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西天山荒漠草原土壤盐分和组成分布研究
1
作者
陈伟
崔亚茹
+3 位作者
孙从建
李卫红
杨洋
皇甫倩华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2期78-82,共5页
本文通过设置样地采样调查来分析西天山脚下的荒漠草原土壤的盐分及其组成.本实验设计两个海拔梯度处理,分别为海拔1 501 m(海拔1)和海拔1 407 m(海拔2),每个海拔处理分别设置0 cm^10 cm,10 cm^20 cm和20 cm^50 cm三个不同的土壤深度进...
本文通过设置样地采样调查来分析西天山脚下的荒漠草原土壤的盐分及其组成.本实验设计两个海拔梯度处理,分别为海拔1 501 m(海拔1)和海拔1 407 m(海拔2),每个海拔处理分别设置0 cm^10 cm,10 cm^20 cm和20 cm^50 cm三个不同的土壤深度进行采样,每个处理三次重复.试验结果显示西天山荒漠草原土壤的主要盐分组成为Na2SO4,Ca(HCO3)2,KHCO3,Mg(HCO3)2和Mg Cl2.两个海拔处理的结果均显示离子浓度在土壤底层20 cm^50 cm有最大浓度.相同深度的土壤层次间比较结果为海拔1的Cl-,SO42-,Na+和表层的K+均高于海拔2.本结果指出西天山荒漠草原土壤的化学离子在雨水充足的季节属于底聚性,并且有可能随着地下水及雨水的运动加重伊利河谷谷地的土壤盐分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盐分
分布
土壤盐分组成
荒漠草原
西天山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宿迁市宿豫区保护地土壤盐分含量及组成特征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李跃飞
陶加乐
李彬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2期167-169,共3页
针对宿迁市宿豫区保护地盐渍化状况,对辖区保护地进行了土壤样品的采集与测定分析。结果表明,①土壤硝酸根含量介于138~4 034 mg/kg,平均值1 022 mg/kg,占总盐量的34.6%,是构成土壤氮素污染与次生盐渍化最重要的离子。土壤硫酸根含量介...
针对宿迁市宿豫区保护地盐渍化状况,对辖区保护地进行了土壤样品的采集与测定分析。结果表明,①土壤硝酸根含量介于138~4 034 mg/kg,平均值1 022 mg/kg,占总盐量的34.6%,是构成土壤氮素污染与次生盐渍化最重要的离子。土壤硫酸根含量介于65~2 816 mg/kg,平均值672 mg/kg,占总盐量的22.7%,也是构成土壤次生盐渍化的重要离子之一。土壤碳酸氢根、氯离子对土壤次生盐渍化影响很小;②土壤钙离子含量介于154~1 792 mg/kg,平均值589 mg/kg,占总盐量的19.9%,是构成土壤次生盐渍化最重要的阳离子;③土壤镁离子含量介于20~285 mg/kg,平均值79.9 mg/kg,占总盐量的2.7%,对土壤次生盐渍化的贡献并不大;④镁离子含量小于50 mg/kg的土样占40.6%,最小含量仅为20 mg/kg,加上部分土壤水溶性钙/镁高,存在作物缺镁的风险;⑤土壤钾离子含量介于9~423 mg/kg,平均值113 mg/kg,占总盐量的3.8%。钾离子含量小于50 mg/kg的土壤样品占34.4%,这部分土壤可能存在供钾不足的问题。从土壤钾/镁来看,少数土样该数值>2.5,最高达到9.9,存在钾镁颉颃引起缺镁的情况。因此,在保护地土壤盐渍化治理方面,应特别重视科学施用氮肥,减少土壤硝酸盐的来源;注意平衡施肥,加强对土壤物理、化学、生物学环境的全面改善,提高作物对氮素的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地
土壤
次生盐渍化
土壤盐分组成
江苏宿迁
宿豫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宿迁市宿城区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状况调查研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朱坤
李小艳
袁奇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22期146-149,共4页
宿迁市宿城区设施保护地土壤存在明显的次生盐渍化现象。为了有效地改良次生盐渍化土壤,对本区设施土壤进行采样与分析测定,测定项目包括土壤电导率、水溶性盐总量及离子组成。结果表明,土壤水溶性钾离子含量介于15~779 mg/kg,平均占总...
宿迁市宿城区设施保护地土壤存在明显的次生盐渍化现象。为了有效地改良次生盐渍化土壤,对本区设施土壤进行采样与分析测定,测定项目包括土壤电导率、水溶性盐总量及离子组成。结果表明,土壤水溶性钾离子含量介于15~779 mg/kg,平均占总盐量的6.06%;土壤钠离子含量介于11~248 mg/kg,平均占总盐量的3.74%;土壤钙离子含量介于127~998 mg/kg,平均占总盐量的17.66%;土壤镁离子含量介于15~172 mg/kg,平均占总盐量的2.97%;土壤硫酸根离子含量介于44~1647 mg/kg,平均占总盐量的25.02%;土壤氯离子含量介于14~550 mg/kg,平均占总盐量的8.56%;土壤碳酸氢根离子含量介于44~353 mg/kg,平均占总盐量的10.31%;土壤硝酸根离子含量介于81~1524 mg/kg,平均占总盐量的25.67%。土壤钙离子、硝酸根离子与硫酸根离子是构成土壤次生盐渍化最重要的几种离子。土壤硝酸根、硫酸根积累的主要原因是氮肥和有机肥施用过多,相关部分离子未能被作物吸收利用而残留在土壤中。钙离子的积累与土壤酸化促进了土壤中难溶性钙盐的溶解。除了碳酸氢根离子含量与总盐量成负相关外,其他几种水溶性离子含量均与总盐量成正相关。土壤总盐量与电导率的关系密切,可将土壤电导率测定结果乘以2.4467来粗略估算总盐量。针对宿城区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特点,建议适当控制氮素化肥、含硫有机肥的施用,推广平衡施肥技术,增加施用高碳氮比秸秆类物质调节土壤碳氮比,适当降低土壤硝酸盐及总盐量,抑制土壤酸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
土壤
次生盐渍化
土壤盐分组成
江苏宿迁
宿城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化肥有机肥配施对河套灌区土壤盐分及玉米水肥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
9
4
作者
张作为
李宏宇
+2 位作者
付强
史海滨
刘德平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70-1182,共13页
为探明化肥有机肥配施(有机肥氮分别替代0、25%、50%、75%及100%的化肥氮)对河套灌区耕层土壤(0~40cm)盐分迁移及玉米水肥利用的影响,于2017~2020年在河套灌区典型中度盐碱地进行了为期3a的田间定位施肥试验,旨在为制定盐渍化灌区可持...
为探明化肥有机肥配施(有机肥氮分别替代0、25%、50%、75%及100%的化肥氮)对河套灌区耕层土壤(0~40cm)盐分迁移及玉米水肥利用的影响,于2017~2020年在河套灌区典型中度盐碱地进行了为期3a的田间定位施肥试验,旨在为制定盐渍化灌区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性施肥措施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化肥有机肥连续配施3a后明显促进了耕层土壤脱盐,抑制了土壤返盐,显著降低了土壤中的SO_(4)^(2-)含量.随着有机肥替代比例提高,Na^(+)与Cl^(-)含量逐渐增加,SO_(4)^(2-)含量逐渐降低,控盐效果不断提升;随着生育期的推进,控盐效果持续下降.有机肥施用比例越大稳产性越优,而玉米产量及水肥利用能力则随有机肥替代比例上升均呈现出“先升后降”的抛物线规律.综合考虑,25%的有机肥替代率最佳,配施3a可以减少4.73%的耕层土壤含盐量,增加15.38%的产量,提升14.03%的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5.52%的肥料偏生产力;50%有机肥替代率次之,配施3a可以减少6.31%耕层土壤含盐量,增加11.71%的产量,提升9.35%的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1.64%的肥料偏生产力.而过高的有机肥配施比例(≥75%)虽能进一步提高土壤的控盐效果及产量稳定性,但会显著降低玉米产量,且不利于玉米对水肥的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肥有机肥配施
土壤
含盐量
盐分
迁移规律
土壤盐分组成
水分利用效率
肥料偏生产力
原文传递
金堤河流域的土壤盐渍化问题及其综合防治
被引量:
3
5
作者
杨劲松
祝寿泉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S1期31-34,共4页
本文以像北平原金堤河流域的濮阳市为例,研究了区域自然条件与土壤盐渍化的关系,以及渍盐土的分布及特性之后,提出综合改良现有盐碱地;发展井渠结合,以灌带排治水措施,防止土壤次生盐渍化;进行水资源的整体规划,解决区域排水出路,以及...
本文以像北平原金堤河流域的濮阳市为例,研究了区域自然条件与土壤盐渍化的关系,以及渍盐土的分布及特性之后,提出综合改良现有盐碱地;发展井渠结合,以灌带排治水措施,防止土壤次生盐渍化;进行水资源的整体规划,解决区域排水出路,以及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土壤综合肥力等综合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化潮土
地下水矿化度
地下水埋深
土壤盐分组成
次生盐渍化
防治措施
原文传递
题名
西天山荒漠草原土壤盐分和组成分布研究
1
作者
陈伟
崔亚茹
孙从建
李卫红
杨洋
皇甫倩华
机构
山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出处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2期78-82,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01317)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4BAC15B03)资助
文摘
本文通过设置样地采样调查来分析西天山脚下的荒漠草原土壤的盐分及其组成.本实验设计两个海拔梯度处理,分别为海拔1 501 m(海拔1)和海拔1 407 m(海拔2),每个海拔处理分别设置0 cm^10 cm,10 cm^20 cm和20 cm^50 cm三个不同的土壤深度进行采样,每个处理三次重复.试验结果显示西天山荒漠草原土壤的主要盐分组成为Na2SO4,Ca(HCO3)2,KHCO3,Mg(HCO3)2和Mg Cl2.两个海拔处理的结果均显示离子浓度在土壤底层20 cm^50 cm有最大浓度.相同深度的土壤层次间比较结果为海拔1的Cl-,SO42-,Na+和表层的K+均高于海拔2.本结果指出西天山荒漠草原土壤的化学离子在雨水充足的季节属于底聚性,并且有可能随着地下水及雨水的运动加重伊利河谷谷地的土壤盐分威胁.
关键词
土壤
盐分
分布
土壤盐分组成
荒漠草原
西天山
Keywords
soil chemical distribution
soil chemical composition
desert steppe
the west of Tianshan Mountain
分类号
K903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宿迁市宿豫区保护地土壤盐分含量及组成特征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李跃飞
陶加乐
李彬
机构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2期167-169,共3页
文摘
针对宿迁市宿豫区保护地盐渍化状况,对辖区保护地进行了土壤样品的采集与测定分析。结果表明,①土壤硝酸根含量介于138~4 034 mg/kg,平均值1 022 mg/kg,占总盐量的34.6%,是构成土壤氮素污染与次生盐渍化最重要的离子。土壤硫酸根含量介于65~2 816 mg/kg,平均值672 mg/kg,占总盐量的22.7%,也是构成土壤次生盐渍化的重要离子之一。土壤碳酸氢根、氯离子对土壤次生盐渍化影响很小;②土壤钙离子含量介于154~1 792 mg/kg,平均值589 mg/kg,占总盐量的19.9%,是构成土壤次生盐渍化最重要的阳离子;③土壤镁离子含量介于20~285 mg/kg,平均值79.9 mg/kg,占总盐量的2.7%,对土壤次生盐渍化的贡献并不大;④镁离子含量小于50 mg/kg的土样占40.6%,最小含量仅为20 mg/kg,加上部分土壤水溶性钙/镁高,存在作物缺镁的风险;⑤土壤钾离子含量介于9~423 mg/kg,平均值113 mg/kg,占总盐量的3.8%。钾离子含量小于50 mg/kg的土壤样品占34.4%,这部分土壤可能存在供钾不足的问题。从土壤钾/镁来看,少数土样该数值>2.5,最高达到9.9,存在钾镁颉颃引起缺镁的情况。因此,在保护地土壤盐渍化治理方面,应特别重视科学施用氮肥,减少土壤硝酸盐的来源;注意平衡施肥,加强对土壤物理、化学、生物学环境的全面改善,提高作物对氮素的利用效率。
关键词
保护地
土壤
次生盐渍化
土壤盐分组成
江苏宿迁
宿豫区
分类号
S153 [农业科学—土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宿迁市宿城区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状况调查研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朱坤
李小艳
袁奇
机构
宿迁市宿城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22期146-149,共4页
文摘
宿迁市宿城区设施保护地土壤存在明显的次生盐渍化现象。为了有效地改良次生盐渍化土壤,对本区设施土壤进行采样与分析测定,测定项目包括土壤电导率、水溶性盐总量及离子组成。结果表明,土壤水溶性钾离子含量介于15~779 mg/kg,平均占总盐量的6.06%;土壤钠离子含量介于11~248 mg/kg,平均占总盐量的3.74%;土壤钙离子含量介于127~998 mg/kg,平均占总盐量的17.66%;土壤镁离子含量介于15~172 mg/kg,平均占总盐量的2.97%;土壤硫酸根离子含量介于44~1647 mg/kg,平均占总盐量的25.02%;土壤氯离子含量介于14~550 mg/kg,平均占总盐量的8.56%;土壤碳酸氢根离子含量介于44~353 mg/kg,平均占总盐量的10.31%;土壤硝酸根离子含量介于81~1524 mg/kg,平均占总盐量的25.67%。土壤钙离子、硝酸根离子与硫酸根离子是构成土壤次生盐渍化最重要的几种离子。土壤硝酸根、硫酸根积累的主要原因是氮肥和有机肥施用过多,相关部分离子未能被作物吸收利用而残留在土壤中。钙离子的积累与土壤酸化促进了土壤中难溶性钙盐的溶解。除了碳酸氢根离子含量与总盐量成负相关外,其他几种水溶性离子含量均与总盐量成正相关。土壤总盐量与电导率的关系密切,可将土壤电导率测定结果乘以2.4467来粗略估算总盐量。针对宿城区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特点,建议适当控制氮素化肥、含硫有机肥的施用,推广平衡施肥技术,增加施用高碳氮比秸秆类物质调节土壤碳氮比,适当降低土壤硝酸盐及总盐量,抑制土壤酸化。
关键词
设施
土壤
次生盐渍化
土壤盐分组成
江苏宿迁
宿城区
分类号
S153 [农业科学—土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化肥有机肥配施对河套灌区土壤盐分及玉米水肥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
9
4
作者
张作为
李宏宇
付强
史海滨
刘德平
机构
东北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
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出处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70-1182,共13页
基金
东北农业大学“青年才俊”项目(19QC16)
黑龙江省博士后面上资助经费项目(LBH-Z17033,LBH-Z19111)
+1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879132,51769024)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LH2022E010)。
文摘
为探明化肥有机肥配施(有机肥氮分别替代0、25%、50%、75%及100%的化肥氮)对河套灌区耕层土壤(0~40cm)盐分迁移及玉米水肥利用的影响,于2017~2020年在河套灌区典型中度盐碱地进行了为期3a的田间定位施肥试验,旨在为制定盐渍化灌区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性施肥措施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化肥有机肥连续配施3a后明显促进了耕层土壤脱盐,抑制了土壤返盐,显著降低了土壤中的SO_(4)^(2-)含量.随着有机肥替代比例提高,Na^(+)与Cl^(-)含量逐渐增加,SO_(4)^(2-)含量逐渐降低,控盐效果不断提升;随着生育期的推进,控盐效果持续下降.有机肥施用比例越大稳产性越优,而玉米产量及水肥利用能力则随有机肥替代比例上升均呈现出“先升后降”的抛物线规律.综合考虑,25%的有机肥替代率最佳,配施3a可以减少4.73%的耕层土壤含盐量,增加15.38%的产量,提升14.03%的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5.52%的肥料偏生产力;50%有机肥替代率次之,配施3a可以减少6.31%耕层土壤含盐量,增加11.71%的产量,提升9.35%的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1.64%的肥料偏生产力.而过高的有机肥配施比例(≥75%)虽能进一步提高土壤的控盐效果及产量稳定性,但会显著降低玉米产量,且不利于玉米对水肥的利用.
关键词
化肥有机肥配施
土壤
含盐量
盐分
迁移规律
土壤盐分组成
水分利用效率
肥料偏生产力
Keywords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chemical fertilizers and organic fertilizers
soil salt content
salt migration law
soil salt composition
water use efficiency
fertilizer partial productivity
分类号
S147.34 [农业科学—肥料学]
S156.4 [农业科学—土壤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金堤河流域的土壤盐渍化问题及其综合防治
被引量:
3
5
作者
杨劲松
祝寿泉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出处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S1期31-34,共4页
文摘
本文以像北平原金堤河流域的濮阳市为例,研究了区域自然条件与土壤盐渍化的关系,以及渍盐土的分布及特性之后,提出综合改良现有盐碱地;发展井渠结合,以灌带排治水措施,防止土壤次生盐渍化;进行水资源的整体规划,解决区域排水出路,以及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土壤综合肥力等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
盐化潮土
地下水矿化度
地下水埋深
土壤盐分组成
次生盐渍化
防治措施
分类号
S15 [农业科学—土壤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西天山荒漠草原土壤盐分和组成分布研究
陈伟
崔亚茹
孙从建
李卫红
杨洋
皇甫倩华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宿迁市宿豫区保护地土壤盐分含量及组成特征研究
李跃飞
陶加乐
李彬
《现代农业科技》
2020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宿迁市宿城区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状况调查研究
朱坤
李小艳
袁奇
《现代农业科技》
2020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化肥有机肥配施对河套灌区土壤盐分及玉米水肥利用的影响
张作为
李宏宇
付强
史海滨
刘德平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
9
原文传递
5
金堤河流域的土壤盐渍化问题及其综合防治
杨劲松
祝寿泉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
3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