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约伪经与圣徒传记中的圣母玛利亚 被引量:1
1
作者 代国庆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4-30,共7页
圣母玛利亚是基督教神学中的一位重要人物,在中世纪的欧洲广受崇拜。但新约正典并没有玛利亚完整生平事迹的记载,玛利亚生平的展示有赖于诸多伪经和圣徒传记。经过多个世纪的营造,玛利亚的完整形象随着中世纪盛期的到来而最终展现于世... 圣母玛利亚是基督教神学中的一位重要人物,在中世纪的欧洲广受崇拜。但新约正典并没有玛利亚完整生平事迹的记载,玛利亚生平的展示有赖于诸多伪经和圣徒传记。经过多个世纪的营造,玛利亚的完整形象随着中世纪盛期的到来而最终展现于世。伪经中的玛利亚形象多源于东方教会,并具有异教色彩,故西方拉丁教会对伪经中的玛利亚形象进行了改造以合其要求,最终形成了玛利亚神学。而以《金色传奇》为代表的中世纪圣徒传记,则在细化玛利亚形象和推进民间的玛利亚崇拜方面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约伪经 圣徒传记 圣母玛利亚 玛利亚神学
下载PDF
规范性、功用性、互文价值体系——论“圣徒传记”的文类特点
2
作者 陈亚斐 李凯平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108-110,共3页
圣徒传记是中世纪欧洲主流文学形式之一,该文类源远流长,但却长期为历史学家与文学批评家所忽视。该文类具有严格遵循传统和高度规范性特点。正因为该文类具有明确的纪念、宣教、和树立模范典型目的,使其成为基督教宣教的重要工具。
关键词 圣徒传记 文类特点 神性 模范性 互文性规范
下载PDF
英国17世纪社会转型与圣徒传记的流变
3
作者 李凯平 《现代传记研究》 2015年第2期67-76,240-241,共11页
英国17世纪的社会转型对圣徒传记的写作范式产生了深远影响,传者对原有的规范进行了变革,但其功用性仍然是立传的核心。从文本交际的角度出发,可以看出圣徒传记作者是如何专注于对传记叙事的操控,最终消除读者怀疑,确保文本施为作用顺... 英国17世纪的社会转型对圣徒传记的写作范式产生了深远影响,传者对原有的规范进行了变革,但其功用性仍然是立传的核心。从文本交际的角度出发,可以看出圣徒传记作者是如何专注于对传记叙事的操控,最终消除读者怀疑,确保文本施为作用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转型 圣徒传记 神性 施为作用 传记契约
原文传递
魅力与缺憾——《约翰·伊夫林日记》刍论
4
作者 陈亚斐 李凯平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70-73,共4页
《约翰.伊夫林日记》是英国日记中一部巨著。作者观察细腻,叙事生动,纪事富于魅力。日记记载了当时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但其缺乏日记文类所特有的私密性与即时性特点,读者从中所看到的威严、虔诚的伊夫... 《约翰.伊夫林日记》是英国日记中一部巨著。作者观察细腻,叙事生动,纪事富于魅力。日记记载了当时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但其缺乏日记文类所特有的私密性与即时性特点,读者从中所看到的威严、虔诚的伊夫林形象是作者刻意塑造出的自我形象,因而这部日记实际上更接近于回忆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翰·伊夫林日记》 圣徒传记 回忆录
下载PDF
论约翰·伊夫林的日记艺术
5
作者 陈亚斐 李凯平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1年第7期43-45,63,共4页
约翰·伊夫林日记是英国日记中一部巨著。它实现了出色的记事功能,作者不但兴趣广泛,而且通过敏锐的观察力展示出一幅独具特色的绘卷,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但缺乏日记文类所特有的私密性与即时性特点,读者所看到的伊夫林是他塑造出... 约翰·伊夫林日记是英国日记中一部巨著。它实现了出色的记事功能,作者不但兴趣广泛,而且通过敏锐的观察力展示出一幅独具特色的绘卷,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但缺乏日记文类所特有的私密性与即时性特点,读者所看到的伊夫林是他塑造出的威严、虔诚的自我形象,因而这部日记实际上更接近于回忆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记 圣徒传记 回忆录 道德教化 真实自我
下载PDF
古法语《圣格列高利传》:从乱伦到成圣
6
作者 李耀宗 《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 2019年第2期81-116,共36页
《圣格列高利传》是古法语叙事诗里圣徒传记文类较早的作品,出现于基督教文学首次采用乱伦主题作为宣传教义的12世纪,对后世整个欧洲文学曾经产生过不小的影响,但从未被中西学者所重视。本文首次从文学的角度探讨其最早之写本,先介绍古... 《圣格列高利传》是古法语叙事诗里圣徒传记文类较早的作品,出现于基督教文学首次采用乱伦主题作为宣传教义的12世纪,对后世整个欧洲文学曾经产生过不小的影响,但从未被中西学者所重视。本文首次从文学的角度探讨其最早之写本,先介绍古法语叙事诗里圣人传记文类,再从西方中世纪文学里的乱伦主题探讨诗的内容与叙事手法,注重其叙述世俗经验的文学层面,并与其衍生的中古德语诗人哈特曼·冯·奥的《格列高利》做比较,从世俗批评的角度论述这首诗的宗教与世俗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世纪文学 古法语叙事诗 十二世纪 圣徒传记 《圣格列高利传》 《圣亚莱克西斯传》 乱伦主题 世俗批评
下载PDF
中世纪早期英国的两种历史编纂体例
7
作者 孙逸凡 《海外文摘》 2021年第10期19-20,共2页
中世纪早期英国出现两种具有全新特征的历史编纂体例-编年史与传记。按年代顺序记事的编年史诞生于基督教计算宗教节期的实践,经历了从记录到叙事的发展历程。传记体例受世俗与基督教两方影响,既继承了古典的描绘风格,又承载了教会以圣... 中世纪早期英国出现两种具有全新特征的历史编纂体例-编年史与传记。按年代顺序记事的编年史诞生于基督教计算宗教节期的实践,经历了从记录到叙事的发展历程。传记体例受世俗与基督教两方影响,既继承了古典的描绘风格,又承载了教会以圣徒生平为中心进行教化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世纪 编年史 圣徒传记
下载PDF
跨语际书写中的“圣徒”——许地山笔下的武训形象及其叙述策略
8
作者 易永谊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4-155,共12页
英文武训传记的文学价值,首先在于它是许地山罕有的英文作品,其次在于它与已有传记文本之间的互文回应。作者以模仿圣徒身体经验的书写风格,强化人物塑造的文学性;同时以匠心独具的兴学歌谣英译,将行乞的歌者升华为英语文学中的游吟诗... 英文武训传记的文学价值,首先在于它是许地山罕有的英文作品,其次在于它与已有传记文本之间的互文回应。作者以模仿圣徒身体经验的书写风格,强化人物塑造的文学性;同时以匠心独具的兴学歌谣英译,将行乞的歌者升华为英语文学中的游吟诗人。该传记有意地借用基督教的神学视角,突显武训背离传统意识的诸多情节要素,从而将之逐一拼凑成圣徒形象。由此观之,该传记既是在形式与主题的模仿上回应圣经文学的传统,又以小说笔法与诗歌英译回应汉语历史文本的非文学性书写。在跨越语际的实践中,许地山既能在传记叙述中渗透对生命理解的宗教观,又能将其付诸坚实的文字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地山 圣徒传记 书写策略 武训形象
原文传递
作为社会文化史的纪录片传记——《夏威夷传记》(英文)
9
作者 克雷格·豪斯 《现代传记研究》 CSSCI 2017年第1期157-168,278-279,共13页
正如威廉·H.爱波斯坦、丹尼斯·宾汉和其他诸多传记影片理论家、批评家所认为的,这些生活叙事时常用来强化主流意识形态,其主要特质会导致对异议的有意识的同化或消除。在此,我将探讨一些电视系列纪录片制作过程中的隐含理论,... 正如威廉·H.爱波斯坦、丹尼斯·宾汉和其他诸多传记影片理论家、批评家所认为的,这些生活叙事时常用来强化主流意识形态,其主要特质会导致对异议的有意识的同化或消除。在此,我将探讨一些电视系列纪录片制作过程中的隐含理论,这些纪录片讲述了一些在历史上功绩卓著的人,他们或是在面对经济社会殖民主义时,极力捍卫本土历史、艺术和文化,抑或是保护或扩大移民工人和激进政客的权力。我将阐述为了'客观地'再现生活中的矛盾冲突、描述社会力量间的争斗,纪录片如何选择细节,如何形成其记录性叙述,而纪录片的制作者无法做到一视同仁或中立。在过去的十五年间,我参与制作了这部电视系列纪录片《夏威夷传记》,我将从中选取一些作为例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记纪录片 圣徒传记 《夏威夷传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