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客家土楼建筑风格探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史俊巧 《兰台世界(上旬)》 2015年第8期136-137,共2页
福建土楼是福建客家山区居民建筑,是我国建筑史上的杰作,设计风格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福建土楼的建筑特点是依山就势,巧妙吸收了我国传统建筑的"风水"理念,而且整个宅区的布局合理,适应了福建客家人聚居的生活需求与防... 福建土楼是福建客家山区居民建筑,是我国建筑史上的杰作,设计风格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福建土楼的建筑特点是依山就势,巧妙吸收了我国传统建筑的"风水"理念,而且整个宅区的布局合理,适应了福建客家人聚居的生活需求与防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元时期 福建 客家 土楼建筑
下载PDF
论土楼建筑文化与大学生创业品质培养
2
作者 蓝新华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年第2期37-38,共2页
本文在分析闽西土楼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充分挖掘闽西土楼建筑文化这一特色历史文化资源,旨在把闽西红色建筑文化的精神内涵内化到学生创业品质培养上来,以闽西土楼建筑文化为教育资源,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土楼建筑文化教育,以此影响和带动... 本文在分析闽西土楼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充分挖掘闽西土楼建筑文化这一特色历史文化资源,旨在把闽西红色建筑文化的精神内涵内化到学生创业品质培养上来,以闽西土楼建筑文化为教育资源,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土楼建筑文化教育,以此影响和带动当代大学生发扬土楼建筑精神,坚持创新,走自我发展之路,走自我创业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西土楼建筑文化 大学生创业品质 培养
下载PDF
谈闽西南地区土楼建筑中的围合特征
3
作者 曹海洋 《山西建筑》 2013年第31期28-29,共2页
通过对闽西南土楼建筑形制的分析和探讨,将不同层面上的空间模式纳入一个统一的框架,归纳出其共同的特性。同时,将物质建设活动延伸到文化层面,对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围合"特征进行研究,总结出了闽西南土楼形成与中国传统文化... 通过对闽西南土楼建筑形制的分析和探讨,将不同层面上的空间模式纳入一个统一的框架,归纳出其共同的特性。同时,将物质建设活动延伸到文化层面,对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围合"特征进行研究,总结出了闽西南土楼形成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内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楼建筑 空间模式 传统文化 围合
下载PDF
闽西客家土楼建筑与文化 被引量:7
4
作者 陈李冬 《温州大学学报》 2005年第6期48-52,共5页
从“天人合一”的环境观念、“聚族而居”的生活模式、“重情知礼”的传统文化等三方面对闽西客家土楼建筑文化进行初步探讨;并提出传统客家民居作为一种宝贵的历史遗存,应得到有效地保护和继承,创造适应于现代生活的环境,延续文脉,弘... 从“天人合一”的环境观念、“聚族而居”的生活模式、“重情知礼”的传统文化等三方面对闽西客家土楼建筑文化进行初步探讨;并提出传统客家民居作为一种宝贵的历史遗存,应得到有效地保护和继承,创造适应于现代生活的环境,延续文脉,弘扬地域特色,优化生存空间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西客家土楼建筑 天人合一 聚族而居
下载PDF
3个土楼建筑群静力干扰效应数值模拟
5
作者 袁下下 彭兴黔 刘春艳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1期44-48,72,共6页
研究了3个土楼建筑群的静力干扰效应,以及受扰建筑屋面风压系数干扰因子的空间分布,分析了不同间距和不同风向角下对建筑群静力干扰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0°风向角时,增加的施扰体土楼2引起的风干扰较大;45°风向角时,增加的施... 研究了3个土楼建筑群的静力干扰效应,以及受扰建筑屋面风压系数干扰因子的空间分布,分析了不同间距和不同风向角下对建筑群静力干扰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0°风向角时,增加的施扰体土楼2引起的风干扰较大;45°风向角时,增加的施扰体2土楼是有利干扰;90°风向角时,屋面各分区表面干扰因子在间距为1.0 D时变化不明显;135°风向角时,在土楼群间有很强的巷道风效应产生,干扰因子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楼建筑 数值模拟 静力干扰效应 干扰因子 流场分析
下载PDF
基于土楼建筑文化的文创产品设计应用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柯丽芬 《今古文创》 2022年第6期68-70,共3页
文创产业因其广阔的发展前景,已经成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土楼建筑文创产业不仅能作为载体将地方特色体现出来,也能丰富人们的生活。本文首先分析土楼建筑文化特征,包括土楼建筑的外形与结构特征、意象特征及当地的生态资源,其次... 文创产业因其广阔的发展前景,已经成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土楼建筑文创产业不仅能作为载体将地方特色体现出来,也能丰富人们的生活。本文首先分析土楼建筑文化特征,包括土楼建筑的外形与结构特征、意象特征及当地的生态资源,其次揭示了土楼文创产业存在的创新性不足、实用度低和开发不够深入等问题,最后基于土楼建筑文化提出了文创产品的设计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楼建筑文化 文创产品 传统文化
下载PDF
土楼建筑之美的研究性学习——以大埔泰安楼和饶平道韵楼为例
7
作者 张惠平 《艺术教育》 2017年第7期177-178,共2页
大埔泰安楼是中国著名的四方楼,饶平道韵楼是中国最大的八卦楼,这两座楼均位于粤东。作者从美术教师角度出发,带领学生走访这两座楼,通过搜集实地资料,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并通过讨论对比两座建筑物之美,既开拓学生视野,增强学生对艺术感... 大埔泰安楼是中国著名的四方楼,饶平道韵楼是中国最大的八卦楼,这两座楼均位于粤东。作者从美术教师角度出发,带领学生走访这两座楼,通过搜集实地资料,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并通过讨论对比两座建筑物之美,既开拓学生视野,增强学生对艺术感性认识,又探索影响艺术表现形式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安 道韵 土楼建筑 比较视角
原文传递
土楼的建筑风格格局与四合院建筑风格格局的关系研究
8
作者 刘宇思 《美与时代(城市)》 2017年第1期19-20,共2页
客家土楼,又称福建园楼,是中华古老文明的一颗灿烂明珠,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村民居建筑,是中国古建筑中的一朵奇葩。一般是一个姓氏的一家人居住在一个土楼中。老北京四合院,纵横交错的胡同富有深刻的历史含义,见证了元、明、... 客家土楼,又称福建园楼,是中华古老文明的一颗灿烂明珠,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村民居建筑,是中国古建筑中的一朵奇葩。一般是一个姓氏的一家人居住在一个土楼中。老北京四合院,纵横交错的胡同富有深刻的历史含义,见证了元、明、清三代王朝的历史,是北京人生活的象征。它们都向世界彰显着中国人的团结精神,它们都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雨沧桑,虽然地理位置上是一南一北,但建筑上的风格与格局却是有着相似的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楼建筑 建筑风格 建筑格局 北京建筑 现代建筑
下载PDF
土楼的建筑防火设计及火灾报警系统应用的探讨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晶晶 《电子世界》 2017年第18期38-39,共2页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社会大众对于旅游行业投入了大量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土楼建筑得到了旅游行业的青睐,兴旺的土楼建筑促进了当地的旅游行业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土楼建筑的消防安全设计存在诸多的问题,无法满足旅...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社会大众对于旅游行业投入了大量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土楼建筑得到了旅游行业的青睐,兴旺的土楼建筑促进了当地的旅游行业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土楼建筑的消防安全设计存在诸多的问题,无法满足旅游经济发展的需求,本文对土楼的建筑消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究,重点探究了如何在土楼建筑内完善火灾报警系统,提高土楼旅游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楼建筑 消防设计 自动报警系统
下载PDF
漫谈福建土楼旅游文本的汉译英翻译策略 被引量:1
10
作者 潘涓涓 《怀化学院学报》 2010年第7期93-95,共3页
福建土楼旅游文本的汉语文本包涵土楼独特的建筑特色和土楼文化信息,在汉译英过程中应该采取"以信息为中心"的翻译策略,采用各种方法使译文符合英语旅游文本表达惯例,使译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类似的感受并接受其中蕴涵的文... 福建土楼旅游文本的汉语文本包涵土楼独特的建筑特色和土楼文化信息,在汉译英过程中应该采取"以信息为中心"的翻译策略,采用各种方法使译文符合英语旅游文本表达惯例,使译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类似的感受并接受其中蕴涵的文化信息,从而促进土楼文化的对外宣传和土楼旅游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翻译 福建 旅游文本 汉译英 土楼建筑特色 文化
下载PDF
福建南靖客家土楼 被引量:2
11
作者 邱慧均 《中外建筑》 2002年第6期39-39,共1页
外观形似现代体育运动场馆,内看像大舞台,这就是中国古代建筑——土楼。 土楼建筑是客家人的创造。一千多年前,客家人的祖先从黄河流域迁到前方的偏僻山区,为预防野兽伤害、盗匪骚扰和当地人的侵袭,建造了这种聚亲而居、易于... 外观形似现代体育运动场馆,内看像大舞台,这就是中国古代建筑——土楼。 土楼建筑是客家人的创造。一千多年前,客家人的祖先从黄河流域迁到前方的偏僻山区,为预防野兽伤害、盗匪骚扰和当地人的侵袭,建造了这种聚亲而居、易于防守的城堡式的土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家 土楼建筑 木结构 建筑造型 福建
下载PDF
土楼拾遗
12
作者 王赟 《语文学习》 2022年第12期F0003-F0003,88,共2页
探访福建土楼,是我多年夙愿。千百年前,客家人为躲避战祸,不远.万里从中原迁居福建山涧,夯起一座座兼具家居和防御功能的土楼建筑,形成一个个以土楼为单位的家族共同体,世代繁衍。这些数以万计、星罗棋布于福建西南山区的土楼,不仅是世... 探访福建土楼,是我多年夙愿。千百年前,客家人为躲避战祸,不远.万里从中原迁居福建山涧,夯起一座座兼具家居和防御功能的土楼建筑,形成一个个以土楼为单位的家族共同体,世代繁衍。这些数以万计、星罗棋布于福建西南山区的土楼,不仅是世界民居建筑中弥足珍贵的孤例,而且是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珍遗。暮秋时节,我驱车踏上土楼拾遗之旅,像是拜访一位老朋友。进入龙岩地界,山峦趋密,公路蜿蜒曲折。几经回转,不知绕过几丛青山,眼前渐次开阔,是一处颇具规模的古村落。村中房屋栉比,镶嵌其间的土楼如蘑菇般绽放,黄墙黛瓦赫然醒目。这便是洪坑村的福建土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建筑 福建 民居建筑 土楼建筑 防御功能 西南山区 客家人 拾遗
原文传递
Structural Retrofitting of Old Illyria Hote
13
作者 Feti Selmani Musa Stavileci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2013年第12期1507-1513,共7页
Illyria hotel (formerly Bozhur) was built during the sixties in the heart of the actual Kosovo's capital Prishtina, according to former old Yugoslav standards in a Modernist architectural style. It represents a mas... Illyria hotel (formerly Bozhur) was built during the sixties in the heart of the actual Kosovo's capital Prishtina, according to former old Yugoslav standards in a Modernist architectural style. It represents a massive structural system with brick walls up to 54 cm thick and "avramenko" type reinforced concrete floors. The investor's aim was to add another two floors on the top of the existing ones and to build two level underground parking floors, a health spa centre, whilst at the vicinity of the existing building (the northern side) to erect a new 17 story-high brand new hotel and administration building. The retrofitting of the structure as well as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structure has been done in full accordance with the new structural Eurocodes' recommendations. 3D FEM (finite element method) modeling was used for the analysis and design, using ETABS v 9.5 nonlinear and ARSAP 2010 (Autodesk Robot Structural Analysis Professional 2010). Response spectrum design according to EC 8,3.2.2.4 has been used for seismic analysis and design with a reference peak ground acceleration on type A ground Of AgR = 0.25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uctural retrofitting reinforced concrete shear walls foundation strengthening column jacketing
下载PDF
Slenderness Ratio Influence on the Structural Behavior of Residential Concrete Tall Buildings
14
作者 Tarek A. Awida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2011年第6期527-534,共8页
The main concern of this paper is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the building slenderness ratio on the structural behavior of the residential concrete tall buildings aiming to deepen structure and architect designers under... The main concern of this paper is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the building slenderness ratio on the structural behavior of the residential concrete tall buildings aiming to deepen structure and architect designers understanding for such type of buildings. The study is emphasized only on Kuwait city design conditions for wind and seismic loadings. The paper presents an actual case study for adding two thirty stories residential towers with two different slenderness ratios to an existing residential complex. Wind loading is considered using both code values and wind tunnel results. Three 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techniques through ETABS software are used in conducting analysis for structures presented here. A serviceability study is performed to ensure that buildings have sufficient stability to limit lateral drift and peak acceleration within the acceptable range of occupancy comfort. In addition, an ultimate strength study is carried out to verify that all the structural elements are designed to withstand factored gravity and lateral loads in a safe manner according to the international building codes. Analysis results are presented and discussed. A brief idea about foundation design of the new towers and its connection to the existing foundation is presented. Finally conclusions are summarized as guidelines for the structural professions of concrete residential tall buildin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enderness ratio residential tall buildings finite element reinforced concrete analysis and design.
下载PDF
基于地域特色的漳永高速公路华安服务区设计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晓伟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96-298,共3页
本方案建筑特色是一种借助于民居的原型变形而又运用现代建筑的手法设计完成的风景建筑,使人备感亲切。客家人由于是在异常艰苦的环境下迁徙居住的,从而产生了大规模密集式聚居的居住模式,住民具有强烈的防御性。由于服务区周边地形以... 本方案建筑特色是一种借助于民居的原型变形而又运用现代建筑的手法设计完成的风景建筑,使人备感亲切。客家人由于是在异常艰苦的环境下迁徙居住的,从而产生了大规模密集式聚居的居住模式,住民具有强烈的防御性。由于服务区周边地形以山地为主,建筑单体在设计中避免了较大的体量,设计借鉴了土楼大出檐屋顶的形式,通过不同四坡顶交错而成的处理方式,在满足建筑体量减小的同时,增强建筑的节奏感。设计从振成楼大门门头处提取弧形建筑元素加以利用,重新建构,形成了服务区弧形元素围合,内部透空的门头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区 土楼建筑 人性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