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平县拟建水源地地下水储存量与补给量计算 被引量:3
1
作者 任媛媛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21年第5期161-163,共3页
辽宁省建平县青峰山乡拟建水源地,文章依据现场勘探孔的资料和抽水试验资料,选择适合的计算方法,通过参数计算,均衡区确定,计算得到该水源地范围内地下水储存量为235.8万m^(3)/a。同时,通过对该开采区地下水径流量、降水补给量、地下水... 辽宁省建平县青峰山乡拟建水源地,文章依据现场勘探孔的资料和抽水试验资料,选择适合的计算方法,通过参数计算,均衡区确定,计算得到该水源地范围内地下水储存量为235.8万m^(3)/a。同时,通过对该开采区地下水径流量、降水补给量、地下水消耗量的计算,采用水均衡法,计算得到50%、75%和95%保证率下的地下水补给量分别为406.3万m^(3)/a、347.8万m^(3)/a、289.2万m^(3)/a,均衡差分别为381.4万m^(3)/a、322.9万m^(3)/a、264.3万m3/a。该结果为水源地开发、水资源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参数 参数 地下水储存量 地下水补给量 建平县
下载PDF
全国地下水质量总体稳定 华北平原地下水储存量增加28.62亿立方米 被引量:2
2
《中国环境监察》 2023年第11期5-5,共1页
去年以来,我国基础地质调查工作程度进一步提高,顺利完成了2022年全国地下水资源年度评价和储存变化量调查。全国地下水质量总体稳定,华北平原地下水储存量增加28.62亿立方米。我国首次开展国家地下水战略储备区划,初步划定38个国家地... 去年以来,我国基础地质调查工作程度进一步提高,顺利完成了2022年全国地下水资源年度评价和储存变化量调查。全国地下水质量总体稳定,华北平原地下水储存量增加28.62亿立方米。我国首次开展国家地下水战略储备区划,初步划定38个国家地下水战略储备重点区。运行维护10171个国家地下水监测网自动化监测站点(自然资源部门),完成全国地下水位统测42928点。掌握主要平原盆地地下水流场形态及年度变化,划定面积大于50平方千米的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共37处,总面积4.73万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黄淮平原等北方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储存量 基础地质调查 地下水质量 地下水资源 地下水流场 地下水监测网 华北平原 黄淮平原
原文传递
地下水水资源量监测分析技术应用探讨 被引量:8
3
作者 朱金峰 章树安 +2 位作者 戴宁 杨丹 丁瑶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8-62,共5页
地下水水资源量是区域水资源分析评价的重要内容,掌握地下水水资源量及其变化是地下水开发利用与管理的工作基础。针对地下水补给量、排泄量和储存量变化等关键要素,对地下水水资源量监测分析有关的技术方法进行系统探讨。同时,结合我... 地下水水资源量是区域水资源分析评价的重要内容,掌握地下水水资源量及其变化是地下水开发利用与管理的工作基础。针对地下水补给量、排泄量和储存量变化等关键要素,对地下水水资源量监测分析有关的技术方法进行系统探讨。同时,结合我国地下水水资源量监测分析的现状,总结提炼已有的试点工作经验和应用成果,指出将来地下水水资源量监测分析的研究方向和工作重点,为进一步提高全国地下水水资源量的监测分析和管理水平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水资源量 监测分析 开采量 地下水储存量
下载PDF
新疆大南湖北露天煤矿首采区Ⅲ火烧区地下水资源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7
4
作者 孙德全 鲁孟胜 张兆民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4-68,共5页
大南湖北露天煤矿首采区东南部需要揭露Ⅲ火烧岩区一部分,这使得烧变岩水成为露天煤矿矿井充水的主要水源。资源勘探阶段的水文地质资料表明,烧变岩区赋水空间发育、透水能力强,储存量非常可观,但由于受资源勘探阶段水文地质勘探工程量... 大南湖北露天煤矿首采区东南部需要揭露Ⅲ火烧岩区一部分,这使得烧变岩水成为露天煤矿矿井充水的主要水源。资源勘探阶段的水文地质资料表明,烧变岩区赋水空间发育、透水能力强,储存量非常可观,但由于受资源勘探阶段水文地质勘探工程量制约,水文地质条件未能详细查明,现有水文地质成果尚不能满足首采区对烧变岩水疏排设计的要求。对烧变岩地下水资源进行模拟开采性抽水试验,获取Ⅲ火烧区的水文地质参数,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运用MODFLOW软件建立了III火烧区地下水数值模型,并模拟计算出了Ⅲ火烧区地下水储存量。经验证,本次模拟所取得成果与煤矿实际情况相符,能够作为首采区矿坑疏排水设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火烧区 地下水数值模拟 地下水储存量
下载PDF
用衰减方程计算岩溶地下水量的新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施鑫源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1982年第1期91-96,共6页
为了估算岩溶地区的地下水量,首先必须调查分析流域内岩溶的分布规律及其同地质构造特征的密切关系,同时尚需掌握测定岩溶泉水和地下暗河的流量和水位资料,观测和分析岩溶泉水与地下暗河流量特征。这些对评价岩溶地区地下水资源是十分... 为了估算岩溶地区的地下水量,首先必须调查分析流域内岩溶的分布规律及其同地质构造特征的密切关系,同时尚需掌握测定岩溶泉水和地下暗河的流量和水位资料,观测和分析岩溶泉水与地下暗河流量特征。这些对评价岩溶地区地下水资源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地下水流量本身就是地下水资源的主要构成部分。但由于岩溶分布区域的复杂性,如何评价这类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国内外尚无成熟公认的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地下水 地下水流量 岩溶分布 地质构造特征 岩溶地区 分布规律 地下水 主要构成部分 地下水储存量 岩溶泉
下载PDF
干旱地区烧变岩地下水资源储量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孙德全 张兆民 +2 位作者 武凡 谢兴友 鲁孟胜 《中国煤炭地质》 2014年第9期40-42,共3页
新疆哈密大南湖矿区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日照时间长,降雨量小,年蒸发量是年降雨量的80倍以上。该矿主要含煤地层为侏罗系西山窑组。煤层厚,埋藏浅且易自燃,因而烧变岩区分布广泛。通过对矿区的自然地理、水文地质条件、单孔、群孔抽水... 新疆哈密大南湖矿区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日照时间长,降雨量小,年蒸发量是年降雨量的80倍以上。该矿主要含煤地层为侏罗系西山窑组。煤层厚,埋藏浅且易自燃,因而烧变岩区分布广泛。通过对矿区的自然地理、水文地质条件、单孔、群孔抽水试验资料的综合分析,认为区内烧变岩地下水的存储以静储量为主,并运用体积法、单位储存量法两种方法进行地下水资源储量计算。通过计算对比,认为用体积法计算的地下水存储量较为可靠。该方法对其他类似区的地下水资源储量计算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地区 抽水试验 地下水储存量 体积法 单位储存量 大南湖矿区 烧变岩
下载PDF
对北京市城近郊区地下水资源核算的研究
7
作者 张福堂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1994年第2期20-27,共8页
本文通过北京市城近郊区地下水资源核算的研究,对地下水资源价格核算方法作了探讨。
关键词 地下水资源 水资源核算 城近郊 水资源勘察 定价公式 地下水储存量 生活用水 勘探储量 北京市 水价
下载PDF
2012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被引量:8
8
作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公报》 2014年第2期49-53,共5页
2012年,我国干旱、洪涝及台风灾害频发重发,长江和黄河上游干流分别出现5次和4次洪峰,三峡水库迎来建库以来最大洪水,6个强台风或台风在一个月内集中登陆,西南部分地区发生较为严重的春旱。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水利部科学应对,有关... 2012年,我国干旱、洪涝及台风灾害频发重发,长江和黄河上游干流分别出现5次和4次洪峰,三峡水库迎来建库以来最大洪水,6个强台风或台风在一个月内集中登陆,西南部分地区发生较为严重的春旱。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水利部科学应对,有关各方共同努力,紧急转移群众1001万人,解救被洪水围困群众87万人,洪涝灾害死亡人数较常年减少五成,完成抗旱浇地2.59亿亩次,解决了1303万人因旱临时饮水困难,最大程度保障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饮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公报 总供水量 地表水资源 松花江区 淮河区 水功能区 水资源总量 人均生活用水 地下水储存量
下载PDF
Linking Groundwater Quality and Quantity: An Assessment of Satellite-Based Groundwater Storage Anomalies from GRACE against Ground Measurements of Contaminants in California
9
作者 Mohammad Hassan Rezaie-Boroon Josh B. Fisher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B)》 2012年第11期1271-1284,共14页
Groundwater comprises a large portion of irrigation for California's agriculture, and sustains a wide diversity of ecosystems as well as consumptive use, but pumping is occurring faster than replenishment. At the sam... Groundwater comprises a large portion of irrigation for California's agriculture, and sustains a wide diversity of ecosystems as well as consumptive use, but pumping is occurring faster than replenishment. At the same time, contaminants from fertilizers and pesticides are infiltrating into the groundwater, becoming increasingly concentrated as water is extracted. It compared space-based observations of groundwater anomalies from California's San Joaquin Valley using the GRACE (gravity recovery and climate experiment) against measurements of 42 organic and inorganic chemicals from 41,667 wells in the valley from 2003 to 2010. It compared Arsenic, Boron, Cadmium, Chloride, Selenium, Trichloroethylene, and TDS (total dissolved solid) concentrations with the groundwater storage anomaly from 2003 to 2010. The results show strong correlations for groundwater depletion against increasing chloride (r2= 0.78, p 〈 0.05) and boron (r2 = 0.88, p 〈 0.05). This indicates increasing contaminant concentrations while groundwater was depleting over the last eight years. Solubilization by complexation with Cl, CO3 and/or organic chelates may account for the increasing concentration of some heavy metals when groundwater depletion occurs. These results are the first to link space-based groundwater mass change with groundwater contaminant concentration chan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ound water environment San Joaquin Valley groundwater geochemistry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