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棘孢木霉对青蒿生长量及土壤水解氮质量分数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唐磊 赵敏 +4 位作者 张荣沭 韩颂 吕曼曼 王慧 朱国栋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0-72,92,共4页
采用土样中5×102(T1)、5×103(T2)、5×104菌落/cm3(T3)的棘孢木霉分生孢子悬浮液,诱导青蒿60d,分析诱导后青蒿的生长量以及土壤水解氮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T2诱导效果最佳。T2的诱导,青蒿的主茎高生长量在8月10—20日达... 采用土样中5×102(T1)、5×103(T2)、5×104菌落/cm3(T3)的棘孢木霉分生孢子悬浮液,诱导青蒿60d,分析诱导后青蒿的生长量以及土壤水解氮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T2诱导效果最佳。T2的诱导,青蒿的主茎高生长量在8月10—20日达到最大、茎基粗在诱导后20 d内达到最大值,两者分别为21.41、0.84 cm,是对照组的1.38、1.47倍;T2的诱导,单株青蒿根的鲜质量平均值130.776 g,比T1、T3的诱导,分别增加了88.74%和58.45%,而且生长的时间长、提升的幅度大。用T2诱导,青蒿30d的土壤中水解氮质量分数,与不施用木霉且不栽培青蒿的土壤、施用T1的木霉但不栽培青蒿的土壤、施用T2的木霉但不栽培青蒿的土壤相比,分别减少19.62%、10.4%、21.03%。棘孢木霉,不仅可以促进青蒿的生长,还可以改善土壤中的水解氮质量分数,最适棘孢木霉的量浓度为5×103菌落/c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孢木霉 分生孢子 青蒿生长 土壤水解氮
下载PDF
霍山山地草甸优势种功能性状对土壤水解氮和水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王虎 赵峰侠 +1 位作者 张瑞 张志茹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第3期68-72,共5页
植物功能性状是植物在适应环境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生长、生存和繁殖的个体特征,影响着生态系统过程和功能.基于此,本文研究了霍山山地草甸台地和坡地的优势种株高和比叶面积与土壤水解氮和土壤含水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坡地优势种株... 植物功能性状是植物在适应环境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生长、生存和繁殖的个体特征,影响着生态系统过程和功能.基于此,本文研究了霍山山地草甸台地和坡地的优势种株高和比叶面积与土壤水解氮和土壤含水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坡地优势种株高与土壤的含水量(R2=0.681,P<0.01)和水解氮含量(R2=0.543,P<0.05)呈显著负相关,而比叶面积与土壤的含水量和水解氮含量无相关性.台地优势种株高、比叶面积均与土壤的含水量和水解氮含量无相关性.以上结果说明,生物量假说和质量比例假说的优势种影响理论受植物功能性状类型和微地形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山 植物功能性状 优势种 土壤水解氮 土壤含水量
下载PDF
不同形态与水平氮素配施对小白菜硝酸盐残留及土壤水解氮含量的影响
3
作者 郭新杰 岳燕 《陇东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35-37,共3页
以小白菜为材料,在施氮量一定的条件下,通过设置不同硝态氮与铵态氮配施比例,研究了不同氮素形态与水平配施对小白菜硝酸盐残留量及土壤水解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中硝态氮所占比例大于铵态氮时对小白菜产量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 以小白菜为材料,在施氮量一定的条件下,通过设置不同硝态氮与铵态氮配施比例,研究了不同氮素形态与水平配施对小白菜硝酸盐残留量及土壤水解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中硝态氮所占比例大于铵态氮时对小白菜产量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生长后期土壤速效氮含量降低较快,小白菜硝酸盐的残留量较高;当硝态氮与铵态氮配施比例为1∶1时,小白菜产量尽管较3∶1时有所下降,但硝酸盐残留量较低。大田生产中,硝态氮与铵态氮按1∶1比例配合施用,是小白菜经济高效、硝酸盐安全低残留的最佳施氮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白菜 硝酸盐残留量 土壤水解氮含量
下载PDF
实验室测定土壤水解氮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4
作者 米尔阿力木江·艾尔肯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年第12期180-180,共1页
氮素对作物来说是最重要的营养元素,对绝大部分作物来说,生长所需的氮素90%以上来源于土壤。
关键词 实验室 测定 土壤水解氮 方法 注意事项
下载PDF
凯式定氮仪碱解蒸馏法测定土壤水解性氮 被引量:9
5
作者 郭旭欣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12期237-238,共2页
采用凯式定氮仪碱解蒸馏法测定水解性氮,结果表明:用碱解蒸馏法测定土壤水解性氮,达到了林业行业标准LY/T1229-1999碱解扩散法的效果,使水解时间由24 h降低到4 min,真正达到节时高效,且操作简便,准确度高,适合于批量检测水解性氮。
关键词 碱解蒸馏法 土壤水解 凯式定
下载PDF
碱解扩散法测定土壤水解性氮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2
6
作者 童娟 谢春梅 《宁夏农林科技》 2011年第9期61-61,71,共2页
经过反复实验,对碱解扩散法测定土壤水解性氮需要注意的重要环节和要点:试剂的配制、保存,分析步骤中的加样、加液、滴定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总结与介绍。
关键词 土壤水解 碱解扩散法 内室清洁度 影响
下载PDF
实验室测定土壤中水解性氮的方法改进研究
7
作者 江能勇 汪雪阳 《质量安全与检验检测》 2021年第2期92-93,136,共3页
经过反复测定,探索出土壤中水解性氮碱解扩散法测定的一些注意事项和关于温度与培养时间的改进方法。
关键词 土壤水解 碱解扩散法 温度 培养时间
下载PDF
模拟氮磷沉降和凋落物处理对红松林土壤全氮和有机氮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王美娟 段文标 +5 位作者 陈立新 曲美学 王亚飞 杨永超 潘磊 石金永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6-65,共10页
为阐明模拟氮磷沉降和凋落物处理对红松人工林和阔叶红松林土壤全氮及水解性有机氮的影响,2018和2019年在黑龙江省伊春市带岭区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种林型内,实施2种处理试验,其中前者以(NH_(4))_(2)SO_(4)和(NH_(4))_(2)HPO_(4)作为... 为阐明模拟氮磷沉降和凋落物处理对红松人工林和阔叶红松林土壤全氮及水解性有机氮的影响,2018和2019年在黑龙江省伊春市带岭区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种林型内,实施2种处理试验,其中前者以(NH_(4))_(2)SO_(4)和(NH_(4))_(2)HPO_(4)作为氮源和磷源进行模拟试验,设置4个水平,每个水平3个重复;后者凋落物处理设置3个水平,每个水平3个重复。采用方差分析法,揭示2种处理对土壤全氮和水解性有机氮的影响。结果表明:1)2种处理均对土壤全氮有显著影响,但对土壤水解性有机氮的影响因试验时间而异;2)土壤全氮与各种形态的水解性有机氮呈显著正相关;3)土壤全氮和水解性有机氮含量随试验持续而显著增加;4)对于土壤全氮及土壤水解性有机氮而言,阔叶红松林均高于红松人工林,2019年高于2018年。其中采样月份、林型、氮磷沉降和凋落物处理的交互作用对两者的影响更显著。不同氮磷沉降和凋落物处理下,2年间的土壤全氮、酸水解总氮、氨基酸态氮、氨态氮影响显著(P<0.05),土壤氨基糖态氮、酸解未知氮影响不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人工林 阔叶红松林 磷沉降 凋落物 土壤水解性有机 土壤
下载PDF
水肥与覆膜对油莎豆产量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9
作者 赵月 刘亚兰 +4 位作者 高艳菊 李向义 黄彩变 周杰 曾凡江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757-1766,共10页
为探究极端干旱区油莎豆(Cyperus esculentus)经济有效的水肥种植措施,本研究在和田地区沙漠-绿洲过渡带风沙土上设置了水肥和覆膜的双因素试验,设3个水肥处理(60%、80%和100%水肥),3个覆膜处理(无膜、液膜和白膜),共计9个处理,分析了... 为探究极端干旱区油莎豆(Cyperus esculentus)经济有效的水肥种植措施,本研究在和田地区沙漠-绿洲过渡带风沙土上设置了水肥和覆膜的双因素试验,设3个水肥处理(60%、80%和100%水肥),3个覆膜处理(无膜、液膜和白膜),共计9个处理,分析了不同水肥处理和覆膜方式对油莎豆干物质产量、土壤养分、土壤盐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水肥处理对油莎豆的生长与各部分产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覆膜处理显著影响油莎豆株密度、块茎个数、千粒重及块茎产量(P<0.05)。油莎豆叶生物量与块茎产量均在覆盖白膜条件下最大,块茎产量在液膜处理下为最低。水肥与覆膜处理对土壤养分均有显著影响,水肥处理与覆膜处理对0-2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水解性氮、速效钾,以及20-40 cm土层土壤水解性氮、有效磷、速效钾存在显著交互作用。种植油莎豆显著降低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了其余养分含量,土壤有机质含量在白膜+60%水肥条件下为最高;并且显著降低了土壤深层盐分含量,但过量的水肥会导致表层土壤盐渍化。综上所知,在覆盖白膜的条件下,选择较低的水肥添加量能够在获得较高的油莎豆产量的同时,减少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生态效益,因此,针对贫瘠缺水的沙化土地,推荐使用白膜+60%水肥的模式种植油莎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莎豆 叶生物量 水肥 覆膜 土壤有机碳 块茎产量 土壤水解 土壤盐分
下载PDF
山核桃中心产区林地土壤肥力的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23
10
作者 沈一凡 钱进芳 +4 位作者 郑小平 袁紫倩 黄坚钦 温国胜 吴家森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12,共12页
【目的】研究山核桃产区林地土壤肥力质量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影响因素,为山核桃林地的土壤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基于地统计学方法和GIS技术,采用系统抽样法,在浙江省临安市对比研究2008年(317个样本)和2013年(239个样本)山核桃... 【目的】研究山核桃产区林地土壤肥力质量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影响因素,为山核桃林地的土壤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基于地统计学方法和GIS技术,采用系统抽样法,在浙江省临安市对比研究2008年(317个样本)和2013年(239个样本)山核桃林地表层(0~30 cm)土壤的p H值、有机碳含量、水解性氮含量、有效磷含量和速效钾含量共5个肥力指标的时空变异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2008—2013年,山核桃林地土壤水解性氮和速效钾含量显著降低,分别下降19.4和55.6 mg·kg^-1,p H值从5.5下降到5.3,有机碳含量下降0.2 g·kg^-1,有效磷含量升高0.5 mg·kg^-1;5个土壤肥力质量指标的标准差变小,变异程度降低;土壤p H值、水解性氮和有效磷含量的空间自相关性减弱,自相关距离减小,而有机碳和速效钾含量的空间分布连续性增强,自相关距离增加;海拔、母岩类型、不同乡镇的人为经营对土壤p H值、水解性氮含量和速效钾含量影响显著(P〈0.1),海拔和人为经营显著影响着土壤有机碳含量(P〈0.1),土壤有效磷含量受人为经营的影响显著(P〈0.1);岛石镇土壤有机碳、水解性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降幅最大,p H值则以清凉峰镇和岛石镇降低最多。【结论】2008—2013年,临安市山核桃林地的土壤肥力水平总体有所下降;今后在山核桃林生产经营中需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并通过施用一定量的石灰、林地生草管理和生态化采收等经营管理技术,提高山核桃林地的土壤肥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核桃 土壤p H值 土壤有机碳 土壤水解 土壤有效磷 土壤速效钾 时空变异
下载PDF
Relation of Mineralizable N to Organic N Components in Dark Loessial Soils 被引量:4
11
作者 LI JUMEI and LI SHENGXIUCollege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Northwest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Yangling, Shaanxi 712100 (China)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79-288,共10页
Mineralizable N and organic N components in different layers (0~15, 15~30,30~45, 45~60, 60~80 and 80~100 cm) of six soils with different fertilities sampled from YongshouCounty, Shaanxi Province, China, were det... Mineralizable N and organic N components in different layers (0~15, 15~30,30~45, 45~60, 60~80 and 80~100 cm) of six soils with different fertilities sampled from YongshouCounty, Shaanxi Province, China, were determined by the aerobic incubation method and the Bremnerprocedure, respectively. Correlation, multiple regression and path analyses were performed to studythe relation of mineralizable N to organic N components. Results of correlation and regressionanalyses showed that the amounts of the N mineralized were parallel to, and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with, the total acid hydrolyzable N, but was not so with the acid-insoluble N. Of the hydrolyzableN, the amino acid N and the ammonia N had a highly consistent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themineralized N, and their partial regression coefficients were significant in the regressionequations, showing their importance in contribution to the mineralizable N. The amino sugar N, onthe other hand, had a relatively high correlation with the mineralized N, but their partialregression coefficients were not significant in the regression equations. In contrast, thehydrolyzable unknown N had no such relations. Path analysis further indicated that the amino acid Nand ammonia N made great direct contributions to the mineralized N, but the contributions of theamino sugar N were very low. These strongly suggested that the mineralized N in the soils tested wasmainly from the hydrolyzable N, particularly the amino acid N and ammonia N which are the majorsources for its prod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id-insoluble N hydrolyzable N mineralizable N organic N component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