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生学习性投入与在校满意度、向学/厌学的关系 被引量:12
1
作者 徐远超 徐鑫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7年第1期50-54,共5页
目的:探讨大学生学习性投入的基本情况及其与在校满意度、向学/厌学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China College Student Survey,CCSS)的调查工具,即汉化后的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问卷(NSSE-China),... 目的:探讨大学生学习性投入的基本情况及其与在校满意度、向学/厌学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China College Student Survey,CCSS)的调查工具,即汉化后的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问卷(NSSE-China),对某新建本科院校144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不同性别和年级的学生在学习性投入上存在显著性差异;(2)学习性投入各个维度与在校满意度、向学/厌学均呈现显著正相关(P<0.01)。其中校园环境支持度与在校满意度、向学/厌学关系最为密切(r=0.48,0.53;P<0.01);(3)学习性投入各个维度对在校满意度、向学/厌学均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其中校园环境支持度是预测在校满意度和向学/厌学最有力的因子(R2=0.23,0.28)。结论:学校可以通过提高校园环境支持度来有效提高学生的在校满意度和向学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学习性投入 在校满意度 向学/厌学
下载PDF
“拔尖计划”背景下在校满意度与学习效果关系研究——基于学习行为投入的中介效应 被引量:1
2
作者 孙冬梅 李惠芳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2期92-101,共10页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不断深入,高等教育的规模日渐庞大,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心已从体量扩张转移到质量的提升,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逐渐成为政府和社会关注的难点和热点问题,而本科教育质量评估是监督和保障高等教育质量不断提升的...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不断深入,高等教育的规模日渐庞大,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心已从体量扩张转移到质量的提升,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逐渐成为政府和社会关注的难点和热点问题,而本科教育质量评估是监督和保障高等教育质量不断提升的关键举措和重要环节。随着“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回归和强化,本科教育质量评估越来越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测量与评价大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成为本科教育质量评估的核心工作,大学生学情调查研究在国内迅速兴起。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学生对高校提供的生活和学习环境的综合体验以及学生自身学习投入的状态密切相关,为了改进高校教育教学质量,促进高校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高校必须从查找和分析影响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因素入手,深入探究其影响机制,从而构建出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途径。基于2015年和2018年L大学C学院“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CCSS)问卷调查的全样本数据,文章建构了在校满意度与学习行为投入和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模型,得出结论:良好的在校体验增加学习行为投入;较高的学习行为投入保证学习效果的良性发展;学习效果在横向比较中表现较好;培养学生潜能突出,更快地促进“拔尖计划”2.0版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尖计划” 在校满意度 学习行为投入 学习效果 教育评估 CCSS
下载PDF
地方院校大学生在校满意度的比较研究及对策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郭啸 杨立军 +1 位作者 周赟 刘泽源 《中国集体经济》 2019年第26期165-168,共4页
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主体和高等教育质量的载体,其在校满意度与自身的学业成就、持续学业以及毕业率密切相关,已逐步成为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文章以"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CCSS)"的问卷数据为基础,通过不同类型... 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主体和高等教育质量的载体,其在校满意度与自身的学业成就、持续学业以及毕业率密切相关,已逐步成为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文章以"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CCSS)"的问卷数据为基础,通过不同类型院校常模得分的差异比较,为地方院校改进教育教学和提升管理水平,提高大学生在校满意度提供实证数据支持,且就发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 在校满意度 比较研究
下载PDF
研究型大学教育质量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L大学CCSS调查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孙冬梅 柳芸芸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6-64,共9页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到大众化的转变,国内关于高等教育质量的研究越来越多。本研究构建了研究型大学教育质量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和文化环境3个自变量,以及学习动力作为中介变量对教育质量的影响。通过...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到大众化的转变,国内关于高等教育质量的研究越来越多。本研究构建了研究型大学教育质量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和文化环境3个自变量,以及学习动力作为中介变量对教育质量的影响。通过对L大学1658份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人际环境、文化环境和学习动力均对教育收获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以文化环境对教育收获的影响最大;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和文化环境均对在校满意度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物质环境对在校满意度的影响最大。通过比较发现,研究数据结果与其他相关研究的结果存在不一致的地方,如学习动力不能解释大学生的在校满意度等。通过深度访谈、文献启发和实地考察分析得出L大学的生源情况、学科差异、校区位置和活动举措等是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支持 学习动力 教育质量 教育收获 在校满意度
下载PDF
生物科学专业学生学习策略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巩红冬 李彪 王玉林 《甘肃高师学报》 2020年第5期67-71,共5页
运用问卷调查法从7个测量指标对G学院生物科学专业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生物科学专业学生学习策略应用总体表现较好,但与全国院校之间存在比较上的差距;高年级学生学习策略应用水平优于低年级学生,在反思性学习和在线学习策略应... 运用问卷调查法从7个测量指标对G学院生物科学专业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生物科学专业学生学习策略应用总体表现较好,但与全国院校之间存在比较上的差距;高年级学生学习策略应用水平优于低年级学生,在反思性学习和在线学习策略应用水平上差异达到显著程度;男生学习策略总体应用水平不及女生,男生浅层学习策略应用表现较好,而女生深层学习策略应用表现较佳;汉族学生学习策略应用水平总体上不如少数民族学生,在跨文化学习策略应用水平上差距最为明显;学习策略对教育收获具有正向影响作用,其中整合性学习的影响最大;学习策略对在校满意度具有正向影响作用,影响最大的是探究式学习.因此,加强学生学习策略应用训练,把握学习策略应用关键环节,是提升学生学习成效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科学专业 学习策略 教育收获 在校满意度
下载PDF
生物科学专业学生主动合作学习水平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巩红冬 李彪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第4期439-442,448,共5页
高水平主动合作学习有助于学生获得更大的学业成就.采用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CCSS)调查问卷对G学院生物科学专业学生主动合作学习水平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生物科学专业学生主动合作学习水平与全国院校之间存在较大的差... 高水平主动合作学习有助于学生获得更大的学业成就.采用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CCSS)调查问卷对G学院生物科学专业学生主动合作学习水平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生物科学专业学生主动合作学习水平与全国院校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大一至大四各个年级学生主动合作学习水平得分全部低于全国院校常模,但年级得分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主动合作学习水平对教育结果质量具有较大的正向影响,其中以主动学习水平对在校满意度的影响较大,而合作学习水平对自我报告的教育收获的影响较大.因此,改进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合理提升课程挑战度,进而促进学生主动合作学习,是切实提高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科学专业 主动合作学习水平 教育收获 在校满意度
下载PDF
生物科学专业师生互动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以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为例
7
作者 巩红冬 王玉林 李彪 《甘肃高师学报》 2022年第2期52-56,共5页
对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生物科学专业师生互动现状调查分析,并提出改进的对策建议.结果表明,生物科学专业师生互动总体表现较好,虽然学生年级、性别以及民族方面存在差异,但并不显著.师生互动中,学生与任课教师讨论学业与个人发展的频率均... 对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生物科学专业师生互动现状调查分析,并提出改进的对策建议.结果表明,生物科学专业师生互动总体表现较好,虽然学生年级、性别以及民族方面存在差异,但并不显著.师生互动中,学生与任课教师讨论学业与个人发展的频率均对学生教育收获和在校满意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作用,其中讨论学业的频率对教育收获的影响较大,讨论个人发展的频率对在校满意度的影响较大.基于此,合理提升学业任务的挑战度、充分发挥学生管理人员作用、给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反馈以及促进重点学生群体师生互动,是提升生物科学专业师生互动水平的可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科学专业 师生互动 教育收获 在校满意度
下载PDF
高等教育质量的院校类型及区域差异分析——兼论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格局与质量格局 被引量:46
8
作者 赵琳 史静寰 +2 位作者 王鹏 王文 许甜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2,共12页
本文使用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中国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2011"数据,将大学生学习性投入(五大可比指标)作为高等教育质量的过程性指标,将学生自我报告的教育收获(知识、能力、价值观收获)和在校满意度作为高等教育质量的结果性... 本文使用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中国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2011"数据,将大学生学习性投入(五大可比指标)作为高等教育质量的过程性指标,将学生自我报告的教育收获(知识、能力、价值观收获)和在校满意度作为高等教育质量的结果性指标,综合而实证地考察在区域与院校类型的交互作用下我国本科教育的质量现状,并围绕教育过程性指标和学生先赋因素对教育结果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虽然我国存在高等教育资源区域和院校类型上分布不均衡的问题,但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格局与人才培养质量格局之间具有复杂的关系,资源条件优势并不等同于学生的高学习性投入和高教育收获,不同区域和类型高校在人才培养上各具优势。研究还发现,在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院校中,影响学生教育收获和在校满意度的因素不尽相同,但就总的预测率而言,教育过程性因素对学生教育收获和在校满意度的影响远大于学生的先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质量 区域差异 大学生学习性投入 在校满意度 学习收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