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1篇文章
< 1 2 6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银北灌区稻田回归水灌溉对土壤盐分分布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1
作者 施超 王洪德 +4 位作者 丁继辉 李博 孙枭沁 彭大育 佘冬立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2-40,共9页
银北灌区面临引黄水量锐减挑战的同时,也存在水资源利用效率低,灌溉用水不科学合理,水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寻求适宜的灌溉模式是减少黄河水依赖、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以及保证作物产量的重要途径。采用大田试验种植水稻,设置6种不同的灌... 银北灌区面临引黄水量锐减挑战的同时,也存在水资源利用效率低,灌溉用水不科学合理,水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寻求适宜的灌溉模式是减少黄河水依赖、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以及保证作物产量的重要途径。采用大田试验种植水稻,设置6种不同的灌溉模式,分别为回归水漫灌(T1)、黄河水灌溉(T2)、适量回归水灌溉(T3)、黄河水回归水交替灌溉(T4)、退水再灌(T5)、常规灌溉(T6),研究不同灌溉模式对稻田土壤盐分分布和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不同灌溉模式对稻田盐分分布影响显著。全生育期不同灌溉模式都存在表层土壤脱盐,底层土壤积盐的现象,T1处理脱盐深度最大,使盐分累积在土壤60 cm以下,其余处理累积在土壤40 cm以下。土壤脱盐率最大在T1处理,较初始土壤含盐量降低9.58%;根区脱盐率最大出现在T2处理,为27.36%;根区盐分变化量最大为T1处理,水稻生育期内,盐分向下迁移量为4.82 t/hm^(2)。回归水漫灌处理下水稻产量最大,为10029.42 kg/hm^(2)。T3处理生产单位重量的水稻可节省黄河水0.56 m3/kg,生产一季水稻单位面积可节省黄河水5003.41 m3/hm^(2)。综上所述,针对宁夏银北灌区,采用适量的回归水进行灌溉,可以在保证作物产量的同时,降低对于引用黄河水灌溉的需求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归水灌溉 土壤盐分分布 氢氧同位素 土壤盐分通量 水稻产量 灌溉模式
下载PDF
不同灌溉量对南疆风沙盐碱土高丹草生长及土壤盐分的影响
2
作者 石磊 徐朝阳 吕宁 《新疆农垦科技》 2024年第2期59-62,共4页
高丹草(Sorghumbicolor×S.sudanensehybrids)具有抗旱和耐盐碱特性,逐渐成为畜牧业重要的饲料作物。南疆土壤普遍为风沙盐碱土,保水保墒性较差。本文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224团高丹草(美国SX19)为研究对象,在覆膜滴灌条件下... 高丹草(Sorghumbicolor×S.sudanensehybrids)具有抗旱和耐盐碱特性,逐渐成为畜牧业重要的饲料作物。南疆土壤普遍为风沙盐碱土,保水保墒性较差。本文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224团高丹草(美国SX19)为研究对象,在覆膜滴灌条件下设置4个灌溉量水平(280 m^(3)/667 m^(2)、320 m^(3)/667m^(2)、360 m^(3)/667m^(2)、400 m^(3)/667m^(2)),调查分析全生育期株高、收获产量及土壤盐分变化,与生产上常规灌溉量对比,筛选出适宜南疆沙质盐碱土高丹草种植滴灌灌溉量为320 m^(3)/667m^(2)。研究结果旨在为南疆干旱气候条件下饲草高效水肥管理提供指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丹草 南疆 沙质盐碱土 灌溉量 生长性状 土壤盐分
下载PDF
呼伦贝尔草原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盐分分布特征 被引量:2
3
作者 周雨静 贺晶 +4 位作者 王雪松 靳三玲 马普 关伟涛 苏德荣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70-479,共10页
研究不同利用方式下草原表层土壤盐分分布特征,可为分析和评价不同利用方式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合理利用草地资源提供基础科学支撑。本研究以呼伦贝尔草原围封、刈割、放牧3种利用方式下的草地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室内相结合的方法... 研究不同利用方式下草原表层土壤盐分分布特征,可为分析和评价不同利用方式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合理利用草地资源提供基础科学支撑。本研究以呼伦贝尔草原围封、刈割、放牧3种利用方式下的草地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室内相结合的方法,探究不同利用方式下研究区土壤盐分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随着草地利用强度的增加,土壤盐分含量上升,主要表现为Ca^(2+)占比逐渐增多,主要阴离子由SO_(4)^(2-)过渡为HCO_(3)^(-);土壤盐分含量受利用方式影响显著(P<0.05);围封下土壤盐分含量低于其他利用方式;土壤盐分在放牧和围封时均呈表聚特征。总体来看,围封能够有效抑制土壤盐分增加,改善土壤盐渍化。本研究分析了草原表层土壤盐分含量对不同利用方式的响应,研究结果可为优化温性草甸草原管理和利用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伦贝尔草原 利用方式 土壤盐分分布特征
下载PDF
土壤调理剂对滨海盐碱地土壤盐分含量及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韩笑晨 张贵芹 +9 位作者 王亚辉 任昊 王洪章 刘国利 林佃旭 王子强 张吉旺 赵斌 任佰朝 刘鹏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776-1786,共11页
研究不同类型土壤调理剂对滨海盐碱地夏玉米田0~10 cm、10~20 cm、20~30 cm和30~40 cm土层土壤盐分含量、玉米根系形态和籽粒产量的影响,为滨海盐碱地区夏玉米田适宜土壤调理剂的选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于2022—2023年夏玉米季在山东省... 研究不同类型土壤调理剂对滨海盐碱地夏玉米田0~10 cm、10~20 cm、20~30 cm和30~40 cm土层土壤盐分含量、玉米根系形态和籽粒产量的影响,为滨海盐碱地区夏玉米田适宜土壤调理剂的选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于2022—2023年夏玉米季在山东省滨州市滨海盐碱型农田进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以不施土壤调理剂为对照(CK),设置3种不同类型的土壤调理剂,分别为硅钙钾镁型调理剂(T1)、硅钙钾镁沸石型调理剂(T2)和硅钙钾镁聚丙烯酰胺(PAM)型调理剂(T3)。研究不同类型土壤调理剂对0~40 cm土层土壤盐分含量、玉米根系形态、叶面积指数、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氮素积累量及籽粒产量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与CK相比,玉米拔节期(V6)T1、T3处理20~30 cm土层土壤总盐含量和Na+含量分别降低6.88%和23.00%、28.82%和17.44%,土壤HCO3–含量分别升高10.97%、5.66%;吐丝期(R1)T2处理10~40 cm土层土壤总盐含量、Na+含量分别平均降低9.07%、14.11%,土壤HCO3–含量平均升高21.35%。土壤总盐含量降低有利于根系和地上部生长。与CK相比,吐丝期T1、T2和T3处理0~40 cm土层玉米单株平均根系长度分别提高17.56%、74.83%和33.53%;T2和T3处理单株平均根系表面积分别提高33.35%和27.44%,单株平均根系干重分别提高14.58%和11.93%。与CK相比,T1、T2和T3处理显著提高了玉米的叶面积指数,植株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以及氮素积累量,最终提高了夏玉米产量。2022年T1、T2和T3处理籽粒产量分别提高3.81%、8.22%和4.72%;2023年分别提高8.08%、18.88%和15.95%。综合分析可知,本试验条件下硅钙钾镁沸石型调理剂可有效降低玉米吐丝期土壤盐分含量,减轻盐分胁迫,促进玉米根系生长和对氮素的吸收,增加地上部氮素积累量和干物质积累量,显著增加籽粒产量,是滨海盐碱地降低盐碱胁迫促进夏玉米生长的最佳土壤调理剂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盐碱地 土壤调理剂 土壤盐分含量 根系 籽粒产量
下载PDF
土壤调理剂对盐碱地土壤盐分、pH值及麒麟西瓜产量的影响
5
作者 王莉莉 谭军利 +2 位作者 陈欣 王西娜 田军仓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5-154,共10页
于2022年在宁夏银川设置田间试验,研究土壤调理剂用量(0,300,600 kg·hm^(-2))对盐碱地土壤盐分含量、pH值以及麒麟西瓜‘美都’的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盐碱地改良和麒麟西瓜高产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结果表明,土... 于2022年在宁夏银川设置田间试验,研究土壤调理剂用量(0,300,600 kg·hm^(-2))对盐碱地土壤盐分含量、pH值以及麒麟西瓜‘美都’的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盐碱地改良和麒麟西瓜高产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结果表明,土壤含盐量和土壤pH值均随土壤调理剂用量的增加而降低。与不施调理剂对照(CK)相比,调理剂施用量300 kg·hm^(-2)和600 kg·hm^(-2)处理0~20 cm土层土壤含盐量分别降低23.20%和27.99%,土壤pH值分别降低1.87%和3.62%;土壤调理剂处理不同程度提高了土壤硝态氮、铵态氮、速效磷含量和西瓜主蔓长、茎粗、叶面积、叶片SPAD值和光合作用,600 kg·hm^(-2)处理的促进效果较好。与CK相比,土壤调理剂施用量300 kg·hm^(-2)和600 kg·hm^(-2)处理麒麟西瓜产量分别提高6.72%和10.97%。西瓜的果皮硬度和纵、横径长度随着土壤调理剂施用量增加而增加,其中600 kg·hm^(-2)处理显著高于CK;同时600 kg·hm^(-2)处理显著提高了西瓜瓜心可溶性固形物和番茄红素含量,较CK分别提高5.66%和3.54%。综上,自制土壤调理剂显著降低了盐碱地土壤盐分含量和pH值,提高了土壤养分含量,同时促进了麒麟西瓜生长,提高了西瓜产量和品质,土壤调理剂用量以600 kg·hm^(-2)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调理剂 盐碱地 土壤盐分 麒麟西瓜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基于SEBS模型的玛纳斯河流域蒸散发与土壤盐分关系研究
6
作者 彭梓程 杨小虎 +4 位作者 杨海昌 张凤华 林伟平 李娟 李海耀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12期106-112,共7页
【目的】基于遥感技术和气象资料建立准确的灌区高分辨率蒸散发量评估方法。【方法】采用SEBS模型,结合Landsat-8遥感数据和田间采样数据,模拟蒸散发量空间分布。【结果】①归一化植被指数(R^(2)=0.6448)、地表比辐射率(R^(2)=0.6377)... 【目的】基于遥感技术和气象资料建立准确的灌区高分辨率蒸散发量评估方法。【方法】采用SEBS模型,结合Landsat-8遥感数据和田间采样数据,模拟蒸散发量空间分布。【结果】①归一化植被指数(R^(2)=0.6448)、地表比辐射率(R^(2)=0.6377)和地表温度(R^(2)=0.5583)与土壤盐分量之间的拟合度较高,地表反照率(R^(2)=0.1986)与土壤盐分量之间的拟合度较低。②玛纳斯河流域日蒸散发量平均值为3.866 mm,蒸散发量由南部灌区向北部戈壁地区递减。③蒸散发量小于3.60 mm/d时,非盐渍土和轻度盐渍土占主导地位;蒸散发量介于3.60~4.05 mm/d时,中度盐渍土达到峰值;蒸散发量介于大于4.05 mm/d时,重度盐渍土与盐土占比显著增多。【结论】SEBS模型利用遥感卫星影像等数据可以得到准确的高空间分辨率地表实际蒸散发量估算结果,且在玛纳斯河流域与土壤盐渍程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BS模型 遥感 干旱区 蒸散发 土壤盐分
下载PDF
基于国产资源一号02D卫星和机器学习算法的钦州湾滨海土壤盐分反演 被引量:3
7
作者 田义超 郑丹琳 +7 位作者 张强 卢芳 黄友菊 陶进 张亚丽 林俊良 姚贵钊 姚媛元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1-385,共15页
以钦州湾滨海地区作为研究区,基于国产资源一号02D(ZY1-02D)多光谱卫星提取的相关特征参数,在Ada Booost、Light GBM、XGBoost、RFR以及Cat Boost五种不同机器学习算法的支持下,设置了5种不同的输入变量组合,并基于决定系数(R^(2))和均... 以钦州湾滨海地区作为研究区,基于国产资源一号02D(ZY1-02D)多光谱卫星提取的相关特征参数,在Ada Booost、Light GBM、XGBoost、RFR以及Cat Boost五种不同机器学习算法的支持下,设置了5种不同的输入变量组合,并基于决定系数(R^(2))和均方根误差(RMSE)对不同模型的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实测土壤盐分含量范围为0.740~10.352 g/kg,均值为1.739 g/kg;Cat Boost相较于Ada Booost、Light GBM、XGBoost、RFR有更好的预测性能,Cat Boost结合全变量组在预测阶段取得了最高精度(R^(2)=0.8317,RMSE=0.3957 g/kg);在全变量组中,纹理特征中的均值对土壤盐分含量最为敏感,贡献度最高;研究区土壤盐分含量预测值为0~8.784g/kg,均值为2.478g/kg,轻度盐渍土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分布在研究区西部,在东部地区分布较零散.国产资源卫星遥感数据结合Cat Boost模型在钦州湾滨海土壤盐分反演中表现出较好的性能,可为大规模估算土壤盐分含量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盐分 遥感定量反演 机器学习 资源一号 钦州湾
下载PDF
土壤质地对灌区土壤盐分高光谱反演精度影响研究
8
作者 周世勋 尹娟 +2 位作者 杨莹攀 杨震 常布辉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0,共10页
针对土壤质地对高光谱反演土壤盐分精度的影响不明确问题,于2023年4月1-10日在内蒙古河套灌区沈乌灌域共采集了132个不同盐渍化程度的土壤样品,并同步采集了对应的光谱信息,研究了不同盐渍化程度下土壤光谱反射率的变化特征以及不同土... 针对土壤质地对高光谱反演土壤盐分精度的影响不明确问题,于2023年4月1-10日在内蒙古河套灌区沈乌灌域共采集了132个不同盐渍化程度的土壤样品,并同步采集了对应的光谱信息,研究了不同盐渍化程度下土壤光谱反射率的变化特征以及不同土壤质地光谱特征与土壤盐分的相关性,探讨了土壤样本适宜的数学变换方法,并筛选敏感波段,建立了基于全部样本以及不同土壤质地下的土壤盐分含量的高光谱反演模型。结果表明:随着土壤盐分含量的增加,高光谱反射率逐渐增大;随着土壤粒度的减小,不同土壤质地下土壤盐分与不同波段的反射率及其相关系数呈先增加后下降的变化趋势。通过对光谱数据进行数学变换后,发现以倒数对数微分、对数微分、平方根微分3种变换效果最佳。通过建立多元逐步线性回归(BPNN)、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支持向量机回归(SVM)以及BP神经网络(BPNN)4种模型,对光谱变换下的盐分含量进行了估算,4种模型的估算精度由高到低表现为:BPNN>SVM>PLSR>MLSR。相较于全部样本的土壤盐分估算结果,考虑不同土壤质地的盐分估算精度均有所提升,其中砂粒质地估算精度R2由0.918提升到0.962,RPD由3.493提升到4.313;粉粒质地估算精度R2由0.866提升到0.902,RPD由2.613提升到3.310;黏粒质地估算精度R2由0.876提升到0.926,RPD由2.651提升到3.953,且在3种土壤质地背景下建立的模型均达到了出色模型的标准。说明在考虑土壤质地的前提下进行含盐量的高光谱反演,有利于提升反演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盐分 高光谱 土壤质地 光谱变换 反演模型
下载PDF
潘庄引黄灌区土壤盐分空间变异特征及影响因素
9
作者 赵龙 王明森 +2 位作者 赵文竹 孙雨 刘健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90-696,共7页
针对引黄灌区土壤次生盐渍化等问题,以山东省潘庄引黄灌区为例,通过野外分层取样与室内实验获取研究区土壤盐分数据,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研究区土壤含盐量的空间变异特征,研究土壤盐分空间分布的规律,采用地理... 针对引黄灌区土壤次生盐渍化等问题,以山东省潘庄引黄灌区为例,通过野外分层取样与室内实验获取研究区土壤盐分数据,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研究区土壤含盐量的空间变异特征,研究土壤盐分空间分布的规律,采用地理探测器分析影响研究区土壤盐分分布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从剖面尺度来看,研究区土壤盐分整体呈现两端聚集型的分布特征,表层、中层和底层土壤的盐分含量均处于中等变异水平,其中底层土壤含盐量的变异系数为0.811,变异性最强;在空间尺度上,研究区土壤含盐量呈现从东北、西南区域向中部区域明显增加的趋势;研究区土壤盐分分布与高程、含水率和酸碱度的相关性较强,各影响因素交互作用后对研究区土壤盐分空间分布解释力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盐分 空间变异特征 影响因素 潘庄引黄灌区
下载PDF
流域绿洲土壤盐分多模型反演效果评估
10
作者 龙威夷 施建飞 +2 位作者 李双媛 孙金金 王玉刚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20-1130,共11页
为更好地实现区域土壤盐分的监测和治理,促进绿洲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气候、地形、植被等相关数据,结合三工河流域平原绿洲土壤表层盐分调查,对比评估不同模型(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决策树,普通克里金)土壤盐分反演效果。结果表明:绿洲... 为更好地实现区域土壤盐分的监测和治理,促进绿洲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气候、地形、植被等相关数据,结合三工河流域平原绿洲土壤表层盐分调查,对比评估不同模型(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决策树,普通克里金)土壤盐分反演效果。结果表明:绿洲土壤样本盐分含量为0.29~30.18 g·kg^(-1),平均值为4.06 g·kg^(-1),变异系数为149.73%,属于强变异;随机森林模型相较于其他模型具有更高的反演精度,决定系数、均方根误差和绝对平均误差分别为0.73、1.89 g·kg^(-1)和1.49 g·kg^(-1);随机森林模型反演显示,高值区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和中部区域,并且在9种环境协变量中,高程和地下水矿化度对土壤盐分反演精度影响较大。总的来说,以随机森林模型为手段的机器学习方法,不仅能够避免数据的平滑效应和图斑边界两侧的突变,还能有助于识别绿洲局部空间盐分状况,研究结果可为干旱区绿洲土壤盐渍化的长期监测提供技术和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土壤盐分 空间分布 三工河流域 干旱区
下载PDF
灌溉施肥频率和数量对设施辣椒水肥利用效率和土壤盐分累积的影响
11
作者 庞忠俊 吕昊峰 +2 位作者 唐冰冰 季泓旭 梁斌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7-64,共8页
针对设施蔬菜生产过程中过量灌溉施肥导致的水肥利用效率低和土壤次生盐渍化等问题,以辣椒品种新瑞为试验材料,应用基于土壤水分原位监测的智能精准滴灌施肥技术,设置4个灌溉施肥处理,即传统滴灌+传统施肥量(WhFh)、高频滴灌+传统施肥量... 针对设施蔬菜生产过程中过量灌溉施肥导致的水肥利用效率低和土壤次生盐渍化等问题,以辣椒品种新瑞为试验材料,应用基于土壤水分原位监测的智能精准滴灌施肥技术,设置4个灌溉施肥处理,即传统滴灌+传统施肥量(WhFh)、高频滴灌+传统施肥量(WlFh)、传统滴灌+优化施肥量(WhFl)、高频滴灌+优化施肥量(WlFl),探究不同灌溉施肥处理对设施辣椒产量、生长指标、水肥利用效率、土壤矿质态氮和盐分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WlFl处理灌溉量和施肥量分别比WhFh处理降低29.9%和50.0%,对辣椒产量无显著影响,但叶面积增加63.6%,根、茎、叶干质量分别增加29.5%、29.7%、24.0%,均差异显著。此外,WlFl处理N、P_(2)O_(5)、K_(2)O回收利用率显著增加,比WhFh处理增加50.9、27.2、46.2百分点。与传统滴灌相比,高频滴灌处理灌溉水淋失量降低44.7%~66.4%,水分利用率提高14.5~15.9百分点。与传统施肥处理相比,优化施肥处理土壤表层水溶性盐含量降低21.4%~34.7%,土壤矿质态氮累积量降低55.1%~70.0%。综上所述,高频滴灌+优化施肥处理可大幅降低水肥投入和渗漏损失,显著提高水肥利用率,降低土壤矿质态氮和水溶性盐累积,对设施蔬菜绿色可持续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施肥 设施辣椒 生长发育 水肥利用 土壤盐分
下载PDF
灯塔灌区土壤盐分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凤阳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24年第2期68-71,共4页
文章运用地统计学法,通过野外取样测试分析灯塔灌区土壤盐分空间分布特征,探讨土壤含盐量与灌区土壤、地下水位、水质及地形条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深度范围内灯塔灌区的土壤含盐量均达到强变异性,结构性和随机性因素共同决定着... 文章运用地统计学法,通过野外取样测试分析灯塔灌区土壤盐分空间分布特征,探讨土壤含盐量与灌区土壤、地下水位、水质及地形条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深度范围内灯塔灌区的土壤含盐量均达到强变异性,结构性和随机性因素共同决定着其空间变异格局,盐渍化影响因素多且受地下水的影响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塔灌区 土壤盐分 空间分布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模拟灌溉对滨海盐碱地土壤盐分及养分迁移的影响
13
作者 牛旭昌 董晓亮 +2 位作者 李际峰 周维芝 陈为峰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1-47,61,共8页
通过模拟盐碱农田灌溉洗盐过程,研究不同灌溉水量对土壤盐碱的改良效果和氮磷养分迁移规律的影响。试验采用室内土柱模拟的方法,设置200 mm(S1)、300 mm(S2)、400 mm(S3)3种不同灌水量,模拟了盐碱农田种植过程中的一次性大定额灌溉洗盐... 通过模拟盐碱农田灌溉洗盐过程,研究不同灌溉水量对土壤盐碱的改良效果和氮磷养分迁移规律的影响。试验采用室内土柱模拟的方法,设置200 mm(S1)、300 mm(S2)、400 mm(S3)3种不同灌水量,模拟了盐碱农田种植过程中的一次性大定额灌溉洗盐,并分析不同灌水量情况下土壤盐分和养分的迁移规律。试验结果显示:不同灌水量处理进行灌水淋溶后,土壤中的盐分、全氮、有效磷、硝态氮及铵态氮含量均明显降低,且在灌溉后这种降低的分布规律相似。3种灌水处理中,盐分和氮磷养分的溶脱率整体表现为S3>S2>S1。底层土壤中的S1和S2处理都会导致氮磷养分截留积累,而随着灌水量的增加氮磷养分截留积累的土层深度也会逐渐加深,但在高灌水量的S3处理中,整个土层中均发生了氮磷养分淋溶现象。在3种灌水量处理中的土壤淋溶液中,其氮磷浓度在整个淋溶周期中的变化规律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小;在整个淋溶过程中,S3处理的淋溶液中全氮含量和全磷含量明显高于S2、S1灌水处理(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土壤盐分的迁移量与氮磷养分的迁移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不同氮磷养分之间的迁移量也均呈现出显著性关系(p<0.05)。灌溉对土壤表层的盐分和养分的影响最大,在3种灌水量处理中,300 mm灌水量可以有效降低土壤表层盐分,且减少氮磷流失的风险,为试验中盐碱农田灌溉较为适宜的水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盐碱地 灌溉水量 洗盐 土壤盐分 土壤养分 土壤改良
下载PDF
叶尔羌河流域土壤盐分离子的空间分布及其对胡杨林分因子的影响
14
作者 莫治新 韦良焕 侯春蕾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0-57,共8页
为了明确叶尔羌河流域上游段(莎车县段)、中游段(麦盖提县段)和下游段(夏河林场段)土壤盐分对胡杨生长的限制程度,对胡杨林分因子(密度、冠幅、树高、盖度、胸径)进行野外调查,并分层采集土壤样品,利用SPSS20.0和Canoco5.0软件对土壤盐... 为了明确叶尔羌河流域上游段(莎车县段)、中游段(麦盖提县段)和下游段(夏河林场段)土壤盐分对胡杨生长的限制程度,对胡杨林分因子(密度、冠幅、树高、盖度、胸径)进行野外调查,并分层采集土壤样品,利用SPSS20.0和Canoco5.0软件对土壤盐分离子和胡杨林分因子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分析和RDA排序分析,明确土壤盐分离子空间分布特征对胡杨林分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叶尔羌河流域不同河段不同土壤深度的盐分离子含量存在差异,其中表层(0~20 cm)土壤总盐以及Cl^(-)、SO_(4)^(2-)、Ca^(2+)、Mg^(2+)和K^(+)+Na^(+)盐分离子的含量均显著高于20 cm以下各层.土壤盐分离子间存在相关性,其中SO_(4)^(2-)、Ca^(2+)、Mg^(2+)和总盐均与Cl^(-)具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Mg^(2+)与SO_(4)^(2-)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K^(+)+Na^(+)和总盐均与SO_(4)^(2-)具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总盐与Ca^(2+)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K^(+)+Na^(+)与Mg^(2+)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总盐与Mg^(2+)具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总盐与K^(+)+Na^(+)具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胡杨林分因子的分布特征为密度、盖度和胸径是下游>中游>上游,树高和冠幅是上游>下游>中游;密度在上游属中等强度变异,在中游和下游的变异程度较弱;胸径在中游和下游属于中等强度变异,上游变异程度较小;胡杨盖度、株高和冠幅在上游、中游及下游的变异程度均较低.胡杨林分因子间具有相关性,其中密度与盖度为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株高与胸径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冠幅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胸径与冠幅呈显著正相关关系.80~100 cm Ca^(2+)、60~80 cm K^(+)+Na^(+)和20~40 cm SO_(4)^(2-)是胡杨林分因子特征的主要限制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尔羌河 胡杨林分因子 土壤盐分离子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新疆焉耆盆地中下游地区土壤盐分空间变异及作物盐胁迫评价
15
作者 薛万里 蔡婷婷 +2 位作者 赵枫 孙志坚 刘延锋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96-203,209,共9页
干旱与半干旱区土壤盐分的高度空间变异性严重影响作物种植,地统计学是刻画土壤盐分空间分布的有效方法,序贯高斯模拟用来评估土壤盐分高度空间变异性对作物种植的盐胁迫具有更高的可信度。选择新疆焉耆盆地中下游为研究区,利用2005年和... 干旱与半干旱区土壤盐分的高度空间变异性严重影响作物种植,地统计学是刻画土壤盐分空间分布的有效方法,序贯高斯模拟用来评估土壤盐分高度空间变异性对作物种植的盐胁迫具有更高的可信度。选择新疆焉耆盆地中下游为研究区,利用2005年和2019年土壤盐分数据,采用地统计学方法刻画土壤盐分空间分布特征,以作物幼苗期耐盐值为阈值,计算超过阈值的概率评价土壤盐分对作物盐胁迫的概率,为研究区耕地资源合理利用、作物种植规划提供参考。结果显示,2019年土壤含盐量相比2005年明显降低,从表层、中层到深层下降幅度分别为36%、48%和50%,表层土壤盐分空间变异性增强,变异系数98%变为108%。土壤含盐量在水平方向呈现越靠近开都河越小的趋势;在垂向上,大部分呈表聚型;序贯高斯模拟统计结果更好地反映焉耆盆地土壤盐分空间变异特征,变差系数与原始数据的差异在5%以内,能够克服普通克里格带来的高值低估的问题,结合作物阈值,可以定量评估作物受盐胁迫的概率;基于作物超过阈值概率图,番茄、玉米、小麦和棉花种植在二十二团东部、四十里城子镇西南角地区受盐胁迫概率高于60%,分别占研究区面积的4.5%、2.5%、1%和0.7%。对于含盐量大于10 g/kg区域,可以适当增加灌溉水量、春灌洗盐等方式降低作物受土壤盐分胁迫的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盐分 序贯高斯模拟 盐胁迫 作物种植
下载PDF
红枣滴灌条件下灌水水质对土壤盐分分布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姚宝林 叶含春 +1 位作者 孙三民 安巧霞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8-221,共4页
对含盐土壤不同矿化度水滴灌下土壤水盐的运移规律进行研究,为矮化密植红枣微咸水滴灌提供依据。通过对株行距1m×2m矮化密植红枣各处理土壤水盐数据测定分析,探索土壤水盐运移、分布规律。不同矿化度水滴灌均有洗盐效果,洗盐主要... 对含盐土壤不同矿化度水滴灌下土壤水盐的运移规律进行研究,为矮化密植红枣微咸水滴灌提供依据。通过对株行距1m×2m矮化密植红枣各处理土壤水盐数据测定分析,探索土壤水盐运移、分布规律。不同矿化度水滴灌均有洗盐效果,洗盐主要集中在表层0-40cm的垂直方向,矿化度越高水平方向的洗盐效果越差;枣树生育期土壤盐分积累主要集中在0-30cm范围内;土壤中各离子含量随土壤含盐量和灌溉水矿化度的增加而增加,尤其是高含盐土壤采用高矿化度水滴灌时更加明显。微咸水灌溉依然具有洗盐效应,微咸水可应用于含盐土壤灌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 土壤盐分 土壤盐分离子
下载PDF
灌区节水改造对土壤盐分重分布规律的影响
17
作者 姚新旺 《地下水》 2024年第3期126-127,216,共3页
探究灌区节水改造对土壤盐分重分布规律的影响,有助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农业生产水平。本文以新疆叶尔羌河流域某灌渠节为研究对象,在研究区内选取250个样点,通过地质统计学、区域尺度分析、相关性分析等方法探究灌区节水改造后土壤盐... 探究灌区节水改造对土壤盐分重分布规律的影响,有助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农业生产水平。本文以新疆叶尔羌河流域某灌渠节为研究对象,在研究区内选取250个样点,通过地质统计学、区域尺度分析、相关性分析等方法探究灌区节水改造后土壤盐分布规律的变化。结果表明:灌区经过节水改造工程,土壤盐分分布的空间差异性减小,灌区内不同土层深度的含盐量趋于均匀化,并且经过节水改造工程灌区不同土层深度的土壤含盐量和单位储盐量均出现了减少的趋势,但是各层土壤的储盐量减少幅度却不同。此外,节水改造后,相同地下水埋深的土壤其盐渍化程度出现了降低。该研究结果为灌区节水改造后水资源管理和土地利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区节水改造 土壤盐分分布 叶尔羌河流域
下载PDF
高标准农田盐碱地改良问题探析——基于SALTMOD模型调控根层土壤盐分的视角
18
作者 苏桐 《河南农业》 2024年第18期48-50,共3页
从应用SALTMOD模型调控根层土壤盐分的视角出发,以某高标准农田项目区为例,对率定期和验证期内土壤盐分、排水量及排水矿化度等指标的模型值和实测值进行比较,进而从灌溉水矿化度、地下水和河道水混合灌溉、排水深度、渠道衬砌等方面对... 从应用SALTMOD模型调控根层土壤盐分的视角出发,以某高标准农田项目区为例,对率定期和验证期内土壤盐分、排水量及排水矿化度等指标的模型值和实测值进行比较,进而从灌溉水矿化度、地下水和河道水混合灌溉、排水深度、渠道衬砌等方面对盐碱地改良思路展开分析研究。结果表明,SALTMOD模型对于项目区土壤水盐均衡模拟分析以及根层土壤盐分调控较为适用;使用低矿化度灌溉水,增大排水深度,改进渠道衬砌而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均能起到较好的调控根层土壤盐分的效果,对改良盐碱地十分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地改良 灌溉水利用系数 高标准农田 土壤水盐 土壤盐分 改良盐碱地 渠道衬砌 低矿化度
下载PDF
银川平原土壤盐分及盐渍土的空间分布格局 被引量:82
19
作者 张源沛 胡克林 +3 位作者 李保国 周丽娜 罗昀 朱建宁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9-24,共6页
系统认识和掌握盐渍土的空间分布特征,是治理改良盐渍土的基础。在总面积约6184.9km2的银川平原引黄灌区布设101个采样点,分层(0~180cm)测定了土壤全盐量,应用地统计学方法结合GIS技术对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银川平原... 系统认识和掌握盐渍土的空间分布特征,是治理改良盐渍土的基础。在总面积约6184.9km2的银川平原引黄灌区布设101个采样点,分层(0~180cm)测定了土壤全盐量,应用地统计学方法结合GIS技术对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银川平原各层土壤盐分的分布类型均比较复杂,呈高度的偏态分布。土壤盐分的变异属于中等变异强度。0~120cm土层盐分的空间相关距离一般在20~28km;而深层(>120cm)土壤的空间相关距离较大,约34km。银川平原表层土壤属于非盐化土、轻度、中度、重度盐渍土和盐土的土地面积分别为0、1508.8、3614.9、982.6和78.6km2,总体属于中度和轻度盐化土类型,且呈现一定的盐分表聚趋势。重度盐渍土和盐土主要分布在银北的石嘴山市、平罗县、惠农县一带和银南的部分地区。总体来说,银川平原的土壤盐渍化现象依然严重,应加强研究与治理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盐分测定 盐渍土 空间分布 地统计学 银川平原
下载PDF
新疆现行灌溉制度下膜下滴灌棉田土壤盐分分布变化 被引量:68
20
作者 王振华 杨培岭 +3 位作者 郑旭荣 何新林 张金珠 李文昊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49-159,共11页
分析了膜下滴灌应用典型灌区新疆石河子121团连续4年的定点监测膜下滴灌棉田盐分。结果表明,盐分在膜下滴灌灌水作用下不断向远离滴灌带的区域迁移,水平方向逐渐向膜间裸地聚集,垂直方向逐渐向下层运移。剖面盐分随滴灌应用年限的增加... 分析了膜下滴灌应用典型灌区新疆石河子121团连续4年的定点监测膜下滴灌棉田盐分。结果表明,盐分在膜下滴灌灌水作用下不断向远离滴灌带的区域迁移,水平方向逐渐向膜间裸地聚集,垂直方向逐渐向下层运移。剖面盐分随滴灌应用年限的增加逐渐由上大下小变化为上下均一的垂线状,这个过程尤其在滴灌应用2~4年表现得比较明显。滴灌应用4年深层(140 cm土层)开始脱盐,滴灌应用5年基本达到作物适宜耐盐含量。盐分降低主要原因在于当地的灌溉制度。灌水特别是较大定额的灌水,改变了盐分自然分布特点。在周期性灌水作用下,各年生育期内盐分含量相对较低,土壤盐分总量呈降低趋势。盐分降低主要时期在出苗水灌后及花铃后期。随滴灌应用年限的增加,300 cm深度范围内土壤盐分也逐渐降低,滴灌应用约10年左右呈铅垂线改良型分布特点。现行膜下滴灌灌水制度在滴灌应用5年以上应适当减少花铃期的灌水定额,灌溉定额可降至618 mm左右,但苗期灌水仍需保持较大的灌水定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棉区 膜下滴灌 土壤盐分 长期监测 灌溉制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