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克拉玛干沙漠地下水十大问题与展望:基于60年来的水文地质调查研究成果
1
作者 尹立河 张俊 +2 位作者 张鹏伟 顾小凡 李小等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65-880,共16页
【研究目的】系统总结近60年来塔克拉玛干沙漠地下水的调查研究成果,从地下水补给排泄、地下水水质与地下水循环等三方面总结主要的成果与认识,指出目前调查研究的不足之处和需要解决的十大问题,展望下一步的工作方向与重点任务。【研... 【研究目的】系统总结近60年来塔克拉玛干沙漠地下水的调查研究成果,从地下水补给排泄、地下水水质与地下水循环等三方面总结主要的成果与认识,指出目前调查研究的不足之处和需要解决的十大问题,展望下一步的工作方向与重点任务。【研究方法】通过系统收集塔克拉玛干沙漠地下水相关的调查报告、学术论文,结合国内外其他沙漠区的最新研究成果,从地下水水量、水质及地下水循环等方面梳理调查研究进展。【研究结果】沙漠地下水的主要来源是绿洲区地下水侧向补给、降水入渗与河水入渗补给;地下水的主要排泄方式是蒸散发,还有少量的人工开采;地下水贮存量巨大,约有80多万亿m^(3);但目前补给量与排泄量的估算均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沙漠地下水的水质较差,除个别地区小于5 g/L外,大部分地区在5~10 g/L;在垂向上地下水水质具有上咸下淡的特点。地下水的区域运动规律是先从南向北流动,至塔里木河冲积平原后折向东流,地下水平均流速为55.94 m/a。【结论】下一步建议针对本文提出的十大问题,采用定量化的手段,从更长的时间尺度对地下水的补给量、排泄量进行估算;通过分层试验以及监测等技术获取更多的地下水循环信息,系统研究地下水的循环规律,提出沙漠区地下水循环的模式,定量总结各个循环系统的特点;进一步加大对沙漠区淡水寻找和高矿化地下水开发利用技术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地下水补给 地下水资源 地下水循环 回顾与展望 水文地质调查工程 塔克拉玛干沙漠
下载PDF
黑河流域地下水循环演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38
2
作者 张光辉 刘少玉 +5 位作者 张翠云 陈宗宇 聂振龙 申建梅 王金哲 王昭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89-293,共5页
大量野外调查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黑河流域地下水循环和更新演变具有重要影响;平原区浅层地下水主要是现代水补给,35%来自祁连山区基岩裂隙水通过地表径流转化补给,其他是降水和冰雪融水在山前戈壁带入渗补给,具有较强的更新... 大量野外调查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黑河流域地下水循环和更新演变具有重要影响;平原区浅层地下水主要是现代水补给,35%来自祁连山区基岩裂隙水通过地表径流转化补给,其他是降水和冰雪融水在山前戈壁带入渗补给,具有较强的更新能力;深层承压水主要形成于地质历史时期区域性补给,与现代水循环有联系;中游区人类活动是造成下游区地下水补给能力减弱、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和生态环境退化的重要因素。因此强化中游区人类活动的科学调控,是实现黑河流域地下水可持续利用和下游区生态环境有效保护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循环演化 深层承压水 黑河流域 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
下载PDF
太行山区水循环及其对华北平原地下水的补给 被引量:20
3
作者 宋献方 李发东 +3 位作者 刘昌明 唐常源 张秋英 张万军 《自然资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98-408,498,共12页
山区水循环研究不仅对山区本身,对与其相连的山前平原地下水的补给也具有重要意义。太行山区作为华北平原的重要水源补给区,其水循环现状以及对华北平原地下水的补给研究尚少,许多机理还不明确。研究通过阐述山区水循环过程与机理,结合... 山区水循环研究不仅对山区本身,对与其相连的山前平原地下水的补给也具有重要意义。太行山区作为华北平原的重要水源补给区,其水循环现状以及对华北平原地下水的补给研究尚少,许多机理还不明确。研究通过阐述山区水循环过程与机理,结合地处太行山中段的牛家庄实验流域的实例研究,对太行山区对华北平原地下水的补给过程进行了分析。2004年4—11月的研究结果表明,牛家庄流域对山前的侧向补给量为1.53×106m3,补给系数(补给总量/降水总量)为0.242。流域的下游补给系数最大,中游次之,上游最小。最后,用概念模型对太行山区流域水循环机制和山前侧向补给的机理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水文 山区水循环 地下水补给 太行山 华北平原
下载PDF
300年以来太行山前平原地下水补给演化特征与趋势 被引量:8
4
作者 张光辉 费宇红 +2 位作者 王金哲 陈宗宇 聂振龙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1-266,共6页
从近 30 0a来太行山平原典型区地下水入渗补给演化特征、机制和未来 5 0a区域水循环中水分通量演化趋势 3个方面 ,阐明了山前平原地下水补给能力的周期可变性和该区现状资源型缺水的客观性。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进一步开展百年尺度水循... 从近 30 0a来太行山平原典型区地下水入渗补给演化特征、机制和未来 5 0a区域水循环中水分通量演化趋势 3个方面 ,阐明了山前平原地下水补给能力的周期可变性和该区现状资源型缺水的客观性。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进一步开展百年尺度水循环演化趋势基础研究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行山 山前平原 地下水 补给能力 循环 水分通量
下载PDF
潮白河冲洪积扇地下水循环演化特征 被引量:9
5
作者 郑跃军 李文鹏 +2 位作者 王瑞久 刘久荣 李亚明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43-46,共4页
为了给潮白河冲洪积扇地区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研究了该区地下水循环的演化特征,利用同位素水化学方法,结合水文地质调查和地下水动力学特征,分析了潮白河冲洪积扇地下水的形成和演化规律。研究认为,人工开发利用对地下... 为了给潮白河冲洪积扇地区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研究了该区地下水循环的演化特征,利用同位素水化学方法,结合水文地质调查和地下水动力学特征,分析了潮白河冲洪积扇地下水的形成和演化规律。研究认为,人工开发利用对地下水循环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通过取样观测与综合分析研究,详细阐述了在潮白河现代河道以及引水渠道位置不同埋深处地下水分层特性。潮白河冲洪积扇地区地下水补给时期的划分,对北京平原区乃至整个华北平原山前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补给 同位素 水化学 地下水循环演化 潮白河冲洪积扇
下载PDF
甘肃石油河流域地下水补给来源与演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礼恒 董艳辉 +3 位作者 宋凡 张江义 童少青 张倩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4-61,共8页
针对石油河流域所包含的赤金盆地与花海盆地,综合利用地下水水化学指标与稳定同位素技术系统地研究了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与演化规律。其中赤金盆地地下水化学演化受控于溶滤作用,方解石、白云石、石膏等不断地溶解进入低矿化度的地下水中... 针对石油河流域所包含的赤金盆地与花海盆地,综合利用地下水水化学指标与稳定同位素技术系统地研究了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与演化规律。其中赤金盆地地下水化学演化受控于溶滤作用,方解石、白云石、石膏等不断地溶解进入低矿化度的地下水中导致Mg2++Ca2+与HCO3-+SO42-沿1∶1等量线分布;而花海盆地高矿化度地下水中的Na+与SO42-、Na+与Cl-均有较好线性关系且多数矿物饱和指数>1,表明芒硝溶解控制了地下水中主要离子成分且地下水演化过程转由蒸发浓缩作用主导。赤金、花海盆地地下水氢氧同位素沿祁连山大气降水线分布或于右下方,二者特征相似,但后者更为富集重同位素,反映研究区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为祁连山大气降水或石油河河水;此外,两盆地间水力联系紧密,前者补给后者,因此在水资源开发利用时应将两盆地作为整体进行统筹管理,避免不合理开采造成环境地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补给来源与演化 水化学特征 稳定同位素 石油河
下载PDF
华北平原地下水形成与区域水文循环演化的关系 被引量:35
7
作者 张光辉 陈宗宇 费宇红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15-420,共6页
晚更新世以来华北平原地下水形成、演变与区域水文循环演化的周期性密切相关 ,区域地下水资源的形成能力取决于区域水文循环演化的进程。在多雨期 ,地下水可获取充足的补给 ;在少雨期 ,地下水补给较少。区域地下水资源利用潜力与水文循... 晚更新世以来华北平原地下水形成、演变与区域水文循环演化的周期性密切相关 ,区域地下水资源的形成能力取决于区域水文循环演化的进程。在多雨期 ,地下水可获取充足的补给 ;在少雨期 ,地下水补给较少。区域地下水资源利用潜力与水文循环陆地过程相关。人类通过调控水文循环陆地过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形成 水文循环演化 形成能力 潜力可变性
下载PDF
石羊河流域水化学演化与地下水补给特征 被引量:26
8
作者 马金珠 李相虎 +1 位作者 黄天明 W.M.Edmunds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17-122,共6页
以地球化学和包气带氯质量平衡技术相结合,通过腾格里沙漠包气带沙芯记录和石羊河流域地下水、地表水地球化学的研究,探讨中国西北干旱区地下水补给历史及其气候特征和地下水地球化学演化规律。石羊河流域水化学在天然状态下具有水平分... 以地球化学和包气带氯质量平衡技术相结合,通过腾格里沙漠包气带沙芯记录和石羊河流域地下水、地表水地球化学的研究,探讨中国西北干旱区地下水补给历史及其气候特征和地下水地球化学演化规律。石羊河流域水化学在天然状态下具有水平分带性,上游地表水矿化度小于360mg l,下游达1000mg l;武威盆地洪积扇地下水主要为HCO3-SO4型水,至民勤终端湖演变为Cl-SO4型水,矿化度相应由500mg l增加为17g l左右。在腾格里沙漠的一个钻孔剖面记录了过去930年以来的补给量变化过程及其所反映的气候波动特征,氯质量平衡法计算的地区补给量平均仅为1 26mm,从剖面完整的记录可以将930aBP气候划分为4个干期和3个湿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羊河流域 水化学演化 补给特征 腾格里沙漠 水地球化学 地下水补给 西北干旱区 质量平衡法 平衡技术 演化规律 天然状态 水矿化度 武威盆地 波动特征 变化过程 剖面记录 包气带 补给 特征和 气候 分带性 洪积扇 地表
下载PDF
全新世以来华北平原层圈间水循环演化过程与区域地下水演变周期性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光辉 聂振龙 +2 位作者 陈宗宇 赖勤波 王金哲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93-297,共5页
该文阐述全新世以来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与水圈之间水文循环过程中水分通量的演化规律 ,揭示了近百年来人类活动对层圈之间水分通量变化的干扰作用 ,并依据全新世时期千年尺度和百年尺度水文循环演化的特点 ,分析和预测了华北平原区... 该文阐述全新世以来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与水圈之间水文循环过程中水分通量的演化规律 ,揭示了近百年来人类活动对层圈之间水分通量变化的干扰作用 ,并依据全新世时期千年尺度和百年尺度水文循环演化的特点 ,分析和预测了华北平原区域地下水演变的周期性和未来 3 0~ 5 0a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新世 华北平原 层圈间水循环 地下水演化 周期性 大气圈 岩石圈 生物圈 水圈
下载PDF
河南省黄河流域地下水循环与环境演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批
10
作者 周强 叶茜 《资源导刊》 2020年第11期41-41,共1页
5月18日,从省地矿局传来喜讯,由省地矿局第一地质环境调查院申报的“河南省黄河流域地下水循环与环境演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日前成功获批,标志着河南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有了新平台。
关键词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地下水循环 环境演化 高质量发展 地矿局
下载PDF
地下水循环演化模式及研究方法综述 被引量:7
11
作者 夏雨波 谢海澜 +4 位作者 王冰 胡云壮 王小丹 白耀楠 张金起 《地质调查与研究》 2012年第4期299-303,共5页
本文针对国内地下水循环演化的研究方法和手段进行了对比和分析。国内多侧重于地下水水循环的机理研究,采用了多种方法和手段,研究不同水文地质单元内的地下水循环演化特征,其中包括基础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同位素及水化学条件的... 本文针对国内地下水循环演化的研究方法和手段进行了对比和分析。国内多侧重于地下水水循环的机理研究,采用了多种方法和手段,研究不同水文地质单元内的地下水循环演化特征,其中包括基础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同位素及水化学条件的变化等。基于国外的模型,我国对部分模型进行了改进,使得水循环演化模型的刻画更符合我国的国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循环 循环演化模式
下载PDF
干湿循环作用下稻田地下水补给过程变化特征 被引量:1
12
作者 夏超凡 洪大林 +2 位作者 和玉璞 纪仁婧 芮旭倩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9-95,共7页
[目的]探究节水灌溉模式条件下稻田地下水补给特征。[方法]采用定地下水埋深的蒸渗仪开展试验,分析节水灌溉干湿循环下稻田地下水补给量变化过程,研究地下水补给对节水灌溉稻田作物需水的贡献及对土壤水分的调节作用。[结果]控制灌溉稻... [目的]探究节水灌溉模式条件下稻田地下水补给特征。[方法]采用定地下水埋深的蒸渗仪开展试验,分析节水灌溉干湿循环下稻田地下水补给量变化过程,研究地下水补给对节水灌溉稻田作物需水的贡献及对土壤水分的调节作用。[结果]控制灌溉稻田地下水补给过程频繁,当稻田干湿循环过程中土壤水分降至一定限度时,稻田地下水补给量在复水后(灌水或降雨)1 d内出现峰值,稻季共出现16次峰值。控制灌溉稻田稻季地下水补给量达253.98mm,约占水稻需水量的51.1%。稻田干湿循环中,在稻田地下水补给与土壤水入渗的综合作用下,30 cm深度以下土壤含水率保持稳定,0~30 cm深度土壤含水率总体呈下降趋势。[结论]节水灌溉干湿循环下稻田地下水补给量显著增加,有效补给了水稻需水。浅地下水埋深条件下,稻田地下水补给过程直接影响水稻根区土壤水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灌溉 稻田 地下水补给 干湿循环
下载PDF
洞庭湖盆地地下水系统与环境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3
作者 危润初 王吾乡 +3 位作者 彭向训 欧阳琦 金镇涛 柏道远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4期76-88,共13页
洞庭湖是长江中游重要的调蓄湖泊,其复杂的地下水系统与突出的地下水环境问题持续受到关注。本文从洞庭湖盆地第四纪构造演化、洞庭湖盆地地下水系统结构及洞庭湖区水循环特征、地下水环境及影响因素等3个方面归纳、总结和讨论了相关研... 洞庭湖是长江中游重要的调蓄湖泊,其复杂的地下水系统与突出的地下水环境问题持续受到关注。本文从洞庭湖盆地第四纪构造演化、洞庭湖盆地地下水系统结构及洞庭湖区水循环特征、地下水环境及影响因素等3个方面归纳、总结和讨论了相关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对洞庭湖地下水系统与环境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洞庭湖盆地第四纪构造活动强烈,在此过程中沉积了平均厚度达150 m的第四纪沉积物,塑造了湖区地下水系统的构造与地层格局。区内地下水系统受盆地整体地形、基底构造格局、含水层分布、地表河湖系统等多因素控制,水循环过程非常复杂。受原生地球化学环境、人类活动等的影响,洞庭湖平原大部分区域地下水存在铁、锰、氨氮、硝酸盐等水质因子超标的问题,其中铁、锰与氨氮的含量还呈现出明显的自平原外围向湖盆腹地逐渐增大的空间分布规律。综合已有研究成果及洞庭湖平原在水资源配置、湿地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的需求,认为未来洞庭湖地下水系统与环境的研究重点是:1)洞庭湖平原垂向交互带水分交换过程及生物地球化学演替规律;2)复杂河湖系统下洞庭湖地下水系统的尺度分异及地表水-地下水的交互作用;3)洞庭湖平原多要素耦合作用下湖区平原水环境演化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庭湖 构造演化 地下水系统 循环 地下水环境 重金属
下载PDF
基于环境同位素法对衡水湖区域地下水循环演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凤元 徐素娟 +1 位作者 谭俊 马利涛 《地下水》 2017年第4期23-25,共3页
衡水湖位于河北省冀枣衡漏斗区西部。为客观认识该地区地下水的循环模式及人类开发利用对地下水循环的影响,根据环境同位素标记性和计时性特点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利用D、18O、T环境同位素方法对冀州市衡水湖一带第四系地下水的循环模式... 衡水湖位于河北省冀枣衡漏斗区西部。为客观认识该地区地下水的循环模式及人类开发利用对地下水循环的影响,根据环境同位素标记性和计时性特点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利用D、18O、T环境同位素方法对冀州市衡水湖一带第四系地下水的循环模式进行研究,初步判定该区域地下水补给运移及地下水的循环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地下水划分为两种地下水类型,第Ⅰ含水组为"新水",主要接受降水和地表水的补给;第Ⅱ、Ⅲ含水组为"老水",除接受侧向补给外,还接受上层浅水的越流补给;人工超采地下水改变了地下水循环演化特征以及地下水中D、18O、T的同位素组成,增大了地下水遭受污染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环境同位素 循环演化 开发利用
下载PDF
秦皇岛地下水与海平面综合监测站的改建工程——总体思路与应用展望
15
作者 邵杰 曹军 +2 位作者 董美玲 滕超 杨欣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3年第1期83-87,共5页
秦皇岛地下水与海平面综合监测站是由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主持的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自然资源部)中三个野外试验场改建项目之一,由河北地质环境监测院具体负责实施。文章详细论述了改建工程的总体思路、各实施环节的具体做法、运行效果... 秦皇岛地下水与海平面综合监测站是由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主持的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自然资源部)中三个野外试验场改建项目之一,由河北地质环境监测院具体负责实施。文章详细论述了改建工程的总体思路、各实施环节的具体做法、运行效果、研究进展及其监测成果应用前景。改建项目以始建于1981年的秦皇岛海平面观测站为基础,充分利用监测站所处位置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丰富监测要素,拓宽监测领域,实现数据采集、存储及传输等全过程的自动化。在改建总体思路指导下,对监测井内外壁、进水孔和井底的淤泥沙、生物附着物及化学沉积物等进行吹淤或铲除。监测井内更新国产SCA11-3A型浮子式水位计,建立海上小型气象观测站。建成了一个涵盖海平面、海水温盐、大气降水、气压、气温、湿度、风速风向等八项监测指标并且能够实现远程实时传输监测数据的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现代化综合监测站。建成五年来,综合监测站运行结果表明,改建工程非常成功,运行效果明显,达到了改建工程的预期目的。获取的连续高质量监测数据将为秦皇岛乃至环渤海湾地区地下水循环演化、海水入侵、海岸带生态环境修复及地下水污染治理等提供关键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 地下水循环演化 海平面变化 潮位及温盐监测 气象数据采集
下载PDF
全新世以来太行山前倾斜平原地下水演化规律 被引量:12
16
作者 张光辉 费宇红 +1 位作者 聂振龙 李惠娣 《地球学报(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21-127,共7页
全新世以来太行山前倾斜平原地下水形成、演变与区域水文循环演化的周期性密切相关。在 8.0~ 3 .5kaB .P.期间为主要补给期 ,地下水获取了充足补给 ,奠定了现今地下水系统的基础。
关键词 全新世 地下水 补给 水文循环演化 演化规律
下载PDF
城市化诱发地下水补给增量的机理分析 被引量:12
17
作者 于开宁 娄华君 +1 位作者 郭振中 李涛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8-73,共6页
分析城市化对地下水补给的影响,无论对研究城市水文循环、水资源供需平衡,还是防治地下水水质恶化都有重要意义。但至今为止,城市化发展将引起地下水补给量的增加还是减小尚无定论,其影响机理也不十分清楚。该文以石家庄市为例,通过分... 分析城市化对地下水补给的影响,无论对研究城市水文循环、水资源供需平衡,还是防治地下水水质恶化都有重要意义。但至今为止,城市化发展将引起地下水补给量的增加还是减小尚无定论,其影响机理也不十分清楚。该文以石家庄市为例,通过分析城市化影响地下水补给的时空效应,最终揭示了城市化对地下水补给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城市化会导致地下水补给量的增加;地下水开采诱发产生对城市周围地下水流场和地表水的袭夺以及城市供、排水系统渗漏所造成的新补给源的引入是城市化诱发产生地下水补给增量的重要机理;供排水系统渗漏所造成的新补给源是城市地下水补给量计算中必须充分考虑的重要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地下水 时空效应 补给增量 石家庄市 水文循环 水资源 水质
下载PDF
华北典型地下水大深埋区潜水层垂向补给特征及其给水度 被引量:10
18
作者 裴源生 李旭东 +1 位作者 赵勇 翟家齐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76-193,共18页
针对华北平原地下水大埋深区面积大,而其地下水垂向补给特征及含水层给水度认识不足的问题,以河北栾城试验站附近某研究区为典型区,基于大田试验的水循环模拟,量化了地下水补给及潜水层给水度大小,并探讨了地下水垂向补给特点等关键问... 针对华北平原地下水大埋深区面积大,而其地下水垂向补给特征及含水层给水度认识不足的问题,以河北栾城试验站附近某研究区为典型区,基于大田试验的水循环模拟,量化了地下水补给及潜水层给水度大小,并探讨了地下水垂向补给特点等关键问题。研究表明:研究区在两个丰水年2012年及2013年地下水潜在补给量约为236.6mm和223.5mm,当年实际补给量约为144.1mm和129.8mm,日补给量在0.37~0.40mm及0.33~0.38mm之间;经过厚包气带的迟滞和调节作用,地下水补给过程较为平稳,年际年内差异较小;研究区当前地下水埋深条件下潜水含水层给水度约为0.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 大埋深 地下水补给 给水度 华北平原
下载PDF
黄土高原典型流域地下水补给-排泄关系及其变化 被引量:6
19
作者 朱芮芮 郑红星 刘昌明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8-112,共5页
基于长序列实测日径流资料,分析了无定河流域的地下水补给-排泄关系。结果表明:①流域多年平均地下水补给量为11.38~15.69mm,降水入渗补给系数为2.9%~4.4%,基流补给率约为73.6%~86.8%;②就三个分区而言,年均地下水补给模数、降水入... 基于长序列实测日径流资料,分析了无定河流域的地下水补给-排泄关系。结果表明:①流域多年平均地下水补给量为11.38~15.69mm,降水入渗补给系数为2.9%~4.4%,基流补给率约为73.6%~86.8%;②就三个分区而言,年均地下水补给模数、降水入渗系数以黄土区最大,河源区次之,风沙区最小;而基流补给率以河源区最大,黄土区次之,风沙区最小;③趋势分析表明,研究区地下水补给量总体呈显著减少趋势,并进一步导致了基流量的减少。但是基流的减少程度高于补给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补给 基流 循环变化 无定河
下载PDF
我国北方区域地下水演化研究综述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光辉 王茜 +2 位作者 田言亮 严明疆 王金哲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4-129,共6页
基于"六五"至"十二五"期间有关区域地下水演化的国家和省部级重点科技项目主要成果,对近30年来我国地下水演化研究的主要进展进行了综述。我国区域地下水演化研究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项目选题的起源和立项的时代背... 基于"六五"至"十二五"期间有关区域地下水演化的国家和省部级重点科技项目主要成果,对近30年来我国地下水演化研究的主要进展进行了综述。我国区域地下水演化研究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项目选题的起源和立项的时代背景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社会重大需求驱动,包括华北和西北地区流域尺度地下水演化的国家重点项目研究,都是围绕国家目标或区域经济发展重大需求,及时揭示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区域地下水演化的关键科技问题,突显了重大科学研究的时代性和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地下水 循环演化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影响 中国北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