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花东纵谷北中段冲积扇与土砂灾害 被引量:1
1
作者 陈紫娥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01年第2期13-22,共10页
该文探讨台湾花东纵谷中、北两段冲积扇发育情况及其与土地利用和水土灾害之关系。论文以冲积扇之地理位置、地形成因和发育阶段等特性为基础进行分类 ,有效地呈显研究区之地形作用、地壳运动特性 ,并藉此分类以掌握人类活动强度与灾害... 该文探讨台湾花东纵谷中、北两段冲积扇发育情况及其与土地利用和水土灾害之关系。论文以冲积扇之地理位置、地形成因和发育阶段等特性为基础进行分类 ,有效地呈显研究区之地形作用、地壳运动特性 ,并藉此分类以掌握人类活动强度与灾害类型 ,有助于山区土地资源利用规划与灾害防治。此外 ,从纵谷中、北两段冲积扇发育阶段明显之不同 ,推论台湾东部地壳有绕曲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积扇 发育阶段 土砂灾害
下载PDF
土砂灾害敏感区位考量之山坡地发展规划评估研究
2
作者 何琦 郑旭涵 林家荣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9-54,共6页
台湾地区近年来交通建设发展大幅缩短城乡之间的距离,复因经济产业发展、人口密度提高、周休二日、岛屿型土地资源先天限制等因素,土地价格成本较低之非都市土地开发乃成为必然之趋势。其中,山坡地因开发导致环境劣化问题,使山坡地中部... 台湾地区近年来交通建设发展大幅缩短城乡之间的距离,复因经济产业发展、人口密度提高、周休二日、岛屿型土地资源先天限制等因素,土地价格成本较低之非都市土地开发乃成为必然之趋势。其中,山坡地因开发导致环境劣化问题,使山坡地中部分具有缓冲天然土砂灾害之区位功能逐渐丧失。以大安溪上游双崎部落为例,分析区内影响土砂灾害之环境敏感区位,透过G IS图层套叠及差异分析,建立环境开发规划合理性评估模式,进而对照检讨现行山坡地开发管理法令、保育利用法规、相关土地使用及管制计划、开发许可审议机制等。研究分析发现,相关法令及管制配套因修订迟缓,导致部分既存开发区位空间结构不合理,亟须调整;其次,早期坡地土地开发利用零散,未考量景观生态、水土保持、生态等因素,致使景观不协调、水土灾害不断、生态自净自愈功能降低;同时,分析结果亦发现,因整体资源利用之区域土地使用计划订定不周详、山坡地土地开发利用规划评估机制与架构未确实建立,导致部分资源保育管制法规,所划设之区位有过度粗放、条件简化、或虽有划设却无因应保育复育作为、甚至错置情形,将可能导致环境生态之浩劫。最后本研究并建议,山坡地农村聚落发展应考量山坡地水土保持安全与景观资源、自然生态间之合理保育利用,建立以单元集水区中土砂环境特性考量之山坡地农村聚落规划发展评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发展潜力评估 土砂灾害环境敏感区位 差异分析
下载PDF
日本的砂防 被引量:4
3
作者 鲁胜力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8-10,共3页
日本的地质条件极易形成土砂灾害 ,但政府重视对灾害的治理 ,1897年日本政府就制定并施行了《河川法》、《砂防法》、《森林法》 ,明确农林省负责治山、建设省 (现为国土交通省 )治水。日本砂防的法规体系健全 ,执法效果好 ,涌现出许多... 日本的地质条件极易形成土砂灾害 ,但政府重视对灾害的治理 ,1897年日本政府就制定并施行了《河川法》、《砂防法》、《森林法》 ,明确农林省负责治山、建设省 (现为国土交通省 )治水。日本砂防的法规体系健全 ,执法效果好 ,涌现出许多成功的砂防典型。砂防法律规定了中央、地方政府和受益居民各自的投资比例 ,中央投资基本占 1/2以上。砂防机构很健全 ,形成了有效的条块结合管理体制。重视调查与监测 ,新技术应用已普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砂灾害 砂防工程 法规建设 监测预报 日本 水土流失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