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8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石林地质公园土岩、土根界面过程和土下溶蚀速率 被引量:6
1
作者 章程 李玉辉 +3 位作者 汪进良 苗迎 肖琼 郭永丽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19-1030,共12页
综合考虑土下界面过程对溶蚀速率的影响,不仅有助于客观评价不同土地利用下土壤溶蚀速率的差异及其控制因素,也有助于判别特定气候条件下区域或流域尺度的现代岩溶作用与碳循环强度。在云南石林世界地质公园,选择近原生滇青冈林(密枝林... 综合考虑土下界面过程对溶蚀速率的影响,不仅有助于客观评价不同土地利用下土壤溶蚀速率的差异及其控制因素,也有助于判别特定气候条件下区域或流域尺度的现代岩溶作用与碳循环强度。在云南石林世界地质公园,选择近原生滇青冈林(密枝林地)、云南松林地(人工辅助恢复林)、荒草地、石漠地等4种土地利用类型及不同界面开展为期2年的标准溶蚀试片(试片为圆形,直径40 mm,厚约3 mm)试验研究,同步测定土壤理化性质、水分、土壤CO2。结果表明石林不同土地利用土下(土壤界面)平均溶蚀量为82.3 mg/a,最大年溶蚀量位于密枝林土下50 cm,达285.7 mg/a,最小年溶蚀量位于石漠地土下10 cm,为17.4 mg/a。总体上,土下年平均溶蚀量从大到小依次为密枝林地(182.6 mg),荒草地(76.4 mg),云南松林地(46.5 mg)与石漠地(23.8 mg)。土岩界面附近土下年溶蚀量为17.7~68.8 mg/a,均值为44.7 mg/a,从小到大依次为灌丛稀疏林(17.7 mg),石漠地(47.6 mg)与荒草地(68.8 mg)。土根界面附近土下溶蚀量为43 mg/a。土下溶蚀量要大于岩面溶蚀量,密枝林土下溶蚀量远远大于其它三种土地利用类型,荒草地和密枝林土下溶蚀量随土壤深度均呈现增加的趋势,尤其是后者的增幅相当显著,说明随着植被的正向演替可极大地促进岩溶作用的进行,提高碳酸盐岩溶蚀速率。石漠地岩土界面溶蚀速率约为岩面或正常土下溶蚀速率的2倍,为石柱水平土蚀凹槽的形成提供了岩溶作用动力学证据。利用密枝林地(原生性植被样本)土下溶蚀速率推断,石林形成鼎盛期的土下溶蚀速率为35.1~46.8 mm/k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溶速率 地利用 岩界面 根界面 云南石林
下载PDF
单雨滴击溅规律及其对溅蚀土粒的分选作用 被引量:29
2
作者 赵晓光 吴发启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3-45,49,共4页
首先论述了击溅的物理基础 ,然后通过不同直径雨滴对黄 土善土的击溅实验 ,研究了不同雨滴动能、坡度、土壤含水量、土壤颗粒粒径对土壤起溅时间及溅蚀量的影响 ,并进一步探讨了单雨滴击溅对溅蚀土粒的分选规律。
关键词 击溅侵 单雨滴 分选作用
下载PDF
路南石林地区土壤空气中CO_2浓度分布规律与土下溶蚀形态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梁福源 宋林华 +2 位作者 王富昌 郑炳元 张丽萍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80-187,共8页
研究了路南石林地区不同植被、石灰岩表面溶沟内土壤空气中CO2 浓度的分布规律及石牙 -土壤接触带土壤空气 CO2 浓度。讨论了土下溶蚀形态特征与土壤 CO2 浓度分布规律间的对应关系。研究表明 ,土下溶蚀形态主要发育在土下 0 .2 0~ 0 .... 研究了路南石林地区不同植被、石灰岩表面溶沟内土壤空气中CO2 浓度的分布规律及石牙 -土壤接触带土壤空气 CO2 浓度。讨论了土下溶蚀形态特征与土壤 CO2 浓度分布规律间的对应关系。研究表明 ,土下溶蚀形态主要发育在土下 0 .2 0~ 0 .6 0 m处 ,与土壤空气 CO2浓度分布规律相吻合 ;不同植被对土壤 CO2 浓度的影响次序为 :人工草坪 >柏树林 >天然草被 >松林 >无植被耕地 ;有土溶沟中土壤水的溶蚀能力比无土壤溶沟水高出一倍到几倍 ;与 CO2 处于动力平衡的土壤水的潜蚀能力达到 73.2 4 2~ 2 0 2 .2 75mg/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溶形态 壤空气 分布规律 二氧化碳浓度
下载PDF
不同土地利用土下溶蚀速率季节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以重庆金佛山为例 被引量:32
4
作者 章程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6-140,共5页
不同土地利用土壤往往具有不同的水分和CO2特征,进而影响到土下岩溶作用的强度和方向。以重庆金佛山为例,选择两个不同高程的岩溶泉流域,研究了流域内典型土地利用土壤水和土壤CO2的变化,土壤水分特征及土下溶蚀速率,并分析了土下岩溶... 不同土地利用土壤往往具有不同的水分和CO2特征,进而影响到土下岩溶作用的强度和方向。以重庆金佛山为例,选择两个不同高程的岩溶泉流域,研究了流域内典型土地利用土壤水和土壤CO2的变化,土壤水分特征及土下溶蚀速率,并分析了土下岩溶作用的主要驱动因子。结果表明土下溶蚀作用主要发生在夏季:碧潭泉和水房泉流域不同土地利用土下雨季平均溶蚀量分别占年溶蚀量的65.5%和71.9%。进一步证实土壤CO2和土壤水的滞留时间是驱动岩溶作用的两个关键因子,土壤水传导能力可能是控制旱季土下溶蚀速率的决定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利用 壤CO2 壤水分特征 下溶作用 重庆金佛山
下载PDF
中缅油气管道龙陵段管沟回填土冲蚀过程模拟 被引量:1
5
作者 葛华 方迎潮 +3 位作者 赵飞 孔志岗 戴国文 张垚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22-127,共6页
基于Navier-Stokes方程和牛顿第二定律构建的颗粒离散元流-固耦合数值模拟方法,以滇西龙陵县中缅油气管道穿越的强烈风化花岗岩区的土体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冲沟数值模型,研究了边坡回填土的冲蚀过程。模拟结果显示:①当模型中水流速度较... 基于Navier-Stokes方程和牛顿第二定律构建的颗粒离散元流-固耦合数值模拟方法,以滇西龙陵县中缅油气管道穿越的强烈风化花岗岩区的土体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冲沟数值模型,研究了边坡回填土的冲蚀过程。模拟结果显示:①当模型中水流速度较大时,土坎被迅速冲毁,冲毁的土体呈现散体状,并且沟底的部分土体颗粒也被流水挟带走;随着水流速度降低,土坎被冲毁的速度降低,冲毁的土体局部黏结在一起,流水对沟底的侵蚀现象不明显。②提高模型中颗粒间的黏结强度,在较低流速的流水冲刷下土坎未出现冲蚀破坏现象;较高流速的流水作用下,被冲走的土坎呈整体块状,沟底未出现侵蚀的现象。③降低坡面流水的动力条件和改善土体本身的强度特征将有助于防止土体流水侵蚀现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管道边坡 回填 水流速度 离散元方法 流-固耦合方法
下载PDF
花岗岩蚀变土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康文献 周进 张瑞旗 《工程勘察》 2016年第9期6-10,29,共6页
本文以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区花岗岩蚀变土为对象,掌握其基本物性指标,并探讨该土体作为坝体填筑材料在95%压实系数下渗透、变形和强度等特性,进一步分析和计算了试样的应力应变关系及邓肯—张模型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当试样压实系数为95%... 本文以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区花岗岩蚀变土为对象,掌握其基本物性指标,并探讨该土体作为坝体填筑材料在95%压实系数下渗透、变形和强度等特性,进一步分析和计算了试样的应力应变关系及邓肯—张模型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当试样压实系数为95%时,属于低渗透性,中等压缩性,且有一定的粘聚力及较高的内摩擦角;其应力应变表现出硬化特性,剪切初期表现出剪缩性,当应变达到某一定值后,表现出剪胀特性;利用邓肯—张模型能较好地反应土体的应力应变本构关系,并确定相关参数。研究成果为实际工程中利用花岗岩蚀变土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力学特性 应力应变特性 邓肯—张模型
下载PDF
大型溶蚀土洞施工处理新技术 被引量:4
7
作者 程劲夫 宾斌 《湖南水利水电》 2013年第1期20-22,共3页
对于溶蚀土洞的加固处理,国内已有多种处理施工工艺比较成熟,但仍存在造价高,施工期长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已有灌浆工艺,开发了可控粘土复合膏浆灌浆技术。该技术对于大型溶蚀土洞的施工处理,具有明显的低碳环保、成本低、工期短... 对于溶蚀土洞的加固处理,国内已有多种处理施工工艺比较成熟,但仍存在造价高,施工期长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已有灌浆工艺,开发了可控粘土复合膏浆灌浆技术。该技术对于大型溶蚀土洞的施工处理,具有明显的低碳环保、成本低、工期短等优势。文章对此进行简要介绍,可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粘复合膏浆 加固 灌浆
下载PDF
株洲航电枢纽红层溶蚀风化土固结灌浆试验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左重辉 曾晓阳 《人民珠江》 2004年第5期23-24,30,共3页
株洲航电枢纽坝址河床分布大量的白垩系红层溶蚀风化深槽。深槽的存在,给闸坝、厂房、船闸等建筑物 的基础处理带来了极大的难度。为了寻找简便可靠的处理方法,在招标前,进行了固结灌浆试验研究。
关键词 风化 固结灌浆 试验 株洲航电枢纽
下载PDF
花岗岩蚀变土力学特性及其洞室围岩稳定性模糊评判
9
作者 王竹波 张艳艳 +1 位作者 张红光 刘云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6-82,共7页
花岗岩蚀变带岩体软弱、破碎,工程维护面临诸多技术难题。以河南五岳抽水蓄能电站蚀变花岗岩土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固结排水三轴剪切试验,研究了自然含水状态下蚀变花岗岩重塑土的力学强度特性,并在试验结果的基础上运用模糊评判理论,分... 花岗岩蚀变带岩体软弱、破碎,工程维护面临诸多技术难题。以河南五岳抽水蓄能电站蚀变花岗岩土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固结排水三轴剪切试验,研究了自然含水状态下蚀变花岗岩重塑土的力学强度特性,并在试验结果的基础上运用模糊评判理论,分析了该土体各力学强度指标对洞室围岩稳定性影响的权重。结果表明:围压的改变会显著影响试样的剪切强度,围压应力水平愈大,剪切强度值愈高,黏聚力亦愈大;伴随的试样破坏形式主要表现为中间鼓出的塑性大变形特征;内摩擦角和泊松比是影响试样力学强度特性的主控因素,而变形模量的影响权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花岗岩 力学特性 围岩稳定性 重塑 模糊评判
下载PDF
14种本土草本植物固定铅污染土壤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兰晓玲 谢英荷 +3 位作者 白彦真 陈灿灿 张小红 柳菁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2-157,共6页
采用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浓度(0,500,1 000,1 500mg/kg)铅处理下,14种本土草本植物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及固土抗蚀效应。结果表明:种植不同植物固土抗蚀效应差异很大,反枝苋、高丹草、紫苑随着铅浓度的增大,根系生物量、抗剪强度逐渐减... 采用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浓度(0,500,1 000,1 500mg/kg)铅处理下,14种本土草本植物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及固土抗蚀效应。结果表明:种植不同植物固土抗蚀效应差异很大,反枝苋、高丹草、紫苑随着铅浓度的增大,根系生物量、抗剪强度逐渐减小,表现出对铅较差的耐性和固土抗蚀性能;其余11种植物表现出相对较强的耐性和固土抗蚀性能。在0-10cm土层中,鲁梅克斯K-1杂交酸模、藜、紫花苜蓿在各处理下抗剪强度均大于鸭茅、新麦草及其余6种植物,因此对浅层铅污染土壤进行生物固定时,可选择固土能力较强鲁梅克斯K-1杂交酸模、藜、紫花苜蓿;在10-15cm土层中,藜、紫花苜蓿抗剪强度均大于鸭茅、新麦草及其余7种植物。因此,对较深土壤进行生物固定时,可选择固土能力较强的藜、紫花苜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本植物
下载PDF
喀斯特石林发育的土壤学视角 被引量:2
11
作者 彭建 蔡运龙 +1 位作者 王尚彦 戴传固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9-52,共4页
在对云南路南石林的实地研究基础之上,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文章对喀斯特地区的成土过程和土壤侵蚀对石林发育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土壤是石林向深性发育的原动力。土壤CO2和土壤水组合形成的土下强溶蚀带的存在使得石林通过土下... 在对云南路南石林的实地研究基础之上,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文章对喀斯特地区的成土过程和土壤侵蚀对石林发育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土壤是石林向深性发育的原动力。土壤CO2和土壤水组合形成的土下强溶蚀带的存在使得石林通过土下溶蚀不断增长拔高,但溶蚀下限一般在土下10m以内。表土的剥蚀使土壤趋于减少,一旦其速率大大快于成土速率,将导致土壤变薄,石林的向深性发育也将因此而停滞并走向消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林 喀斯特 下溶 壤侵
下载PDF
Effect of combination of ultraviolet radiation and biocide on fungal-induced corrosion of high-strength 7075 aluminum alloy
12
作者 Zheng-yu JIN Chao WANG +1 位作者 Hai-xian LIU Hong-wei LIU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9期2787-2799,共13页
The effect of ultraviolet(UV)radiation and biocide benzalkonium chloride(BKC)on fungal-induced corrosion of AA7075 induced by Aspergillus terreus(A.terreus)was deeply studied using analysis of biological activity,surf... The effect of ultraviolet(UV)radiation and biocide benzalkonium chloride(BKC)on fungal-induced corrosion of AA7075 induced by Aspergillus terreus(A.terreus)was deeply studied using analysis of biological activity,surface analysis,and electrochemical measurements.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planktonic and sessile spore concentrations decline by more than two orders of magnitude when UV radiation and BKC are combinedly used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UV radiation can inhibit the biological activity of A.terreus and influence the stability of passive film of AA7075.Except for direct disinfection,the physical adsorption of BKC on the specimen can effectively inhibit the attachment of A.terreus.The combination of UV radiation and BKC can much more effectively inhibit the corrosion of AA,especially pitting corrosion,due to their synergistic effect.The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UV radiation and BKC can be a good method to effectively inhibit fungal-induced corro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ngal-induced corrosion Aspergillus terreus 7075 aluminum alloy ultraviolet radiation benzalkonium chloride
下载PDF
云南石林石柱表面水平凹槽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才库 陈余萍 +2 位作者 徐贵生 鞠大伟 李艳美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11年第2期138-144,共7页
以云南石林5 m以上石柱侧面的水平凹槽遗迹为研究对象,测量不同地形部位和不同海拔上的石柱高度、宽度,石柱地面高程、经纬度,石柱上土蚀凹槽层数、各层凹槽距地面的高度。统计表明:石柱上的水平凹槽遗迹有土蚀和水蚀作用形成的两种,水... 以云南石林5 m以上石柱侧面的水平凹槽遗迹为研究对象,测量不同地形部位和不同海拔上的石柱高度、宽度,石柱地面高程、经纬度,石柱上土蚀凹槽层数、各层凹槽距地面的高度。统计表明:石柱上的水平凹槽遗迹有土蚀和水蚀作用形成的两种,水蚀凹槽长度平均1.77 m,长于土蚀凹槽(1.33 m);水蚀凹槽深度平均0.45 m,比土蚀凹槽(0.40 m)深;水蚀凹槽宽度平均0.25 m,小于土蚀凹槽(1.13 m)。调查点不同地形部位(溶蚀洼地底部、洼地斜坡、溶丘顶部)的石柱高度分别是14.00 m、12.3 m和11.30 m,平均高度12.53 m;不同地形部位石柱上的土蚀凹槽层数分别是5.0层、4.9层和4.7层,平均4.95层;石柱上第一至第三层土蚀凹槽距离地面的高度分别是2.00 m、4.09 m和6.20 m。经检验:土蚀凹槽的长、宽、深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减小,水蚀凹槽特征(长、宽、深)与海拔高度无相关性,两凹槽宽度有显著差异;不同地形部位石柱高度、凹槽层数及层高差异不显著,说明在石林发育演化过程中没有强烈的褶皱运动和差异性掀斜性升降活动,整体处于相对一致的构造环境中,岩溶作用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蚀凹槽 凹槽 地形部位 海拔高度 云南石林
下载PDF
泰国热带典型岩溶峰丛谷地区不同土地利用土下的溶蚀速率 被引量:9
14
作者 章程 Mahippong Worakul +5 位作者 汪进良 Patsakron Assiri 黄奇波 张强 肖琼 苗迎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393-1402,共10页
岩溶作用对气候、水文与土地利用等环境因子变化十分敏感。对比不同气候区岩溶作用的空间(土地利用的影响)及季节变化,有助于进一步揭示岩溶作用的短时间尺度效应。本文以泰国北碧赛要县普特热带岩溶峰丛谷地小流域为背景,利用标准... 岩溶作用对气候、水文与土地利用等环境因子变化十分敏感。对比不同气候区岩溶作用的空间(土地利用的影响)及季节变化,有助于进一步揭示岩溶作用的短时间尺度效应。本文以泰国北碧赛要县普特热带岩溶峰丛谷地小流域为背景,利用标准溶蚀试片法研究不同土地利用区土下溶蚀量,分析了溶蚀速率的差异程度与影响因素,并与中国西南亚热带典型峰丛洼地区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空中(离地面1.5m高)年平均溶蚀量为27.2~31.7mg,变化较小;土下不同深度年平均溶蚀量为29.2~266.6mg。旱季与雨季土下平均溶蚀量分别为12.1~37.4mg和71.6~173.0mg,雨季最大溶蚀量发生在竹林地土下20cm处(213.6mg),而旱季最大溶蚀量则发生在稀疏乔木林地土下50cm处(57.7mg)。不同土地利用区试片土下平均溶蚀量为83.8~210.4mg/a,雨季土下溶蚀量占全年溶蚀量的57.2%~87.9%,平均为76.5%。年平均溶蚀量从大到小依次发生在竹林地、稀疏乔木林地、荒草地、人工林地与灌木林地。土下溶蚀速率为29.0~72.8t/km2·a,远高于中国西南亚热带典型峰丛洼地岩溶区,与灌木和乔木林地对比,普特热带峰丛洼地区土下溶蚀速率是我国西南亚热带的1.5~2.5倍,说明热带高温与均一化降雨过程配置以土壤有机碳快速分解产生的高CO2浓度是导致强烈岩溶作用发生的重要控制因素。土壤的演化总体上可促进岩溶作用,但过高的土壤无机碳含量和异源母质混入可能对土下溶蚀产生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 岩溶作用 地利用 下溶速率 泰国北碧普特流域
原文传递
Effect of Different Vegetation Types on Soil Erosion by Water 被引量:26
15
作者 张岩 刘宝元 +1 位作者 张清春 谢云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2003年第10期1204-1209,共6页
The C factor in 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 reflecting the effect of vegetation on soil erosion by water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parameters for estimating soil erosion rate and selecting appropriate land use patterns... The C factor in 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 reflecting the effect of vegetation on soil erosion by water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parameters for estimating soil erosion rate and selecting appropriate land use patterns. In this study, the C factor for nine types of grassland and woodland was estimated from 195 plot-year observation data of six groups of soil erosion experiments on Loess Plateau.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effects of woodland and grassland on soil erosion keep approximately uniform after two or three years' growth. The estimated woodland C factor ranges from 0.004 to 0.164, and the grassland C factor ranges from 0.071 to 0.377, showing that the effect of woodland and grassland on soil conservation is greatly better than that of cropland. The study results can be used to compare or estimate the soil loss from land with different vegetation cover, and are the useful references for land use pattern selection and the project of returning cropland to forest or grassla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il erosion by water C factor WOODLAND GRASSLAND CROPLAND
下载PDF
Analysis on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Wind Erosion in Black Earth Region of Northeast China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铁军 珊丹 +2 位作者 郭建英 高天明 赵显波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1年第12期1925-1928,共4页
In this paper,areas and main factors of wind erosion in black earth region of Northeast China were systematically analyzed,as well a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wind erosion in black earth region of Northeast China.In a... In this paper,areas and main factors of wind erosion in black earth region of Northeast China were systematically analyzed,as well a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wind erosion in black earth region of Northeast China.In addition,development trend of wind erosion in black earth region of Northeast China was analyzed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geographic position,climatic change law in recent 40 years and effects of northeast sand land desertification on wind erosion in black earth region,which had provided references for the research and prevention of wind erosion in soil of black earth region of Northeast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ack earth region of Northeast China Wind erosion Water loss and soil erosion Wind erosion factors
下载PDF
采煤活动对唐山城市建设场地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杜兴明 田小伟 董加强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10年第3期82-86,共5页
通过InSAR地表变形监测技术和数学模型理论计算,采空塌后期场区地基土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采空区顶部的土体而不是岩体。城市规划区内局部有5层可采煤层,尤其是-200m以下的煤层停采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已完全塌落、压密、再造。而塌后期... 通过InSAR地表变形监测技术和数学模型理论计算,采空塌后期场区地基土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采空区顶部的土体而不是岩体。城市规划区内局部有5层可采煤层,尤其是-200m以下的煤层停采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已完全塌落、压密、再造。而塌后期的土体底部粘土隔水层被拉裂,在双层水位作用下发生潜蚀形成土洞造成地面不均匀沉陷,影响城市建设场地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塌后期 InSAR监测 模型计算 场地稳定性 唐山城市建设
下载PDF
试论红色岩溶概念及其科学价值 被引量:2
18
作者 姜伏伟 董颖 +3 位作者 苏孝良 陈友智 于宁 曹晓娟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75-780,共6页
岩溶地貌在全球广泛分布,造就了丰富多彩的地貌形态及自然景观。在我国湘黔鄂渝交界区存在着极具观赏性的特殊岩溶地貌,其形态特征有别于常见的岩溶地貌。但当前对这套特殊岩溶地貌的名称及其地学价值尚未深入探讨。该类型地貌具有四个... 岩溶地貌在全球广泛分布,造就了丰富多彩的地貌形态及自然景观。在我国湘黔鄂渝交界区存在着极具观赏性的特殊岩溶地貌,其形态特征有别于常见的岩溶地貌。但当前对这套特殊岩溶地貌的名称及其地学价值尚未深入探讨。该类型地貌具有四个基本特点:红颜色、层状凹凸形态、泥质灰岩的成景岩性、土下环境差异溶蚀成因。在对比分析它与红色系地貌、已认识的岩溶形态、常见岩溶地貌的差异性基础上,文章采用“外观特征”+“地貌类型”的命名原则将它命名为“红色层状凹凸岩溶地貌”,简称“红色岩溶”,并提出其科学定义及界定标准。红色岩溶具有重要的地学价值,其极具观赏性的独一无二形态使得红色岩溶具有重要的旅游经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岩溶 岩溶地貌 凹凸形态 下差异溶
下载PDF
Synthesis Analysis of Soil Erosion for Three-River Headwater Region Based on GIS 被引量:11
19
作者 陈琼 吴万贞 +3 位作者 周强 杨玉含 Wan-zhen Yu-han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0年第5期155-158,共4页
In this paper,based on the common soil erosion model,the Three-River Headwaters region was select for study object. GIS methods are applied to conduct Semi-quantitative assessment for different types of soil erosion,a... In this paper,based on the common soil erosion model,the Three-River Headwaters region was select for study object. GIS methods are applied to conduct Semi-quantitative assessment for different types of soil erosion,and some results are concluded. The water erosion occurs in High Mountain and extra-high mountain of Yushu,Nangqian,Banma and Jiuzhi County in the southeast and south of the Three-River Headwaters region. The degree of erosion is prone to topography,precipitation,river and human activity. The freeze-thaw erosion mainly distributes in the northwest of the Three-River Headwaters region. The area of middle and above middle erosion degree accounts for roughly 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ree-River Headwaters region Soil erosion Comprehensive analysis
下载PDF
STATE-OF-ART ON CORROSION AND PREVENTION OF REINFORCED CONCRETE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学元 柯克 +1 位作者 杜元龙 李建平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2001年第1期102-107,共6页
The corrosion causes of rebar in concrete under corrosive environment ar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It is mainly suffered from the penetration of corrosive species from environment in to the surface of rebar. Corrosio... The corrosion causes of rebar in concrete under corrosive environment ar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It is mainly suffered from the penetration of corrosive species from environment in to the surface of rebar. Corrosion is initiated by penetration of chlorides and breakdown of passivation, and then propagated by crack of concrete induced by st ress from volume expansion of corrosion product of rebar in succession. Some eff ective countermeasures for corrosion prevention for reinforced concrete are brie fly specified and discussed. Finally, some important techniques commonly used or to be developed are also sugges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inforced concrete c orrosion PREVEN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