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硫酸氢钾对土壤细颗粒中重金属淋洗去除作用
1
作者 许端平 冯肖杰 +1 位作者 殷宏 薛杨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52-259,共8页
重金属污染土壤水洗后细颗粒(粒径<75μm)的处理与处置是目前较为关注的问题。采用硫酸氢钾(KHSO_(4))对重金属Pb、Zn、Cd含量分别超过《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18)限值0.2、1.6、43倍的土壤... 重金属污染土壤水洗后细颗粒(粒径<75μm)的处理与处置是目前较为关注的问题。采用硫酸氢钾(KHSO_(4))对重金属Pb、Zn、Cd含量分别超过《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18)限值0.2、1.6、43倍的土壤细颗粒进行淋洗去除实验,考查了淋洗时间、固液比、淋洗温度和淋洗剂浓度对土壤细颗粒中重金属淋洗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淋洗时间由5 min升高到720 min、固液比由1∶5(g/mL)降低到1∶20(g/mL)和温度由5℃升高到45℃,土壤细颗粒中Pb、Zn、Cd的去除率分别增加0.7、1.1、1.2倍,2.6、0.8、0.5倍和0.6、0.6、0.1倍;另外,随着KHSO_(4)溶液浓度的提高,对土壤细颗粒中Zn和Cd的去除率均逐渐提高,Pb的去除率在KHSO_(4)溶液浓度为0.5 mol/L时达到最大,而在KHSO_(4)溶液浓度为0.5~1 mol/L时Pb的去除率逐渐降低,这可能是由于SO_(4)^(2-)与Pb^(2+)生成了PbSO_(4)沉淀;KHSO_(4)对土壤细颗粒中不同形态重金属的去除效果依次为可交换态>可还原态>可氧化态>残渣态;淋洗后土壤细颗粒中全钾含量上升,没有SO_(4)2-的残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氢钾(KHSO4) 土壤细颗粒 重金属 淋洗去除实验
下载PDF
球磨法制备胶体粒径土壤细颗粒
2
作者 刘玉婷 胡忻 +3 位作者 钟来进 许钊 丁竹红 陈逸珺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43-546,共4页
采用行星式球磨机球磨3种不同类型土壤(南京矿区土、鹰潭红壤和延边黑土)制备胶体粒径土壤细颗粒,探讨了助磨剂的添加及球磨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建立一种高效的制备方法。结果表明,与直接球磨相比,助磨剂辅助球磨制备的土壤细颗粒粒径小... 采用行星式球磨机球磨3种不同类型土壤(南京矿区土、鹰潭红壤和延边黑土)制备胶体粒径土壤细颗粒,探讨了助磨剂的添加及球磨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建立一种高效的制备方法。结果表明,与直接球磨相比,助磨剂辅助球磨制备的土壤细颗粒粒径小且均一。助磨剂建议选择经济高效的去离子水,土样与助磨剂比例为1 g∶5.0 mL,球磨时间为24 h,该方法对3种土样均适用,并且效果相近。以矿区土为例,球磨得到土壤细颗粒平均粒径为152 nm,粒径分布均匀、集中,胶体粒径产出率可达98.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细颗粒 胶体粒径 助磨剂 球磨
下载PDF
土壤细颗粒对有机质的保护能力研究 被引量:30
3
作者 梁爱珍 张晓平 +1 位作者 杨学明 方华军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48-752,共5页
本文主要综述了土壤细颗粒(<20μm或<50μm)对土壤有机质的保护能力,详细阐述了土壤储存细颗粒态有机质的能力模型及其意义,探讨了影响土壤细颗粒对有机质的保护能力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土壤细颗粒 粘粒和粉粒 保护能力 土壤有机质
原文传递
岩溶山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颗粒有机碳和矿物结合态有机碳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12
4
作者 沈艳 傅瓦利 +3 位作者 蓝家程 程辉 张石棋 武玲珍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6,共6页
对重庆中梁山岩溶山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0—40cm土壤颗粒有机碳和矿物结合态有机碳的含量和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有机碳含量平均值表现为:林地>菜地>草地>橘园地>弃耕地。除橘园地外,其它各... 对重庆中梁山岩溶山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0—40cm土壤颗粒有机碳和矿物结合态有机碳的含量和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有机碳含量平均值表现为:林地>菜地>草地>橘园地>弃耕地。除橘园地外,其它各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细颗粒有机碳(FPOC)含量大于粗颗粒有机碳(CPOC)。不同利用方式土壤颗粒有机碳含量在剖面层次中表现不同。0—20cm表层土壤CPOC含量表现为:橘园地>草地>菜地>林地>弃耕地,差异较大。土壤FPOC含量表现为:林地>草地>菜地>橘园地>弃耕地;20—40cm土壤CPOC和FPOC最高值出现在菜地,最低值出现在弃耕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矿物结合态有机碳(MOC)含量和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布特征一致。除橘园地外土壤各组分有机碳分配比例大致表现为:MOC/SOC>CPOC/SOC>FPOC/SOC。相关分析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SOC和POC呈正相关,相关性不一致。林地和草地呈极显著相关(P<0.01),弃耕地呈显著相关(P<0.05),菜地和橘园地相关性不显著。表明人为干扰和耕作措施会影响POC对SOC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区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有机碳 土壤颗粒有机碳 土壤细颗粒有机碳 土壤矿物结合态有机碳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