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上之城的企望——从佛罗伦萨看但丁的世俗政体观
1
作者 梁云祥 马若凡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8-163,共6页
但丁的经历塑造和影响了他的政治思想理念,他与故土佛罗伦萨之间纷杂的情感关系是他经历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关注并深入研究《神曲·地狱篇》中但丁对佛罗伦萨城的再现,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位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思想家的政治思想理... 但丁的经历塑造和影响了他的政治思想理念,他与故土佛罗伦萨之间纷杂的情感关系是他经历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关注并深入研究《神曲·地狱篇》中但丁对佛罗伦萨城的再现,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位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思想家的政治思想理念。但丁通过追溯古典与中世纪的政治思想——特别是对奥古斯丁与阿奎那思想的转述,表达了他对世俗政体价值的重新肯定,即通过政治共同体的媒介,可以实现使生活在佛罗伦萨这座"地上之城"的人们摆脱堕落的命定,并重新获得上升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罗伦萨 但丁 地上之城 世俗政体
原文传递
“两座城”学说与奥古斯丁的国家观
2
作者 夏洞奇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56-160,共5页
在《上帝之城》等著作中,著名的基督教思想家奥古斯丁将整部世界历史叙述为"上帝之城"与"地上之城"的历史。由此产生的政治思想史问题是,他所谓的"地上之城"是否就是现世中的国家?在简述西方学者们对此... 在《上帝之城》等著作中,著名的基督教思想家奥古斯丁将整部世界历史叙述为"上帝之城"与"地上之城"的历史。由此产生的政治思想史问题是,他所谓的"地上之城"是否就是现世中的国家?在简述西方学者们对此的三种不同认识之后,通过三个层次,层层推进地分析了"地上之城"与国家之间的关联。意旨奥古斯丁的认识中包含着一种内在的张力,这种张力为后世的基督教政治传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古斯丁 国家 “两座城” 地上之城
下载PDF
论奥古斯丁的世界历史观念
3
作者 石敏敏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13年第2期28-34,共7页
《上帝之城》第十八卷中,奥古斯丁在"以色列"和"巴比伦"的主题下阐释了世界历史观念,这是古代作家第一次清楚地论述世界历史观念,它改变了古代社会的民族史观。奥古斯丁以为所有的历史都是救赎史,而救赎史乃是以上... 《上帝之城》第十八卷中,奥古斯丁在"以色列"和"巴比伦"的主题下阐释了世界历史观念,这是古代作家第一次清楚地论述世界历史观念,它改变了古代社会的民族史观。奥古斯丁以为所有的历史都是救赎史,而救赎史乃是以上帝在历史中的行动尤其是耶稣基督的道成肉身为其前提,历史则是有位格的记忆。世界历史根源于历史的位格本性,基督教会而不是民族国家将成为世界历史的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帝之城 地上之城 位格 救赎 世界历史
下载PDF
以色列和巴比伦——论奥古斯丁的世界历史观念
4
作者 石敏敏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新探索》 2013年第1期361-376,共16页
奥古斯丁在《上帝之城》十八卷以'以色列'和'巴比伦'的主题阐释了世界历史观念,这是古代作家第一次清楚地论述世界历史观念,它改变了古代社会的民族史观。奥古斯丁认为所有的历史都是救赎史,而救赎史乃是以上帝在历史... 奥古斯丁在《上帝之城》十八卷以'以色列'和'巴比伦'的主题阐释了世界历史观念,这是古代作家第一次清楚地论述世界历史观念,它改变了古代社会的民族史观。奥古斯丁认为所有的历史都是救赎史,而救赎史乃是以上帝在历史中的行动,尤其是耶稣基督的道成肉身为其前提,历史则是有位格的记忆。世界历史根源于历史的位格本性,是基督教会而不是民族国家将成为世界历史的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上之城 天上之城 位格 救赎 世界历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