉田0~30 cm土层土壤盐分质量分数(S)以及>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R0.25)、平均重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和分形维数(D)。【结果】土壤盐分随灌溉水矿化度的增加而增大,棉花生长前期土壤盐分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降低趋势;生长后期各土层土壤盐分整体降低,且随土层变化的趋势与前期相反。>0.25 mm水稳性团聚体量、MWD及GMD均表现为随灌水矿化度的增加而减小的趋势,而D则随灌水矿化度的增加呈增大的趋势。经过生育期降雨淋盐、土壤自然沉降等作用,棉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得到恢复,棉花生长后期大团聚体数量、MWD、GMD较前期均有所回升,D有所下降,以10~20 cm土层恢复效果最为显著。与CK相比,T1、T2、T3处理棉田不同时期不同土层的水稳性团聚体指标差异均不显著。【结论】<6 g/L的咸水灌溉棉田土壤积盐较少,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破坏程度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水灌溉 土壤盐分 土壤水团聚 指标
下载PDF
玉米//马铃薯间作根系特征及其与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关系 被引量:7
16
作者 杜静 柏勇 +1 位作者 范茂攀 李永梅 《山东农业科学》 2020年第6期57-64,共8页
农作物根系可以固结土壤,提高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测定农作物根系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可以从侧面评价不同种植模式的水土保持作用。本试验以玉米、马铃薯为试验作物,研究不同种植模式下农作物的根系特征和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组成... 农作物根系可以固结土壤,提高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测定农作物根系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可以从侧面评价不同种植模式的水土保持作用。本试验以玉米、马铃薯为试验作物,研究不同种植模式下农作物的根系特征和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组成及稳定性。结果表明:3种种植模式下5个处理(MP:玉米间作;PM:马铃薯间作;MM:玉米单作;PP:马铃薯单作;CK:裸地)的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都以0. 5~0. 25 mm粒级为主,> 0. 25 mm粒级的水稳性团聚体中MP处理含量最高;MP处理的团聚体破坏率最小,0~10 cm土层中,MP、PM处理较CK的团聚体破坏率减少35. 70%、25. 54%;5个处理中,MP、PM处理的土壤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都大于其它3个处理,MP处理最大,CK最小;MP处理的分形维数最小,CK的分形维数最大。相同土层内,PM处理的玉米含根量、根长、根尖数、根表面积、根体积都高于MM处理;PM处理的马铃薯含根量、根长、根尖数、根表面积、根体积也都高于PP处理。MP、PM、PP、MM处理的根系特征与> 0. 25 mm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之间都呈正相关关系,与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破坏率和水稳性团聚体分形维数之间都呈负相关关系。说明农作物间作可以促进根系生长和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有利于提高土壤抗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玉米 间作 根系特征 土壤水团聚 分形维数
下载PDF
几株产荚膜细菌在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形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志峰 赵小蓉 +1 位作者 李贵桐 林启美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3期170-172,共3页
试验研究几株产荚膜细菌在土壤水稳定性团聚体形成中的作用结果表明,菌株次生代谢产物即发酵物在土壤水稳定性团聚体形成中起作用,而菌体本身不起作用。细菌能够显著促进>0.25mm土壤水稳定性团聚体的形成,其效果随加入C源物质而异,... 试验研究几株产荚膜细菌在土壤水稳定性团聚体形成中的作用结果表明,菌株次生代谢产物即发酵物在土壤水稳定性团聚体形成中起作用,而菌体本身不起作用。细菌能够显著促进>0.25mm土壤水稳定性团聚体的形成,其效果随加入C源物质而异,蔗糖效果优于小麦秸秆和玉米秸秆,风化煤几乎不起作用。加入不同C源物质时,菌株之间表现出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荚膜细菌 土壤水团聚 碳源
下载PDF
植物根系提高土壤水稳性团粒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105
18
作者 吴彦 刘世全 +1 位作者 付秀琴 王金锡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45-49,共5页
以长江中上游几种常见的水土保持林为对象,就植物根系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数量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林木根系通过径级≤1mm须根的作用,可以提高土壤水稳性团聚体数量,其原因在于死根提供有机质,活根提供分泌物,作为... 以长江中上游几种常见的水土保持林为对象,就植物根系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数量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林木根系通过径级≤1mm须根的作用,可以提高土壤水稳性团聚体数量,其原因在于死根提供有机质,活根提供分泌物,作为土粒团聚的胶结剂,配合须根的穿插和缠结,促进土粒团聚,使土壤中直径>3mm的大粒级水稳性团聚体增加,从而增强土壤抗分散、悬浮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系 土壤水团聚 水土保持 胶结剂 有机质 回归模型
下载PDF
不同开垦年限黑土区坡耕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与有机质关系 被引量:25
19
作者 张孝存 郑粉莉 +1 位作者 王彬 安娟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0-95,共6页
从不同开垦年限、土层和地形部位三个视角,应用慢速湿润法研究了东北黑土区坡耕地表层3~5 mm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与有机质的关系.结果表明:黑土开垦后,随着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土壤团聚体水稳性也明显降低;40 a以后,随着开垦时间的延长,... 从不同开垦年限、土层和地形部位三个视角,应用慢速湿润法研究了东北黑土区坡耕地表层3~5 mm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与有机质的关系.结果表明:黑土开垦后,随着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土壤团聚体水稳性也明显降低;40 a以后,随着开垦时间的延长,两者的变化逐渐趋于稳定和平缓.MWDSW值、〉0.2 mm水稳定性土壤团聚体含量均与有机质含量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是0.979和0.956(P〈0.05).表层土壤团聚体水稳性高于次表层土壤,这与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次表层有关.不同土层〉0.2、〉0.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MWD值与相应有机质含量相关系数分别为0.51、0.56、0.59(P〈0.05),达到显著相关水平.不同地形部位表层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沿坡面呈波状起伏变化,变化规律不明显,主要是由于坡面不同地形部位土壤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强弱不同造成的.三种情况下,黑土表层土壤MWD值与有机质含量均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聚 土壤有机质 坡位 黑土
下载PDF
横坡和顺坡耕作对紫色土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20
20
作者 张怡 何丙辉 +2 位作者 王仁新 郭志敏 唐柄哲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2-198,共7页
通过径流小区试验,分析探讨了紫色土横坡和顺坡两种耕作模式下表层(0~20cm)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及有机碳含量的特征,为紫色土区坡耕地的有效改造和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试验结果表明,横坡耕作下土壤水稳性指数K值比顺坡耕作高38.9... 通过径流小区试验,分析探讨了紫色土横坡和顺坡两种耕作模式下表层(0~20cm)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及有机碳含量的特征,为紫色土区坡耕地的有效改造和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试验结果表明,横坡耕作下土壤水稳性指数K值比顺坡耕作高38.99%,而土壤分散性D值为顺坡耕作的1.64倍,横坡耕作抗蚀性大于顺坡耕作。横坡耕作〉0.25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比顺坡耕作增加3.62%,〉5mm、5~3mm、3~2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横坡耕作均高于顺坡耕作,横坡耕作显著提高〉2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横坡耕作下团聚体结构体破坏率较顺坡耕作减少3.05%,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为顺坡耕作的1.39倍。2种耕作模式下O.5~2mm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均最高,〉0.25mm不同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百分数均随粒径的减小而减小,均在0.5、0.25mm粒级下达到最小。横坡和顺坡耕作模式下2~1mm团聚体有机碳含量无显著差异。横坡耕作较顺坡耕作能够显著增加紫色土〉2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且对有机碳的固持作用更好,有利于土壤结构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土 横坡耕作 顺坡耕作水团聚 有机碳 抗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