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韩柳古文的双重主题——以《圬者王承福传》与《种树者郭驼橐传》为例
1
作者 赵殷尚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1年第9期1-5,共5页
这篇论文的重点有三。第一点,韩愈《圬者王承福传》的内容侧重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借泥水匠之口来劝诫"做官的有钱的士大夫"的没落;另一方面就把"君主"的本性比拟于圣人,进而将君主的地位提升到圣人之处。第二点,柳... 这篇论文的重点有三。第一点,韩愈《圬者王承福传》的内容侧重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借泥水匠之口来劝诫"做官的有钱的士大夫"的没落;另一方面就把"君主"的本性比拟于圣人,进而将君主的地位提升到圣人之处。第二点,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不仅借郭橐驼之口来批评百官的扰民政策,而且把种树的道理对比于做官治民的道理;同时将郭橐驼比喻成君主,强调君主就像郭橐驼一样具有圣人般的本性,成为"德在人者",以便推行爱民如子的德政。第三点,前人谈到双重主题的时候,往往提到白居易的《长恨歌》,认为它对李杨爱情悲剧的描写,既有讽刺批判,又有同情歌颂,而这种形式的双重主题结构不仅有批判与歌颂之间的矛盾,还有两个主题之间的冲突,最后造成了读者在理解上的吊诡;但韩愈与柳宗元笔下的双重主题形式不但没有两个主题之间的冲突,同时也可以达到"文以载道"和"文以明道"的文学观,这或许可视为一种新型的叙事策略,也可当作唐代古文运动的成功因素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愈 柳宗元 圬者王承福传 《种树郭橐驼 双重主题
下载PDF
评韩愈、柳宗元的文以“传道”和文以“明道”
2
作者 黄中模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1期15-18,共4页
韩愈、柳宗元在唐代古文运动中提出的文以“传道”和文以“明道”的主张,是一些文艺理论家用来论述文艺必须为政治服务的理论根据之一。正确评论韩、柳的这些主张,对于我们理解文艺与政治的关系具有一定的意义。 韩愈在《题欧阳生哀辞... 韩愈、柳宗元在唐代古文运动中提出的文以“传道”和文以“明道”的主张,是一些文艺理论家用来论述文艺必须为政治服务的理论根据之一。正确评论韩、柳的这些主张,对于我们理解文艺与政治的关系具有一定的意义。 韩愈在《题欧阳生哀辞后》里说: 愈之为古文,岂独取其句读不类于今者耶?思古人而不得见,学古道则欲兼通其辞;通其辞者,本志乎古道者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文运动 欧阳生 文学成就 文艺理论家 吴武陵 柳河东集 张中丞后序 韩文公墓志铭 圬者王承福传 文学作品
下载PDF
唐代市民文艺对韩愈古文运动的影响
3
作者 王开富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1期11-14,共4页
范文澜先生在《中国通史》中写道: 传奇文叙述奇人奇事,也是古文的一种副产品,与小说为同类。……唐传奇中的奇人奇事发展成为元人杂剧和明人南曲,可称愈变愈高,追溯起源,还得归功于唐朝的古文运动。这个说法并不恰当,甚至可以说是颠倒... 范文澜先生在《中国通史》中写道: 传奇文叙述奇人奇事,也是古文的一种副产品,与小说为同类。……唐传奇中的奇人奇事发展成为元人杂剧和明人南曲,可称愈变愈高,追溯起源,还得归功于唐朝的古文运动。这个说法并不恰当,甚至可以说是颠倒了因果关系。 韩愈是为了提倡儒学、反对佛学而倡导古文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文运动 元人杂剧 《中国通史》 郭绍虞先生 市民阶层 因果关系 圬者王承福传 文溆 李娃
下载PDF
墨翁传
4
作者 (明)高启 海涛 《月读》 2020年第4期26-29,共4页
墨翁者,吴槐市里中人也~①。尝游荆楚间~②,遇人授古造墨法,因曰:"吾鬻此,足以资读书,奚汲汲四方乎~③?"乃归,署门曰"造古法墨"。躬操杵臼,虽龟手黧面~④,而形貌奇古,服危冠大襦,人望见,咸异之。时磨墨沈数斗~⑤,... 墨翁者,吴槐市里中人也~①。尝游荆楚间~②,遇人授古造墨法,因曰:"吾鬻此,足以资读书,奚汲汲四方乎~③?"乃归,署门曰"造古法墨"。躬操杵臼,虽龟手黧面~④,而形貌奇古,服危冠大襦,人望见,咸异之。时磨墨沈数斗~⑤,醉为人作径尺字,殊伟。所制墨,有定直。酬弗当,辄弗予。故他肆之屦恒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翁 记文学 种树郭橐驼 柳宗元 封建士大夫 圬者王承福传
原文传递
“德位相配”下的“本分做人”(下)——我读《古文观止》之三
5
作者 徐薪然 《中国青年》 2015年第12期38-39,共2页
宠禄超过本分,真的未必是福;唯有踏踏实实地积功修德,才能获致真正长久、可靠的幸福。上一期我们讲到,子产劝子皮不要把封邑交给尹何治理。他这样做,看似挡了尹何的飞黄腾达之路,其实是对他的一种保护。正如古人"德位相配"的... 宠禄超过本分,真的未必是福;唯有踏踏实实地积功修德,才能获致真正长久、可靠的幸福。上一期我们讲到,子产劝子皮不要把封邑交给尹何治理。他这样做,看似挡了尹何的飞黄腾达之路,其实是对他的一种保护。正如古人"德位相配"的道理揭示的那样:一个人所承载的福分,应当与其德能相匹配;如果贪求和享受过度,非但不是福,反而是祸。笔者猜想,子产的智慧有可能源于家族祖先的一桩陈年旧案,这便是《古文观止》的首篇——《郑伯克段于鄢》。《郑伯克段于鄢》——"多行不义必自毙"子产出身郑国公族,从他往前回溯二百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文观止》 郑伯克段于鄢 尹何 公族 州吁 武姜 寤生 圬者王承福传 子皮 修德
原文传递
唐代诗人笔下的劳动者
6
作者 刘永加 《风流一代》 2020年第22期44-45,共2页
韩愈记载的睿智瓦匠唐代大诗人、文学家韩愈(768—824年)为在长安揽活的一名泥瓦匠写过一篇传记叫《圬者王承福传》。泥瓦匠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生活在社会底层。也许是与泥水打交道吧,被人们称为"圬者",就是干脏活的人,可见社... 韩愈记载的睿智瓦匠唐代大诗人、文学家韩愈(768—824年)为在长安揽活的一名泥瓦匠写过一篇传记叫《圬者王承福传》。泥瓦匠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生活在社会底层。也许是与泥水打交道吧,被人们称为"圬者",就是干脏活的人,可见社会地位的卑微。贞元十六年冬,韩愈离开徐州节度推官的位置回到长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诗人 社会底层 泥瓦匠 韩愈 圬者王承福传 长安 劳动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