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OBE教育理念的土质学与土力学实验课内教学改革与探索
1
作者 邓媛媛 曲宏略 《前卫》 2024年第20期0005-0007,共3页
土质学与土力学实验课程,对培养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针对现阶段传统土质学与土力学实验课程存在的问题,基于OBE教育理念,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输出为导向”的教学活动改革... 土质学与土力学实验课程,对培养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针对现阶段传统土质学与土力学实验课程存在的问题,基于OBE教育理念,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输出为导向”的教学活动改革探索,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促进和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自身能力和素质.通过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为提升学生后续投入社会中可持续性学习实践能力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质学与土力实验课程 OBE教育理念 改革 探索
下载PDF
基于研究型教学理念的课程设计及实践——以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土质学与土力学”为例 被引量:9
2
作者 隋旺华 杨伟峰 +2 位作者 张改玲 董青红 吴圣林 《中国地质教育》 2021年第2期49-52,共4页
在“土质学与土力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中,以研究型课程理念进行理论和实践教学设计,并建立相适应的课程目标达成评价方法。建立了以专业本领、创造力、合作能力、交流能力“四种能力”培养和敬业引导、创新引导、执业引导“三引导... 在“土质学与土力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中,以研究型课程理念进行理论和实践教学设计,并建立相适应的课程目标达成评价方法。建立了以专业本领、创造力、合作能力、交流能力“四种能力”培养和敬业引导、创新引导、执业引导“三引导”的课程教学体系,实现了第一课堂内研究型学习引导与第二课堂创新创业训练有机贯通,强化执业教育和实践教学。发挥课程思政作用,通过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工程、新时代国家重大工程中的土力学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国敬业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型教 土质学与土力 课程思政 执业教育
下载PDF
土质学与土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思考 被引量:6
3
作者 储春妹 封丽华 董青红 《大学教育》 2015年第5期157-158,共2页
增加土质学与土力学课程的学时数是更好的完成教学的前提条件;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手段,授课效果会有较大的提高;加强实验室的建设,充分利用实习基地的有利条件,将实验教学与实习环节较好的结合,学生就能够更... 增加土质学与土力学课程的学时数是更好的完成教学的前提条件;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手段,授课效果会有较大的提高;加强实验室的建设,充分利用实习基地的有利条件,将实验教学与实习环节较好的结合,学生就能够更好的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教师通过进一步的探索并汲取其他同类院校的先进经验,使土质学与土力学教学质量得到不断的提高。针对土质学与土力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课程设置的改革、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加强实践环节、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等四个方面的措施来提高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质学与土力 手段 实践环节 质量
下载PDF
桂林红黏土土质学特征试验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陈学军 高利 +1 位作者 宋宇 余意 《路基工程》 2015年第4期72-75,共4页
以桂林市临桂县临桂镇蔚蓝星城一期工程场地的红黏土为例,采用X衍射试验、电镜扫描试验,分析了桂林红黏土的土质学特征。从微观角度分析了桂林红黏土具有孔隙比、剪切强度较大,压缩性、密实度较小,塑性较高的原因。在工程实践中,可以通... 以桂林市临桂县临桂镇蔚蓝星城一期工程场地的红黏土为例,采用X衍射试验、电镜扫描试验,分析了桂林红黏土的土质学特征。从微观角度分析了桂林红黏土具有孔隙比、剪切强度较大,压缩性、密实度较小,塑性较高的原因。在工程实践中,可以通过施加外部荷载,改变红黏土的颗粒排列组合,从而提高红黏土的密实度和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林 红黏土 X衍射 电镜扫描 土质学特征 特征
下载PDF
《土质学与土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被引量:5
5
作者 蒋连接 田梅青 《攀枝花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90-91,110,共3页
《土质学与土力学》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学生学习起来普遍感觉吃力。结合教学实践,从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探讨,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工程能力。
关键词 土质学与土力 改革 内容 方法 手段
下载PDF
网上教学平台在《土质学与土力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小荟 王维早 +2 位作者 雷霆 杨涛 袁增辉 《科技信息》 2009年第10期185-185,共1页
网上教学平台是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技术,是现代教学的必要组成部分,是普通高校教学模式、人才培养等方面改革的重要载体。本文介绍了网上教学平台的功能及网上教学平台在《土质学与土力学》教学中的作用,提出了网上教学平台对《土... 网上教学平台是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技术,是现代教学的必要组成部分,是普通高校教学模式、人才培养等方面改革的重要载体。本文介绍了网上教学平台的功能及网上教学平台在《土质学与土力学》教学中的作用,提出了网上教学平台对《土质学与土力学》的教学效果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上教平台 土质学与土力 功能 作用
下载PDF
《土质学与土力学》课程建设
7
作者 徐晓莲 《科技经济市场》 2014年第5期188-189,共2页
土质学与土力学是城市建设、资源开发的重要基础学科。课程以研究型教学理念为指导,将课堂教授、实验、研讨、工程案例、科研训练等有机结合,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
关键词 土质学 土力 课程
下载PDF
土质学与土力学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
8
作者 韩亮 《山西建筑》 2022年第5期181-184,共4页
为了解决《土质学与土力学》课程中存在的理论学时偏少、教授方式单一、实践环节缺乏、学生主动性差等问题,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前提,创新教学手段为依托,提升教学效果为目标,探索出一套适用于《土质学与土力学》课程的全新教学模式。从华... 为了解决《土质学与土力学》课程中存在的理论学时偏少、教授方式单一、实践环节缺乏、学生主动性差等问题,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前提,创新教学手段为依托,提升教学效果为目标,探索出一套适用于《土质学与土力学》课程的全新教学模式。从华北科技学院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的实际应用情况来看,教学效果理想,在提升学习兴趣、训练创新思维、培养专业人才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质学与土力 模式 微课 翻转课堂
下载PDF
《土质学与土力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究 被引量:2
9
作者 伍川生 夏毓超 《科技资讯》 2015年第7期200-200,共1页
《土质学与土力学》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程之间的桥梁,该课程的学习及掌握对以后其他课程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土质学与土力学主要学习土力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和计算方法,强调理论和实践... 《土质学与土力学》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程之间的桥梁,该课程的学习及掌握对以后其他课程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土质学与土力学主要学习土力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和计算方法,强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通过大量的室内试验教学加强学生对该课程重难点知识的掌握。该文结合研究者的多年教学实践经验,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就如何提高学生对知识理解和运用、提高教学质量进行了教学改革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质学与土力 改革 方法
下载PDF
土质学与土力学测试与指导课件的开发与研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洪江 《交通高教研究》 2001年第1期74-75,共2页
本文讨论了开发土质学与土力学课程测试与指导课件 (SMCAI)的意义和课件开发研制的指导思想 ,同时 。
关键词 土质学 土力 CAI 课件 SMCAI软件 开发
下载PDF
基于“互联网+”的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以“土质学与土力学”课程为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马青娜 赵慧爽 崔圣超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第11期93-96,共4页
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军事人才,促进专业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势在必行。基于“互联网+”的时代发展背景,以“土质学与土力学”课程为依托,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化课程教学模式,从课程教学内容重构、教学方法改进、... 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军事人才,促进专业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势在必行。基于“互联网+”的时代发展背景,以“土质学与土力学”课程为依托,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化课程教学模式,从课程教学内容重构、教学方法改进、思政元素挖掘、考核评价机制改革等方面对课程思政进行了初步探索。开展“互联网+”课程思政,能够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提高学员的学习主动性,增强学员的专业素养和思想觉悟,有利于实现为党育才、为国育人的宏伟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土质学与土力 课程思政 思政元素
下载PDF
土质学与土力学
12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09-809,共1页
建筑科学类,袁聚云、钱建固等编著,16开,480千字,326页,平装/定价:32.00元,2009年2月出版。
关键词 土质学 工程岩土 工程地质 土力
下载PDF
关于修订《土质学及土力学》教材的理由与建议
13
作者 杨池学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CAS 1996年第2期60-61,共2页
水利电力类中专教材《土质学及土力学(第二版)》于1987年6月出版发行。当时编写的规范依据是《工业与民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TJ7—74)》和《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J21—77)》。自1989年《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 水利电力类中专教材《土质学及土力学(第二版)》于1987年6月出版发行。当时编写的规范依据是《工业与民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TJ7—74)》和《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J21—77)》。自1989年《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问世以来,建设部已通知地基规范,(TJ7—74)于1991年6月30日废止,而强制性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94)》也于1995年3月1日起施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力 土质学 工业与民用建筑 勘察规范 工程地质 设计规范 地基承载力 岩土工程 基底压力 成因类型
下载PDF
有效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改玲 《中国地质教育》 2016年第1期29-32,共4页
文章分析了国内外大学实验教学的现状,根据有效教学的理念阐述了有效实验教学的概念,介绍了有效实验教学的模式、有效实验教学策略及其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土质学与土力学"实验教学中的实施,讨论了学生有效学习方式的组织... 文章分析了国内外大学实验教学的现状,根据有效教学的理念阐述了有效实验教学的概念,介绍了有效实验教学的模式、有效实验教学策略及其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土质学与土力学"实验教学中的实施,讨论了学生有效学习方式的组织实施和实验教学有效教学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教 实验教 土质学与土力
下载PDF
土工实验教学比较研究及在研究型课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改玲 《中国地质教育》 2002年第1期50-51,67,共3页
一、实验教学在实现课程目标中的作用 土质学(或工程岩土学)与土力学是地质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和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教学目的是为后续工程地质学、岩土工程勘察、基础工程等课程打下基础,也为将来走向社会从事地质工程和岩土工程实践以... 一、实验教学在实现课程目标中的作用 土质学(或工程岩土学)与土力学是地质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和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教学目的是为后续工程地质学、岩土工程勘察、基础工程等课程打下基础,也为将来走向社会从事地质工程和岩土工程实践以及进一步学习新的知识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工实验 比较研究 土工试验 工程地质试验 工程岩土 土质学 研究型
下载PDF
浅谈在两门相关课程教学中的体会 被引量:1
16
作者 丁剑霆 《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 CAS 1999年第2期58-59,62,共3页
笔者在同一个班级先后讲授了两门密切相关的专业课,通过教学过程对这一做法的利弊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土质学与土力 桥梁墩台与基础工程
下载PDF
焦柳线K1370~K1570土质分布特征及对五种典型土质的土性试验研究结果
17
作者 赵中秀 王小军 李伟昭 《路基工程》 1995年第6期40-44,共5页
本文论述了焦柳线K1370~K1570区段土质分布特征及对该区段内五种典型土质的土性试验研究结果,这些研究结果揭示了该区段范围内多发性路基病害产生的原因及机理。
关键词 铁路 土质学 土质分布特征 土线试验 焦柳线
下载PDF
安阳市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18
作者 吴进甫 《殷都学刊》 1994年第4期27-34,共8页
关键词 工程地质 土质学 物理性质 性质
下载PDF
根据土质特性,降低钻孔桩泥浆成本
19
《浙江建筑》 1992年第3期21-27,共7页
关键词 钻孔灌注桩 泥浆 土质学 成本
下载PDF
波浪作用下海底粉砂液化的机理分析 被引量:55
20
作者 杨少丽 沈渭铨 杨作升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8-37,共10页
本文以黄河水下三角洲埕北海区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首次考虑了超孔压随时间的累积和消散效应,得出了相应的的分布曲线。用计算结果评价了粉砂液化的可能性,并给出了液化影响的深度。本文还定量分析了海底土体对波浪周期性荷载的动力响... 本文以黄河水下三角洲埕北海区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首次考虑了超孔压随时间的累积和消散效应,得出了相应的的分布曲线。用计算结果评价了粉砂液化的可能性,并给出了液化影响的深度。本文还定量分析了海底土体对波浪周期性荷载的动力响应,并对其不稳定性机制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 粉砂液化 波浪 土质学 机理 动水压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