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8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更与塔希提的“造神者”——以法国奥赛博物馆藏《带壳的圣像》为中心
1
作者 李昕蔚 《全球城市研究(中英文)》 2024年第1期122-149,154,共29页
二十世纪以来,保罗·高更(Paul Gauguin)被许多学者塑造成为一个文化英雄,以太平洋原始艺术的发现者与推动者的形象在美术史中不断现身。然而,近五十年来,随着欧美前殖民者对其文化殖民行为的不断反思,以及被殖民者对自己的身份与... 二十世纪以来,保罗·高更(Paul Gauguin)被许多学者塑造成为一个文化英雄,以太平洋原始艺术的发现者与推动者的形象在美术史中不断现身。然而,近五十年来,随着欧美前殖民者对其文化殖民行为的不断反思,以及被殖民者对自己的身份与历史的重新审视,高更的艺术活动与殖民地文化之间的权力关系逐渐显露。本文以高更于塔希提初期创作的一尊小型木雕《带壳的圣像》为研究对象,通过将该作与大洋洲艺术、佛教与印度教艺术以及基督教艺术进行图像对比与分析,确认其创作年代、创作意图与文化语境、图像依据与文本来源,以展现高更如何构建属于艺术家的塔希提宗教与文化的动态过程,并重思高更的艺术创作与太平洋殖民地文化身份之建构的复杂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更 塔希提 圣像 文化殖民
下载PDF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的艺术宗教观--从电影《安德烈·鲁布廖夫》的圣像元素说起
2
作者 杨琪 《欧亚人文研究(中俄文)》 2024年第2期67-75,88,91,92,共12页
电影《安德烈·鲁布廖夫》是安德烈·塔可夫斯基转折性的作品。本文以圣像为切入点,从《安德烈·鲁布廖夫》说起,结合东正教圣像的历史与文化探究圣乔治屠龙像、《圣三位一体》等圣像元素在塔可夫斯基的多部电影中的重复出... 电影《安德烈·鲁布廖夫》是安德烈·塔可夫斯基转折性的作品。本文以圣像为切入点,从《安德烈·鲁布廖夫》说起,结合东正教圣像的历史与文化探究圣乔治屠龙像、《圣三位一体》等圣像元素在塔可夫斯基的多部电影中的重复出现所表达出的精神内涵,从而进一步理解塔可夫斯基的艺术思想。受到俄罗斯宗教文化,以及安德烈·鲁布廖夫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人的作品的影响,基于对二十世纪末俄罗斯社会问题的观察,塔可夫斯基认为艺术家应当作为见证者发现当代社会弊病,他通过作品引导人民思考对抗精神匮乏和灵魂虚无问题的途径,帮助人们在经历失去家园和寻找家园的过程后,仍能以朝圣者的信念与殉道者的勇气找到精神的根基,即爱与牺牲的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安德烈·鲁布廖夫 圣像 宗教 艺术
下载PDF
奥古斯丁论圣像问题:视觉、形象与救赎
3
作者 贾伯辰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68-73,共6页
作为一个尚处在圣像论争兴起之前时代的拉丁教父,奥古斯丁在其著作中所建构的神学理论虽然没有直接涉及这一议题,却也矛盾性地蕴含着后世将激烈对立的两种观点的雏形,具体体现于他的与其视觉伦理紧密相关的神学认识论以及基督论之中。... 作为一个尚处在圣像论争兴起之前时代的拉丁教父,奥古斯丁在其著作中所建构的神学理论虽然没有直接涉及这一议题,却也矛盾性地蕴含着后世将激烈对立的两种观点的雏形,具体体现于他的与其视觉伦理紧密相关的神学认识论以及基督论之中。奥古斯丁在这一问题上表现出的模糊立场,是他神学体系的复杂理论来源碰撞融合的结果,就其根源而言,则来自于基督教精神与其犹太传统在相互磨合中所产生的难以避免的内在悖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像 视觉 形象 道成肉身
下载PDF
圣像、他者与视觉性事件——《白痴》里的可见与不可见在场
4
作者 赵晨清 《喜剧世界(中旬刊)》 2023年第6期77-79,共3页
于贝尔曼对艺术史、图像研究的批判呼吁一种弗洛伊德、拉康脉络的无意识主体的图像理论,力图挣脱传统阐释与接受上的知识型暴力。视觉文化研究以视觉性作为重要研究点,日常生活的可见与不可见、所存在的视觉性关系与事件反映主体的视觉... 于贝尔曼对艺术史、图像研究的批判呼吁一种弗洛伊德、拉康脉络的无意识主体的图像理论,力图挣脱传统阐释与接受上的知识型暴力。视觉文化研究以视觉性作为重要研究点,日常生活的可见与不可见、所存在的视觉性关系与事件反映主体的视觉模式与生存状况。列维纳斯的全然为他者的伦理学提出艺术研究需要他者的介入,否则只能处于“发现自身必然死去的自由”的处境。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白痴》中的宗教伦理观带给前者深刻的影响。本文勾连于贝尔曼的艺术思考、列维纳斯的他者伦理哲学以及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圣像手法,以圣像、他者、视觉性事件三个概念为支点,对小说《白痴》中的可见与不可见——命运与生命,死亡与救赎——的多维交织进行解读,为文学、视觉性与图像研究的跨学科性进行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像 图像 他者 视觉性事件 《白痴》
下载PDF
俄罗斯东正教圣像学与现代性——兼论陀思妥耶夫斯基圣像学的现代性反思 被引量:3
5
作者 俞航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50-58,共9页
不同于西欧文艺复兴时期伴随着"人的发现"所产生的艺术领域的"神的衰落",俄罗斯的圣像画恪守着拜占庭传统,在东正教文化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无论在艺术创作层面还是审美欣赏层面,俄罗斯东正教圣像学都不同... 不同于西欧文艺复兴时期伴随着"人的发现"所产生的艺术领域的"神的衰落",俄罗斯的圣像画恪守着拜占庭传统,在东正教文化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无论在艺术创作层面还是审美欣赏层面,俄罗斯东正教圣像学都不同于从文艺复兴开始转变的西欧宗教绘画。从18世纪彼得大帝改革开始,俄罗斯走上了现代转型的道路,但俄罗斯没有西欧那样的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因此现代化进程较为独特。俄国作家在创作中通过对西欧"他者"的观察,对现代性进行了多方面的反思。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圣像学刻画了圣人形象的变化,通过这种变化陀思妥耶夫斯基展现了俄罗斯人在现代性体验中的迷茫、信仰和痛苦,同时陀思妥耶夫斯基思考了人在神性消失的现代世界中如何寻找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圣像 现代性 陀思妥耶夫斯基 圣像
下载PDF
俄罗斯圣像画艺术的历史发展和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王鹏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60-65,共6页
圣像画是伴随着东正教从拜占庭移植到古代俄罗斯即罗斯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罗斯艺术家在这种艺术形式中融入了罗斯民族的审美理念,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圣像画及教堂艺术风格。圣像画艺术在罗斯的大地上曾出现很多流派,并广泛传播。... 圣像画是伴随着东正教从拜占庭移植到古代俄罗斯即罗斯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罗斯艺术家在这种艺术形式中融入了罗斯民族的审美理念,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圣像画及教堂艺术风格。圣像画艺术在罗斯的大地上曾出现很多流派,并广泛传播。圣像画的独特绘画形式及内容成为现代学者研究罗斯民族传统艺术的重要文献。虽然在俄罗斯的艺术发展史中,圣像画曾经因政治改革和意识形态的更迭在一段时期内处于相对沉寂状态,但在不同历史时期及环境中,这种民族的艺术风格及其传递的信仰,始终在社会民众心理深层影响着俄罗斯艺术的发展,不同的艺术语言背后可谓有着一脉相传的民族艺术的信息密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像 圣像壁画 安德烈·鲁布廖夫 费阿芳·格列克 伊万诺夫
下载PDF
俄罗斯东正教文化中的圣像艺术
7
作者 林丽 《欧亚人文研究(中俄文)》 2020年第4期50-57,共8页
圣像艺术是俄罗斯东正教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古至今,圣像不仅是俄罗斯东正教堂的室内装饰和东正教礼拜的必需之物,而且进入了东正教信徒的日常生活,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和艺术传统。东正教圣像兼有神学性和艺术性。俄罗斯东正教圣... 圣像艺术是俄罗斯东正教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古至今,圣像不仅是俄罗斯东正教堂的室内装饰和东正教礼拜的必需之物,而且进入了东正教信徒的日常生活,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和艺术传统。东正教圣像兼有神学性和艺术性。俄罗斯东正教圣像艺术在不同时期体现出不同的特点,在俄罗斯圣像画中体现出了俄罗斯画家对美的认识及俄罗斯人的人文主义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东正教 圣像艺术 圣像画家 圣像特点
下载PDF
前基督教传统与圣像破坏运动 被引量:1
8
作者 龚昊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33-135,共3页
随着基督教的传播,偶像崇拜的成分逐渐渗入圣像崇拜中,使两者的边界变得模糊,难以确定圣像崇拜的性质。在如何看待圣像方面,教会内部存在分歧,经过长期辩论后,教会在公元787年召开的尼西亚公会议上达成一致意见,不再积极推动和参与圣像... 随着基督教的传播,偶像崇拜的成分逐渐渗入圣像崇拜中,使两者的边界变得模糊,难以确定圣像崇拜的性质。在如何看待圣像方面,教会内部存在分歧,经过长期辩论后,教会在公元787年召开的尼西亚公会议上达成一致意见,不再积极推动和参与圣像破坏运动,这是圣像破坏运动的前后两个阶段强度不一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像 偶像 圣像破坏
下载PDF
“破坏圣像运动”误区考辨 被引量:2
9
作者 李继荣 徐家玲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84-88,共5页
在西方中世纪史和拜占庭史研究中,学界通常认为"破坏圣像运动"是由拜占庭伊苏里亚王朝皇帝利奥三世(717-741年在位)于726年发起,之后持续一个多世纪,并于843年最终结束的一则重大历史事件。然与该事件属同一时期的官方法典《... 在西方中世纪史和拜占庭史研究中,学界通常认为"破坏圣像运动"是由拜占庭伊苏里亚王朝皇帝利奥三世(717-741年在位)于726年发起,之后持续一个多世纪,并于843年最终结束的一则重大历史事件。然与该事件属同一时期的官方法典《法律选编》对这场著名运动只字未提的史实,使得该事件的发生似乎又不那么合理。鉴于这种结论与文献的矛盾,从原始文献的角度,考究现有研究中的误识,还原该事件的历史原貌就显得颇有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拜占庭 破坏圣像运动 误区 考辨
下载PDF
图像的力量——中世纪圣像论争的理论价值 被引量:5
10
作者 吴琼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6-176,共11页
圣像论争是西方中世纪神学领域和视觉文化领域的一次重要事件,对西方后来的视觉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将对这一论争的神学及文化语境进行分析,并围绕论争的焦点问题即可见性与不可见性、摹本与原型的关系探讨不可见性的表征在神学语... 圣像论争是西方中世纪神学领域和视觉文化领域的一次重要事件,对西方后来的视觉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将对这一论争的神学及文化语境进行分析,并围绕论争的焦点问题即可见性与不可见性、摹本与原型的关系探讨不可见性的表征在神学语境中的悖论性价值及其在视觉文化实践中的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捣毁圣像 不可见性 表征
下载PDF
论拜占廷圣像画的精神性动感 被引量:3
11
作者 褚潇白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67-71,共5页
拜占廷圣像画充盈着一种精神性动感。基于它所诞生的中世纪特定宗教氛围 ,作者尝试从视知觉心理学范畴阐明这种动感在一定艺术话语情境中的表现形态、构成要素 ;
关键词 拜占廷圣像 主体自主性 精神性动感 神秘主义
下载PDF
东正教的圣像崇拜与俄罗斯双重信仰 被引量:2
12
作者 史书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7-61,共5页
当基辅罗斯全民接受东正教的时候,东正教就开始了与原始多神信仰的有机结合。在形式上,东正教的三位一体、圣母和圣徒替代了多神信仰的众神;基督教的节日和教堂代替了多神教原有的节日和神庙。但是,绘有耶稣、圣母和圣徒的圣像画虽然对... 当基辅罗斯全民接受东正教的时候,东正教就开始了与原始多神信仰的有机结合。在形式上,东正教的三位一体、圣母和圣徒替代了多神信仰的众神;基督教的节日和教堂代替了多神教原有的节日和神庙。但是,绘有耶稣、圣母和圣徒的圣像画虽然对于教会来说只是为了传播教义的具有象征性的神的肖像,然而,习惯了偶像崇拜的古罗斯人却在其中看到了以往偶像的影子。于是圣像画变成了他们新的崇拜偶像。虽然,这有利于古罗斯人接受新的宗教,不过,这也造就了圣像崇拜双重信仰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 双重信仰 圣像崇拜 东正教
下载PDF
基督圣像:从冲突到审丑 被引量:2
13
作者 潘道正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28-31,共4页
基督圣像无疑是最典型的基督教艺术,但其从产生到合法性的最终确立却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其间更是发生了残酷的"圣像破坏运动"。就像"二希"文化融合形成了新的基督教文化,圣像是古希腊具象艺术和东方抽象艺术... 基督圣像无疑是最典型的基督教艺术,但其从产生到合法性的最终确立却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其间更是发生了残酷的"圣像破坏运动"。就像"二希"文化融合形成了新的基督教文化,圣像是古希腊具象艺术和东方抽象艺术碰撞、融合的结晶。耶稣基督的"奴仆形象"为圣像艺术提供了审丑的契机,审丑的思考也推动了圣像艺术走向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像 审丑 完整性
下载PDF
偶像、圣像与形象——论基督教审美立场的转变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蓓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6-31,共6页
偶像和圣像同样作为形象在基督教内部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地位。基督教对偶像的排斥和对圣像的尊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反差。这一看似不可调和的矛盾其实是基督教思想发展历史变迁的产物,更是基督教审美思想改变的直接体现。基督教的偶像观... 偶像和圣像同样作为形象在基督教内部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地位。基督教对偶像的排斥和对圣像的尊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反差。这一看似不可调和的矛盾其实是基督教思想发展历史变迁的产物,更是基督教审美思想改变的直接体现。基督教的偶像观反映了基督教早期对待美和艺术的否定态度,其圣像观则肯定了基督教艺术的信仰价值,促进了各种形态的基督教艺术的蓬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督教 偶像 圣像 形象 审美
下载PDF
古罗斯绘画艺术的完美体现——鲁勃廖夫的圣像画《三位一体》评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庞勇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15-217,共3页
鲁勃廖夫的圣像画《三位一体》,其绘画特色主要表现在构图、色彩、平面性等三个方面,正是三者的完美结合才创造出圣像画独特的艺术风格。同时,对鲁勃廖夫圣像画的研究也有助于我们理解俄罗斯艺术发展的脉络。
关键词 美术 圣像 色彩 构图 平面性 艺术创作 作品
下载PDF
朱子圣像的视觉修辞及其符号表征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湘铭 肖炅斌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2020年第4期87-93,共7页
朱熹作为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其学说一度成为中国元、明、清三代的显学,朱子画像也随之以多种媒介和图式得以广泛流传,并被尊奉为圣像。然而,朱熹画像何以能从普通人物画像演变成圣像,并对后世产生垂范作用,原因绝不仅仅是像随名显,其... 朱熹作为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其学说一度成为中国元、明、清三代的显学,朱子画像也随之以多种媒介和图式得以广泛流传,并被尊奉为圣像。然而,朱熹画像何以能从普通人物画像演变成圣像,并对后世产生垂范作用,原因绝不仅仅是像随名显,其背后蕴含的诸多视觉修辞现象和文化内涵值得深入探讨。从朱熹画像演变历程的梳理中,通过分析构成朱子圣像的两个核心视觉要素之图像隐喻现象,从而把握朱子圣像的意义生成和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圣像 视觉修辞 符号表征
下载PDF
智能设计论对进化论的一次突袭——《进化论的圣像》的“楔进战略” 被引量:1
17
作者 符征 《医学与哲学(A)》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6,共4页
2000年10月,美国人乔纳森.威尔斯的新书《进化论的圣像》问世,书中指责生物学教学中常用的进化论十大证据不实,再次掀起关于进化论的冲突。对这一事件的线索进行整理,理清"楔进战略"的意图,揭示这场争论的背景以及当前美国宗... 2000年10月,美国人乔纳森.威尔斯的新书《进化论的圣像》问世,书中指责生物学教学中常用的进化论十大证据不实,再次掀起关于进化论的冲突。对这一事件的线索进行整理,理清"楔进战略"的意图,揭示这场争论的背景以及当前美国宗教与科学的冲突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化论的圣像 进化论 智慧设计论 楔进战略
下载PDF
视觉隐喻观照下圣像破坏运动时期的“语-图”关系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郭伟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572-578,共7页
本文以视觉隐喻为理论契入点,经过研究发现,如果说由耶稣基督、圣母、圣徒等构成的圣像是以感性意象为单位,按照某种特定的意图,以融合或聚合的方式编织起来的具有合成性结构的图像,那么,作为虚拟时间的空间化构型,圣像视觉隐喻通过图... 本文以视觉隐喻为理论契入点,经过研究发现,如果说由耶稣基督、圣母、圣徒等构成的圣像是以感性意象为单位,按照某种特定的意图,以融合或聚合的方式编织起来的具有合成性结构的图像,那么,作为虚拟时间的空间化构型,圣像视觉隐喻通过图像符号在不同时期的具体表现形态,不仅反映了人类隐喻性思维过程中语言和图像的悖论性共存与相互协作关系,而且揭示了圣像视觉隐喻典型的"语-图"关系折射出的时空观念:耶稣是人类为自己的内禀时间属性所作的宗教意义上的空间性塑形,即在天上和人间重建正义、仁爱王国的"神人"结合体。在这一意义上,耶稣不仅是神、人和神人之间媒介的三位一体,而且是时间、空间与人的形象三者合一的视觉隐喻——耶稣以承载人类原罪、作为人类赎罪的形象,在视觉时间理性的强力压制中,逐渐开启了人们对于内禀时间属性的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像破坏运动 视觉隐喻 "语-图"关系 时空观念
下载PDF
试论拜占廷帝国的圣像破坏运动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丽 《吉林师范学院学报》 1996年第1期25-29,共5页
长期以来的圣像崇拜是导致反圣像崇拜的历史原因。教会,修道院经济势力的过分膨胀,严重危机到国家的存在。新兴军事贵族与教会封建主矛盾的加深。持续几个世纪之久的自下而上的自发的反圣像崇拜思潮的影响为运动的产生提供了思想基础。
关键词 拜占廷帝国 圣像崇拜 圣像破坏运动 修道院 君士坦丁 查士丁尼 保加利亚人 基督教 修道士 封建化进程
下载PDF
拜占廷帝国毁坏圣像运动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法欣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30-34,共5页
历时百余年之久的毁坏圣像运动对拜占廷帝国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甚至影响了拜占廷帝国在随后几个世纪里的发展。一些学者的相关论述已经就这场运动对于帝国军事、对西方君主国和教会外交、封建化及文化等问题作了有益的探讨,但是关... 历时百余年之久的毁坏圣像运动对拜占廷帝国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甚至影响了拜占廷帝国在随后几个世纪里的发展。一些学者的相关论述已经就这场运动对于帝国军事、对西方君主国和教会外交、封建化及文化等问题作了有益的探讨,但是关于东正教会及各个修道院势力在运动前后的消长、拜占廷在东地中海地区的商贸地位与威尼斯崛起的关系和文化上某些具体问题的分析尚不够深入,或是有些结论值得进一步推敲。本文拟就对以上问题进行一番梳理并作一定的分析,以期对这场运动有一个更为全面、深入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毁坏圣像运动 东正教会 威尼斯 拜占廷文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