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陵圣母碑考
1
作者 曹有懋 《江苏地方志》 1997年第1期51-52,共2页
江都市宜陵镇古称东陵,《后汉书·郡国志》记载:“广陵有东陵亭”。“亭”有两个含意,一是“亭侯”,即“筑亭驻兵,以伺盗寇”;一是“亭里”,汉制,一里百家,一亭十里则为千家,设亭长,掌追捕盗贼之事。当时的东陵,既是一处“亭侯”,... 江都市宜陵镇古称东陵,《后汉书·郡国志》记载:“广陵有东陵亭”。“亭”有两个含意,一是“亭侯”,即“筑亭驻兵,以伺盗寇”;一是“亭里”,汉制,一里百家,一亭十里则为千家,设亭长,掌追捕盗贼之事。当时的东陵,既是一处“亭侯”,也是一个行政区划。此东陵亭,就是现在的宜陵,传说隋炀帝的宠妃(宜妃)死后葬在这里,才将东陵改称宜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母碑 东陵 怀素 盗寇 仙宫 晋祠 汉制 江都市 郡国
下载PDF
老子母碑考论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屹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4期34-41,共8页
《太平御览》中的《圣母碑》不是东汉永兴元年谯令长沙王阜所立的《李母碑》,而是唐碑,碑中以老子为道体的说法也不是东汉末人的观念.
关键词 李母 圣母碑 老子
下载PDF
《濑乡记》辑考
3
作者 李玉诚 《中国地方志》 2020年第4期24-34,M0003,M0004,共13页
崔玄山《濑乡记》,一卷,大约成书于北魏后期,时间上限为太昌元年(532)或北周宣政元年(578)以后,时间下限最晚为隋大业初年以前,可能散佚于南宋中后期,目前尚存大约20条遗文,3条相关内容,总计23条,主要集中于《北堂书钞》《艺文类聚》《... 崔玄山《濑乡记》,一卷,大约成书于北魏后期,时间上限为太昌元年(532)或北周宣政元年(578)以后,时间下限最晚为隋大业初年以前,可能散佚于南宋中后期,目前尚存大约20条遗文,3条相关内容,总计23条,主要集中于《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初学记》《太平御览》《太上老君年谱要略》等书,南宋以后学者引用《濑乡记》之文,皆未超出以上诸书范围。《濑乡记》所录“李母碑”对研究六朝道教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对于解决郦道元《水经注》所载“李母冢碑”与《太平御览》卷1所录“王阜《老子圣母碑》”的关系,以及汉代道教史等问题,参考价值并不十分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崔玄山 《濑乡记》 《李母 《老子圣母碑 《老子铭》
原文传递
一千四百多年前的吹埙者形象
4
作者 刘珠明 《陕西史志》 2004年第3期52-52,共1页
北周保定四年(564)的《圣母寺四面造像碑》,原在蒲城县保南乡敬母寺村圣母寺内,1963年碑移置蒲城县博物馆原石刻室之东廊,1990年又移交陕西省博物馆保存。前人因碑之正面额刻有弥勒像主荔非道庆,故亦称《荔非道庆造像碑》。此碑初... 北周保定四年(564)的《圣母寺四面造像碑》,原在蒲城县保南乡敬母寺村圣母寺内,1963年碑移置蒲城县博物馆原石刻室之东廊,1990年又移交陕西省博物馆保存。前人因碑之正面额刻有弥勒像主荔非道庆,故亦称《荔非道庆造像碑》。此碑初为《金石萃编》所著录,复经《八琼室金石补正》校勘之。许多专家、学者对此碑的研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母寺四面造像 雕塑艺术 艺术风格 陶埙乐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