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岩溶地区土状堆积物物质来源判别的实用指标——粒度分布特征 被引量:21
1
作者 冯志刚 王世杰 +1 位作者 孙承兴 刘秀明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02年第2期73-78,共6页
选择湘西吉首完整的灰岩风化壳 ,首次利用粒度参数并结合已有的矿物学、地球化学的研究成果 ,为湘西和贵州地区的碳酸盐岩上覆土状堆积物的残积成因提供了有力的佐证。粒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湘西吉首灰岩风化壳基岩酸不溶物及其上覆半... 选择湘西吉首完整的灰岩风化壳 ,首次利用粒度参数并结合已有的矿物学、地球化学的研究成果 ,为湘西和贵州地区的碳酸盐岩上覆土状堆积物的残积成因提供了有力的佐证。粒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湘西吉首灰岩风化壳基岩酸不溶物及其上覆半风化带粒度频率分布曲线形态的一致性和渐变性 ,指示了风化壳对基岩的继承和演化 ;砂 -粉砂 -粘粒含量、中值粒径和平均粒径在剖面上的演化趋势 ,反映了一个标准残积风化壳的发育规律 ;频率曲线众数峰含量随深度的变化 ,不但指示了化学风化趋势 ,而且反映了风化程度的变化梯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地区 土状堆积物 粒度分布 碳酸盐岩 粒度参数 残积风化壳 风化程度
下载PDF
铁离子对土状铜矿中铜浸出影响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晓晖 胡淼 +3 位作者 艾仙斌 何力 计少石 丁建南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7,共3页
考察Fe3+浓度、Fe3+/Fe2+对土状铜矿中铜浸出率的影响,分析了酸浸过程中铁离子提高铜浸出率的机理。结果表明,在矿浆浓度30%、酸浓度36.8g/L、12.0g/L硫酸铁溶液浸出土状矿48h后,铜浸出率为62.4%,与无铁时铜浸出率相比提高了10个百分点... 考察Fe3+浓度、Fe3+/Fe2+对土状铜矿中铜浸出率的影响,分析了酸浸过程中铁离子提高铜浸出率的机理。结果表明,在矿浆浓度30%、酸浓度36.8g/L、12.0g/L硫酸铁溶液浸出土状矿48h后,铜浸出率为62.4%,与无铁时铜浸出率相比提高了10个百分点。其中有92.6%游离氧化铜、70.3%结合氧化铜、35.6%次生硫化铜和11.8%原生硫化铜被浸出,除原生硫化铜外,均比无铁时有明显提高。并且随着Fe2+/Fe3+的降低,铜浸出率逐渐增加。增加Fe3+浓度提高了溶液电位,从而提高铜浸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离子 土状铜矿 浸出率 机理
下载PDF
分散剂对土状石墨在水中润湿分散性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马雯 仵晓丹 +2 位作者 张露 唐琼瑶 王传龙 《非金属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0-43,共4页
为筛选出能提高土状石墨在水中润湿、分散性的药剂,采用搅拌法改性,以分散率、接触角为评价指标,研究了无机电解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单独及复合作用对石墨在悬浮液体系中分散稳定性和润湿性的影响,并借助红外光谱分析了改性机理。分散... 为筛选出能提高土状石墨在水中润湿、分散性的药剂,采用搅拌法改性,以分散率、接触角为评价指标,研究了无机电解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单独及复合作用对石墨在悬浮液体系中分散稳定性和润湿性的影响,并借助红外光谱分析了改性机理。分散剂单独作用结果表明:四硼酸钠(Na2B4O7)、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对土状石墨基本无分散、润湿作用;羧甲基纤维素钠(CMC)、木质素磺酸钠对土状石墨分散润湿效果显著;萘磺酸盐(NNO)能显著改善土状石墨的分散性,但对其润湿性能基本无影响。分散剂复合使用研究表明,复配能够提高土状石墨在水中的分散性,CMC-Na2B4O7复合分散效果最好,二者用量分别为土状石墨质量的0.5%和2.5%时,土状石墨分散率为95.55%,润湿接触角为76.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状石墨 分散剂 分散性 润湿性
下载PDF
土状与鳞片状石墨氧化过程中结构变化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鲜海洋 彭同江 孙红娟 《非金属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8-21,共4页
以天然土状与鳞片状石墨为原料,采用改进Hummers法在不同氧化剂(KMnO4)用量下制得石墨的系列氧化产物,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拉曼(Raman)光谱、紫外-可见(UV-vis)光谱及四探针测试仪对... 以天然土状与鳞片状石墨为原料,采用改进Hummers法在不同氧化剂(KMnO4)用量下制得石墨的系列氧化产物,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拉曼(Raman)光谱、紫外-可见(UV-vis)光谱及四探针测试仪对石墨原料及其氧化产物的结构属性与电阻率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经氧化后土状与鳞片状石墨结构层上均接有羟基(C-OH)、环氧(C-O-C)、羧基(COOH)或羰基(C=O)等含氧官能团,但在相同KMnO4用量下土状石墨的氧化产物结构中含有更少的C-O-C和更多的COOH和C-OH。在KMnO4用量较低时,鳞片状石墨更易被氧化;在KMnO4用量较高时,土状石墨则更易被氧化。随着KMnO4用量的增加,土状与鳞片状石墨的结构有序程度与导电性均逐渐降低,但在相同的KMnO4用量下土状石墨氧化产物的结构有序程度更低,导电性更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状石墨 鳞片状石墨 氧化石墨 结构 电阻率
下载PDF
长江三峡屈原镇土状堆积的成因及地质环境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玉芬 李长安 +2 位作者 孙习林 魏传义 李亚伟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304-1314,共11页
三峡地区的第四纪土状堆积物的成因研究对地质灾害(滑坡等)、灾害事件(堵江等)、水土流失和气候变化等具有重要意义。位于兵书宝剑峡下游新滩大滑坡的东侧势大岭剖面发育了一套近5m厚的灰褐色亚黏土,是一处新发现的土状堆积物。本研究... 三峡地区的第四纪土状堆积物的成因研究对地质灾害(滑坡等)、灾害事件(堵江等)、水土流失和气候变化等具有重要意义。位于兵书宝剑峡下游新滩大滑坡的东侧势大岭剖面发育了一套近5m厚的灰褐色亚黏土,是一处新发现的土状堆积物。本研究在野外剖面测量和观察的基础上,通过系统的粒度分析对其成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势大岭剖面上部土状堆积物(剖面中第1层)主要由<50μm的颗粒组成;>50μm的砂粒级以上颗粒平均含量13.14%;作为风尘"基本粒组"的10~50μm的粗粉砂平均含量达50%,为众数粒组。粒度参数、频率曲线及粒度象(C-M、L-M、A-M图)等分析均显示为风积成因。势大岭剖面中、下部(剖面中第2和3层)属河流冲积成因,是由河床相与河漫滩相组成的二元结构。年代学研究及与前人河流阶地测年资料对比表明,势大岭剖面形成于中更新世末至晚更新世,上部的土状堆积物形成于距今110~60 ka。通过与长江流域同期风积物的对比,认为势大岭剖面上部的土状堆积物属于下蜀黄土,并为下蜀黄土的西部边界。位于西陵峡西段的兵书宝剑峡是下蜀黄土与具有北方黄土特征的巫山黄土的分界,鉴于两者的区别,推测兵书宝剑峡至少在晚更新世可能在地貌上具有区域气候环境划分的意义,对此应予以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峡 土状堆积物 粒度特征 下蜀黄土 成因
下载PDF
湘新隐晶土状石墨的氧化特性初探 被引量:1
6
作者 谢有赞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1989年第4期40-44,共5页
本文从一个侧面分析了湖南中部地区大量产出的土状石墨的性能。土状石墨用途广泛,出口量大,质量要求愈来愈高。因此,多年来均采用热处理工艺提高土状石墨的品位。我们发现,热处理不但未损害其特性,反而出现了一些新现象,本文采用对比方... 本文从一个侧面分析了湖南中部地区大量产出的土状石墨的性能。土状石墨用途广泛,出口量大,质量要求愈来愈高。因此,多年来均采用热处理工艺提高土状石墨的品位。我们发现,热处理不但未损害其特性,反而出现了一些新现象,本文采用对比方式说明土状石墨的氧化特性的变化。本文对氧化特性变化的原因做了粗浅说明,对湘新土状石墨的结构形态做了初步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土状 氧化特性 隐晶 湖南
下载PDF
牦牛坪稀土矿床黑色土状风化物中富Eu、Y次生稀土的迁移富集及其经济价值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小渝 《四川地质学报》 1994年第4期297-303,共7页
耗牛坪稀土矿床之氧化带,广泛分布泥化率为14.33%─24.60%的.黑色土状风化物,其次生REO含量在2.06%─6.67%;Eu_2O_3和Y_2O_3的配分为0.43%─0.63%和1.12%─5.18%,是矿... 耗牛坪稀土矿床之氧化带,广泛分布泥化率为14.33%─24.60%的.黑色土状风化物,其次生REO含量在2.06%─6.67%;Eu_2O_3和Y_2O_3的配分为0.43%─0.63%和1.12%─5.18%,是矿石、工业矿物氟碳铈矿的数倍到数十倍。次生稀土是在弱碱性介质条件下发生分馏而富集中重稀土的,黑色土状风化物中的Mn-Fe非晶质体是富Eu、Y等次生稀土富集体,是选矿矿泥的主要部分,如能综合开发利用将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土状风化物Mn-Fe非晶质体Eu、Y次生稀土 氟碳铈矿 迁移富集.
下载PDF
土状石墨用于钢水增碳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严红燕 胡晓军 +1 位作者 任中山 何新元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18-224,共7页
采用热重法、XRD检测分析了土状石墨原矿的化学组成,同时研究了在1 600℃下土状石墨原矿及几种企业用增碳剂的增碳效果以及对钢中S、N、O等元素质量分数的影响,并分析讨论了增碳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土状石墨的固定碳含量为84%~89%,灰... 采用热重法、XRD检测分析了土状石墨原矿的化学组成,同时研究了在1 600℃下土状石墨原矿及几种企业用增碳剂的增碳效果以及对钢中S、N、O等元素质量分数的影响,并分析讨论了增碳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土状石墨的固定碳含量为84%~89%,灰分中S、P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02%和0.04%,远低于增碳剂对硫、磷含量的要求;在理论增碳量为0.1%和0.4%时,土状石墨的增碳效果与企业增碳剂相当,对钢中S、N、O基本没有影响;得到了一个动力学模型用以描述增碳剂在钢水中的增碳反应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钢 土状石墨 动力学 增碳
下载PDF
营口地区软土状土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成 张延军 +1 位作者 倪金 李录娟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0年第1期134-135,共2页
通过对该区一种流塑态粉质粘土或粘土的的物理性质、工程地质特性、塑性分区研究,并且与该区软土的物理性质、结构特征以及土中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的比较,参照黄土状土的命名方式将此类土定义为软土状土,并给出软土状土的相关定义条件,... 通过对该区一种流塑态粉质粘土或粘土的的物理性质、工程地质特性、塑性分区研究,并且与该区软土的物理性质、结构特征以及土中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的比较,参照黄土状土的命名方式将此类土定义为软土状土,并给出软土状土的相关定义条件,为以后本区的工程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 工程地质性质 塑性分区 土状
下载PDF
高海拔土状氧化铜矿湿法处理工艺研究及生产实践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仪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0-103,共4页
针对土状氧化铜细泥含量高,氧化铜与铁矿物及其它脉石结合率高,难以直接堆浸的特点,开展了氧化铜矿水洗分级-粗粒柱浸-细粒搅浸湿法处理工艺试验,考察了酸度、浸出时间等条件参数对铜浸出率的影响,确定了柱浸、搅浸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 针对土状氧化铜细泥含量高,氧化铜与铁矿物及其它脉石结合率高,难以直接堆浸的特点,开展了氧化铜矿水洗分级-粗粒柱浸-细粒搅浸湿法处理工艺试验,考察了酸度、浸出时间等条件参数对铜浸出率的影响,确定了柱浸、搅浸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小型柱浸试验时,控制浸出液pH值为1.5~1.7,浸出时间为65 d,铜浸出率达到65.05%,为扩大柱浸试验提供了技术依据。柱浸扩大连续试验取得铜浸出率69.62%、吨铜酸耗14.82 t的较好技术指标;搅浸的最佳工艺为:搅拌速度60 r/min,酸矿比12%,浸出时间120 min,温度60℃,浸出液pH值为1.5~1.7,在最佳工艺条件下,铜浸出率达65.29%,吨铜酸耗10.87 t。目前该湿法处理工艺已成功应用于工业生产实践,堆浸生产电积铜1 500 t,浸出率64%;搅浸生产电积铜350 t,浸出率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状氧化铜矿 堆浸 柱浸 搅浸 电积铜
下载PDF
松散土状矿石样品小体重测定方法的校正 被引量:4
11
作者 彭南兰 陈芸平 +2 位作者 陈庆仙 唐琦平 戈润滔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6,共6页
在松散土状矿石样品的体重测定中,目前使用较多的是传统的小体重测定法,受样品含水率、孔隙度以及体积变化的影响,存在测定值普遍偏低、误差较大的问题,直接影响矿物原料储量计算的准确性.针对这个问题,在分析传统小体重测定法局限性的... 在松散土状矿石样品的体重测定中,目前使用较多的是传统的小体重测定法,受样品含水率、孔隙度以及体积变化的影响,存在测定值普遍偏低、误差较大的问题,直接影响矿物原料储量计算的准确性.针对这个问题,在分析传统小体重测定法局限性的基础上,通过引入全排水干体重和实排水干体重两个新的概念,提出了一种体重校正方法,包括样品的加水重塑造型方法和确定自然含水率方法,并以一个随机抽取松散土状矿石样品为例,对该校正方法的合理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证明该校正方法是合理和有效的.该校正方法应用到大批量样品的体重测定中并计算矿产储量,比用传统方法计算得到的矿产储量有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散土状矿石 干体重 传统小体重测定法 校正方法 重塑造型 自然含水率
下载PDF
一种亟待重新认识的铜矿床——滇中土状铜矿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志群 李锦武 任治礻几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1-14,共4页
滇中土铜矿长期被认为是一种不可利用的铜矿床 ,新的湿法冶金技术应用使之成为了效益型铜资源。滇中土状铜矿产于中元古界昆阳群落雪组的土状风化壳内 ,分为面型和线型两种矿床类型。主要铜矿物为孔雀石、硅孔雀石、微粒状赤铜矿和黑铜... 滇中土铜矿长期被认为是一种不可利用的铜矿床 ,新的湿法冶金技术应用使之成为了效益型铜资源。滇中土状铜矿产于中元古界昆阳群落雪组的土状风化壳内 ,分为面型和线型两种矿床类型。主要铜矿物为孔雀石、硅孔雀石、微粒状赤铜矿和黑铜矿、少量残余含铜硫化物。其矿石平均品位均高于原生硫化矿。与原生矿石相比 ,土状氧化铜矿石SiO2 、Al2 O3 、Fe2 O3 、MnO明显富集 ,CaO与MgO大量淋失 ,由碱性矿石变成了可酸浸的非碱性矿石。土状铜矿不存在次生硫化物富集带 ,铜次生富集于氧化带中 ,与经典的硫化矿床表生分带明显不同。主要控矿因素为地层岩性、水文地质条件、地形和构造。土状铜矿是新的找矿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状铜矿 矿床特征 控矿因素 铜矿床 矿床成困
下载PDF
云南土状铜矿资源利用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志群 李锦武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54-57,共4页
土状铜矿分布在云南中部中元古界昆阳群落雪组的风化壳内 ,以往的选矿方法回收率很低 ,长期被列为不可利用资源。湿法冶金技术的发展 ,使之成为了一种效益型资源。
关键词 云南 铜矿 土状铜矿 资源利用 湿法冶金
下载PDF
土状石墨在氧化铝生产中的试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吕西兴 《非金属矿》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2-34,共3页
烧结法生产氧化铝时,若在生料中掺入20%的土状石墨,熟料含S^(2-)提高46.43%、全硫还原率提高41.89%、赤泥排硫量增加40%以上,且窑尾废气因温度降低5℃而节煤,还有助于增强料浆的流动性,经济效益十分显著。本技术可为土状石墨应用开辟一... 烧结法生产氧化铝时,若在生料中掺入20%的土状石墨,熟料含S^(2-)提高46.43%、全硫还原率提高41.89%、赤泥排硫量增加40%以上,且窑尾废气因温度降低5℃而节煤,还有助于增强料浆的流动性,经济效益十分显著。本技术可为土状石墨应用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状石墨 氧化铝 烧结法
下载PDF
易门铜厂土状氧化铜矿回收工艺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普仓凤 《现代矿业》 CAS 2010年第6期98-100,共3页
针对易门铜厂表层土状氧化铜矿湿法冶金回收开展的前期浸出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浓酸液强化处理可以提高浸出速率并改善结合氧化铜的浸出,从而提高最终浸出率,降低铜单位酸耗指标,为处理该土状氧化铜矿提供了前期浸出工艺技术参数。
关键词 土状氧化矿 浸出 酸耗 铜浸出率
下载PDF
淤泥质土状亚粘土的一些特征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焕新 《南方金属》 CAS 2002年第6期36-38,共3页
珠江三角洲软土地区存在一种灰色亚粘土 ,其工程性能与淤泥、淤泥质土相似 ,但两者的物理力学性质却有明显的不同 .这是一种在规范土名定义上处于过渡或边缘状态的粘性土 ,不是严格定义上的淤泥质土 ,也不是正常沉积的一般粘性土 .土的... 珠江三角洲软土地区存在一种灰色亚粘土 ,其工程性能与淤泥、淤泥质土相似 ,但两者的物理力学性质却有明显的不同 .这是一种在规范土名定义上处于过渡或边缘状态的粘性土 ,不是严格定义上的淤泥质土 ,也不是正常沉积的一般粘性土 .土的强度和工程性质与淤泥质土类似 ,应该按沿海地区淤泥和淤泥质土对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淤泥质土状亚粘土 亚粘土成因 承载力
下载PDF
云南易门老厂土状氧化钴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小平 《云南地质》 2012年第3期348-350,296,共4页
氧化土状钴矿产于易门老厂昆阳群落雪组(Pt2l)。由区内铜质沉积-变质成矿后,晚期构造(晋宁期或燕山期)控制的热液叠加矿化,经风化淋滤富集形成,属风化-沉积改造型。
关键词 氧化土状钴矿 成矿物质来源 成因探讨 昆阳群落雪组 云南易门老厂
下载PDF
滇中土状铜矿区域地质背景及成矿条件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文佳 姜永果 徐恒 《矿产勘查》 2019年第10期2538-2543,共6页
土状铜矿普遍发育于滇中地区中元古界昆阳群落雪组和绿汁江组的土状风化壳内。是一种新的矿床类型,也是昆阳群中铜矿床的富矿,过去认为是不可利用资源,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湿法冶金技术的进步,使之成为可用资源。其形成演化与特殊的成... 土状铜矿普遍发育于滇中地区中元古界昆阳群落雪组和绿汁江组的土状风化壳内。是一种新的矿床类型,也是昆阳群中铜矿床的富矿,过去认为是不可利用资源,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湿法冶金技术的进步,使之成为可用资源。其形成演化与特殊的成矿背景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状铜矿 地质条件 成矿背景 滇中
下载PDF
土状石墨提纯探讨 被引量:3
19
作者 周永兴 《地质实验室》 1997年第4期283-284,共2页
关键词 土状石墨 提纯 石墨 NAOH 高温熔融法 选矿
下载PDF
土状石墨复合聚合物胺化微球的制备及其吸附稀土Eu(Ⅲ)性能研究
20
作者 仇秀梅 周森 +1 位作者 刘亚东 严春杰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20年第S01期132-138,145,共8页
稀土矿山的大规模开采导致稀土资源流失严重,设计与制备高效回收选冶废水中稀土离子的吸附材料成为解决目前稀土行业资源流失的关键方案之一。研究制备土状石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复合微球胺化官能化吸附材料,FT-IR图谱表明,土状石墨复... 稀土矿山的大规模开采导致稀土资源流失严重,设计与制备高效回收选冶废水中稀土离子的吸附材料成为解决目前稀土行业资源流失的关键方案之一。研究制备土状石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复合微球胺化官能化吸附材料,FT-IR图谱表明,土状石墨复合聚甲基丙烯酸甲酯(AMG-co-PMMA)结构中-COO-转化成土状石墨复合聚合物胺化微球(PMGE)中-NH2,证明螯合型吸附微球制备成功,SEM图像显示PMGE保持较多孔洞结构,保证其吸附性能。Eu(Ⅲ)吸附实验表明,PMGE微球对溶液中Eu(Ⅲ)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吸附容量达292 mg/g,高于市售产品,经过6次反复吸附—解吸附操作可保持稳定的再生和重复使用性能。PMGE微球对Eu(Ⅲ)的吸附机制主要为Eu(Ⅲ)与材料表面、内部-NH2形成配位键,产生吸附作用,有望应用于稀土选冶废液中稀土资源的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状石墨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胺化 吸附 Eu(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