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曹参到周勃:汉初丞相政治行为与《新语》圣贤政治模式的延续——汉初长者政治与《新语》的长者圣贤模式研究之四
1
作者 唐国军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92-95,共4页
从曹参到周勃的汉初丞相,是萧何长者政治路线的继承者,他们所推行的"长者政治",不是所谓的"黄老政治",而是"因世而权行"的政治策略,是陆贾《新语.辅政》中设计的圣贤政治模式的政治实践。
关键词 曹参 陈平 周勃 圣贤政治模式《新语》
下载PDF
从《群书治要》治道思想论儒家圣贤政治体系
2
作者 刘余莉 张超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6-41,157,158,共8页
《群书治要》是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精粹集成,其中贯穿着中国传统的"治道"思想,体现了儒家圣贤政治的逻辑规律。本文在研究中国传统"治道"双重含义的基础上,将儒家政治的特征概括为圣贤政治,并提出儒家圣贤政治的逻... 《群书治要》是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精粹集成,其中贯穿着中国传统的"治道"思想,体现了儒家圣贤政治的逻辑规律。本文在研究中国传统"治道"双重含义的基础上,将儒家政治的特征概括为圣贤政治,并提出儒家圣贤政治的逻辑体系是以道为体,以仁政为相,以"修身为本","教学为先","爱民而安""好士而荣"为径,以"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为归,其效用自然是家齐、国治、天下平。儒家圣贤政治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了深厚历史文化底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书治要》 治道 儒家 圣贤政治
原文传递
论儒家心性哲学与民本思想对孙中山政治思想的影响
3
作者 尚海丽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11,49,共6页
心性哲学乃传统儒学哲学精髓,肇始于孔子之仁学,民本思想是源于西周初年的中国古老政治思想,其实践不能不依托于圣贤政治,并最终奠基于心性哲学;作为民族危机与转型时代的革命先锋孙中山先生将心性哲学作为其思想理论依据,视之为民族精... 心性哲学乃传统儒学哲学精髓,肇始于孔子之仁学,民本思想是源于西周初年的中国古老政治思想,其实践不能不依托于圣贤政治,并最终奠基于心性哲学;作为民族危机与转型时代的革命先锋孙中山先生将心性哲学作为其思想理论依据,视之为民族精神、民族品格的典型表现;孙先生在接受传统民本思想中的圣贤政治、保民养民思想时,自然而然地将心性哲学视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内涵,而与西式民主精神大异其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中山 心性哲学 民本思想 圣贤政治
下载PDF
论法治中国建设的目标与实践 被引量:1
4
作者 谢晖 《东方法学》 CSSCI 2014年第4期122-128,共7页
如何能创造一种有效的政治统治,并在此统治体系中形成自由秩序体系。根据政治治理方式和政治智慧的关联,可以把人类从古至今的政治智慧分为神学政治智慧、圣贤政治智慧和法治(公民)政治智慧。神学政治智慧和圣贤政治智慧,对于我们... 如何能创造一种有效的政治统治,并在此统治体系中形成自由秩序体系。根据政治治理方式和政治智慧的关联,可以把人类从古至今的政治智慧分为神学政治智慧、圣贤政治智慧和法治(公民)政治智慧。神学政治智慧和圣贤政治智慧,对于我们这个正在艰难地寻觅法治之路的国家而言。可视为是旧的或者传统的政治智慧。而要推进法治政治智慧的实现需要考虑以下路径:国家必须承认并保障在官方政治智慧之外,还有民间政治智慧,并且要突出民间政治智慧在法治政治中的必要性、优先性。国家必须承认并保障公民利益的获得,是公民自身参与和争取的结果,而不是任何道德的想象共同体恩赐的结果。国家必须承认并保障每位公民的主体性和个体人格,营造主体多元、文化多元和价值多元的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神学政治智慧 圣贤政治智慧 法治(公民)政治智慧 法治中国
下载PDF
“仁”与“共和”传统——贵族法文化的历史命运 被引量:1
5
作者 武树臣 《法学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7-26,共10页
"仁"是先秦重要的哲学观念。甲骨文所见"仁"字及其原形字反映了东夷民族的风俗习惯。"仁"的基本精神是"相人耦"即相敬互爱、诚实合作。"相人耦"在殷周政治法律实践中的体现,是君臣... "仁"是先秦重要的哲学观念。甲骨文所见"仁"字及其原形字反映了东夷民族的风俗习惯。"仁"的基本精神是"相人耦"即相敬互爱、诚实合作。"相人耦"在殷周政治法律实践中的体现,是君臣合治的"共和"精神,这也是贵族法文化的基石。孔子在传统"共和"精神的基础上提出圣贤政治理论。战国以降,贵族法文化整体走向衰落,"共和"精神受到冲击。但在漫长帝制时代,不绝如缕的"共和"精神仍然发挥着潜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和 相人耦 圣贤政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