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时空演化、信仰建构、圣俗交织:云南宗教多样性的生成机制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孙浩然 《大理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5期1-6,共6页
云南的多元宗教在特定时空场域中不断层累叠加、交织互动、兼容并蓄,最终形成多元宗教和谐相处的关系格局。从宗教生活与日常生活交织互动的角度,将时间与空间、历史与现实、神圣与世俗有机结合,提出时空演化、信仰建构、圣俗交织三个... 云南的多元宗教在特定时空场域中不断层累叠加、交织互动、兼容并蓄,最终形成多元宗教和谐相处的关系格局。从宗教生活与日常生活交织互动的角度,将时间与空间、历史与现实、神圣与世俗有机结合,提出时空演化、信仰建构、圣俗交织三个有机关联的分析框架,可以突破现有研究范式,进而探寻云南宗教多样性的整体结构、生成脉络、内部逻辑、外在情境等,深化对云南宗教文化生态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演化 信仰建构 圣俗交织 云南 多元宗教
下载PDF
圣俗相依:启蒙运动与基督教文化关系谈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建军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1-6,共6页
欧洲17世纪下半叶发生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导致了18世纪无神论的出现,从而带来了基督教文化的危机。这种状况带来了两种改变:一是新兴资产阶级借助基督教文化传统并通过内涵的置换来建立新的思想体系;二是基督教自身也顺应时代适时进行了... 欧洲17世纪下半叶发生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导致了18世纪无神论的出现,从而带来了基督教文化的危机。这种状况带来了两种改变:一是新兴资产阶级借助基督教文化传统并通过内涵的置换来建立新的思想体系;二是基督教自身也顺应时代适时进行了调整和改变。正是新兴的资产阶级要利用基督教文化思维模式和文化模式去建立自己的新思想体系的需要,而基督教文化为了使自身不被变化了的时代和新的社会发展所抛弃,也要顺势加以改变的需要,导致了二者间的圣俗相依、逐渐合流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蒙主义 启蒙运动 基督教文化 圣俗相依
下载PDF
宗教旅游场域中的人神互构与圣俗交织 被引量:1
3
作者 孙浩然 《宜春学院学报》 2012年第7期36-43,共8页
宗教旅游是一个具有自身逻辑和关系结构的、相对自主性的场域。该场域中的主要行动者如旅游者、经营者、宗教团体、政府机构、当地居民,从各自占据的位置和附着其上的资本出发,以各自的行动逻辑和策略,展开博弈、合作、竞争,追逐各自的... 宗教旅游是一个具有自身逻辑和关系结构的、相对自主性的场域。该场域中的主要行动者如旅游者、经营者、宗教团体、政府机构、当地居民,从各自占据的位置和附着其上的资本出发,以各自的行动逻辑和策略,展开博弈、合作、竞争,追逐各自的利益需求,形成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神、自然与社会,自然与宗教、宗教与社会等微观、中观、宏观层面错综复杂的多种交互关系,并连同行动者及其行动策略本身,作为整体镶嵌在以人神互构为根本过程、圣俗交织为主要特色的社会空间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旅游 场域 人神互构 圣俗交织
下载PDF
新背景下佛教圣俗二界经济文化交流与影响分析——以贵州弘福寺为例
4
作者 许桂灵 司徒尚纪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55-60,共6页
佛教在我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在当今条件下它所具有的经济、文化功能及其活动 ,对周边地区和群众群体产生重要影响 ,形成圣俗二界经济文化互动与整合 ,有利于佛教生存发展和社会稳定 ,应重视和肯定 ,贵州弘福寺即为成功典范。
关键词 经济文化交流影响 圣俗二界 弘福寺
下载PDF
论墨学的圣俗二重性
5
作者 黄庆丽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18年第3期124-129,共6页
中华传统文化是否存在纯粹的宗教,学界向来聚讼不已。墨学表述了天与鬼的宗教省思,蕴涵着丰富的神道设教思想。相较于先秦其他诸子学说,墨学因拥有天志、明鬼等神圣观念而表现得更为富于宗教性。不过其哲学观念又倡导天人二分,实践强为... 中华传统文化是否存在纯粹的宗教,学界向来聚讼不已。墨学表述了天与鬼的宗教省思,蕴涵着丰富的神道设教思想。相较于先秦其他诸子学说,墨学因拥有天志、明鬼等神圣观念而表现得更为富于宗教性。不过其哲学观念又倡导天人二分,实践强为、力行的人文主义精神。这使得墨学具有圣俗二重性的特质,其主旨在于在超验的神圣世界中建立天志统治的合法性,在现实的世俗生活中建成利益均分的美好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学 宗教 世俗 圣俗二重性
下载PDF
圣俗之间:蚂节神话-仪式研究
6
作者 万咪咪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0年第8期122-124,共3页
蚂节是早期壮族先民基于"万物有灵"观念,通过对蚂的祭祀以祈求风调雨顺、生活美满的精神寄托的完全体现。其神话传说与仪式过程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内容,潜藏着神圣与世俗的文化特质。世俗的"蚂舞会"通过对圣俗... 蚂节是早期壮族先民基于"万物有灵"观念,通过对蚂的祭祀以祈求风调雨顺、生活美满的精神寄托的完全体现。其神话传说与仪式过程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内容,潜藏着神圣与世俗的文化特质。世俗的"蚂舞会"通过对圣俗时空的解构与重建实现了"由俗返圣的历史性复现";神圣的"蚂祭仪"通过对圣俗二元的对立与消解实现了"由圣返俗的时代性回归"。从圣俗观念入手着力探索壮族先民对蚂节神话仪式的理解与表达,实现对蚂文化内在特质的现代化阐释,对蚂节的传承以及壮民族族群文化认同感的增强,都具有重要的文化历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蚂节 神圣与世俗 圣俗时空
下载PDF
圣俗同构——青藏高原东缘大、小金川流域嘉绒“达尔尕”制度性表演的文化阐释
7
作者 卢婷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7-137,共11页
“达尔尕”是青藏高原东缘大、小金川流域嘉绒藏族在人生仪礼、传统年节、法会祭典等特定时空场域下展开的仪式性歌舞。“达尔尕”受制于其赖以生存的人文生态系统,在信仰观念、社会制度、文化规则的影响下维持着极具制度性的表演模式... “达尔尕”是青藏高原东缘大、小金川流域嘉绒藏族在人生仪礼、传统年节、法会祭典等特定时空场域下展开的仪式性歌舞。“达尔尕”受制于其赖以生存的人文生态系统,在信仰观念、社会制度、文化规则的影响下维持着极具制度性的表演模式。其中“信仰观念”是建构“达尔尕”制度性表演的核心要素。日常生活中“达尔尕”虽以“俗”的面相展现,但其精神内核却是超越世俗娱乐的对“圣”的追求。本文对“达尔尕”的制度性表演进行描述,并对其“圣俗同构”的文化属性做深入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绒 “达尔尕” 圣俗同构 制度性表演
原文传递
流动中的生命隐喻:圣俗空间的象征性沟通--T山三霄娘娘殿“花物”流动的人类学研究
8
作者 台文泽 《民俗研究》 CSSCI 2014年第3期98-103,共6页
"花物"是笔者对娘娘殿神像前陈设的"花枝"、"花包"这两种物的统称。花物最初的流动本身是人与神间交换的象征,但当它被置于娘娘神殿时又获得了新的生命象征。求子活动中它自身的物性使它又具有与其它物... "花物"是笔者对娘娘殿神像前陈设的"花枝"、"花包"这两种物的统称。花物最初的流动本身是人与神间交换的象征,但当它被置于娘娘神殿时又获得了新的生命象征。求子活动中它自身的物性使它又具有与其它物不同的独特流动模式,从而充满了对生命的多重隐喻。花物的生命象征和多重隐喻获得乃是将物的自身特性与地方宇宙观、生命观及相关分类认知心理等连接之结果,从而象征化了山上的神圣空间与山下的世俗空间的沟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俗空间 象征性沟通 流动 物与物质文化 生命隐喻
原文传递
论山西戏场建筑装饰艺术的“圣俗”二重性表现——以太谷净信寺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程诚 胡荣 《艺术教育》 2019年第3期142-143,共2页
在雅俗共赏的装饰艺术审美意识下,文章以太谷净信寺戏场建筑为切入点,探析山西戏场建筑装饰艺术中"圣俗"二重性的体现。太谷净信寺通过具象的装饰内容显现出抽象的文化内涵,传达了民众的心中所想、世俗所求,形成富有哲理的&qu... 在雅俗共赏的装饰艺术审美意识下,文章以太谷净信寺戏场建筑为切入点,探析山西戏场建筑装饰艺术中"圣俗"二重性的体现。太谷净信寺通过具象的装饰内容显现出抽象的文化内涵,传达了民众的心中所想、世俗所求,形成富有哲理的"圣俗"相融的文化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饰艺术 圣俗”文化 戏场建筑
原文传递
云南小凉山沙村彝族城镇化过程中生猪消费的文化转换研究
10
作者 杨铭君 杨浩杰 《红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6-20,共5页
小凉山易地搬迁政策改变了彝族搬迁户的生计模式、生活方式与消费饮食习惯。小凉山彝族对猪肉的消费从“黑猪”逐渐转变为“白猪”,而在神圣仪式生活中,他们依然坚守传统,通过“黑猪”维系着传统的社会结构与秩序。在城镇化的进程中正... 小凉山易地搬迁政策改变了彝族搬迁户的生计模式、生活方式与消费饮食习惯。小凉山彝族对猪肉的消费从“黑猪”逐渐转变为“白猪”,而在神圣仪式生活中,他们依然坚守传统,通过“黑猪”维系着传统的社会结构与秩序。在城镇化的进程中正是因为小凉山彝族生活的“圣俗分流”,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调适,在仪式生活中坚守传统。小凉山彝族在城镇化过程中通过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节奏的有机调适,让文化在变迁中得以延续。社会的变迁并未导致小凉山彝族社会文化的断裂,其传统文化依然起到了维持社会结构与秩序的作用,这与格尔茨在讨论爪哇社会遭遇社会变迁后导致文化延续断裂的现代性转换问题形成鲜明的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小凉山彝族 生猪消费 圣俗分流
下载PDF
藏族诗人如是说——当代藏族诗歌及其诗学主题 被引量:9
11
作者 耿占春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5-60,共6页
“藏族诗人如是说”是对当代藏族诗歌的一个综述性的评论 ,论及当代藏族众多诗人 ,涉及从上个世纪的 5 0年代到 90年代的藏族诗歌写作和它广泛的诗学主题。这些主题包括空间的圣化 ,历史的神话化 ,圣俗之间的紧张 。
关键词 藏族诗歌 圣地 历史 圣俗之间
下载PDF
论宗教旅游研究的概念体系与理论视野 被引量:3
12
作者 孙浩然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0-104,共5页
宗教旅游是旅游型宗教活动与宗教型旅游活动的综合。文章从宗教旅游的定义出发,对宗教旅游的本质、特征、成因、类型、功能、开发思路、具体措施等进行研究,最终形成作为包括"宗教旅游转型论、宗教旅游运行论、宗教旅游互构论"... 宗教旅游是旅游型宗教活动与宗教型旅游活动的综合。文章从宗教旅游的定义出发,对宗教旅游的本质、特征、成因、类型、功能、开发思路、具体措施等进行研究,最终形成作为包括"宗教旅游转型论、宗教旅游运行论、宗教旅游互构论"有机结合的理论整体。文章认为应从动态发展的角度认识宗教旅游,使优秀宗教文化与健康旅游活动良性互动、有机结合,积极引导宗教旅游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旅游 宗教文化旅游 人神互构 圣俗交织
下载PDF
从歪嘴秦童看傩戏面具的变形与异出 被引量:2
13
作者 丁淑梅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16年第5期29-35,共7页
傩戏面具是傩仪与戏剧表演相结合的民俗艺术形式,造型不同的面具能直观地表现出不同的角色性格。在傩戏中,有一类面具的造型,以歪嘴秦童为代表,通过嘴的变形和扭曲的脸部特征展现面具所代表的角色个性与神采。它们形成了一种特殊的造型... 傩戏面具是傩仪与戏剧表演相结合的民俗艺术形式,造型不同的面具能直观地表现出不同的角色性格。在傩戏中,有一类面具的造型,以歪嘴秦童为代表,通过嘴的变形和扭曲的脸部特征展现面具所代表的角色个性与神采。它们形成了一种特殊的造型系列,亦并非傩戏所独有。从角色系列与符码意涵、人神异出与世俗投映层面考察以秦童为代表的傩戏面具的构造细节及其角色之间圣俗衍递的互动关系,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面具之于傩戏的类型学意义,认知面具之于人类异质同构的原型思维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傩戏面具 秦童 变形 圣俗衍递 异质同构
下载PDF
日本近现代宗教团体立法沿革及理念的变迁 被引量:2
14
作者 黄晓林 《日本问题研究》 2017年第1期16-22,共7页
日本近现代宗教团体法自明治政府的神道国教化政策开始,经历了明治宪法、宗教团体法、日本宪法、宗教法人法的制定与修改,迄今已有近150年的历史,立法理念经历了重大变迁:信仰自由权利不断扩大,政府排斥、压制宗教的权力逐渐缩小,最终... 日本近现代宗教团体法自明治政府的神道国教化政策开始,经历了明治宪法、宗教团体法、日本宪法、宗教法人法的制定与修改,迄今已有近150年的历史,立法理念经历了重大变迁:信仰自由权利不断扩大,政府排斥、压制宗教的权力逐渐缩小,最终确立了信教自由、政教分离、圣俗分离的理念。这一变迁是宗教事务发展变化的必然要求,更是日本对压制信教自由政策给个人、社会所带来的痛苦的反思,代表了社会文化、人类精神自由发展的必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教合一 信教自由 政教分离 圣俗分离
下载PDF
圣—凡—俗:斯里兰卡康提“寺—城—乡”的民族志 被引量:1
15
作者 余媛媛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3期102-108,共7页
埃米尔·杜尔凯姆提出的“神圣—世俗”二元论是人类学的重要概念,但鲜有学者探寻圣俗的中间形态。康提是斯里兰卡文化、政治和经济核心地,基于康提寺、城、乡的仪式、空间和社会生产所呈现出来“圣—凡—俗”的三元结构样态,展示... 埃米尔·杜尔凯姆提出的“神圣—世俗”二元论是人类学的重要概念,但鲜有学者探寻圣俗的中间形态。康提是斯里兰卡文化、政治和经济核心地,基于康提寺、城、乡的仪式、空间和社会生产所呈现出来“圣—凡—俗”的三元结构样态,展示了斯里兰卡社会遵循的文化语法:神圣的寺是斯里兰卡人的宇宙中心,凡世的城以“王权+神权”的社会结构夯实了这个中心,世俗的乡在寺、城基础上编织了一张更大的社会生产网络。基于信仰和种姓基础上的“圣—凡—俗”图景深深扎根于斯里兰卡社会结构中,形成了稳定的三元结构样态,从僧伽罗王朝时期村民向国王单向维度的朝圣与供养,衍化为当代地方性知识和现代化需要的联动与共生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俗 斯里兰卡 “寺—城—乡” 民族志
下载PDF
传道与救世——李提摩太在“丁戊奇荒”中的赈灾活动评述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涌 《铜陵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72-75,共4页
"丁戊奇荒"给中国百姓带来了深重灾难,同时也给李提摩太顺利传教提供了契机,他素怀匡时济世的仁爱之心,积极参与救灾,募集赈银,献计献策,为自己和来华传教士群体赢得了信任和认可。李提摩太灾后更是与清政府互动博弈,圣俗协商... "丁戊奇荒"给中国百姓带来了深重灾难,同时也给李提摩太顺利传教提供了契机,他素怀匡时济世的仁爱之心,积极参与救灾,募集赈银,献计献策,为自己和来华传教士群体赢得了信任和认可。李提摩太灾后更是与清政府互动博弈,圣俗协商,参与各种社会政治事务,寻求"救国良策",促进了晚清社会变革和历史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提摩太 丁戊奇荒 赈灾 圣俗协商 FAMINE 1877-1878
下载PDF
韩国民俗文化中的竹意象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国强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13年第1期92-96,共5页
竹子卓越的自然品质,融入到韩国人的信仰和习俗中,形成了多维多重的意象体系。中国竹之龙性的意象原型在韩国得以认同和发挥,被升华为卫国护法之忠诚正义意象。韩国萨满巫俗中,竹子作为神灵上下的通路和凭依之所,被赋予圣俗灵媒之神秘... 竹子卓越的自然品质,融入到韩国人的信仰和习俗中,形成了多维多重的意象体系。中国竹之龙性的意象原型在韩国得以认同和发挥,被升华为卫国护法之忠诚正义意象。韩国萨满巫俗中,竹子作为神灵上下的通路和凭依之所,被赋予圣俗灵媒之神秘意象。在韩国人的人生仪式和岁时习俗中,赋予竹子生命繁衍、爱情、长寿、孝亲之富贵人生意象。韩国民俗文化中竹意象的生成源于"天人无间"的类比思维和巫佛释道融合的宗教信仰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国民俗 竹意象 卫国护法 圣俗灵媒 富贵人生
下载PDF
论宗教旅游研究的概念体系与理论视野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浩然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73-77,共5页
宗教旅游是旅游型宗教活动与宗教型旅游活动的综合。从宗教旅游的这一定义出发,对宗教旅游的本质、特征、成因、类型、功能、开发思路、具体措施等进行研究,最终形成包括"宗教旅游转型论、宗教旅游运行论、宗教旅游互构论"有... 宗教旅游是旅游型宗教活动与宗教型旅游活动的综合。从宗教旅游的这一定义出发,对宗教旅游的本质、特征、成因、类型、功能、开发思路、具体措施等进行研究,最终形成包括"宗教旅游转型论、宗教旅游运行论、宗教旅游互构论"有机结合的理论整体。应从动态发展的角度认识宗教旅游,使优秀宗教文化与健康旅游活动良性互动、有机结合,积极引导宗教旅游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旅游 宗教文化旅游 人神互构 圣俗交织
下载PDF
长治观音堂金石碑记的宗教社会学考察
19
作者 黄吉宏 《五台山研究》 CSSCI 2015年第2期54-56,共3页
长治地区从秦时上党郡到明潞安州府的建置演进历程中,现今遗存有大量宗教类金石碑记。以观音堂明代金石碑记与佛教艺术的田野个案考察,尝试管窥明代制度性宗教与民间大众信仰之间的彼此摄化,以及神圣性与世俗性二维上的宗教社会变革意蕴。
关键词 观音堂 金石碑记 圣俗演化
下载PDF
论我国宗教财产使用管理制度的完善
20
作者 刘桂昌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6年第7期48-50,共3页
近年来,不少的方丈遗产纠纷案显露出我国当前宗教财产使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宗教财产产权模糊,宗教财产使用管理法律规范稀少,教职人员私产与寺院公产的混同等。文章通过分析外国宗教财产的使用管理方式,以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提出过渡... 近年来,不少的方丈遗产纠纷案显露出我国当前宗教财产使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宗教财产产权模糊,宗教财产使用管理法律规范稀少,教职人员私产与寺院公产的混同等。文章通过分析外国宗教财产的使用管理方式,以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提出过渡时期应该加强政府对宗教事务的监管和引导,落实"圣俗分离"的财产使用管理制度,加快宗教法人制度的构建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财产 使用管理 圣俗分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