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代在华英文报刊中的“女权”和“女权主义”概念考——对中国女性主义研究中两个流行观点的质疑
1
作者 张俊丽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8-136,共9页
“女权”和“女权主义”是中国女性主义研究中的两个重要词汇。今天学者普遍接受的“女权”概念“日来说”和“女权主义”译自英文的Feminism两个观点不全面、不准确,只采纳了日本方面的资料和中文报刊,未参考同时期的外文报刊。实际上... “女权”和“女权主义”是中国女性主义研究中的两个重要词汇。今天学者普遍接受的“女权”概念“日来说”和“女权主义”译自英文的Feminism两个观点不全面、不准确,只采纳了日本方面的资料和中文报刊,未参考同时期的外文报刊。实际上,“女权”一词的形成是中日学者共同努力的成果;“女权”思想和理念在中国的传播是多渠道的,日本仅是其中较晚的一个渠道。“女权主义”译自英文的Suffragism。这是20世纪初中国学者的误译,投射了中国学者的社会变革与民族自强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权 女权主义 误译 误读 在华英文报刊
下载PDF
19世纪上半叶在华英文报刊中岭南文化负载词的跨文化传播策略
2
作者 张靓 欧阳明思 王海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7年第2期59-65,共7页
19世纪上半叶在华英文报刊中出现了大量介绍岭南地区的历史、地理、风俗、宗教等内容的岭南文化负载词,包含自然物质文化词汇、社会生活文化词汇、精神心理文化词汇三大类文化负载词。传教士报人在译介与报道这类文化负载词时形成了一... 19世纪上半叶在华英文报刊中出现了大量介绍岭南地区的历史、地理、风俗、宗教等内容的岭南文化负载词,包含自然物质文化词汇、社会生活文化词汇、精神心理文化词汇三大类文化负载词。传教士报人在译介与报道这类文化负载词时形成了一整套跨文化传播策略。在内容选择层面,当时的报刊作者遵循以目标受众为导向、突出报道岭南特色文化的策略;在语言翻译层面,采取粤语注音结合直译、意译以及添加注释等方式,帮助外国读者了解陌生的中国、理解岭南文化内涵,实现其跨文化交流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世纪在华英文报刊 文化负载词 岭南文化 跨文化传播策略
下载PDF
岭南文化负载词对外译介的语用模式--以19世纪上半叶在华英文报刊文本为例 被引量:9
3
作者 王海 王海潮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3-51,共9页
19世纪上半叶,在华外国人创办的旨在向外国读者译介岭南风土人情和中国社会状况的英文报刊中出现大量的岭南文化负载词汇。以在华传教士为主的外报作者群体在编纂英华字典和办报过程中针对岭南文化负载词形成了"粤语音译+意译(+副... 19世纪上半叶,在华外国人创办的旨在向外国读者译介岭南风土人情和中国社会状况的英文报刊中出现大量的岭南文化负载词汇。以在华传教士为主的外报作者群体在编纂英华字典和办报过程中针对岭南文化负载词形成了"粤语音译+意译(+副文本)"的译介模式,即先给出词条的粤语罗马化注音,再做出英语意译,有时在词条后插入副文本—围绕该词条的中西文化差异之评论。这样的语用翻译模式达到了预期的传播效果,为现当代岭南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对外译介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华英文报刊 岭南文化负载词 语用模式
原文传递
19世纪上半叶在华英文报刊关于岭南报道与广州城市形象之关系
4
作者 刘峻希 《中国报业》 2017年第22期36-39,共4页
19世纪上半叶,鸦片战争强行打开了中国国门,对中国社会发展带来冲击的同时,也使中西方文化在认识上寻求新的探索渠道。本文以19世纪上半叶在华英文报刊关于岭南报道的相关广州城市形象内容为主,对中西方早期文化交流进行探究,同时对比... 19世纪上半叶,鸦片战争强行打开了中国国门,对中国社会发展带来冲击的同时,也使中西方文化在认识上寻求新的探索渠道。本文以19世纪上半叶在华英文报刊关于岭南报道的相关广州城市形象内容为主,对中西方早期文化交流进行探究,同时对比现代广州城市形象,为西方对中国文化认识提供理论参考,以推进东西方文化交流与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世纪上半叶 在华英文报刊 关于岭南报道 广州城市形象
原文传递
1920年代初英、美、日对在华英文报资源的争夺 被引量:1
5
作者 魏舒歌 《史林》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4-67,218,共15页
清末民国时期在中国发行的英文报,深刻影响了中外精英对华事务的探讨和认知。而英文报呈现出的跨国属性,为各国势力在华的舆论争夺提供了隐蔽的空间,使人不容易窥见报纸表面的主事者与背后跨国资本的关系。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列强势力重... 清末民国时期在中国发行的英文报,深刻影响了中外精英对华事务的探讨和认知。而英文报呈现出的跨国属性,为各国势力在华的舆论争夺提供了隐蔽的空间,使人不容易窥见报纸表面的主事者与背后跨国资本的关系。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列强势力重返中国,开启了新一轮对在华英文报刊的布局。论文主要以1920年代英、日、美三国在上海、京津等地争夺英文报刊和信息渠道控制权的过程为中心,探讨列强在对华事务上竞争国际话语权的现象,并试图通过对在华英文报刊国别属性、资金背景与信息流动的梳理,打破过去学界常以僵化的国家界限来认知在华英文报的窠臼,揭示出报纸背后资本和利益集团彼此的跨国性渗透和资源流动,从而更深入地了解在华英文报刊在跨国性和国别属性之间微妙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华英文报刊 《大陆报》 上海思维 话语权 跨国性
原文传递
《京报》的流传与19世纪中英关系构建:以“觐见问题”为例 被引量:7
6
作者 赵莹 《国际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51-159,共9页
马克斯·韦伯曾指出:《京报》(即明、清《邸报》)"数十年来一直受到英国人的注意"。19世纪,《京报》不仅被西方来华人士所重视,其影响范围还扩展至欧美本土。在华英文报纸对《京报》翻译和利用活动,特别是《字林西报》开... 马克斯·韦伯曾指出:《京报》(即明、清《邸报》)"数十年来一直受到英国人的注意"。19世纪,《京报》不仅被西方来华人士所重视,其影响范围还扩展至欧美本土。在华英文报纸对《京报》翻译和利用活动,特别是《字林西报》开设的"《京报》摘要"专栏影响了19世纪中英关系的构建,1873年五国公使团觐见同治帝即为其中的典型事例:此事被当时的英文报刊称作"觐见问题"(Audience Question)。事件交涉的核心——"跪拜之礼"问题的解决未能打破英国人对中国人的成见,在华英侨在觐见之初所持的乐观心态反而最终归于失望和不满,其态度的转变与之对《京报》的先期定位及对相关译稿的后期解读紧密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报》 19世纪在华英文报刊 中英关系 英国舆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