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近代赞美诗(圣诗)音乐在福建的发展——中西音乐文化交流的区域性研究 |
吴少静
黄少枚
|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
2005 |
1
|
|
2
|
《圣诗谱·附乐法启蒙》探源、释义与评价 |
施咏
刘绵绵
|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
2006 |
5
|
|
3
|
从两首草原圣歌看内蒙古环阴山基督教圣诗音乐本色化进程 |
张晓武
|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
2009 |
1
|
|
4
|
试论《闽南圣诗》的音乐元素 |
邵红缨
|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5 |
1
|
|
5
|
论基督教圣诗音乐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本土音乐的交流融合 |
李悦
|
《黄河之声(科教创新版)》
|
2009 |
1
|
|
6
|
表述未知世界的隐喻方式--论劳伦斯叙事文体中的“圣诗” |
冯羽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7
|
民国基督教圣诗中的爱国主义思想探析 |
张慧佳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8
|
昆明源爱圣诗合唱团音乐活动实录 |
廖一瑄
|
《民族音乐》
|
2014 |
0 |
|
9
|
从中西音乐比较看基督教圣诗音乐中国化 |
王鑫
|
《天风》
|
2006 |
3
|
|
10
|
中晚唐颂圣诗之创作心态 |
成妮妮
|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3 |
0 |
|
11
|
中晚唐颂圣诗之艺术手法举隅 |
成妮妮
|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3 |
0 |
|
12
|
玄学派诗人约翰·邓恩及其十四行圣诗《死神莫骄狂》 |
刘丽娟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6 |
0 |
|
13
|
圣诗的民族性 |
王雪辛
|
《天风》
北大核心
|
2002 |
0 |
|
14
|
诗圣诗史论 |
祁和晖
|
《杜甫研究学刊》
|
1996 |
0 |
|
15
|
谈谈圣诗的灵性价值 |
林玉解
|
《天风》
|
2013 |
0 |
|
16
|
漫谈圣诗的选择 |
彭亚平
|
《天风》
|
2016 |
0 |
|
17
|
圣诞夜,一轮明月——中国化圣诗《一轮明月歌》之赏析 |
桂啟
|
《天风》
|
2017 |
0 |
|
18
|
范天祥与中国圣诗 |
陈伟
|
《天风》
|
2012 |
0 |
|
19
|
景灵堂圣诗培训班工作介绍 |
张基安
|
《天风》
|
1995 |
0 |
|
20
|
富莱尔吟唱《圣诗》忽生灵感 “报事贴”蒙羞十载终见天日 |
胡羽
|
《北京物价》
|
2001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