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淮北平原浅层地下水多年动态变化及监测统测评估 被引量:3
1
作者 王赫生 龚建师 +9 位作者 陶小虎 赵贵章 郭鹏哲 周锴锷 焦团理 檀梦皎 朱春芳 许乃政 李亮 叶永红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778-1791,共14页
【研究目的】变化环境下地下水时空规律的研究有助于水资源精细化管理和区域水资源安全保障。【研究方法】本文基于淮北平原区典型气象站1953—2019年月降雨数据,采用小波分析及M-K检验法,研究多年尺度降雨周期性变化及趋势规律;结合39... 【研究目的】变化环境下地下水时空规律的研究有助于水资源精细化管理和区域水资源安全保障。【研究方法】本文基于淮北平原区典型气象站1953—2019年月降雨数据,采用小波分析及M-K检验法,研究多年尺度降雨周期性变化及趋势规律;结合395个国家级监测井及地下水统测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监测井优化评价。【研究结果】淮北平原多年降雨量呈现多时空尺度变化特征,南部地区主周期较北部地区偏小,但周期尺度较多,变化更为复杂;西北部的浅层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其余区域水位处于有升有降的波动状态;南部区域浅层地下水水位在1970年、2003年及2019年3个时段呈现出先降低再恢复,北部部分区域地下水水位则呈现先升高再降低的特征,研究区水位总体存在下降趋势,但2000年以来水位总体有所回升;经主成分分析优化后的277个监测井(221个水利井和56个自然资源井)能代表395个原国家监测井的总体水位变化情况。【结论】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长序列监测数据能够很好地服务于流域尺度水资源评价及管理,但省市级尺度或重点区域还需要进行优化和加密,地下水位统测可有效填补,该工作应在重要河湖两侧、淮河北岸一带、东北部山前平原等高水力梯度区域进行加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水位动态 地下水监测 小波分析 M-K检验 主成分分析 土地利用 地下水调查工程 淮北平原 安徽省
下载PDF
含砷地下水的治理技术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8
2
作者 曹文庚 王妍妍 +5 位作者 任宇 费宇红 李谨丞 李泽岩 张栋 帅官印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08-1426,共19页
【研究目的】全世界有70多个国家的上亿人口面临高砷地下水的威胁,长期饮用高砷地下水会导致慢性砷中毒,诱发癌症,严重危害身体健康。地下水中砷的浓度分布和变化是受到沉积环境、气象水文、矿物环境、人类活动影响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 【研究目的】全世界有70多个国家的上亿人口面临高砷地下水的威胁,长期饮用高砷地下水会导致慢性砷中毒,诱发癌症,严重危害身体健康。地下水中砷的浓度分布和变化是受到沉积环境、气象水文、矿物环境、人类活动影响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需要从砷的不同理化性质特征进行着手,选择适当且有针对性的治理技术。【研究方法】基于现阶段含砷地下水的污染现状,综合考虑去除量、处理成本、修复速率、可逆性等多种因素,分析含砷地下水的治理现状与进展。【研究结果】本文全面地介绍含砷地下水治理技术,涵盖了化学氧化、混凝沉淀、吸附、离子交换、膜技术和生物修复等修复方式的研究成果,展现了不同类型处理方式对地下水中砷的去除效果,总结各技术发挥除砷效果的内在机理及最新优化措施,并对含砷地下水治理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含砷地下水的综合整治提供有意义的参考。【结论】目前的砷污染水处理技术存在诸多缺陷,产生的废物或污泥可能成为二次污染的潜在来源。因此,为了更好地保护环境免受As的影响,需要新的混合技术以及对As负载废物/污泥的安全处置方法。缺乏饮用水安全意识和偏远地区的适用性也给砷的治理带来了挑战,因此需要一种价格合理、易于构建、在社区或家庭层面运行的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治理技术 污染修复 生态 环境 地下水地质调查工程
下载PDF
浙江宁波平原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被引量:8
3
作者 金阳 姜月华 +9 位作者 董贤哲 杨国强 刘红樱 雷长征 周权平 张鸿 梅世嘉 杨辉 吕劲松 李云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27-1542,共16页
【研究目的】为查明浙江宁波平原地下水特征及成因演化,促进宁波地区地下水环境优化。【研究方法】在野外调查和取样分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前人资料,综合运用数理统计、相关性分析、Piper三线图、离子比例系数及环境同位素等方法手段,... 【研究目的】为查明浙江宁波平原地下水特征及成因演化,促进宁波地区地下水环境优化。【研究方法】在野外调查和取样分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前人资料,综合运用数理统计、相关性分析、Piper三线图、离子比例系数及环境同位素等方法手段,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宁波平原地下水状况。【研究结果】宁波平原地表水和潜水以淡水为主,Ⅰ承压水和Ⅱ承压水以微咸水、咸水为主,潜水中HCO_(3)^(-)占绝对优势,Cl^(-)、Ca^(2+)、Na^(+)次之,地表水和承压水中Cl^(-)、Na^(+)占主导地位,HCO_(3)^(-)次之。4种水共划分23种水化学类型,地表水和潜水受大气降水影响明显,深层承压水以封存型为主,与浅表水体天然联系不密切,受地质历史时期海侵影响较大。【结论】与20世纪70年代相比,宁波城区Ⅰ承压淡水体分布范围无明显变化,Ⅱ承压水在人类生产生活和水体自然循环双重影响下,原淡水区演化出孤岛状咸水体,但淡水体整体分布范围外扩,面积增加了约12 km^(2),其生态环境效应趋于正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化学特征 成因演化 同位素 生态环境效应 地下水地质调查工程 宁波 浙江省
下载PDF
山西娘子关泉群及其水的来源 被引量:3
4
作者 唐春雷 梁永平 +6 位作者 晋华 申豪勇 赵春红 王志恒 谢浩 赵一 王士娜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4-182,共9页
娘子关泉域群泉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岩溶泉,泉域汇水面积达7436 km2,前人认为:泉域内岩溶水由北、西、南3面向娘子关一带径流汇集,由于娘子关一带下奥陶系燧石团块或条带白云岩相对隔水层隆起,并被桃河侵蚀出露,使岩溶地下水溢出地表成泉群... 娘子关泉域群泉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岩溶泉,泉域汇水面积达7436 km2,前人认为:泉域内岩溶水由北、西、南3面向娘子关一带径流汇集,由于娘子关一带下奥陶系燧石团块或条带白云岩相对隔水层隆起,并被桃河侵蚀出露,使岩溶地下水溢出地表成泉群,其主要含水层为中奥陶系含石膏碳酸盐岩。但各泉的水化学、同位素特征有差异,娘子关泉群并不是出自统一源。文章通过水化学、同位素、水文地质剖面等方法研究得出:娘子关泉域存在两个含水层、三个子系统:中奥陶系灰岩含水层和中上寒武系白云岩含水层;西部奥陶系岩溶水系统、东部奥陶系岩溶水系统和东部中上寒武系岩溶水系统。泉域内城西泉与程家泉出露于中奥陶系下马家沟组泥灰岩之上,含水层为中奥陶系灰岩裂隙、溶隙水,由于区域下马家沟组泥灰岩隆起隔水出露地表成泉,属于东部奥陶系岩溶水系统;坡底泉、五龙泉、河北泉、水帘洞泉、苇泽关泉其补给主要来源于中上寒武系含水岩组,为承压上升泉,属于东部中上寒武系岩溶水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娘子关泉群 水文地质剖面 地球化学 稳定同位素 地下水调查工程
下载PDF
山西太原晋祠—平泉水力联系及对晋祠泉复流的贡献 被引量:7
5
作者 唐春雷 郑秀清 +2 位作者 梁永平 张发旺 景泽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755-1764,共10页
晋祠泉出露于山西太原西山悬瓮山下,由难老泉、圣母泉、善利泉组成。1954—1958年实测泉水平均流量为l.94 m^3/s。与晋祠泉同处山前断裂带的平泉于1978年成为特大岩溶水自流井水源地,自流量最大达到1.56 m^3/s。由于这些自流井的开采,... 晋祠泉出露于山西太原西山悬瓮山下,由难老泉、圣母泉、善利泉组成。1954—1958年实测泉水平均流量为l.94 m^3/s。与晋祠泉同处山前断裂带的平泉于1978年成为特大岩溶水自流井水源地,自流量最大达到1.56 m^3/s。由于这些自流井的开采,使晋祠泉的流量急剧下降,1994年4月30日断流。研究山西太原晋祠泉—平泉水力联系对晋祠泉复流方案制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晋祠泉、平泉为研究对象,通过样品采集、水质监测,综合运用水化学(离子比例、硫同位素、氢氧同位素)方法。揭示晋祠泉—平泉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和环境同位素特征,反映地下水流系统的特征、水力联系特征。得出1980—1992年,晋祠泉地下水水位的变化呈稳定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是有太原化学工业公司、开化沟、清徐县平泉村和梁泉村等水源地大量开采岩溶地下水,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晋祠—平泉一带岩溶地下水氢氧同位素值较接近,说明这一带岩溶地下水补给来源与补给途径相近。水质监测分析得出晋祠泉与平泉各个离子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说明晋祠与平泉存在紧密的水力联系,因此晋祠泉与平泉必然存在一个比较强的导水通道。可以通过在晋祠泉下游导水通道上帷幕灌浆,提高晋祠泉水水位,使晋祠泉出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祠泉水 水力联系 动态特征 水文地球化学模拟 稳定同位素 地下水地质调查工程 太原 山西
下载PDF
Recognition of the Head of Submarine Canyon at the Base of Mahaweli River Delta, Sri Lanka
6
作者 Upali de Silva Jayawardena 《Journal of Shipping and Ocean Engineering》 2014年第9期271-278,共8页
The coastal region around Sri Lanka have been subjected to considerable changes since Pleistocene and one remarkable observation is the occurrence of submarine canyons in eight places of the Island. The literature say... The coastal region around Sri Lanka have been subjected to considerable changes since Pleistocene and one remarkable observation is the occurrence of submarine canyons in eight places of the Island. The literature says that the head of the largest canyon at Trincomalee is situated 200 m from the shore. The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highlight the extension of the canyon structure by studying the recent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s around the Mahaweli delta. A number of boreholes were constructed for groundwater investigations around the Mahaweli river floodplains and the other boreholes were constructed to determine the depth to the bedrock for a bridge foundation at the river outfall. The depth to the bedrock at the river outfall is more than 75 m and decreases towards upstream. The shape of the bedrock below the thick fluvial sediments in the studied area indicates the head of canyon should be marked more than 35 km from the shore towards inland. It is obvious that the submarine canyon at Trincomalee is only a part of a very large canyon. The thick fluvial sedimentary deposit over this canyon within the land is a result of erosion of bedrock along a shear zone or fault and then the rise of sea level in recent tim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NYON bedrock surface ALLUVIUM shear zone river eros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