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广狭之义与名实之争:“报人”称谓源流与在地化诠释
- 1
-
-
作者
胡锐颖
-
机构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
-
出处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7-84,共8页
-
文摘
“报人”一词的衍生与演化是一个从古汉语到近代新名词的概念演变过程。这一称谓曾经出现在晚清民初时期,但并未成为时代话语。1925年,留美报人汪英宾采借中源汉字词“报人”对译西洋术语Journalist,最早从职业类型的角度对这一词汇进行广义新闻学的诠释。长期以来,“报人”一词的在地化在知识界存在着广狭之义与名实之争。实际上,关于这一问题的各种讨论,其背后隐藏着更深层次的新闻职业、新闻道德和新闻教育问题。这是早期中国报人对于西方新闻专业主义在地化的探索与努力,也是近现代中国报界从业者向职业化、专业化形态转型的一个缩影。
-
关键词
报人
称谓源流
汪英宾
在地化诠释
-
分类号
G210.9
[文化科学—新闻学]
-
-
题名论东亚儒学的创造性诠释
被引量:1
- 2
-
-
作者
王冠
傅永军
-
机构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
出处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2-88,共7页
-
基金
山东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大项目(项目编号:18RWZD01)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项目编号:15ZDB026)
-
文摘
东亚儒学与东亚儒者对儒家经典的创造性诠释密切相关。东亚儒学因经典诠释而存在、发展,并基于东亚儒者对儒家经典的诠释而逐步得以建构,形成一种跨时代、跨区域的儒学新形态。与中国传统经学不同,东亚儒学对儒家经典采取了一种区别于"解经学"注疏传统的创造性诠释态度,东亚儒者解经的关注点不是儒家经典的注解疏证、字句训诂、语义解读,而是对经典意义的阐扬发挥,即在诠释的视域融合中开显经典的时代意义,让经典对着现在言说。就此而言,东亚儒者的经典解读具有鲜明的创造性诠释特点。东亚儒学对儒家经典的创造性诠释通过辩证调适东亚儒者对经典诠释所遭遇到的两种张力——存在于儒家价值理念的普遍性与在地化诠释之间的紧张关系和存在于东亚儒者的"政治身份认同"和"文化身份认同"之间的紧张关系——得以实现,其对儒家经典的创造性诠释的可能性,则系于东亚儒者对哲学诠释学"视域融合"原则的具体实践。
-
关键词
东亚儒学
在地化诠释
创造性诠释
诠释哲学
视域融合
-
分类号
B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