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机会成本理论的灌区地下水可持续利用效益分析
1
作者 杜兆国 《东北水利水电》 2023年第7期50-52,72,共4页
为探讨地下水源灌溉水田的效益,文中以庆安县地下水灌区为例,开展持续灌溉条件下的地下水水位预测,并引入机会成本理论,对持续开采地下水引起的含水层疏干的环境负效益进行评价。研究成果对我国种植结构调整和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 为探讨地下水源灌溉水田的效益,文中以庆安县地下水灌区为例,开展持续灌溉条件下的地下水水位预测,并引入机会成本理论,对持续开采地下水引起的含水层疏干的环境负效益进行评价。研究成果对我国种植结构调整和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会成本理论 地下水可持续利用 含水层疏干
下载PDF
华北平原地下水可持续利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31
2
作者 吴爱民 李长青 +2 位作者 徐彦泽 刘久荣 雒国忠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10年第6期110-113,128,共5页
地下水开发利用支撑了华北平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也诱发了区域地下水水位下降、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问题,促使华北平原水文地质工作不断深入。现分析了制约华北平原地下水可持续利用的主要问题,包括咸水微咸水大量分布、地下水水位... 地下水开发利用支撑了华北平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也诱发了区域地下水水位下降、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问题,促使华北平原水文地质工作不断深入。现分析了制约华北平原地下水可持续利用的主要问题,包括咸水微咸水大量分布、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地面沉降、地裂缝、极端干旱气候和地下水污染,提出了促进华北平原地下水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平原 地下水可持续利用 影响因素 对策建议
下载PDF
变化环境对华北平原地下水可持续利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赖冬蓉 陈益平 +2 位作者 秦欢欢 高柏 孙占学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8-55,共8页
针对华北平原地下水利用中存在的问题,采用分布式水文MIKE SHE模型,考虑人类活动(农业节水措施和南水北调工程)和气候变化等变化环境的影响,通过设定4大类情景(每类情景中均设定了3类气候变化子情景)模拟了2019-2028年华北平原地下水的... 针对华北平原地下水利用中存在的问题,采用分布式水文MIKE SHE模型,考虑人类活动(农业节水措施和南水北调工程)和气候变化等变化环境的影响,通过设定4大类情景(每类情景中均设定了3类气候变化子情景)模拟了2019-2028年华北平原地下水的利用状况。结果表明:农业节水措施和南水北调工程等人类活动对华北平原地下水水位、水均衡和含水层储量有较大的影响;相对于现状保持型情景(SQM),模拟期末(2028年12月31日)农业节水型情景(AWS)、南水北调工程供水型情景(SNWDP)和综合利用型情景(CU)下华北平原饱和含水层储量分别增加0.168、0.558和1.433 m;气候变化对华北平原地下水的影响量级与人类活动的影响相当,且地下水水位、水均衡和含水层储量变化的方向和大小均与未来气候条件的干湿程度呈正相关关系,到模拟期末,相对于现状保持型情景(SQM),湿润、正常和干旱的气候情景下华北平原饱和含水层储量分别为增加0.972~2.239 m、增加0.119~1.540 m和减少0.372~0.940 m;只有综合考虑各种引水和节水措施,多管齐下,才能保证华北平原地下水的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可持续利用 人类活动 气候变化 MIKE SHE模型 华北平原
下载PDF
人类活动影响下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资源变化研究
4
作者 秦欢欢 黄丽想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0-66,76,共8页
地下水开采是为人类的工农业发展和居民生活服务的,是人类利用、影响地下水资源最直接、最重要的方式。为研究地下水压采和远程回灌等人类活动对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利用的影响,在校准的三维非稳定流GMS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4种情景(保持... 地下水开采是为人类的工农业发展和居民生活服务的,是人类利用、影响地下水资源最直接、最重要的方式。为研究地下水压采和远程回灌等人类活动对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利用的影响,在校准的三维非稳定流GMS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4种情景(保持现状的情景S1、沉降中心地下水压采50%的情景S2、沉降中心地下水采用不同压采比例的情景S3和潮白河冲洪积扇顶部远程回灌的情景S4)进行预测与分析。结果表明:(1)对于区域地下水水位,情景S1和S4下分别平均下降0.223 m/年和0.048 m/年,而情景S2和S3下分别平均恢复0.310 m/年和0.658 m/年;(2)平均来看,在情景S1和S4下每年分别消耗1.04×10^(8)m^(3)和0.25×10^(8)m^(3)的含水层储量,而在情景S2和S3下则每年分别恢复1.30×10^(8)m^(3)和2.95×10^(8)m^(3)的含水层储量;(3)地下水压采和远程回灌等人类活动可以有效恢复地下水水位与含水层现状储量,是北京市解决地下水超采及地面沉降等问题的有效方法。地下水压采量越多,对于地下水水位和含水层现状储量的恢复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压采 远程回灌 人类活动 北京市平原区 地下水可持续利用
下载PDF
水利部 自然资源部关于印发《地下水保护利用管理办法》的通知(水资管[2023]214号)
5
作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公报》 2023年第2期46-51,共6页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局)、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局、自然资源局,各流域管理机构:为贯彻落实《地下水管理条例》,加强地下水保护开发利用管理,保障地下水可持续利用,水利部、自然资源部研究制定了《地下...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局)、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局、自然资源局,各流域管理机构:为贯彻落实《地下水管理条例》,加强地下水保护开发利用管理,保障地下水可持续利用,水利部、自然资源部研究制定了《地下水保护利用管理办法》,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保护 地下水管理条例 自然资源部 流域管理机构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资源主管部门 地下水可持续利用
下载PDF
西北内陆盆地地下水功能特征及地下水可持续利用 被引量:20
6
作者 聂振龙 张光辉 +2 位作者 申建梅 严明疆 王金哲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3-66,共4页
在地下水功能评价和区划的基础上,详细总结了我国西北内陆盆地地下水资源功能-生态功能-地质环境功能的区域分布与组合特征,提出了西北内陆盆地地下水功能宏观分布模式,划分出山前洪积扇地下水功能区、细土平原绿洲带地下水功能区和下... 在地下水功能评价和区划的基础上,详细总结了我国西北内陆盆地地下水资源功能-生态功能-地质环境功能的区域分布与组合特征,提出了西北内陆盆地地下水功能宏观分布模式,划分出山前洪积扇地下水功能区、细土平原绿洲带地下水功能区和下游荒漠带地下水功能区,针对不同分区地下水功能组合和脆弱性特征提出了地下水可持续利用方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功能 分布特征 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西北内陆盆地
原文传递
滦河冲洪积扇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折书群 白聚波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06年第4期136-137,共2页
通过对地下水系统的、长系列的时空分析,认为只要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滦河冲洪积扇地下水资源可以持续利用,同时认为滦河冲洪积扇顶部具备建设集中供水水源地的条件,地下水资源尚有约1.31×108m3/a的开采潜力,可作为补充资源量。
关键词 滦河冲洪积扇 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地下水资源潜力
下载PDF
黄河流域地下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对策 被引量:24
8
作者 林学钰 廖资生 +1 位作者 苏小四 钱云平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77-684,共8页
黄河是中国第二大河并以其含沙量特大和下游的“地上悬河”而闻名于世。黄河上游的盐碱、沙害,中游的水土流失和下游悬河段的洪涝、干旱和断流等灾害使黄河的生态环境极其脆弱。针对流域内缺水和水质问题,对流域水资源、城市工农业的供... 黄河是中国第二大河并以其含沙量特大和下游的“地上悬河”而闻名于世。黄河上游的盐碱、沙害,中游的水土流失和下游悬河段的洪涝、干旱和断流等灾害使黄河的生态环境极其脆弱。针对流域内缺水和水质问题,对流域水资源、城市工农业的供需水量平衡、地下水的开发潜力等进行了预测。通过基流分割计算和同位素技术的应用,研究了区内地下水和地表水之间的水循环规律及地下水对黄河的贡献。最后,对黄河流域地下水可更新能力及地下水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对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地下水开发潜力 地下水可更新能力 地下水可持续开发利用
下载PDF
商都县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勇飞 《内蒙古水利》 2003年第4期50-51,共2页
商都县干旱、缺水 ,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通过对商都县地下水开发利用中存在问题的探讨以及地下水动态监测资料的分析 。
关键词 商都县 地下水资源 地下水开发 地下水监测 地下水可持续利用 地下水动态
下载PDF
江汉-洞庭平原地下水功能评价与区划 被引量:13
10
作者 肖攀 喻望 +1 位作者 胡光明 赵幸悦子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11,19,共7页
为了合理开发利用江汉-洞庭平原的地下水资源,通过资料收集、野外调研,构建了包括资源功能、生态功能与地质环境功能属性指标数据层的评价体系。将江汉-洞庭平原划分为4个地下水功能评价区与17个评价亚区,运用层次分析法与Map GIS软件... 为了合理开发利用江汉-洞庭平原的地下水资源,通过资料收集、野外调研,构建了包括资源功能、生态功能与地质环境功能属性指标数据层的评价体系。将江汉-洞庭平原划分为4个地下水功能评价区与17个评价亚区,运用层次分析法与Map GIS软件空间分析功能,对江汉-洞庭平原地下水资源功能区、生态功能区与地质环境功能区进行了划分。最后,综合分区与主导功能性分析结果,将江汉-洞庭平原地下水功能划分为可持续性强、较强、一般、较弱与弱5个等级并确定了分布范围。研究成果可为江汉-洞庭平原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地质环境及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功能 层次分析法 主导功能性 地下水可持续利用 江汉-洞庭平原
下载PDF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跨界含水层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何静 韩再生 牛磊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58-366,共9页
跨界含水层由位于不同国家的含水层组成,是地下水资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妥善管理并公平合理地利用跨界含水层,对促进可持续发展及国家之间的睦邻友好关系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分析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水文地质条件,划定流域的跨界含水... 跨界含水层由位于不同国家的含水层组成,是地下水资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妥善管理并公平合理地利用跨界含水层,对促进可持续发展及国家之间的睦邻友好关系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分析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水文地质条件,划定流域的跨界含水层系统,并对地下水资源与环境问题进行探索,提出跨界含水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澜沧江—湄公河流域4个跨界含水层相关的指标进行了综合评价。本次研究,对管理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跨界含水层,建设和谐的东南亚国际环境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 跨界含水层 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指标体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