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上部与地下部作用对玉米/大豆间作优势的影响 被引量:61
1
作者 吕越 吴普特 +2 位作者 陈小莉 王玉宝 赵西宁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9-136,142,共9页
通过对不同分隔方式下玉米/大豆间作的养分吸收量、光合参数与产量等的测定,分析地上部和地下部的资源竞争作用。试验设置4种间作分隔方式和2种单作处理:地上地下均不分隔(T1),地上地下均分隔(T2),仅地下分隔(T3),仅地上分隔(T4),单作玉... 通过对不同分隔方式下玉米/大豆间作的养分吸收量、光合参数与产量等的测定,分析地上部和地下部的资源竞争作用。试验设置4种间作分隔方式和2种单作处理:地上地下均不分隔(T1),地上地下均分隔(T2),仅地下分隔(T3),仅地上分隔(T4),单作玉米(T5)与单作大豆(T6)。结果表明,对于籽粒产量和生物学产量的土地当量比,T1为1.23和1.20,T2为0.97和0.91,T3为1.01和1.02,T4为1.10和1.08。玉米相对大豆的资源竞争能力,T1为0.79,T2为-0.08,T3为0.14,T4为0.39。玉米相对大豆的氮、磷、钾营养竞争比率,T1为1.63、1.92和1.50,T2为1.05、1.03和1.06,T3为1.28、1.32和1.27,T4为1.47、1.43和1.36。除拔节期外,T1玉米的净光合速率P n、蒸腾速率T r、气孔导度G s与细胞间隙CO2浓度C i最高;T4略低于T1,但差异不显著;T2和T3均显著低于T1;除分枝期外,T1大豆的P n、T r、G s与C i最低;T4略高于T1;T2和T3均显著高于T1。综上所述,对于玉米/大豆的间作优势而言,地上部与地下部的相互作用大于单一因素的作用,其次,地下部作用大于地上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大豆间作 地上部作用 地下部作用
下载PDF
玉米/大豆间作系统的作物资源竞争 被引量:43
2
作者 吕越 吴普特 +2 位作者 陈小莉 王玉宝 赵西宁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9-146,共8页
通过分析不同分隔方式下[地上地下均不分隔(T1)、地上地下均分隔(T2)、仅地下分隔(T3)、仅地上分隔(T4)]玉米/大豆间作系统的土壤储水量、作物生长发育、生物量及产量,研究了间作作物间的资源竞争.结果表明:T1中玉米行120c... 通过分析不同分隔方式下[地上地下均不分隔(T1)、地上地下均分隔(T2)、仅地下分隔(T3)、仅地上分隔(T4)]玉米/大豆间作系统的土壤储水量、作物生长发育、生物量及产量,研究了间作作物间的资源竞争.结果表明:T1中玉米行120cm土层平均土壤含水量比其他处理低3.1%-12.9%,大豆行比其他处理低2.8%~12.5%.与T1相比,T2、T3和T4的玉米生育进程均有所推后,株高、叶面积、生物量累积、籽粒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均降低;大豆则与之相反.综上,玉米/大豆间作系统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变化是由于地上部与地下部综合作用的结果,且地下部作用大于地上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作 分隔方式 地上部作用 地下部作用 产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