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网络情境下的自我表露研究述评 被引量:7
1
作者 吴巧云 牛晶晶 魏红艳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12期74-76,共3页
自我表露(self-disclosure)是心理学和人际交往领域最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目前国内外网络情境中的自我表露研究集中在以计算机为媒介的交流(CMC)和面对面(FTF)交流中自我表露的差异、网络情境中的隐私与自我表露、上网动机与自我表露... 自我表露(self-disclosure)是心理学和人际交往领域最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目前国内外网络情境中的自我表露研究集中在以计算机为媒介的交流(CMC)和面对面(FTF)交流中自我表露的差异、网络情境中的隐私与自我表露、上网动机与自我表露、媒体感知与自我表露、医疗咨询中的自我表露、网络中的亲密关系与自我表露等方面,深入和扩展这一研究领域以及完善研究方法和工具是今后的研究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自我表露 在线交往动机 亲密关系 隐私
下载PDF
90后独生子女网络社交实证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杨雪睿 曹启淏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4-157,共4页
90后独生子女人群与非独生子女人群在线交往和现实生活中交往存在较大异同。数据分析结果发现,独生子女人群更为频繁地使用社交网络,社交网络使得他们与家人的交往更为频繁、联结更为紧密。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与生活环境和家庭成长环境... 90后独生子女人群与非独生子女人群在线交往和现实生活中交往存在较大异同。数据分析结果发现,独生子女人群更为频繁地使用社交网络,社交网络使得他们与家人的交往更为频繁、联结更为紧密。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与生活环境和家庭成长环境有关。家人在独生子女人群成长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更为重要,这对他们的价值观形成同样产生了重要影响。独生子女人群更为注重"自身"的成功,并对"自身"的成功有明确而具体的指向;非独生子女人群则更为注重"关系"的成功,既包括"幸福的家庭"关系,也包括良好的"人际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0后 独生子女 在线交往 价值观
下载PDF
“穷人变富”还是“富人更富”:外向性与在线社会交往的关系 被引量:3
3
作者 张铮 周明洁 王可欣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7-52,共6页
研究互联网用户的人格特质,特别是外向性这一与个体社交行为关系最为密切的人格维度,与用户的在线社会交往之间的关系有助于理解网络作为社交平台的功能、特点与趋势。近年来不同的学者得到了外向性与在线社交行为之间的"富人更富&... 研究互联网用户的人格特质,特别是外向性这一与个体社交行为关系最为密切的人格维度,与用户的在线社会交往之间的关系有助于理解网络作为社交平台的功能、特点与趋势。近年来不同的学者得到了外向性与在线社交行为之间的"富人更富"和"穷人变富"的正、负相关结果,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二者之间的关系可能更加符合正U型曲线的关系,即"社会增强"和"社会补偿"两个理论是可以并行不悖的。但是,内向者的在线社交行为的"补偿效应"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向性 在线社会交往 社交网站 社会增强 社会补偿
原文传递
西部民族地区互联网使用对居民国家认同感的积极影响——基于宁夏三县(区)民族村的调查 被引量:2
4
作者 任天浩 朱晓曦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55-64,158,共11页
西部民族地区已实现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覆盖,但互联网使用影响国家认同感的具体机制尚未在已有研究中得到充分揭示。本文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出发,考察互联网环境中信息接触、在线交往和媒介偏好对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居民国家认... 西部民族地区已实现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覆盖,但互联网使用影响国家认同感的具体机制尚未在已有研究中得到充分揭示。本文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出发,考察互联网环境中信息接触、在线交往和媒介偏好对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居民国家认同感的影响,从中识别出产生实证性效果的具体因素。研究发现,西部民族地区居民国家认同感高,且态度稳定一致;互联网已经成为形塑国家认同感的主要舆论场域:在人际层面,异质性在线交往对国家认同产生积极影响;在个体层面,网络信息环境通过个体媒介偏好对国家认同产生差异化的影响。研究强调了互联网是形塑西部民族地区居民国家认同的重要路径这一基本事实,揭示出异质性在线交往和网络新闻偏好对强化国家认同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认同 民族地区居民 互联网使用 媒介偏好 在线交往
下载PDF
个体在线网络关系构建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张伦 《国际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5-43,共19页
随着社会化媒体的发展,在线人际交往在人们的社交活动中占据了越发重要的位置,甚至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线下人际交往方式。本文以特纳的"人际交往整合模型"为框架,探讨个体在线网络关系构建的影响因素。本文抽取了某大型... 随着社会化媒体的发展,在线人际交往在人们的社交活动中占据了越发重要的位置,甚至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线下人际交往方式。本文以特纳的"人际交往整合模型"为框架,探讨个体在线网络关系构建的影响因素。本文抽取了某大型社交网站60万对好友关系,采用事件史分析方法,考察了个体特征、对偶特征以及网络结构特征对在线关系构建的影响。本研究发现,用户的网络结构特征相比于其他特征对个体在线关系构建更为重要,人类的在线社会交往行为并非"一厢情愿",而是很大程度上受到网络外部结构的影响;对在线社交网络的量化分析发现,"择优连接"原则在在线社交网络中并不适用。相反,人们倾向于选择与自己连接度相似的用户,这一定程度上修正了巴拉巴斯"择优连接"原则对于网络演化的普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网络 在线社会交往 事件史分析 大数据
原文传递
互联网使用如何影响居民社区融入?——基于“中国城市居民生活空间调查”的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周骥腾 付堉琪 《社会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5-121,共17页
基于"中国城市居民生活空间调查"京津冀数据,本文从网络社会空间分化与整合的视角,探讨了互联网使用对居民社区融入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互联网使用在社区情感认同、邻里交往参与和公共事务参与三个方面对居民社区融... 基于"中国城市居民生活空间调查"京津冀数据,本文从网络社会空间分化与整合的视角,探讨了互联网使用对居民社区融入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互联网使用在社区情感认同、邻里交往参与和公共事务参与三个方面对居民社区融入产生着积极影响。中介效应分析表明,互联网使用主要通过在线社区交往、社区信息传播和线上线下转化三种中间机制发挥作用,进而促进了居民的社区融入。不同互联网行为对社区融入的影响具有异质性,交往行为促进了居民的社区情感认同、邻里交往和公共事务参与,信息行为对邻里交往的影响则不显著。本文旨在说明互联网在关系、媒介和空间维度上为居民与社区的连接提供了渠道,并揭示了其影响机制,对于理解网络化背景下的交往行为与网络社会空间整合模式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使用 社区融入 在线社区交往 社区信息传播 线上线下转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