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省盐渍土林业开发利用前期研究——土壤盐基组成及其对植物危害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尹建道 龚洪柱 +3 位作者 生原喜久雄 郗金标 李秀芬 刘德玺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9-33,共5页
为了扩大森林资源,加快盐碱土改良和造林绿化步伐,探明盐渍土壤中的盐基组成及其危害因素是十分必要的。对山东省内陆与滨海两大盐渍土区分别进行采样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农田)相比,盐渍土的土壤电导度过大(比内陆区大30... 为了扩大森林资源,加快盐碱土改良和造林绿化步伐,探明盐渍土壤中的盐基组成及其危害因素是十分必要的。对山东省内陆与滨海两大盐渍土区分别进行采样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农田)相比,盐渍土的土壤电导度过大(比内陆区大30~134倍,比滨海区大22~35倍),土壤钠含量过多(比内陆区多68~266倍,比滨海区多28~63倍),而且绝大部分(645%~914%)以代换性和水溶性Na+状态存在;同时内陆盐渍土的盐基Mg2+、滨海盐渍土的盐基K+也显著高于对照地,这是产生土壤盐害的主要原因。内陆区盐分上重下轻,滨海区盐分下层较重,在土壤综合改良利用实践中,应针对不同地区盐渍土的发生、形成及其剖面分布特点采取相应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渍土 土壤盐基组成 林业开发利用 植物危害
下载PDF
喀斯特山区不同生态恢复模式土壤盐基离子的交换及分布特征 被引量:13
2
作者 陈忠柳 舒英格 周鹏鹏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04-311,319,共9页
为了解喀斯特山区生态恢复模式对土壤盐基离子的交换及分布特征的影响,以喀斯特山区典型黄色石灰土为对象,研究了耕地、草地、林草间作地、退耕还草地生态恢复模式下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和盐基离子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该区土壤CEC为... 为了解喀斯特山区生态恢复模式对土壤盐基离子的交换及分布特征的影响,以喀斯特山区典型黄色石灰土为对象,研究了耕地、草地、林草间作地、退耕还草地生态恢复模式下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和盐基离子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该区土壤CEC为26.52~44.90 cmol/kg,且基本随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减小;各土壤层次阳离子交换量均表现为退耕还草地显著低于其他生态恢复模式(P<0.05);在0—10,10—20 cm土层中林草间作地的CEC最高。交换性盐基离子的含量呈现出Ca2+>Mg2+>K+>Na+的规律,且以Ca2+、Mg2+为主(占TEB的比例平均为91.92%,6.04%),K+、Na+所占TEB比例较低(平均为1.03%,1.01%);盐基离子中交换性K+、Na+、Mg2+含量具有表聚性,基本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不同生态恢复模式下,退耕还草地各盐基离子含量显著低于林草间作地、耕地和草地(P<0.05),但各盐基离子含量随土层深度不同存在较大差异。土壤交换性盐基总量(TEB)在剖面层次上的分布规律不明显,不同生态恢复模式土壤TEB大小顺序随着土层深度的加深有所不同,在0—10,10—20 cm土层和40—60 cm(母岩)层均表现为草地最高,退耕还草地最低。土壤盐基饱和度(BS)为42.58%~65.02%,且随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增大,各土壤层次BS均表现为草地>耕地>林草间作地>退耕还草地;相关分析表明,CEC、盐基离子含量与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冗余分析表明,土壤理化因子仅能解释45.3%的阳离子交换作用变化,土壤阳离子交换作用变化除了受土壤基本理化因子的影响外,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总体而言,退耕还草地在供肥保肥和缓冲能力上显著低于其他恢复模式,土壤供肥保肥和缓冲性能在恢复初期退耕还草阶段有所下降,但随着生态恢复的进程会逐渐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山区 生态恢复模式 土壤盐基离子 剖面分布
下载PDF
祁连山排露沟流域主要土壤类型盐基氧化物研究
3
作者 穆巧玲 苗毓鑫 +2 位作者 安丽娟 任雪梅 王有玉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5期62-65,共4页
为探究祁连山不同土壤类型盐基氧化物在不同土层中的变化规律及其含量大小,同时分析盐基氧化物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以期为祁连山土壤属性的全面研究提供基础数据资料。本研究以祁连山排露沟流域分布的栗钙土、灰褐土和高山草甸土等3... 为探究祁连山不同土壤类型盐基氧化物在不同土层中的变化规律及其含量大小,同时分析盐基氧化物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以期为祁连山土壤属性的全面研究提供基础数据资料。本研究以祁连山排露沟流域分布的栗钙土、灰褐土和高山草甸土等3种主要土壤类型为研究对象,于2023年8月在该流域3种土壤类型分布带中建立了临时样地,并进行了植被调查和土壤剖面取样及室内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壤类型不同土层中的K_(2)O、Na_(2)O和MgO含量在不同土层中的含量变化不明显,CaO含量表现为20~40cm土层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土层。栗钙土、灰褐土、高山草甸土中的K_(2)O、CaO、Na_(2)O、MgO含量大小依次为24.00g·kg^(-1)、68.62g·kg^(-1)、13.30g·kg^(-1)、25.21g·kg^(-1),23.42g·kg^(-1)、34.39g·kg^(-1)、14.16g·kg^(-1)、25.50g·kg^(-1)和26.18g·kg^(-1)、15.95g·kg^(-1)、17.87g·kg^(-1)、30.74g·kg^(-1)。土壤CaO与土壤容重和pH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土壤有机碳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土壤Na_(2)O与土壤有机碳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土壤MgO与土壤pH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排露沟流域 土壤类型 土壤剖面 土壤盐基氧化物
下载PDF
酸中性土壤交换性盐基总量检测方法的影响因素
4
作者 陆文苑 蒋倩 +7 位作者 唐昊冶 刘云 王雪娇 孙晓丽 王彦 朱波 陆国兴 陈虹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54-1562,共9页
目前,酸中性土壤交换性盐基总量的检测方法主要为乙酸铵交换-中和滴定法,其特点为步骤繁杂、操作难度大,也是全国“三普”内业指标实验中的技术难点之一。通过采用多类土壤标准物质为研究对象,探讨样品质量、交换试剂、检测方式对盐基... 目前,酸中性土壤交换性盐基总量的检测方法主要为乙酸铵交换-中和滴定法,其特点为步骤繁杂、操作难度大,也是全国“三普”内业指标实验中的技术难点之一。通过采用多类土壤标准物质为研究对象,探讨样品质量、交换试剂、检测方式对盐基总量的影响,并对土壤交换性盐基总量与交换性盐基各离子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含量盐基样品ASA-7a在添加与不添加EDTA的乙酸铵溶液交换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测定的加和盐基总量值分别为(34.71±0.10)、(33.26±0.18) cmol/kg,中和滴定检测后一交换液的值则偏高,达到(38.80±0.62) cmol/kg,并且不同交换试剂间和检测方式间均有一定差异性(P<0.05),但样品质量的多少对盐基总量的结果无显著影响(P>0.05)。对于选取土壤样品,尽管ICP-OES测定加和盐基总量的相对误差RE与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小于7%、1.2%,其精密度与准确度均优于中和滴定法,两种检测方式结果仍然在标准参考值范围内。但是,对于更多类型和批量样品土壤交换性盐基总量的测定与数据的比对统计分析,建议遵照统一的规程并保持方法的一致性,避免因方法的不同而增大结果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中性土壤 土壤交换性总量 乙酸铵 中和滴定法 ICP-OES
下载PDF
种植7种牧草对北疆盐碱地土壤改良效果的评价 被引量:4
5
作者 杜艺 张玉林 +4 位作者 张志浩 李向义 李磊 柴旭田 曾凡江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10-1219,共10页
荒漠土地盐碱化已成为荒漠绿洲可持续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本研究于2021年5月10日在新疆北部野马繁殖研究中心种植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燕麦(Avena sativa)、苏丹草(Sorghum sudanense)、高丹草(Sorghum bicolor×S.sudanen... 荒漠土地盐碱化已成为荒漠绿洲可持续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本研究于2021年5月10日在新疆北部野马繁殖研究中心种植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燕麦(Avena sativa)、苏丹草(Sorghum sudanense)、高丹草(Sorghum bicolor×S.sudanense)、墨西哥玉米草(Purus frumentum)、健宝(S.bicolor‘Jumbo’)和甜高粱(S.dochna)改良盐碱地,分别于2021年7月14日(第60天刈割)、2021年8月3日(第80天刈割)和2021年8月24日(第100天刈割)采收所有地上植物和并采集土壤样品测定分析,评价7种禾本科植物对土壤盐渍化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随着刈割时间的延长,稗草、燕麦、高丹草、墨西哥玉米草和甜高粱饲草的钾离子和钠离子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稗草的钙离子含量呈增加趋势,氯离子含量呈下降趋势;燕麦的硫酸根离子和镁离子含量呈下降趋势;苏丹草的钾离子含量呈显著先下降后增加趋势(P<0.05),氯离子和镁离子含量呈下降趋势;高丹草的钙离子含量呈显著先下降后增加趋势(P<0.05),硫酸根离子含量呈显著下降趋势;墨西哥玉米草的镁离子含量在第80天刈割显著最低;健宝的镁离子含量呈显著下降后增加趋势(P<0.05);甜高粱的钙离子含量呈下降趋势。除墨西哥玉米草外,其他6种饲草土壤的氯离子、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含量呈下降趋势。稗草、燕麦、健宝和高丹草土壤的碳酸氢根离子含量呈增加趋势,甜高粱土壤碳酸氢根离子含量呈先增加后下降趋势,苏丹草和墨西哥玉米草土壤的碳酸氢根离子含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7种禾本科饲草离子含量的盐碱地改良效果排序为稗草>高丹草>燕麦>健宝>苏丹草>墨西哥玉米草>甜高粱;7种禾本科饲草土壤离子含量的盐碱地改良效果排序为健宝>高丹草>墨西哥玉米草>甜高粱>稗草>燕麦>苏丹草。综合考虑,健宝和高丹草适宜作为北疆风沙区盐碱地土壤改良的禾本科饲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禾本科 刈割时间 土壤性状 隶属函数值 土壤盐基离子 饲草离子
下载PDF
温室蔬菜栽培对土壤交换性盐基离子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42
6
作者 姜勇 张玉革 梁文举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8-81,共4页
对沈阳市大民屯镇蔬菜生产基地温室番茄栽培条件下土壤交换性盐基离子组成变化的研究表明,使用5年和11年温室0~30 cm土层的土壤交换性K平均含量分别是其相邻露地菜田的4.1倍和8.7倍.由于土壤交换性K含量的增加,交换性K与盐量总量的比... 对沈阳市大民屯镇蔬菜生产基地温室番茄栽培条件下土壤交换性盐基离子组成变化的研究表明,使用5年和11年温室0~30 cm土层的土壤交换性K平均含量分别是其相邻露地菜田的4.1倍和8.7倍.由于土壤交换性K含量的增加,交换性K与盐量总量的比值随温室使用年限增加而显著增加,而Ca+Mg与盐基总量的比值随温室使用年限增加而显著降低.土壤水溶性与交换性Ca、Mg、K之间、水溶性阳离子总量与交换性盐基离子及总量之间具有极显著的相关关系(P<0.01),表明温室土壤交换性盐基组成是土壤水溶性盐分积累的一个主要影响因素.与露地菜田相比,高量施肥条件下温室土壤交换性K含量的显著增加是交换性盐基组成及盐基离子之间比值变化的一个主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温室 土壤交换性 交换性钾 施肥
下载PDF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红壤坡地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及交换性盐基离子的影响 被引量:34
7
作者 黄尚书 叶川 +7 位作者 钟义军 成艳红 武琳 黄欠如 郑伟 孙永明 张昆 章新亮 《土壤与作物》 2016年第2期72-77,共6页
文章以第四纪红粘土母质发育的红壤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红壤荒坡地(WL)、红壤旱地(UL)、红壤坡地茶园(TG)和红壤坡地果园(OR)4种土地利用方式下红壤坡地土壤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和交换性盐基离子的分布规律,并初步探讨了土壤CEC和盐基... 文章以第四纪红粘土母质发育的红壤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红壤荒坡地(WL)、红壤旱地(UL)、红壤坡地茶园(TG)和红壤坡地果园(OR)4种土地利用方式下红壤坡地土壤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和交换性盐基离子的分布规律,并初步探讨了土壤CEC和盐基离子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研究区土壤CEC介于13.48 cmol·kg^(-1)~16.31 cmol·kg^(-1),保肥能力中等;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CEC差异不显著(p>0.05);土壤粘粒对土壤CEC贡献较大。(2)该区土壤交换性盐基总量(TEB)介于1.73 cmol·kg^(-1)~5.01 cmol·kg^(-1),交换性盐基离子的含量呈现出Ca^(2+)>Mg^(2+)>K+>Na+的规律;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交换性盐基离子的含量差异显著(p<0.05),以红壤旱地和红壤坡地果园整体较高,红壤坡地茶园最低;除红壤坡地果园外,土壤交换性Ca^(2+)、Mg^(2+)含量均表现为0~10 cm低于10 cm^40 cm土层,而土壤交换性K+、Na+具有一定的表聚性;土壤粘粒对土壤交换性Ca^(2+)、Mg^(2+)含量的贡献较大,而对土壤交换性K+、Na+的影响较小。(3)该区土壤盐基饱和度(BSP)介于4.3%~19.9%,土壤肥力水平较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BSP差异显著(p<0.05);土壤BSP对p H影响不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方式 红壤坡地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 土壤交换性离子
下载PDF
低盐基土壤K、Ca、Mg的交互作用对水稻生长与养分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26
8
作者 陈际型 宣家祥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33-439,共7页
本文研究了我国南方的低盐基土壤施用K、Ca、Mg对水稻生长、养分迁移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盐基土壤NP基础上施K,随K用量增加到一定量,水稻生长受阻,生长量和产量有下降的趋势。NPK肥基础上施Mg生长量随之增加;NPK肥基础... 本文研究了我国南方的低盐基土壤施用K、Ca、Mg对水稻生长、养分迁移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盐基土壤NP基础上施K,随K用量增加到一定量,水稻生长受阻,生长量和产量有下降的趋势。NPK肥基础上施Mg生长量随之增加;NPK肥基础上Ca、Mg一起补给,产生协同作用,使水稻生长量明显增加。阳离子交换树脂模拟试验表明,K-Mg、K-Ca和Mg-Ca在养分向根迁移过程中即存在正的交互作用。盆载试验表明,在水稻养分吸收过程中K-Mg和Mg-Ca通常表现为颉颃作用,但K-Ca-Mg的结合施用,增加养分的总吸收量,显示协同作用。这可能是由于K-Ca-Mg的结合促进了稻根生长和养分吸收之故。另外,本文还探讨了利用K-Ca-Mg的三角交互作用减少K的需求量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交互作用 水稻生长
下载PDF
模拟酸雨和几种低分子量有机酸淋溶对土壤交换性盐基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李平 王兴祥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22-327,共6页
采用原状土柱进行模拟淋溶实验,比较研究了模拟酸雨和几种低分子量有机酸对红壤交换性盐基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去离子水对照相比,pH 3.5和pH 4.5模拟酸雨淋洗后,0-20 cm土层土壤交换性K+、Na+、 Ca2+和Mg2+含量增加了5.19%-14.65%... 采用原状土柱进行模拟淋溶实验,比较研究了模拟酸雨和几种低分子量有机酸对红壤交换性盐基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去离子水对照相比,pH 3.5和pH 4.5模拟酸雨淋洗后,0-20 cm土层土壤交换性K+、Na+、 Ca2+和Mg2+含量增加了5.19%-14.65%,而这种增加主要发生在10-20 cm土层。100 μmol/L和10 mmol/L的柠檬酸、苹果酸和草酸淋洗后,0-20 cm土层土壤交换性K+、Na+、Ca2+和Mg2+含量与模拟酸雨淋洗后的结果相差不大,有的层次甚至还要稍低;而在20-50 cm土层则增加了10.42%-96.41%。有机酸淋洗后,土壤交换性盐基的增加受矿物溶解和盐基迁移两方面的影响,而下层的增加可能主要是盐基迁移的影响,由此可见有机酸或许加快了盐基离子向下迁移的速度和土壤酸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酸雨 低分子量有机酸 淋溶 土壤交换性
下载PDF
当前法国东北部欧洲山毛榉立地土壤中盐基离子的损失
10
作者 Anne Thimonier Jean-Luc Dupouey +1 位作者 Francois Le Tacon 黄润华 《AMBIO-人类环境杂志》 2000年第6期314-321,362,共8页
1991年,为了评估土壤酸度的变化,我们在法国东北部山毛榉林下1970~1973年采集过土样的95个矿质土壤采样点重新采样,时隔约20年。两次采样之间酸度的变化以酸性土较之中性土和石灰性土为显著。我们在酸性土壤全剖面中观测到盐基饱和度... 1991年,为了评估土壤酸度的变化,我们在法国东北部山毛榉林下1970~1973年采集过土样的95个矿质土壤采样点重新采样,时隔约20年。两次采样之间酸度的变化以酸性土较之中性土和石灰性土为显著。我们在酸性土壤全剖面中观测到盐基饱和度、交换性Ca、Mg和K的浓度明显降低。这些土壤中80cm厚度土层内计算的阳离子损失中位数,Ca为18.7kg/hm^2·a,Ms为2.7kg/hm^2·a,K为2.4kg/hm^2·a。这种损失在土壤pH值(水提液)上无反映。阳离子损失的强度和对过去20年污染气候的分析表明,大气沉降可能对所观测到的变化起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山毛榉 土壤监测 土壤盐基离子损失 法国
下载PDF
上海临港园林绿化吹填土盐基离子分布特征
11
作者 马想 伍海兵 +2 位作者 蔡永立 何小丽 梁晶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2年第9期66-72,共7页
选取上海临港地区滴水湖东侧人为干扰较少的吹填土为研究对象,对吹填土剖面中8种主要的盐基离子含量及其分布特征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临港地区吹填土的盐基离子以Cl^(-)、Na^(+)和SO_(4)^(2-)为主,盐基离子分布具有较大的变异性... 选取上海临港地区滴水湖东侧人为干扰较少的吹填土为研究对象,对吹填土剖面中8种主要的盐基离子含量及其分布特征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临港地区吹填土的盐基离子以Cl^(-)、Na^(+)和SO_(4)^(2-)为主,盐基离子分布具有较大的变异性,其中CO_(3)^(2-)和Cl^(-)属于强变异,其余离子均为中等变异。吹填土盐渍化类型为氯化物型,Cl^(-)/SO_(4)^(2-)当量浓度比在2.6~98.1之间。在不同深度土层中,盐基离子总量无显著差异。土壤全盐量与Cl^(-)、K^(+)、Na^(+)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土壤pH值与CO_(3)^(2-)和HCO_(3)^(-)呈显著正相关、与Ca^(2+)呈显著负相关,吹填土盐基离子主要来源于氯化物和硫酸盐。主成分分析表明:各点位盐碱化的主要胁迫因子并不完全一致,有些点位以中性盐基离子Cl^(-)、K^(+)、Na^(+)的盐渍化胁迫为主,有些点位以碱性盐基离子CO_(3)^(2-)和HCO_(3)^(-)的碱化胁迫为主。上海临港地区吹填土盐基离子以Cl^(-)和Na^(+)为主,属于氯化物型盐渍土,呈典型滨海岸带盐渍土特征。全盐量在剖面上呈均匀分布,Cl^(-)和Na^(+)决定了吹填土的含盐量,CO_(3)^(2-)和HCO_(3)^(-)决定了吹填土的碱度。不同点位在土壤全盐量过高和碱化上胁迫程度不一,在进行吹填土改良时可分别采取脱盐和降pH值的改良措施,进行精准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临港 土壤盐基离子 空间变异性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德兴不同类型常绿阔叶林土壤养分状况 被引量:8
12
作者 刘光正 岳军伟 +3 位作者 林小凡 朱恒 张天海 王丽艳 《江西林业科技》 2014年第6期26-30,43,共6页
以赣北常绿阔叶林的典型代表德兴大茅山林区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林分类型下土壤养分状况。结果表明:1米槠+甜槠林的林下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为3.1270%,马尾松+木荷林有机质含量最低,为2.1887%;27种林分类型的N素均低于正常水平;3马尾松... 以赣北常绿阔叶林的典型代表德兴大茅山林区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林分类型下土壤养分状况。结果表明:1米槠+甜槠林的林下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为3.1270%,马尾松+木荷林有机质含量最低,为2.1887%;27种林分类型的N素均低于正常水平;3马尾松+木荷林下土壤交换性盐基总量平均值最大,为米槠+甜槠林中交换性盐基总量的2.11倍;4土壤养分各指标之间彼此均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绿阔叶林 土壤肥力 土壤盐基
下载PDF
硅钙钾镁肥对南方稻田土壤酸度的改良作用 被引量:24
13
作者 冀建华 李絮花 +7 位作者 刘秀梅 侯红乾 刘益仁 王子君 吕真真 蓝贤瑾 陈剑秋 黄祥光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95-906,共12页
为明确硅钙钾镁肥阻控土壤酸化的效果和作用,采用连续4 a的硅钙钾镁肥田间定位试验,以农民习惯施肥处理为对照(CK),分析在农民习惯施肥基础上增施750、1 125、1 500和1 875 kg·hm^-2硅钙钾镁肥对稻田土壤剖面pH、电导率(EC)、交换... 为明确硅钙钾镁肥阻控土壤酸化的效果和作用,采用连续4 a的硅钙钾镁肥田间定位试验,以农民习惯施肥处理为对照(CK),分析在农民习惯施肥基础上增施750、1 125、1 500和1 875 kg·hm^-2硅钙钾镁肥对稻田土壤剖面pH、电导率(EC)、交换性酸、交换性盐基离子、酸碱缓冲容量和碱产生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民习惯施肥降低了0~30 cm土壤pH,导致土壤酸化,酸化率为2.88 kmol·hm^-2·a^-1;与之相反,硅钙钾镁肥能显著提高土壤pH,较CK处理在0~15 cm和15~30 cm分别提高了1.22~1.58和0.35~0.64个pH单位,并产生大量碱,在0~30 cm达到了9.93~13.82 kmol·hm^-2·a^-1,其中0~15 cm占80%。与CK处理相比,硅钙钾镁肥能显著增加0~30 cm土壤EC、交换性Ca^2+、交换性Mg^2+、盐基饱和度及0~15 cm交换性K^+,减少0~30 cm交换性酸,特别是交换性Al^3+。土壤交换性酸消耗量中硅钙钾镁肥释放的交换性盐基和相应碱贡献了104.3%,是交换性酸减少的主要途径。总之,多次大量施用硅钙钾镁肥在显著提高0~30 cm交换性Ca^2+、Mg^2+和0~15 cm交换性K^+含量的同时,有效改良了表层(0~15 cm)和亚表层(15~30 cm)稻田土壤酸性,用量越大,效果越明显,释放的Ca^2+、Mg^2+盐基离子和碱是土壤酸化阻控的主要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钙钾镁肥 水稻 土壤改良 土壤PH 土壤交换性
下载PDF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交换性盐基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21
14
作者 胡宁 娄翼来 +2 位作者 张晓珂 梁文举 梁雷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92-1496,共5页
以辽宁省彰武县保护性耕作示范推广基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和取样分析,对比研究了传统犁耕和6年保护性耕作(免耕秸秆覆盖)条件下的土壤交换性盐基组成.结果表明:在15cm土层内,保护性耕作土壤的交换性K、Ca、Mg含量和盐基总量(S... 以辽宁省彰武县保护性耕作示范推广基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和取样分析,对比研究了传统犁耕和6年保护性耕作(免耕秸秆覆盖)条件下的土壤交换性盐基组成.结果表明:在15cm土层内,保护性耕作土壤的交换性K、Ca、Mg含量和盐基总量(SEB)较传统犁耕均有不同程度增加,表明保护性耕作使土壤的保肥和缓冲能力增强.相关分析表明,这与土壤的有机质和粘粒含量的变化密切相关;保护性耕作土壤的K/SEB和Ca/Mg高于传统犁耕,而(Ca+Mg)/SEB、Ca/K和Mg/K低于传统犁耕,说明保护性耕作对土壤交换性盐基比例关系的影响以交换性Ca、K特别是K的相对富集为主要特征;保护性耕作提高了交换性K、Ca、Mg含量与SEB的分层比率(0~5cm/5~15cm和0~5cm/15~30cm),表明交换性盐基在耕层剖面的垂直变异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免耕 秸秆覆盖 土壤交换性 分层
原文传递
不同利用方式对潮棕壤交换性钾钠及盐基总量的影响 被引量:17
15
作者 张玉革 梁文举 +1 位作者 姜勇 张玉龙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16-821,共6页
为深刻认识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交换性离子的影响,本文对潮棕壤水稻田、玉米地、撂荒地和人工林地4种土地利用方式经过14年后,在0~150cm剖面中土壤交换性钾、钠、交换性盐基总量的剖面分布及交换性钾钠比值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为深刻认识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交换性离子的影响,本文对潮棕壤水稻田、玉米地、撂荒地和人工林地4种土地利用方式经过14年后,在0~150cm剖面中土壤交换性钾、钠、交换性盐基总量的剖面分布及交换性钾钠比值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林地和撂荒地各土层交换性K含量及土体中交换性K储量具有高于水稻田和玉米地的趋势;水稻田和撂荒地0~20cm各土层的交换性Na含量显著高于林地和玉米地;林地0~150cm深度土壤交换性Na储量显著高于其他三种利用方式(P<0.05);0~150cm深度内土壤交换性盐基总储量大小依次为林地、玉米地、撂荒地、水稻田;水稻田剖面土壤交换性K/Na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大,其他3种土地利用方式则是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土壤管理和植物自身的特性在土壤剖面中交换性离子的构成以及土壤交换性盐基库的重建等方面可能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棕壤 交换性钾 交换性钠 土地利用 土壤交换性
原文传递
Exchange Reaction Between Selenite and Hydroxyl Ion of Variable Charge Soil Surfaces: Ⅱ. Kinetics of Hydroxyl Release 被引量:5
16
作者 ZHOU Shi-Wei, ZHANG Gang-Ya and ZHANG Xiao-ManInstitute of Soil Science,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Nanjing 210008 (China). E-mail: swzhou77@163.com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17-322,共6页
A self-made constant pH automated titration instrument was used to study thekinetics of hydroxyl release during selenite reacting with variable charge soils. The rate ofhydroxyl release was very rapid at the first sev... A self-made constant pH automated titration instrument was used to study thekinetics of hydroxyl release during selenite reacting with variable charge soils. The rate ofhydroxyl release was very rapid at the first several minutes, then gradually slowed down, and atlast did not change any more. The experimental data was well fitted by the Langmuir kineticequation, arid with increasing selenite concentration or decreasing solution pH, the reaction lastedlonger, the maximum of hydroxyl release (x_m) increased, and the binding constant (k) decreased.The time of hydroxyl release with Xuwen latosol was much longer than that with Jinxian red so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oxyl release ion exchange reaction Langmuir kinetic equation seleniteadsorption variable charge soils
下载PDF
Effect of Perched Water Tables on Aluminosilicate Stability and Soil Genesis 被引量:4
17
作者 ZHANG MIN , GONG ZITONG and A. D. KARATHANASIS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ai’an 271018 (China) Institute of Soil Science,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Nanjing 210008 (China) College of Agriculture, U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47-256,共10页
The mineral stability and solute activities of soil solution extracted from selected horizons of seven studied pedons of Alfisols in Kentucky, USA,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stribution of iron-manganese concretio... The mineral stability and solute activities of soil solution extracted from selected horizons of seven studied pedons of Alfisols in Kentucky, USA,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stribution of iron-manganese concretions and the restrictive layers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genesis and development of these soils and mineral weathering trends were strongly influenced by the depth of bedrock and the presence of perched water tables at lithic (limestone) interfaces due to the dissolution and buffering effect of limestone bedrock. The extractable Mg/Ca ratio as depth function and soil depth above bedrock could be used as indices of weathering and degree of soil development. Maximum iron-manganese concretion accumulation was found to occur in the horizon overlying clay horizon (>40% clay) with a sharp increase in clay content (>10%), which suggested that zones of Fe-Mn concretion accumulation in soils of the Inner Bluegrass Region appeared to be a sensitive genetic indicator of argillic horizons with restrictive perme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ron-manganese concretion perched water table soil environment soil genesD
下载PDF
Coastal afforestation effects on soil properties at Hatiya in Bangladesh
18
作者 K.M.Shaifullah S.M.Sirajul Haque +1 位作者 M.Sujauddin Shyamal Karmakar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A3期243-248,287,共7页
An exploratory study was conducted in the coastal plantation (12-and 17-year-old Sonneratia apetala) of Char Alim and Char Piya and on their adjacent barren lands at Char Rehania and Char Nurul Islam in Hatiya of Noak... An exploratory study was conducted in the coastal plantation (12-and 17-year-old Sonneratia apetala) of Char Alim and Char Piya and on their adjacent barren lands at Char Rehania and Char Nurul Islam in Hatiya of Noakhali district, in Bangladesh to determine afforestation effects on soil properties. At soil depths of 0-10, 10-30 and 30-40 cm across three different land strips viz. inland, middle and sea side in 12-and 17-year-old keora (Sonneratia apetala) plantations, soil moisture, particle density, organic matter and C, total N, pH, available P, K, Na, Ca and Mg were significantly (p≤0.05, p≤0.01, p≤0.001) higher, and soil salinity significantly (p≤0.001) lower than that in their adjacent barren lands. Soil moisture, particle density, organic matter and C, total N, pH, soil salinity, available P, K, Na, Ca and Mg of surface soil in Char Alim plantation at inland were 31.09%, 2.24 g·cm-3, 2.41%, 4.14%, 0.58%, 7.07, 0.09 dS·cm-1, 28.06 mg·L-1, 0.50 mg·L-1 11.5 mg·L-1, 3.30 mg·L-1 and 2.7 mmol·kg-1, respectively. Their corresponding values for the same depth and land position at adjacent Char Rehania barren land were 16.69%, 1.25g·cm-3, 0.43%, 0.74%, 0.25%, 6.57, 0.13 dS·cm-1, 13.07mg·L-1, 0.30 mg·L-1, 1.4 mg·L-1, 0.30 mmol·kg-1 and 0.50 mg·L-1, respectively. Soil moisture, particle density, organic matter and C, total N, pH, available P, K and Ca decreased, and soil salinity, available Na and Mg increased from inland towards sea side in the plantations. Although soil texture did not differ in most soil depths between plantation and adjacent barren land, proportion of sand particle was significantly (p≤0.01) lower and silt particle significantly (p≤0.001) in the plantation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ir adjacent barren lands. In the study, evaluation of all the parameters was also done for the other pair of lan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stal afforestation keora plantation soil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fforestation effect soil texture soil base cations Sonneratia apetala BANGLADESH
下载PDF
The influence of elevation on soil properties and forest litter in the Siliceous Moncayo Massif,SW Europe 被引量:3
19
作者 BADIA David RUIZ Alberto +4 位作者 GIRONA Antonio MARTI Clara CASANOVA Jose IBARRA Paloma ZUFIAURRE Raquel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16年第12期2155-2169,共15页
Understanding the effects of elevation and related factors(climate,vegetation) on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soil properties can help to predict changes in response to future climate or afforestation forcings.This work... Understanding the effects of elevation and related factors(climate,vegetation) on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soil properties can help to predict changes in response to future climate or afforestation forcings.This work aims to contribute to the knowledge of soil evolution and the classification of forest soils in relation to elevation in the montane stage,with special attention to podzolization and humus forms.The northern flank of the Moncayo Massif(Iberian Range,SW Europe) provides a unique opportunity to study a forest soils catena within a consistent quartzitic parent material over a relatively steep elevation gradient.With increasing elevation,pH,base saturation,exchangeable potassium,and fine silt-sized particles decrease significantly,while organic matter,the C/N ratio,soil aggregate stability,water repellency and coarse sand-sized particles increase significantly.The soil profiles shared a set of properties in all horizons:loamy-skeletal particle-size,extreme acidity(pH-H_2O<5.6) and low base saturation(<50%).The most prevalent soil forming processes in the catena include topsoil organic matter accumulation and even podzolization,which increases with elevation.From the upper to lower landscape positions of wooded montane stage of the Moncayo Massif,mull-moder-mor humus and an UmbrisolCambisol-Podzol soil unit sequences were fou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ntane stage Forest soils Catena Humus forms Podzolization Siliceous Moncayo Massif
下载PDF
不同利用方式对潮棕壤比表面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玉革 姜勇 张玉龙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38-442,共5页
对中国科学院沈阳生态实验站潮棕壤水稻田、玉米地、撂荒地和人工林地4种土地利用方式经过14年后在0—150cm土体10个土层中土壤比表面的剖面分布进行比较研究的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及不同深度土层土壤比表面差异显著,除林地0—... 对中国科学院沈阳生态实验站潮棕壤水稻田、玉米地、撂荒地和人工林地4种土地利用方式经过14年后在0—150cm土体10个土层中土壤比表面的剖面分布进行比较研究的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及不同深度土层土壤比表面差异显著,除林地0—5cm表层外,4种土地利用方式在80cm以内深度的土层中土壤比表面随剖面深度增加呈渐次增大的趋势,说明林地表层高有机碳积累对土壤比表面增加可能产生了重要影响。150cm深度土壤比表面平均值为林地〉玉米地〉撂荒地〉水稻田。土壤比表面与土壤风干含水量及交换性盐基总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水稻田、玉米地、撂荒地、林地中土壤比表面与风干含水量相关系数分别为0.767、0.911、0.943、0.953(n=30,P〈0.001);与土壤交换性盐基总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77、0.978、0.673、0.780(n=30,P〈0.001)。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比表面与土壤有机碳、全氮、碱解氮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土壤pH、硫、磷之间的关系因土地利用方式不同而具有一定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比表面可作为指征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的可行的土壤物理学指标,测定不同土壤的比表面可以基本反映出土壤交换性能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棕壤 土地利用 土壤比表面 土壤 土壤交换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