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地下地铁站照明设计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
1
作者 梁令仪 姚胜 +1 位作者 袁景玉 胡天华 《灯与照明》 2024年第2期49-53,共5页
为探索我国地下地铁站照明设计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通过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对1993—2023年间的190篇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引文分析、共现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地下地铁站照明设计研究内容从满足照度需求、照明控制系统设计等... 为探索我国地下地铁站照明设计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通过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对1993—2023年间的190篇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引文分析、共现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地下地铁站照明设计研究内容从满足照度需求、照明控制系统设计等基础研究到绿色照明、智能照明设计等技术性研究,再逐步过渡至视觉导向、照明引导设计等与人的行为相关问题的研究;节能便捷的智能照明设计已成为当前地下地铁站照明设计的研究热点;与地下地铁站光环境艺术设计相融合的智能照明将成为未来该领域的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地铁站 照明设计 CITESPACE 智能照明
下载PDF
基于复杂网络的地铁站域地下空间网络鲁棒性评价——以上海市为例
2
作者 杜杨 《中外建筑》 2024年第10期20-25,共6页
以复杂网络为理论基础,构建地铁站域地下空间网络并模拟随机攻击和蓄意攻击2种攻击模型,通过经典测度指标度量站域地下空间的鲁棒性,随后以上海市五角场地铁站域地下空间和人民广场地铁站域地下空间为案例,对比了两案例在受到攻击时的... 以复杂网络为理论基础,构建地铁站域地下空间网络并模拟随机攻击和蓄意攻击2种攻击模型,通过经典测度指标度量站域地下空间的鲁棒性,随后以上海市五角场地铁站域地下空间和人民广场地铁站域地下空间为案例,对比了两案例在受到攻击时的表现并结合布局特点归纳总结了规划启示,为后续地铁站域地下空间的规划布局提供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站地下空间 复杂网络 鲁棒性 规划布局
下载PDF
公共中心型地铁站域地下空间综合开发水平评价方法研究——以大连为例 被引量:6
3
作者 王江波 高明超 苟爱萍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2-100,共9页
面对我国城市中心区日益突出的用地紧张、交通拥堵等问题,地下空间的开发成为城市进一步拓展的重要方向。如何科学地综合开发地下空间,可以从地下空间开发水平评价体系入手展开相应研究。本文研究构建了公共中心型地铁站域地下空间综合... 面对我国城市中心区日益突出的用地紧张、交通拥堵等问题,地下空间的开发成为城市进一步拓展的重要方向。如何科学地综合开发地下空间,可以从地下空间开发水平评价体系入手展开相应研究。本文研究构建了公共中心型地铁站域地下空间综合开发水平评价方法,并通过实证应用进行示范性评价操作,全面分析了大连该类地下空间的开发水平,深入分析了现状的不足,为大连未来地下空间的建设提出了指导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站域j地下空间 综合开发水平 评价方法 公共中心
下载PDF
市民生活视角下的城市地铁站地下空间设计——以上海人民广场站为例
4
作者 刘力 徐蕾 《建筑与文化》 2018年第10期172-173,共2页
地铁站作为城市、市民和地铁交通的连接点,是人们乘坐地铁的必经之地,而地铁站地下空间已经成为市民日常出行和生活的场所之一。文章针对城市大型地铁交通枢纽站,调研市民在地铁站地下空间中的不同行为类型,以人群行为和物质空间的构成... 地铁站作为城市、市民和地铁交通的连接点,是人们乘坐地铁的必经之地,而地铁站地下空间已经成为市民日常出行和生活的场所之一。文章针对城市大型地铁交通枢纽站,调研市民在地铁站地下空间中的不同行为类型,以人群行为和物质空间的构成与关系为研究主线,探讨交通人流影响下的地下生活空间设计,提出在满足交通和安全的基本前提下,有针对性地定位与设计,扩大非付费空间所占的比例,以及充实多元复合的功能设施等方式,提升和完善地铁站地下生活空间的设计和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空间 地铁站地下空间 人流 行为类型
下载PDF
半地下枢纽型车站公共区通风空调系统设计策略 被引量:1
5
作者 龚波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1-56,共6页
以成都地铁三线(3号线、10号线、17号线)换乘半地下枢纽型车站双流西站工程为例,针对其不同列车编组(6B、6A、8A)的换乘形式,地面厅拱顶幕墙“通透式”的装修风格、仅单端有条件设置空调机房的功能布局,对公共区通风空调系统形式、系统... 以成都地铁三线(3号线、10号线、17号线)换乘半地下枢纽型车站双流西站工程为例,针对其不同列车编组(6B、6A、8A)的换乘形式,地面厅拱顶幕墙“通透式”的装修风格、仅单端有条件设置空调机房的功能布局,对公共区通风空调系统形式、系统布置方式的难点及解决策略进行了分析。其中,空气-水系统、就地装配式通风单元在枢纽型大型地面厅车站的应用,能在实现通风空调功能的前提下满足其特殊的建筑形式和装修风格。同时,阐述了大型地面厅防排烟设计应结合消防性能化评估验证其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地铁站 枢纽地铁站 地面厅
下载PDF
The Use of Underground Metro Stations and Tunnels as Protective Structures in Case of Nuclear Emergencies
6
作者 Mohamed Farahat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B)》 2016年第1期35-56,共22页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use of Underground Metro stations and tunnels as protective structures in case of nuclear emergencies. Six lines are taken as a case study to investigate the use of their underground stations ...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use of Underground Metro stations and tunnels as protective structures in case of nuclear emergencies. Six lines are taken as a case study to investigate the use of their underground stations and tunnels. The research explains the structural design of Underground Metro and the necessary needs for hidden people inside Underground Metro used as shelters. The research investigates the calculations of the number of hidden persons inside Underground Metro used as shelters. A field study has been conducted to an Underground Metro station to detemaine the peaceful use and the emergency use of all basements of the station. Also, the field study aims to determine the existing spaces and the needed spaces of the Underground Metro station to dual--used as a nuclear shelter. Three Underground Metro stations have been selected and a field study has been conducted to determine the usages of these basements, the planning, general and design features for each one of them, and whether they can be used as protective structures for citizens in emergencies. These basements were compared for their protective factors. Also, their capacities for sheltering were calcul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derground Metro stations and tunnels protective structures nuclear shelters nuclear emergencies.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