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哲学所要解决的问题与在场方式
1
作者 吕嘉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5-11,共7页
马克思哲学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人们从关于自己是何物或应当成为何物的虚假观念统治下解放出来。马克思哲学的问题形成于马克思哲学探索的基本立场。马克思哲学以其特有方式提出并解决了传统哲学不重视也不能解决的哲学问题,也就不... 马克思哲学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人们从关于自己是何物或应当成为何物的虚假观念统治下解放出来。马克思哲学的问题形成于马克思哲学探索的基本立场。马克思哲学以其特有方式提出并解决了传统哲学不重视也不能解决的哲学问题,也就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哲学,不再以传统哲学的在场方式而在场。马克思哲学的在场方式是作为生活准绳与指导人们生命活动的精神原则而存在于人们的现实生活之中,并非仅仅作为哲学知识而存在于文明之中。反思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目前的困境,涉及马克思哲学的在场方式、"问题意识"与哲学研究的基本立场等三个主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问题意识 在场方式
下载PDF
时空的超越:人工智能时代新的教育在场方式 被引量:3
2
作者 刁宏宇 吴选红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5期24-29,共6页
人工智能时代,是一个教育无边界的时代,学习者在主体地位回归的同时,也承担着“认识自己、发展自己、改造自己”的使命。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突破和超越了传统教育意义上的时空,一种新的教育在场方式正在生成。自由时间的获得,延伸了学生... 人工智能时代,是一个教育无边界的时代,学习者在主体地位回归的同时,也承担着“认识自己、发展自己、改造自己”的使命。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突破和超越了传统教育意义上的时空,一种新的教育在场方式正在生成。自由时间的获得,延伸了学生自由发展的可能性;多维教育空间的共生与并存,从“割离”到“聚合”的空间转向,打破了教育领域的空间藩篱;时空限制的解体,无边界教育时代已经到来。在新的教育时空中,教育者只要想教,就能实现“在场”;学习者只要想学,也就能实现“在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时代 教育时空 在场方式 无边界教育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范式革命与在场方式
3
作者 邹平林 《道德与文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5-126,共12页
马克思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重置了伦理学的世界观基础和方法论原则,颠覆了以往伦理学的道德主义思维,开创了一种非道德主义的全新伦理学范式。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有其自身独特的品质与个性,任何一种以其他伦理学的理论范式和思维方式... 马克思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重置了伦理学的世界观基础和方法论原则,颠覆了以往伦理学的道德主义思维,开创了一种非道德主义的全新伦理学范式。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有其自身独特的品质与个性,任何一种以其他伦理学的理论范式和思维方式来理解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做法,从根本上讲都是非法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独特的合法性源自其科学的理论基础以及奠基于此的独特价值观照、思维方式和阶级立场,彰显于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立场反思、方法批判与价值重建,落实于对当代中国现实的内在关切与能动重塑。而这正是其内在品性所必然要求的独特的在场方式,即实践生成的方式、辩证扬弃的方式和政治伦理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范式革命 非道德主义 在场方式
原文传递
在场—课程思政的合理进路——对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实践的思考 被引量:5
4
作者 左世元 张静 《河北职业教育》 2021年第4期15-18,共4页
课程思政是在专业课和公共课等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内容,以实现课程的思政教育功能,核心是将思政内核有机植入课程中产生"化学"反应,从而使课程的思政教育作用自然生发、水到渠成。目前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实践中存在思政内... 课程思政是在专业课和公共课等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内容,以实现课程的思政教育功能,核心是将思政内核有机植入课程中产生"化学"反应,从而使课程的思政教育作用自然生发、水到渠成。目前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实践中存在思政内容和课程内容两张皮的软肋,课程思政的思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在场方式在实现思政教育内容和课程内容有机融合的同时,推动课程思政理论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既增加了课程思政的鲜活性又增加了课程思政的立体性,应当成为课程思政的合理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 在场方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